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唐最强演技派: 李隆基惨被三百斤大胖子迷惑

大唐最强演技派: 李隆基惨被三百斤大胖子迷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880 更新时间:2024/1/4 17:50:31

唐玄宗李隆基在武则天遗留的政坛乱局中,延续繁华并开创了“开元盛世”,堪称一代明主,但晚期也一手造成了“天宝之乱”,使得唐朝由盛转衰。

但直到安禄山起兵,玄宗一直掌握着朝廷大权,为什么因政变登位,堪称果敢雄才的李隆基没能阻止这场波及全国的大乱呢?这里不得不提,大唐最佳男演员——安禄山。

▲第一:朝中残酷党争,番将顺天上位

网络配图

本来由于华夷之防,唐朝在军事制度上一直由汉人主导的规矩,“其四夷之将,虽才略如阿史那杜尔、契苾何力,犹不专大将之任,皆以大臣为使以制之”,也就是说,“蛮夷将领”无法获取镇守一方的军权,能够获得的最高军阶也只是汉将的偏裨。安禄山此时在张守珪手下为偏将,已经摸到了朝廷设置的“天花板”,人生似乎将止步于此。

但是,历史注定安禄山不会止步于此。李林甫当时作为宰相秉政当国已有十数载,虽然他屡兴大狱,一一铲除政敌,但仍然缺少权力的安全感。尤其是唐玄宗志在削平四夷,边将权力日益膨胀,甚至到了与宰相分庭抗礼的程度,郭元振张嘉贞张说萧嵩李适之等人都是以边将身份直接跻身宰相之列,而李林甫刚刚与李适之展开了一场血腥的权力斗争。

心有余悸的李林甫为了专宠固位、永葆权势,开始酝酿改变唐朝的军事体制,其中的核心就是以蕃代汉,明以胡人为将,实削汉人之权。他专门向唐玄宗上了一道奏疏中说:陛下英明神武,之所以还未削平四夷,根本原因就是“文吏为将而怯懦不胜武也”。陛下欲灭四夷、威海内,就应该使用蕃将,因为蕃将“生时气雄,少养马上,长习陈敌”。李隆基正好有“有吞四夷之志”,李林甫这道奏折正好说到他的心坎里了。

朝廷的大门徐徐打开,而安禄山个人也开始发力,他从最初与朝廷接触就懂得通过控制信息的传播渠道来为自己赢得更多关注。御史中丞张利贞作为河北采访使来到平卢,安禄山极尽谄媚,重金贿赂,“多出金谐结左右为私恩”。张利贞入朝之后,“盛称禄山之美”,朝廷接收到虚假的信息,也凭此做出了错误的决定,竟立刻提拔安禄山为平卢节度使,由副职而位居正职,由偏裨而独任方面,安禄山实现了他人生的第一次飞跃。

▲第二:举止演技如神,体胖暗藏祸心

在高升之前,安禄山首先要获得帝国最高统治者唐玄宗的信任。当然善于察人颜色、演技如神的安禄山深谙此道,他经常展现出一个未经开化的野蛮人所具有的淳朴、憨厚、简单形象,并以此作为伪装,赤裸裸地向皇帝邀宠献媚。

安禄山在一份上表中曾诉说自己的忠诚,没有士大夫的华丽辞藻与磅礴气势,翻译成白话文简直就是一篇小学生作文,大意是:去年院子里面有虫子吃禾苗,臣焚香祷告,要是臣事主不忠,就让虫子吃臣的心;要是臣事主竭诚,那就让虫子去死吧。后来果然有神鸟来叼虫。通过这种充满儿戏色彩的故事来向皇帝表明自己的忠心耿耿。这在久经圣贤熏陶的汉人士大夫看来,安禄山邀宠献媚的方式过于直白、近乎呆板,但安禄山实际上是把皇帝想象中的“野蛮人”应该具有的淳朴发挥到了极致,并让皇帝感觉到安禄山这个人尚未开化、心思简单,不像受过文明熏陶的汉人士大夫已学会了伪装和说谎。这样的类似的事情还发生过多次,以至于史书上对皇帝的心理描写用的是这样4个字:私甚怜之。

