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拓跋焘作为北魏皇帝为稳定政权做出重大贡献,为何会死于非命?

拓跋焘作为北魏皇帝为稳定政权做出重大贡献,为何会死于非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41 更新时间:2024/1/17 12:20:31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拓跋焘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北魏拓跋焘的时代,可以说是英雄一战著功名的时代。拓跋焘在位期间,勤耕政务、励精图治、政治开明,荣获北魏一代明君尊称。同时,他还是一位骁勇善战的杰出军事家,屡次南征北战、镇压地方起义、大破柔然,最终统一北方,结束了五胡十六国这样一个混乱的时代,扩大了北魏的军事版图,为北魏政权的稳固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尽管拓跋焘晚年性情大变,诛戮过多,推行严酷刑罚,惹得百姓怨声载道,引发政局混乱。但他统一北方,为北魏后世的发展奠定基础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然而,正是这样一位骁勇善战的国家独裁者,却在晚年备受孤独的煎熬,最后死于自己宠信的宦官宗爱之手。这其中到底有多少弯弯绕绕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晚年孤独,宠信阉人,终是养虎为患

宗爱,是拓跋焘晚年最宠信的太监。尽管他因犯了罪被阉割送进宫成了阉人,且自身出身低贱,来历不明。但他为人八面玲珑、最擅察言观色,干活麻利又极其谄媚。因此在宫中混得风生水起,并不断得到升迁,官至中常侍(皇帝的顾问),常常伺候拓跋焘左右,甚至跟随拓跋焘南征,侍候其生活起居。很快,因为宗爱的种种出色表现,拓跋焘对其信赖渐增,故而在瓜步山大赏群臣之际,封宗爱为秦郡公。

其实,拓跋焘此举也是有道理的。在位期间,拓跋焘因重用汉人崔浩,纵容其屡次挑衅鲜卑旧贵族权威,间接把鲜卑贵族势力得罪了。而后又利用崔浩推进灭佛运动,导致政局发展到不可挽回之际,祸水东引,下令满门抄斩崔浩及其姻亲平息众怒,寒了亲信汉臣的心。由此,到了晚年之时,失去了政治上的导师和军事上的主谋的太武帝拓跋焘,无一人可交心,无一人可亲近,真正尝到了孤家寡人的滋味。

而这也是杀伐果决、屠戮多人的帝皇无法避免的悲哀。就连生前一言九鼎,杀伐任己,称霸天下、实现大一统的秦始皇亦是如此,在死后尸首臭气熏天也没人理睬。由此,晚年的拓跋焘开始困惑、迷失政治方向,开始乱吃药、乱杀人,身边朝臣无一不畏惧他,随侍左右的太监宗爱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亲近可心的人。宗爱深受宠信,权力日益膨胀,这就成了拓跋焘日后死于非命的悲剧源头。

斡旋官场,不得不铲除异己,以求苟命

宗爱作为宦官,为人阴险狡诈、性格暴躁,常常借拓跋焘交予他督办的军政事务的机会干一些不法勾当。在拓跋焘亲征、太子监国之际,宗爱的不法行为被精明的拓跋晃察觉,为苟存性命,宗爱开始了一系列的铲除异己的谋划。

宗爱搜集仇尼道盛和任平城的把柄,寻觅时机恶人先告状。在拓跋焘出征结束返宫之时,宗爱在他耳边添油加醋地控诉仇尼道盛和任平城二人的罪行,极力诋毁太子及其门下众人。而被接窘而来的政治、军事重挫搞得焦头烂额的拓跋焘本就心情烦郁、异常烦躁。他联想到近来北方各游牧民族因不满自己称霸一方,内心蠢蠢欲动、小动作频频,一个稍不谨慎很可能就会断送掉自己多年来苦心经营的基业。

而在这外内交困的特殊时期,底下的官员还那么不省事,闯祸连连,思虑至此,拓跋焘勃然大怒,猛地将酒杯一掷,怒吼道:“太子整天都在想些什么?聚货敛财那是一个太子该干的事吗?如今四海不靖,文教不兴,国家若是亡了,哪还有什么金银珠宝?仇、任二人不知倾心辅佐太子修身治国平天下,偏教唆他干些不法勾当,是活得不厌烦了。拟诏,将仇、任两人斩首,彻查此事。凡参与此事的东宫党羽,不论官职大小,皆一概论处!”

