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上方谷大火被一场雨浇灭 诸葛亮为何阻止手下人放箭

上方谷大火被一场雨浇灭 诸葛亮为何阻止手下人放箭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37 更新时间:2023/12/7 6:16:08

还不知道:诸葛亮于上方谷火烧司马懿,为何大雨灭火后,阻止部下用箭射杀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引言

决定一场战争胜败有很多因素,人们多会认为战术、战士、将领起着决定性作用。其实未必,很多时候战争真的讲究一个天时地利人和。若少了运气的成分,很可能会惨遭败北。

在《三国演义》的描述里,诸葛亮是一个直通神灵的谋士,他可以掌握天象变化规律。可正因为他极度相信上天旨意,做事谨小慎微,不会逾越半点界限,他未能扶持阿斗兴复汉室。

奠定蜀国失败的是与司马懿在上方古的一战。在这一战中,诸葛亮于上方谷火烧司马懿,却在大雨灭火后,阻止部下用箭射杀。一步错步步错,这一决定使司马家族成了三国之斗的大赢家。究竟为何诸葛亮会做出此决定呢?

诸葛亮与司马懿的爱恨情仇

"既生瑜何生亮",是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华,痛心疾首的心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令诸葛亮束手无策的人也存在,那就是司马懿。在诸多影视剧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司马懿的狡猾奸诈。

刘备去世后,刘禅这位二世祖又昏庸无能,因此北上讨伐、平定中原的任务就交到了以诸葛亮为首的忠臣肩上。随着时间渐久,这些跟随刘备的心腹们年龄都已经很大了,能力也远远不如当年,蜀国的大局已定。

忠心耿耿的诸葛亮不肯直面现实,一次次出征北伐,而他的死对头司马懿却深知蜀国的内部早已危在旦夕。因此,司马懿觉得对付诸葛亮,按兵不动最为合适。除此之外,他还屡屡猜中诸葛亮的作战规划,每次都能精准化解,可谓是诸葛亮北伐路上的最大阻碍。

随着蜀国不断地走下坡路,诸葛亮也认清了形势,平定中原恢复汉室已经是不可能的了。此后,他仍坚持北伐,目的是扩张疆土,稳定统治。

诸葛亮的小心思被司马懿看在眼里,不管诸葛亮如何挑衅,他始终按兵不动。因此,一向温文尔雅、才华横溢的诸葛亮竟气到大骂司马懿像个女人一样优柔寡断,可即使这样司马懿仍然纹丝不动。

在电视剧中,司马懿曾故意穿着粉色袍子在江边朗诵《出师表》给诸葛亮看,气得诸葛亮卧床。虽然这有戏说的成分,可司马懿确实是这样一个奸诈狡猾的人。

在战争中,他知道诸葛亮的粮草不多,便拖延时间,等待诸葛亮粮草吃完、退兵。诸葛亮遇上了司马懿这个对手,多年北伐都败兴而归。他们二人如果不是为了战争,也许会英雄相惜,奈何他们的归属不同,只能成为敌人。

火烧上方谷,天不遂人愿

又一次春日北伐,诸葛亮和司马懿以渭水为界。当时的情况是司马懿的军队人数远多于诸葛亮。不过诸葛亮并不担忧,他的目的也并非是想要完全打败司马懿,只是想夺取胜利,逼退司马懿的兵马。

这次诸葛亮总结经验,准备好了充足粮草,带着部队驻扎下来养精蓄锐。安顿妥当好,诸葛亮坐着类似轮椅的车子来审视地形。此时的诸葛亮身体日渐消瘦,但他还不放弃完成对刘备的承诺。

在他观察渭水地形时发现了上方谷,立刻心生一计。诸葛亮在上方谷设好了埋伏,便派魏延出兵挑衅司马懿。诸葛亮吩咐魏延与司马懿部队作战不可获胜,目的是引司马懿进入上方谷。

魏延听从诸葛亮的与司马懿部队作战时屡屡败退,然后带兵逃窜。司马懿屡战屡胜,想要乘胜追击,便追逐魏延。司马懿认为他们的兵力差距悬殊,自己一定能够打的对方落花流水。

因为他的大意,他中了诸葛亮早已设置好的圈套,进入了上方谷。到了上方谷他还不知危险,自以为进入了诸葛亮的粮仓。见到司马懿中套,诸葛亮立刻下令放火把点燃上方谷内准备好的燃料。

浓浓的烈火瞬间充斥上方谷内,杀得司马懿部队措手不及。诸葛亮的士兵将领们都以为司马懿这次必死无疑,他们终于在北伐中获取了胜利,顿时,欢呼沸腾起来。

谁承想,瞬间天空下起倾盆大雨,大火被全部浇灭。准备的木材燃料也被打湿,不能再点燃。司马懿部队见状立刻逃脱。诸葛亮部队全部傻眼,将领士兵不甘心等待诸葛亮下令追击,用箭射杀,但诸葛亮却阻止了士兵的行为,间接奠定了三国之斗的失败。

成事在人,谋事在天

这结果是注定的,因为诸葛亮深知他与司马懿的兵力悬殊之大,火烧上方谷本就是无可奈何的计策。当该计策没能顺利实施,那司马懿的后方大部队一定会醒悟前来支援,到那时候两军真刀实枪的开战,他们一定是胜算悬殊。