一方面让皇帝产生了“文明人”对“野蛮人”特有的同情,另一方面则以其憨厚淳朴进入了皇帝的心理安全区。为了维护淳朴的形象,安禄山可谓煞费苦心,甚至到了装傻充愣的地步。他本来身宽体胖、大腹便便,一度达到330斤之重,腹垂过膝,“每行以肩膊左右抬挽其身,方能移步”。就是在移动如此不便的情况下,只要是在皇帝面前,安禄山还能以如此体重,“作胡旋舞,疾如风焉”。有一次唐玄宗跟他开玩笑,你这肚子里面装了什么这么大?安禄山回答说:“唯赤心耳!”这是一肚子的赤胆忠心啊!

网络配图

当时,杨贵妃宠冠后宫,安禄山又用这份“淳朴”攻占了皇帝枕头边的政治阵地。他请求皇帝允许自己作为贵妃的养儿,李隆基欣然同意。而后,安禄山但凡入朝觐见必然先妃后帝,李隆基感到很奇怪,安禄山的解释再次以淳朴打动帝心,“蕃人先母后父”,李隆基听后龙颜大悦。

然而,安禄山并不是他们想象中未经开化、不知狡猾为何物的“野蛮人”,也不是没见过世面所以还保留着原始淳朴的乡野村夫,皇帝看到的一切都来自安禄山处心积虑的表演。

▲第三,重金以求平安,乖睐蒙蔽圣听

当然,安禄山不仅懂得如何把自己假扮成皇帝想象中的淳朴憨厚形象,更懂得如何用虚假信息来蒙蔽皇帝,让皇帝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信息”,彻底把皇帝隔绝在真相之外。

当时,宰相杨国忠极言安禄山将反,并且谋划任命安禄山为宰相,以此为名征召入朝、罢其兵权。诏书未下,唐玄宗仍然犹豫再三,最终决定还是先派使者前往观察,然后再做决断。于是,“使中官辅璆琳赐大柑,因察非常”,名为颁发赏赐,实为刺探隐情。安禄山也知道使者到来的真实意图,“厚赂之”,结果使者刚一回朝,就对皇帝盛言边境无恙。虚假的信息在关键时刻蒙蔽了唐玄宗的心智。

唐玄宗满心期盼削平四夷,安禄山就“懂事地”让皇帝心想事成。他经常献馘阙下,捷报频传,哄得龙颜大悦。实际上,那并不是战争所得,而是他利用熟人关系,对契丹酋长大摆鸿门宴,“大置酒,毒焉,既酣,悉斩其首,先后杀数千人”,然后用向朝廷谎报战绩。所谓“边朔底宁”,纯系子虚乌有,却因为迎合上意,竟让皇帝笃信不移。

网络配图

在安禄山举兵谋反的前夜,唐玄宗实在抵挡不住漫天飞舞的传言,于是设计了一个测试:追召安禄山入朝,立即回京则是忠心耿耿,若便迁延则是心怀二志。然而,洞悉人性的安禄山揣得其谋,驰马入谒,毫不犹豫,结果“帝意遂安”,更加坚定了皇帝的主观偏好和先入之见。而面对朝中大臣甚至太子的进谏,唐玄宗无论如何都闭目塞耳、置若罔闻。

于是,大唐风平浪静的繁华表面之下,正酝酿着即将带来毁灭之灾的惊天巨变。安禄山最后一次离京心怀恐惧、战战兢兢,由于担心朝廷收回成命,一日疾行三百里,不顾一切地奔回范阳老巢。

这时,安禄山的反状等于是大白天下、路人皆知。唐玄宗就在一厢情愿的想象中麻痹自己,直到他记忆中那个淳朴憨厚的“野蛮人”举起屠刀。

标签: 李隆基

更多文章

  • 董卓死后吕布为何打不过董卓的部下李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董卓

    董卓死后,王允大权独揽,吕布为奋威将军、假节、仪比三司,封温侯,与王允共同执掌朝政,成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王允、董卓其实面临的形势非常好,诛杀董卓深得民心。吕布在朝堂上刺死董卓,卫士们站立不动,随后高呼万岁,长安百姓载歌载舞,城内百姓卖掉衣服珠宝,买酒肉庆贺,长安城成了欢乐的海洋。但是随后,董卓的旧将

