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末代皇帝崇祯为何会选择自缢?原因是什么?

明朝末代皇帝崇祯为何会选择自缢?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427 更新时间:2024/1/19 18:26:54

明思宗崇祯帝朱由检是明朝的末代皇帝,在位17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1644年3月19日,明朝末帝崇祯在北京煤山自刎身亡,与其一同赴死的只有太监王承恩,其实,崇祯自杀时,李自成的大顺军才攻城两天,完全有机会翻盘的。

为何崇祯最后心如死灰,竟选择结束自己的性命呢?在李自成攻城前,崇祯皇帝又在做什么呢?

通常情况下,帝王是不会弃城出逃的,他们坚信自己的军队会平定一切叛乱,毕竟,谁也不想将皇位拱手相让,他们对于皇位的执着程度不是一般人能企及的,起初,崇祯皇帝在看到攻城的是农民起义军时,他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既不是朝中大臣起兵造反,也不是自己的军队叛逃,崇祯皇帝万万没想到前前后后不到两天的时间,京城就被攻破了,要是现在逃跑,大概会被农民起义军抓个现行,于是,崇祯皇帝拼命地想对策,眼瞅着李自成就要打到皇宫里了,把崇祯皇帝急得不行。

在这最后48个小时里,崇祯皇帝尝试转移阵地,但最后却失败了,而偌大个朝廷之中,崇祯皇帝与大臣们商讨对策,竟无一人献言献策,这全靠崇祯皇帝平日里疑心朝中大臣,导致他们越到危急时刻越不敢轻易献策,生怕一个不小心掉了脑袋,崇祯皇帝到最后身边连一个信任的人都没有,作为一代君王,又岂能做出投降这等屈辱的事情,只能静静地等待李自成的大军到来。最后落得个凄惨的下场。

有人说,若是当初崇祯皇帝不杀魏忠贤,恐怕明朝不至于在此终结,那么问题来了,魏忠贤又是何人,竟有力挽狂澜的本事?魏忠贤在明朝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是明朝最坏的太监,曾经自称“九千岁”,当我们看古装剧时,可以看到底下很多大臣跪拜皇帝的同时,嘴里还喊着“吾皇万岁万万岁”,皇帝素来是有万岁之称,而魏忠贤称自己为“九千岁”,这是何意?刚好比皇帝低一级,魏忠贤作为一介宦官,为何能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又是为何令崇祯皇帝如此忌惮?

魏忠贤是从明熹宗那里一步步揽权的,明熹宗朱由校这个人也是相当奇特,旁人对于皇位可是虎视眈眈的,而他一生沉迷于做木匠,处理朝政事务那叫一个漫不经心,说起木工活,浑身都是劲儿,明熹宗在位二十二年,这木工身份就跟了明熹宗二十年,皇帝在位对国事毫无兴趣,反而是在木工这块造诣颇深,实在是讽刺,可是这朝中事务不处理也不是个事,他这一生极为宠信万氏和魏忠贤,因而逐渐放权将这朝事交给这两个人负责,多少人为了这皇位争破了脑袋,偏偏明熹宗只钟情做木匠,遇到这样一位任性的君王,即使没有魏忠贤,也会有其他人掌权。

作为宦官,尤其是专门在皇帝身旁服侍的宦官,都极会看眼色行事,像揣摩皇帝想法更是宦官们必备的技能之一,魏忠贤凭借这一本事,成功从宦官升为司礼监执笔太监,这个职位主要是帮皇帝处理大臣们呈上来的奏折,明熹宗本就无心理会朝堂之事,所以魏忠贤批阅奏折时,全凭自己的心情,一时间,魏忠贤摇身一变成了朝廷大臣们的噩梦,每个朝廷都有拉帮结派的文武官势力,当时,明熹宗时期,当数“东林党”的气焰最盛,敢于谏言不说,要是惹得皇帝不快领了罚,这些人非但不感到耻辱,还异常骄傲自豪,证明自己是忠臣,换句话说就是胆大不怕死。

“头铁”的东林党遇到魏忠贤会是什么样的下场呢?