诸葛亮深信天时地利人和,他曾利用天象获取胜利,如今老天却给他开了个大玩笑。或许诸葛亮终于醒悟,北伐只是一场梦。他所效忠的蜀国已不复从前,自己再做什么也只是徒劳。天意如此,他诸葛孔明再精明又怎么与上天博弈。

知天易,逆天难。在草庐之中的诸葛亮能够纵观天下大局,可真正到了实际时却有那么多的无可奈何。

天才能够成功的原因绝非自身条件优越就行,当外界一切条件都不如人意,再怎么挣扎都也只能是徒劳。上方谷一战中诸葛亮终于认清了这一点,也算与自己妥协了。

书写《三国志》的陈寿评价诸葛亮:不善将略应变。或许这也是诸葛亮输给司马懿的原因之一,司马懿这人就是能屈能伸,精于算计。诸葛亮的聪明却是在保持固执的道义前提下。

史官的书写不足为意,诸葛亮虽然失败了,但却令后世的众多英雄伟人敬佩。对于诸葛亮于上方谷火烧司马懿,却大雨灭火后,阻止部下用箭射杀的事情,大家如何看呢?

标签: 诸葛亮司马懿

更多文章

  • 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何打仗从没有赢过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诸葛亮

    对为什么刘备一死,诸葛亮打仗就从没赢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不但谋略过人,更是极具胆识,最为重要的是他还有诸多发明,影响了时局的走向。在他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后,刘备的势力改变巨大,从一支居无定所的流浪部队,发展成了一方不可小视的诸侯,甚至在巅峰之时,锋芒胜过

  • 王良娣:当了25年的太子良娣,去世后才被追封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庄宪皇后,唐朝

    唐顺宗李诵是唐朝第十一位皇帝,他足足当了25年的太子才得以登基,但他的皇帝生涯只有短短七个月,实在是令人唏嘘。由于在位时间短,还未来得及册封的缘故,唐顺宗的妻妾们没有与皇帝身份相配套的后妃身份,根据史书记载,她们的皇后名分都是后来追加的谥号。值得一提的是,唐顺宗的嫔妃们虽然没有皇后、皇妃的名号,但她

  •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明朝

    朱元璋,字国瑞,明朝的开国皇帝,年号洪武。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事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

  • 白猿授术讲的是什么故事?周群有何本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周群,三国

    白猿授术讲的是什么故事?周群有何本事?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周群,字仲直,巴西阆中人。他的父亲周舒是东汉文士,益州名儒,年少时学于大儒广汉杨厚,在学识方面的名望仅次于董扶、仁安二人。他的一生没有任何功名在身,孑然一身的研究学问,可谓时真正的大儒、隐士。周群在小时候就跟随父亲一起学习

  • 正所谓功高震主,那么秦始皇为什么没有杀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功高震主,秦始皇,秦朝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的时候有很多功臣。比如我们熟悉的王翦、王贲父子,蒙恬、章邯、李斯等,这些在灭六国的时候都立下了汗马功劳。正所谓功高震主,那么秦始皇为什么没有杀功臣?他们没有一个是被秦始皇处死的。王翦、王贲父子是善终而死的。蒙恬是在秦始皇死后自杀的。章邯是被项羽打败自杀的。李斯是在秦始皇死后被赵高陷害

  • 诸葛亮后一生都为了蜀汉 蜀汉灭亡后他的后裔又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蜀汉

    还不知道:诸葛亮死后二十九年,蜀汉最终灭亡,他的后裔结局如何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234年10月,蜀汉丞相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军中,享年五十四岁。在诸葛亮死后二十九年,也就是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派邓艾、钟会等人率军征讨,结果后主刘禅开城投降,至此诸葛亮用一生心血

  •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何在没有攻打蜀汉 司马懿是被空城计吓怕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司马懿

    对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为何不再伐蜀,是被空城计吓破了胆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这一次,他的对手是有“忍者神龟”之称的司马懿。4月,诸葛亮到达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他在这里驻扎了下来,并命令士兵开始屯田种粮,因为在第四次北伐中,诸葛亮就是

  • 历史上的马谡死因是什么 马谡真的是被诸葛亮挥泪所杀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马谡

    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很多人第一次知道马谡这个人物,是通过《三国演义》这本名著知道的。他因骄傲自大,导致街亭失守,为了安抚人心,诸葛亮忍痛将他斩首。马谡镇守街亭之前,诸葛亮特意立了军令状。虽说只是一次战役,但诸葛亮十分看重。因为诸葛亮看重的不只是街亭这个重要位置,还有马

  • 刘备临死前有想过要杀诸葛亮吗 如果有刘备为何没有行动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诸葛亮

    对刘备临终前,到底有没想过除掉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一个草根阶层出生的汉室宗亲,坚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从卖草鞋的一步步成长为蜀汉的开国之君。他为践行桃园结义同生共死的诺言,不顾蜀汉上下群臣的反对,率倾国之兵伐吴,为二弟关羽报仇雪恨。时运不济,演义中陆

  • 赵匡胤先后灭掉六国之后 赵匡胤是怎么对待六个亡国之君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匡胤,北宋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赵匡胤灭掉了6个国家,那么他是如何处置这6个亡国之君的,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赵匡胤在后汉时投奔枢密使郭威,并于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时随征北汉、南唐,战功卓著。柴荣病重时,赵匡胤升为殿前都点检,成为禁军最高统帅。显德七年(960年),赵匡胤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旋即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