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蒯通最后是什么结局?刘邦为何要杀他?

蒯通最后是什么结局?刘邦为何要杀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333 更新时间:2024/1/27 10:30:18

蒯通曾为韩信谋士。曾建议韩信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自古君心难测,在君王身侧之人往往都无法预料自己何时会因为什么事成为君主的眼中钉,最终命丧黄泉。对于汉朝的开国之君刘邦而言,其手下有一堆能人将士,如萧何张良、韩信等人。其中,最令人惋惜的莫过于韩信了,此人作为汉朝的开国功臣,为刘邦出生入死,征战沙场,立下了无数显赫的军功,可以说,倘若没有韩信的话,刘邦是否能够一统天下还未可知。

然而,当刘邦坐上了皇帝的宝座之时,却开始忌惮起了韩信的威望,为了保障自己皇权的至高无上,他暗中允许吕后诱杀韩信。就这样,一代不可多得的战将就此殒命,令人嗟叹不已。

令人所不齿的是,刘邦对于自己的行为毫无悔意,甚至于大有赶尽杀绝之意。韩信临终前曾经提到一人——蒯通。当刘邦听说这件事之后,第一反应便是畏惧其为韩信报仇,因此赶紧下了个命令:“煮了他”。

蒯通何许人也?此人为韩信手下的重要谋士,他曾经用自己的口才说服自己自己家乡的范阳县令投降陈胜的义军,又说服陈胜手下大将武臣接纳徐公,最终保护了一座城池的百姓。

在机缘巧合下,蒯通加入了韩信麾下,并帮助他攻克齐国。此人不仅仅是个能说会道之辈,还十分会看人,接触过刘邦之后,他便知道此人是一个不能容忍他人功高盖主之人,天下太平之时,韩信必成他的心头大患。于是乎,蒯通为韩信献计:当刘邦强时,帮助项羽,当项羽强时,帮助刘邦,为自己谋求最大的福利,倘若一直跟着刘邦,那么最终的下场只有一个:狡兔死,走狗烹。

然而,韩信却是个死脑筋之人,他出生于贫寒之家,空有一身武艺,在战场上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优势,而跟随刘邦之后,又将自己的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因此刘邦可谓是自己的伯乐。因此韩信只和蒯通说了一句话:“汉王待我不薄,我又怎么可以见利忘义?”就这样,这份死脑筋最终葬送了韩信的性命,而他在临时之前,想到了蒯通所说的话,心中后悔不已。

司马迁曾经将韩信之死的整件事情记录了下来,并记下了刘邦和吕后杀害刘邦后的对话:

在临时之前,韩信说:“后悔没听蒯通的话!”

韩信死后,刘邦回来问吕后:“他死前说了什么没有?”

吕后答道:“他说后悔没有听蒯通的话。”

刘邦一听,眉头一皱,毫不犹豫地说道:“抓来煮了吧。”

“煮了吧”,仅仅三个字便可看出刘邦之狠毒。不过蒯通也不是一般人,面对刘邦之时,他毫无畏惧地说道:“狗总是要对自己主人以外的人狂吠。那时候,我只知道有齐王韩信,并不知道有您。况且秦朝丧失帝位,天下之人共同去抢,有才能的人首先得到。天下纷乱,人们都争先恐后地要去做您所做的事,只是能力不够,您能把他们都杀尽吗?”刘邦听完之后,觉得他说的十分道理,最终便放了他。

标签: 蒯通汉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汉文帝有多节俭?履不藉以视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文帝,汉朝

    历史上的汉文帝有多节俭?北宋文学家吴垧《五总志》上有这样的记载:汉文帝刘恒以“履不藉以视朝”。趣历史小编觉得,一个皇帝当到这个份上,实乃万民之福。草鞋最早的名字叫“屦”。由于草鞋材料以草与麻为主,非常经济,且取之无尽,用之不竭,平民百姓都能自备,汉代称之为“不借”。在汉文帝时,已经有了布鞋,草鞋已经