  • 此人自称是秦始皇后裔能调动皇家金库?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始皇

    导语:秦始皇去世后,其三十三个孩子之中除了较为人所知的胡亥还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上外,其他的孩子似乎鲜有听闻。然而,直至今日,社会上也还有不少人自称为秦始皇的后代,还说得十分有板有眼。我们不妨一道来看看这些自称是秦始皇后裔的人,究竟与秦始皇有着怎样的渊源。网络配图 最叫人感到奇葩和气愤的当属这位富姓先生

  • 成吉思汗究竟有多厉害?直系后裔遍布全球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无疑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用兵作战方面,成吉思汗有独到的眼光。他戎马一生,打下了历史上面积最大的蒙古帝国版图,并且创下了世界上很多第一。比如,成吉思汗是“千年以来世界最富有的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成功者”等等。网络配图后来,美国学者塔夫里阿塔斯对成吉思汗时期建立的蒙古版图给予了很高

  • 为何朱元璋从登基到去世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一群人,这样一群人,如果勤奋工作,就会让帝国越来越强盛,创造一个又一个盛世。可是,历史证明,如果皇帝玩忽职守,也会失去所有。明太祖朱元璋从一个贫下中农,一路打拼,坐上了皇帝的宝座,开创了大明王朝,终于咸鱼翻身。按说,应该好好享受一番吧,可朱元璋从登基到去世

  • 关于情商:寇准不给宋太宗面子后果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太宗

    据《宋史》记载,生于陕西渭南的寇准堪称神童。这也许与遗传基因有关,因为他不但出身于名门望族,他爹还中过后晋的进士甲科,因为为国家做过不少贡献而被封为国公,追赠官职至太师尚书令。好种子发出好苗子,寇准这棵苗子从小就非同一般,高智商加好学加勤奋,把同龄人甩了无数条街,十四岁就写得一手好诗,尤其擅长七绝,

  • 成吉思汗死前讲了个什么故事吓得儿子脊背发凉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深沉而又有大略,用兵如神。他将松散的蒙古人,整队成为一支骁勇善战的铁骑。其才能也绝不是单单的“只识弯弓射大雕”,他智勇双全,用其无人能及的胆识和眼界制定着挫敌之术,占领的亚洲大量的领土。不过,成吉思汗死的确实有点窝囊,先是从马背上掉下来摔掉半条命,接着又被西夏公主咬掉了命根子,着实

  • 明穆宗服用媚药:昼夜亢奋临幸美女 无法理朝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穆宗

    穆宗沉迷媚药,也服这些媚药助兴。穆宗本来体质极好,根本用不着这些春药,结果服药以后亢奋不能自制,阳具昼夜勃起,只能临幸美女宣泄,无法视朝理事。对于皇帝来说,恨不能将天下所有的美人都纳入后宫,供他享用,但皇帝的精力却不能源源不竭。皇帝深感自己力量有限,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御幸美人时日益感到力不从心。

  • 好皇帝:宋真宗将此女藏匿15年一生专宠于她?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真宗

    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初名赵德昌,后改赵元休、赵元侃。历封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开封府尹。 至道元年(995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恒。网络配图古代皇帝的择偶是有严格要求的,一般都是从名门望族中挑选,这些女子大多端庄典

  • 林冲一身本事却为何在梁山没有一个朋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林冲

    林冲是梁山好汉中最可怜,最苦逼,也是最自私的一个。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我们知道林冲在风雪山神庙以后,走投无路,被柴进推荐到了梁山,落第秀才王伦不容他,害怕他抢了债主之位。且不说他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就是做强盗也不得,天下之大,没他容身之处,何其凄凉,何其可怜网络配图 什么是英雄——碰到坏人坏事敢于

  • 他是千古第一神射手 最后却死于万箭穿心之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养由基

    一聊到著名的射手,相信很多朋友首先会想到的是飞将军李广或者老当益壮的黄忠。其实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的有名的射手,但这其中有一人箭法无敌,比李广和黄忠还要厉害,堪称真正的箭神。他就是史上最厉害的箭神——养由基,相传他能在百步之外射穿作标记的柳叶,并曾一箭射穿七层铠甲。他两臂能开千斤弓,百发百中、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