魏忠贤才不管什么朝廷党派,凡是他看不顺眼的大臣均被弹劾,或者逼他们自己辞官回乡,东林党个个不怕死是吧,那就赐死,魏忠贤不相信还有谁能和他作对,一个直言死谏那便杀一个,魏忠贤的冷血无情让整个朝廷为之一震,当时,初夏下起了冰雹,朝中大臣便说是魏忠贤亲手造成的恶果,结果这话被魏忠贤听了去,当即被降了官职,魏忠贤不仅随意将不服从的大臣降职,还顺势在朝廷中拉拢大臣站队,不得不说,作为宦官,魏忠贤的谋略已经超于常人,懂得利用职位之便来建立属于自己的政权,一步步的掌权。

后来,魏忠贤甚至联合东厂厂公,增加自己手下的兵力,在皇宫中安插魏忠贤自己的人,而后还设局让皇后腹中的胎儿不保,只要皇后尚无子嗣,那么将来就没有人选来继承皇位,魏忠贤此番行为已经毫无掩饰了,他想要取代明熹宗坐上皇位,实际上,魏忠贤相当于拥有了这皇帝权力,只是皇帝还是明熹宗而已,这里,有人会感到疑惑了,为何魏忠贤整这么大阵仗,明熹宗还是颇为信任他呢?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魏忠贤不安好心,明熹宗难道看不出来吗?若是明熹宗知道全部实情恐怕也不会如此信任魏忠贤,单是谋害皇帝子嗣足以治魏忠贤死罪,但魏忠贤怎会将实情告知明熹宗呢?自然是挑一些无用的说给明熹宗听了,只要明朝尚在,明熹宗又何必去烦心朝堂之事呢?

明熹宗潜心研究木工可不像普通人一样拿着几块木头雕刻,贵为皇帝,怎能用几块木头就能打发呢?明熹宗迷恋木工到了什么程度呢?必须要动用国库来满足他追求艺术的需求,国库空了又呢?魏忠贤就通过收税来解决这个问题,全然不顾百姓们叫苦连天,百姓没钱了怎么办?找商人收税,商人没钱了怎么办?那就找朝中大臣募捐,总而言之,魏忠贤达目的不择手段,奇怪的是,魏忠贤专权期间,天下竟没有一起叛乱,不是魏忠贤治理有方,而是魏忠贤用强硬且血腥的手段镇压反对的声音,一旦发现有不和谐的声音,魏忠贤立马就处置了,谁也不敢公然反抗魏忠贤。

魏忠贤其实除了专权外,在明熹宗看来是值得重用的臣子,明熹宗想要大量的钱财来丰富他的艺术追求,魏忠贤立马为他筹集来钱财,尽管魏忠贤的执政方式过于暴戾,但没有出现叛乱之类的事情,这对于明熹宗来说已是足够,因而明熹宗临终前嘱咐朱由检(崇祯皇帝),魏忠贤是个忠臣,朱由检当下是认同明熹宗的说法,等到朱由检即位后,这第一件事就是处死魏忠贤,一个宦官权倾朝野,手中掌握了军权、财政大权等等。

朱由检可不像明熹宗那么佛系,权力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才是真的。

据说,崇祯皇帝即位后,每日每夜都不敢入睡,担心魏忠贤的人过来刺杀他,一个皇帝能做到这个份上,足以证明魏忠贤对崇祯皇帝的影响至深,所以,崇祯皇帝登基后,第一个任务就是杀了魏忠贤,这样揽权的宦官留着方便以后干涉朝政吗?很显然崇祯皇帝的眼里容不得任何沙子,把魏忠贤杀了后,又开始怀疑朝中大臣谁有二心,这疑心病深得朱元璋的真传。

魏忠贤死后,先前被关押的东林党彻底放飞自我,这些文官为了自己的利益能做到什么地步呢?压根不管朝廷的局势,要求停止征收商业税,这不停止还好,一停止国库竟出奇的空荡,原先被魏忠贤压着的农民们,这时也顺势全部起来了,崇祯刚登上帝位没多久就要收拾魏忠贤留下的诸多烂摊子,不仅东林党不听使唤,崇祯皇帝连平定叛乱的军费都拿不出来,只能让朝中大臣们捐款,其他大臣倒也还配合,象征性的募捐一些银子,到了东林党这里,反倒是向崇祯皇帝哭穷,不知道的还以为东林党遭遇了什么变故似的,迄今为止,能制服东林党的也就只有魏忠贤了。

在李自成入京后,这些东林党全被抓了去,结果,这些东林党主动捐给李自成七千万两白银,崇祯皇帝要求募捐时,一分不给,到了李自成这里,主动献上这么多白银,生怕性命不保,崇祯皇帝遇到东林党,当真是悲哀至极啊,并且魏忠贤死后被查抄家底,总共才缴获了两千万两白银,而且是魏忠贤三十年勤恳“工作”得来的,东林党贪污的这七千万两白银只用了短短十六年的时间,这其中就不用说谁的危害更大了吧。

东林党人是典型的贪生怕死之徒,先是怂恿崇祯以死殉国,保全明朝最后的尊严,结果到自己,反而是一个劲推脱,魏忠贤确实是宦官中最坏的,对比东林党暗地里不断的侵蚀明朝,谁更坏呢?魏忠贤间接将明朝推向了灭亡,而东林党则是直接害覆灭的罪魁祸首,到头来,崇祯皇帝才是最惨的,好不容易当上皇帝,却眼睁睁的看明朝断送在自己的手上。自古以来,又有几个皇帝能够明哲保身呢?