  • 同样都是被大臣拥立为皇帝 汉文帝和汉献帝差距为何那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汉献帝,汉文帝

    还不了解:汉献帝成就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献帝为什么没有成为下一个汉文帝?同样藩王出身被大臣拥立为帝,汉文帝是坐稳皇位,并且有着一番作为,成为西汉太宗。而汉献帝则是成为傀儡皇帝,空有一番雄心壮志却是无处可施,没有成为下一个汉文帝,扭转乱世,创下一个治世,可谓是天

  • 历史上鳌拜有没有想自己称帝 的心思?他为何不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鳌拜,清朝

    鳌拜,中国清初权臣。清朝三代元勋,康熙帝早年辅政大臣之一。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正所谓:“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自古以来都是如此,每一位帝王都不想自己的手下势力强于自己,那岂不是威胁到了自己的皇权,正因如此,多少功高盖主的臣子惨遭杀害,比如汉朝时期的韩信,明朝时期的刘伯温等人,还有

  • 黄香是谁?历史上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黄香,汉朝

    所谓百善孝为先,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作为“二十四孝”中“扇枕温衾”故事的主角,黄香的孝行为我们所熟知。但实际上,黄香除了孝的一面,他在做官的时候,还有对百姓仁爱的一面。黄香,大约生于68年,字文强(一作文疆),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人。东汉尚书令、著名的孝

  • 朱元璋有多勤政?从登基到去世没休息过一天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明朝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之一,朱元璋从登基到去世,没有休息过一天。那么他为何要如此勤政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遗诏中他说:“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据史书的记载,从洪武十八年(1385)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八天之内,朱元璋审批阅内外诸司奏札共一千六百六十

  • 《为袁绍檄豫州》檄文是谁写的?都有哪些内容?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陈琳,汉朝

    陈琳字孔璋,是东汉末年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也是建安七子之一。 趣历史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檄文,指古代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的文书。商汤灭夏、武王伐纣之前都向天下布告檄文。三国大才子陈琳,在官渡之战前,替袁绍写了一封讨伐曹操的檄文,其中历数了曹操的

  • 狄仁杰作为唐朝一代名相 狄仁杰为何只是一个三品官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狄仁杰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唐朝狄仁杰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一代名相狄仁杰,为何只是区区三品官?狄仁杰的三品已经是宰相了,和后世明清时代一品才是顶级高官不同,在唐朝宰相也只是享受三品待遇。一品二品则大多是崇高的虚衔。在唐朝,宰相一般要加同中书门下三品或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

  • 历史上弘昼为何会荒唐到给自己办丧事?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弘昼,清朝

    弘昼是清世宗雍正皇帝第五子,也是清高宗乾隆皇帝异母弟,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乾隆的弟弟弘昼活着的时候,多次给自己办葬礼。很多人认为,这是弘昼韬光养晦,避免引起乾隆皇帝的猜疑,通过自污而自保的一种方式。人们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在历史上,萧何就曾经采用过这种办法。刘邦在前线打仗的时候

  • 三国时期荀彧跟随曹操后,都举荐过哪些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荀彧,三国

    对于曹操而言,荀彧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操每征伐在外,其军国之事,皆与彧筹焉,彧又进操计谋之士从子攸,及钟繇、郭嘉、陈群、杜袭、司马懿、戏志才等,皆称其举!”——《后汉书·列传·郑孔荀列传》有历史学家曾提出,曹操阵营中有两大集团,汝颍谋士集团和谯沛武

  • 同治帝皇后阿鲁特氏,她的一生到底有多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阿鲁特氏,清朝

    都说红颜薄命,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相对于清朝皇位的上位史,从开国的皇太极多尔衮之争,以及九龙夺嫡的四爷篡位,同治皇帝继位可谓顺理成章,无人有异议。因为咸丰皇帝只生下了两个儿子就早死了,而这两个儿子,同治是他的长子,幼子刚出生就夭折了。所以作为咸丰皇帝的唯一子嗣,同治皇帝继位,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