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能是什么人?身为靖难之役大功臣的他是什么结局

朱能是什么人?身为靖难之役大功臣的他是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855 更新时间:2023/12/22 16:12:53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能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公元1402年,明成祖朱棣登基称帝,在南京皇宫的大殿上,朱棣面对满屋子功臣,说了一句这样的话:

辅吾成大业者,能也。

这句话,是对一位名将的超高评价,这位名将就是靖难之役的大功臣——朱能。单从这句话,便能看出朱能在朱棣心中的分量。朱棣为何要这么评价朱能呢,因为朱能曾救过朱棣的命,没有朱能,朱棣根本没有机会坐上殿上的那把椅子。

明朝是朱家的天下,朱能虽然姓朱,但和朱元璋并没有血缘关系。洪武二年,朱能出生于安徽怀远,他的父亲是明朝军队的一名千户。明朝有严格的户籍朱棣,“军户”的孩子,长大后就只能参军,朱能成年后,成为明朝驻北平军队中的一员,而此时,他的直接领导,正是燕王朱棣。

燕王朱棣是一位闲不住的藩王,他镇守北平期间,多次带领部将出关骚扰蒙古残部,正因为如此,朱能跟着朱棣,不但练就了一身本领,而且对朱棣更是忠心耿耿。

公元1399年,建文帝削藩,步步紧逼,周王等五位藩王或被贬为庶人、或被逼致死,燕王朱棣在北平如坐针毡。这时,包括朱能、姚广孝在内的燕王府心腹们都劝朱棣造反,朱棣最终同意,并暗做准备。

而后,在建文帝安排谢贵、张昺等人密谋活捉朱棣时,朱棣命朱能和张玉火速拿下谢、张二人,迅速控制北平,靖难之役打响。

战争之初,建文帝派耿炳文为主帅,在真定之战中,朱能随朱棣一起,打败耿炳文。耿炳文休整兵马,再战朱棣,朱能直接迎战耿炳文,二人在战场上拼杀许久,最终北军大胜,俘获耿炳文三千多人。

建文帝随后用李景隆替换耿炳文,在郑村坝之战中,朱能轻易击败李景隆。在白沟河之战中,朱能担任北军先锋官,他率领奇兵袭击南军,导致李景隆大败。就这样,耿炳文、李景隆,建文帝的两大主帅都败于朱能之手。

建文二年,朱棣终于迎来了一个劲敌——盛庸。盛庸在东昌之战中的防守固若金汤,依靠炮火将朱棣抵挡于城门之外,朱棣进攻不成,反而被盛庸包围,北军死伤惨重,北军大将张玉战死,朱能本来已经杀出阵地,他看到朱棣没有出来,又冒死杀入重围营救朱棣。朱棣本来以为大势已去,看到朱能前来相救,堪比绝处逢生,在朱能的保护下,朱棣顺利逃走。

这一仗,是朱棣南下以来,遇到最艰难的一仗,朱棣不仅损失了一员大将,甚至差点丢了性命。朱能的救命之恩,让朱棣铭记于心。

建文四年,靖难之役的最后关头,朱棣虽连连取胜,但在淝河之战中略败于平安,并且损失了大将王真。当时众将都劝朱棣撤军,唯有朱能按剑劝道:

汉高十战九败,终有天下。今举事连得胜。小挫辄归,更能北面事人耶!

朱棣听完后,信心大振,一举擒获平安,从而渡过黄河,兵临南京城下。正是因为朱能救过朱棣的命,又在关键时刻给朱棣以信心,因此朱棣登基后,说了本文开篇的那句话。

朱棣登基后,大封功臣。在功臣名单中,有四位“公爵”,他们分别是丘福、朱能、张玉(已故)、张辅

这四人,被合称为“靖难四公爵”,是靖难之役功劳最高的四位将领。朱能被封为成国公,赐免死铁券。同时,朱能也是“靖难四公爵”中唯一一个没有死在战场上的将领,因为他死在了去往战场的路上。

永乐四年,南方藩国安南(今越南)挑战明朝的权威,朱棣多次派使者警告,安南不但不听,还愈发猖獗。朱棣震怒之余,决定对安南兴师问罪,来达到震慑其他藩属国的目的。朱棣派遣朱能为征夷将军,以沐晟、张辅二人为副将,率军征讨安南。

当年,朱能37岁,他不但军事经验丰富,而且治兵有方,朱棣认为,派朱能征讨安南,必将全胜而归,唯有一点担心。

然能足办斯事,朕第虑气候非所习耳。

也就是说,朱棣对朱能的能力绝对不怀疑,认为他“足办斯事”,然而,唯一担心的就是朱能不能适应南方的瘴气气候。

历史仿佛给朱棣开了个玩笑,朱棣怕什么,就来什么。朱能率军出发当天,朱棣亲自到龙江为他饯行,大军出发多天后,发生了一件怪事,据《成国朱公东平武烈王神道碑铭》记载:

师至广西,上顾侍臣曰:“朕夜察天象,西帅有忧,其朱能乎?”