标签: 崇祯明朝

更多文章

  • 卫长公主是汉武帝最疼爱的女儿,为何她的人生十分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卫长公主,西汉

    卫长公主是汉武帝刘彻与卫子夫的长女,可谓是汉武帝最疼爱的女儿。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天下的父母都是一个模样,希望自己的子女平安、茁壮地成长,女儿自然更是心头肉,不忍心看到自己的贴心小棉袄受到一丝一毫的委屈,在古代父母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的女儿找到如意郎君,过完平淡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真相是什么 这背后隐藏了什么杀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亮,马谡

    对诸葛亮和马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到底是什么样的?诸葛亮是情真意切吗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看似情深意切,实则暗藏杀机。一直以来,关于马谡失街亭,很多人都会将罪责归在马谡身上。正是马谡的骄傲自大,自恃才高,熟读兵法,不听诸葛亮“下寨必 当要道之处

  • 朱元璋在明朝建立之初 朱元璋为何没有马上恢复科举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科举

    对朱元璋和科举考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建立明代之后,朱元璋为什么要停止科举考试?科举制度作为古代选拔人才相对公平一统的考试制度,自隋炀帝开举起便一直流传于各个朝代。历史上的王朝对科举制的态度不一,但都根据自己本朝的实际情况对科举制作过调整。但是到了元

  • 三国时期张飞驻守阆中的时间有多久?刘备为何这么安排?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飞,三国

    张飞,字益德,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并称为“万人敌”。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于沔阳自称汉中王,并定治所于成都。在此基础上,对于刚刚攻占的汉中之地,自然需要留下一位名将来镇守。因为汉中是益州的门户,一旦有失,益州将门户大开。于是,当时大多数人的意见

  • “四帝之母”克烈·唆鲁禾帖尼,一生比武则天还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代,蒙古

    “四帝之母”克烈·唆鲁禾帖尼,一生比武则天还传奇,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我国古代,关于皇位之争向来都是最惨烈的,皇子们为了争夺皇位不惜残害手足,谋害父亲,最终能登上皇位的只有一个人。但是有一位女子,她生下的4个儿子都当上了皇帝,她还被称为“四帝之母”,一生

  • 李世民手下的战争奇才,郭孝恪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郭孝恪,唐朝

    李世民手下的战争奇才,郭孝恪最后怎么死的?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中国的历史上有一段时间非常的繁华,在这段时期里面,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是由于后来清朝的皇帝看不清当时的时代局势,所以就盲目的封闭了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国家经济衰退,成为世界上落后的国家

  • 唐宣宗为什么会被赞誉为“小太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宣宗,唐朝

    唐宣宗为什么会被赞誉为“小太宗”?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提起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和唐玄宗,恐怕是人尽皆知。然而明清两朝在祭祀唐朝皇帝时,一直坚持的却只有三人,其中两人分别是唐高祖和唐太宗,另外一个正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唐宣宗。唐高祖和唐太宗的功绩暂且不说,开创“永徽之治”的唐高

  • 建立明朝后朱元璋分封了藩王,他为何要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明朝

    藩王又称蕃王:是介于地方官吏与天子之间的统治者,有自己的藩王国。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藩王分封制一再作乱。比如在西汉时期,吴王刘濞就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刘姓宗室诸侯王,汉景帝年间发起了“七

  • 珍妃作为光绪最宠爱的妃子 珍妃为何会被慈禧推入井中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光绪,珍妃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光绪和珍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光绪最宠爱的珍妃,她究竟做了什么,为什么被慈禧推入井中?去故宫参观的时候,有一个景点很惹人关注:珍妃井。这是什么地方?珍妃又是谁呢?这就与一宗皇家命案有关了。珍妃是光绪皇帝的妃子,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前,

  • 南宋度宗全皇后简介:余生在大都的正智寺出家为尼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南宋,全皇后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