此次拓跋焘的震怒,引发了一场牢狱大灾。以太子拓跋晃为首的一众党羽悉数被牵连其中,仇尼道盛、任平城被斩首示众,大批东宫官员被捕入狱。太子一支多年来栽培的势力被连根拔起,失去庇佑的拓跋晃惶惶不可终日、提心吊胆,恐受牵连,最终因忧虑过度,积怨过深而英年早逝,时年二十四岁。在这一场官宦内耗中,宗爱再次凭借其阴谋诡计铲除异己,放眼整个朝堂,几乎已经没有可以与他相抗衡的力量了。宗爱真正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倾朝野,这也为他后来秘密谋杀拓跋焘埋下伏笔。

宗教背景与政治利益的纠葛,将拓跋焘推向了死亡的边缘

公元445年,盖吴起义,太武帝拓跋焘率兵镇压。但在剿灭异己之时,拓跋焘在佛门净地,竟发现了大量武器。因而拓跋焘心生嫌隙,怀疑佛教徒与叛军勾结,密谋造反,便想寻求机会重新整顿社会的思想领域。

但佛教在魏晋时期,可以说早已经发展到空前盛世的阶段。从道武帝开始,北魏的历代统治者都十分推崇佛教,并一度用佛教习俗来教化众人。但随着佛教的深入发展,百姓对佛教的信仰已经达到不可抑制的阶段,而社会各方势力更是经常利用佛教来扩充党羽、充盈门庭,为自己谋权夺利。这一局面直接导致了社会的僧侣数目日渐庞大,各地自愿参军的队伍人数锐减。长此以往,保证社会稳定的军事补给力量来源将得不到保障,恐生社会祸端。

除此之外,佛教在发展过程中宣传的一些理论,间接挑战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威,这让拓跋焘深感不安。再加上崔浩在世之前,曾多次表达对佛教的厌恶之情,让自己对佛教的最后一丝好感消耗殆尽。在多重考虑之下,拓跋焘正式下令在全国开展灭佛运动。

但是,英明一世的拓跋焘却没有想到自己开展的此次灭佛运动,将最大的祸端遗留在了身边,那便是宗爱。作为一名对佛教抱有极高信仰的佛教徒,宗爱是不能容许拓跋焘如此毁灭佛教的。再加上,自己在设局杀死太子一党之后,拓跋焘已经渐渐察觉到真相,时常在自己面前流露忏悔之心。何况晚年的拓跋焘性情大变,喜怒无常,极嗜杀戮。说不定哪天他想起已逝的太子来,会怪罪到自己身上,把自己给杀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宗爱决定先发制人,在452年谋杀了太武帝拓跋焘。

真是世事难料啊!统一北方的一代骁勇善战之神拓跋焘既没有马革裹尸,也没有战死沙场,却死在了自己宠信的无耻宦官宗爱之手。悲乎!小伙伴们,关于拓跋焘晚年死于太监之手的原因,你们怎么看呢?欢迎关注并在评论下方留言讨论哦!