朱能率领大军到达广西的时候,朱棣对身边的大臣说:“朕夜观天象,预示西部的主帅将会有难,不会是朱能吧?”

几天后,军中传来了朱能因水土不服而生病的消息,十多天后,朱能病逝的消息传到南京,朱棣听闻后,悲痛不已,为朱能辍朝五日,追封东平王。

朱能出身不高,因为跟对了朱棣,因此成为一代名将。朱能身居高位,为人温和谦逊,将士无人不服。可惜的是,这样一位军事奇才,37岁便英年早逝,成为永乐年间的一大损失,十分可惜。

标签: 朱能明朝

更多文章

  • 刘备夺不了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庞统一句话点明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三国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相信有很多朋友们读过四大名著,尤其是其中的《三国演义》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罗贯中笔下塑造了数千个人物形象,也有些朋友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是喜欢书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在这本书中有许多著名的谋士,例如我们都知道的诸葛亮、郭嘉、陆逊、庞士元等等,也

  • 王莽是如何建立新朝,逐渐走向人生巅峰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王莽,西汉

    你知道王莽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皇朝更替于兴亡屡见不鲜,但少有人注意到两汉之间,在长河中一闪而过的王朝——新朝。它的缔造者便是今天的主人公,被誉为“穿越者”的王莽同志。下面便让我们看看这位“穿越者”是如何从逆袭巅峰到成就最惨的吧。王莽字巨军,魏郡元城委粟人,

  • 比秦始皇还心狠的皇帝,你知道他是谁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武帝,汉朝

    在封建社会,诸多冷酷的帝王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总是将珍贵无比的亲情看得是格外渺小。因此,“虎毒不食子”这句俗话,在他们身上很难得到印证。虽然,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王,但他杀起自己的女儿来却毫不手软。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汉书》所载,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汉

  • 揭秘:洪秀全一生有多少个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太平天国,清朝

    19世纪中叶,随着外来入侵、外来工业品的倾销,大清朝大量农民、手工业者失去了生活的经济支柱。但是,地主阶级却趁机兼并土地,对百姓的剥削越发严重。不断加剧的阶级矛盾,使得朝不保夕的农民揭竿而起。其中,规模与影响最大的,当属由洪秀全等人发起的“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历时14年,达到了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

  • 良妃究竟是怎样的出身?康熙帝厌恶他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良妃,清朝

    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良妃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康熙五十三年时,在康熙帝巡视热河的途中,发生了“毙鹰事件”。康熙帝大为震怒,当即召诸位皇子,责骂八阿哥胤禩“系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八阿哥的生母是康熙帝的良妃卫氏,而《清圣祖实录》中所记载的这句责骂之语,无疑是指良妃的出身低

  • 王法慧:历史上最爱喝酒的皇后,死时年仅21岁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法慧,晋朝

    她是历史上最爱喝酒的皇后,死时年仅21岁,此人就是王法慧,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带来她的故事,一起看看吧!王法慧,晋孝武帝司马曜的皇后,尚书左仆射王蕴之女,哀靖皇后王穆之侄女,王法慧能被立为皇后,不仅因为大臣们的支持,也有家族的关系。晋孝武帝司马曜登基后要立皇后,与大臣们商讨这件事。当时晋陵太守王蕴的儿

  • 诸葛亮北伐的目的是什么?为何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北伐,三国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诸葛亮北伐的目的是什么?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228年春,诸葛亮上书《出师表》,向蜀汉皇帝刘禅说明北伐的重要性与北伐的原因,在此之后,诸葛亮先扬声走斜谷道取郿,让赵云、邓芝设疑兵吸引曹真重兵,随后,诸葛亮自己率大军攻祁山。由于曹魏事先没有准备,因此当时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

  • 隋炀帝杨广在位时,制造出了哪些新奇的高技术装备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隋炀帝,隋朝

    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隋炀帝。在中国的古代,那些新奇的技术、设计,往往被文人们冠以“奇技淫巧”之名,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士大夫对手工、制造的不屑一顾甚至鄙视;但从今天的视角来看,实际上它们大多是伟大的技术发明或创造。历史上最具争议的皇帝之一:隋炀帝杨广在位时,就拥有的一些新奇的“玩意儿”。

  • 武则天晚年到底有多淫乱 竟然和女儿用同一个男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武则天,唐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武则天晚年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历史上关于武则天的评价,自来都是褒贬不一,众说纷纭。武则天还在世的时候,似乎早就预料到了这点,所以她才在墓前给自己立了一座无字碑,心甘情愿的让后世对她的功过是非进行评价。从这点上看,她不仅超过了当时的很多皇帝大臣,而且在历

  • 诸葛亮明知蜀汉实力全面落后于曹魏,为何还要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诸葛亮,三国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诸葛亮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刘备死后,诸葛亮曾在数年内发动五次北伐,其后继者姜维也完全延续了这一路线。那么,为何明知面对曹魏时出于绝对下风,诸葛亮还要如此“穷兵黩武”?他之所以如此孜孜不倦,正是因为蜀汉实力全面落后于曹魏;此外,他也是希望以这种方式,促进蜀汉政权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