标签: 拓跋焘北魏

更多文章

  • 康熙帝共有几位皇后?历史上的她们与影视剧中有何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康熙

    康熙皇后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康熙是清朝第四位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生母佟佳氏只是皇宫中一名不受恩宠的贵妃。皇祖母孝庄十分关心他的成长,对康熙的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康熙帝一生有四位皇后分别是:孝诚仁皇后、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孝恭仁皇后,她们的历史人物跟影视

  • 惇妃:固伦和孝公主的生母,她是如何上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惇妃,清朝

    惇妃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延禧攻略》中一直没有播出的一位大清公主,她就是“令妃”魏璎珞所生的皇七女昭华公主,即固伦和静公主。历史上固伦和静公主确实是乾隆非常宠爱的女儿,但他最宠的却是小女儿固伦和孝公主。公主貌类父亲,乾隆曾说:“你如果是皇子,朕一定立你为储。”

  • 汉武帝刘彻共有三个皇后,个个都是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武帝,西汉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趣历史小编来说说汉武帝的皇后的故事。汉武帝刘彻,是历史中最著名的帝王之一,他是汉朝第七位皇帝,汉景帝之子。刘彻身上具备了大多数伟人都该有的要素,那就是“传奇性”:本不是太子,刘荣被废后才有出头之日;君临天下 开疆拓土,与西域诸国斗智,与匈奴人斗勇。这

  • 求贤若渴的李世民为什么会除掉单雄信?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世民,唐朝

    单雄信追杀过李世民 ,李世民和他许各种好处他都没有接受,就是要杀李世民。纵观整个洛阳之战,李世民与瓦岗结义兄弟,对单雄信真的已经仁至义尽,战场上对单雄信各种无底线放水忍让,单雄信被抓了他们也是尽心劝降和解,最后谈不拢大家还是一个个敬酒为他送行,死后大家还为他建寺供奉香火。反观单雄信为了个人私仇,对结

  • 诸葛亮为何要侮辱魏延?诸葛亮真的能看出反骨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魏延

    关于魏延子虚乌有的反骨与投靠刘备时的两次叛变一直争论不止。只是,魏延是叛变卖国的小人吗?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就从魏延第一次“叛变”刘琮,迎接刘备开始说吧。从行为上看,看似魏延做了反叛的事实,砍死守城将士,大开城门,并与襄阳大将文聘交战。所以在蔡瑁张允刘琮眼里,魏延真是

  • 司马八达是哪八人?他们都像司马懿在三国搅弄风云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司马八达,司马懿

    司马懿,字仲达,司州河内郡温县孝敬里舞阳村人,出身士族,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司马懿的高祖父司马钧为汉安帝时的征西将军,

  • 梅殷娶了朱元璋女儿,为何没救建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梅殷,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起于微末,做过乞丐,当过和尚,靠造反起家,一路开挂,击败陈友谅和张士诚,建立大明王朝,最后推翻元朝政府,统一全国,开创万世基业,实在是了不得的人物!然而老朱家造反的“基因”好像是遗传下去了,朱元璋驾崩,皇长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然而没多久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就起兵造反了,朱棣的想法

  • 诸葛亮没有北伐成功更没能复兴汉室,那他的历史地位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亮,三国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诸葛亮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公元207年冬,寄居在荆州的刘备经徐庶的推荐,他知道了隆中有一位不世出的人才名为诸葛亮。得知了这个消息的刘备很是高兴,他希望徐庶能让诸葛亮来投奔他,毕竟他自己好歹是汉室后裔,同时还是汉献帝亲封的

  • 刘邦35岁前一事无成是真的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朝,刘邦

    对刘邦早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才学过人的富二代,年少有为的公安局长,这才是真实的刘邦秦末暴政使得民怨沸腾,刘邦斩白蛇起义,先入关中灭亡秦朝,而后战胜项羽、征服诸侯、平定天下建立了汉王朝,前后不过七年时间。这是一个传奇人物,围绕在他身上的话题数不胜数。有说他出身于无

  • 张俭:东汉末年名士,得罪权贵逃亡半生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俭,东汉

    他是东汉末年名士,因得罪权贵逃亡半生,最后活了八十四岁善终,此人便是张俭,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他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张俭,东汉时期大臣兼名士,也是著名的“八俊”之一,他的父亲是江夏太守。当时中常侍侯览的家属鱼肉百姓无法无天,张俭揭露他们一家的罪行,侯览把张俭上奏的章表扣了下来,桓帝没有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