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苏绰的一生有哪些成就?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苏绰的一生有哪些成就?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114 更新时间:2024/1/21 2:13:21

苏绰(498年-546年),字令绰,京兆郡武功县人,南北朝时期西魏名臣,三国时曹魏侍中苏则九世孙,与从兄苏亮并称为“二苏”。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绰年少即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早年担任行台郎中。后得仆射周惠达的举荐,被任为著作佐郎。此后愈发受到西魏权臣宇文泰的信任,被拜为大行台左丞,参与机密,助其改革制度。曾创制计账、户籍等法,精简冗员,设置屯田、乡官,增加国家赋税收入。累升大行台度支尚书兼司农卿,封美阳伯。 大统十二年(546年),苏绰因积劳成疾而病逝,年四十九。周明帝二年(558年),配享周太祖(宇文泰)庙庭。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追赠邳国公。

主要成就

六条诏书

西魏文帝大统七年(541年),苏绰把汉族统治阶级的经验总结为六条,上奏后作为诏书颁行,时称“六条诏书”。这六条是:

“先治心”。治民者的关键在于“清心”,所谓“清心”就是要使“心气清和,志意端静”,这样,邪恶的想法就不会产生。与之相关,治民者要治身,要做到“心如清水,形如白玉”,躬行“仁义”、“孝悌”、“忠信”、“礼让”、“廉平”、“俭约”。“先治心”这一条就是要求执政者端正认识,以身作则。

“敦教化”。宣扬道德文化教育,移风易俗,培养人民俭朴、慈爱、和睦、敬让的品质。

“尽地利”。劝课农桑,不违农时,发展农业生产。

“擢贤良”。选贤任能,不拘资历和门第,要善于发掘人才,要勇于起用人才,让人才在实践中成长起来。而且,精简机构,罢黜冗员。

“恤狱讼”。明断狱案,不能滥施刑罚,而要“随事加刑,轻重皆当”。

“均赋役”。均平赋役,调济贫富,不可舍豪强而征贫弱。

宇文泰很重视“六条诏书”,令百官习诵,规定各地郡守令长不通晓六条诏书者不许当官;还开设学校,选拔中下级官吏学习其内容。“六条诏书”成为西魏各级官员施政的纲领和准则,当时西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改革措施都是依据“六条诏书”制定的。“六条诏书”的实施,对西魏政治的整饬及国力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使原来弱于东魏的西魏迅速转弱为强,从而为承继西魏的北周统一北方以及隋统一全中国创造了条件。

朱出墨入

“朱出墨入”的始祖

苏绰不仅改革了户籍与记账法则,也因为提出“朱出墨入”而成为这一记账方法的始祖。

苏绰制定的记账﹑户籍之法早已失传。但其创始的“方案程式”统一了记账与户籍的内容与规格,并为隋唐所继承发展。从敦煌出土的《大统十三年瓜州效谷县计帐》残卷可以看出,当时是按户统计,在每户户主之后,逐一登记户内成员以及依附人口(奴婢等)之名,每人名下记载性别、年龄、丁中等情况,并登记受田数字、应纳租调数。然后一户作一总计,分类统计应交纳的租调数。大约以若干户或按行政区划为单位,再作一总的统计。由于这种记账户籍之法,对于做好国计、资助军功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宇文泰十分重视,并把这一记账方法规定为做官的条件之一,要求官员熟练掌握。不过,制订记账是在实行均田制及租庸调制的情况下推行的。到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实行两税法以后,“不以丁身为本”,这种主要以人口变化为内容的记账大约就废弛了。

然而,“朱出墨入”却至今能找到其身影。苏绰提出,用红色与墨色区别收支情况。这一记账方法也演变为“红头文件”,成为后世乃至今日的文案程式。“红头文件”中,“朱出墨入”指的是朝廷发出的文书是用朱标,下面上呈的文书是用墨标。至今,这一格式沿用了近1500年。只是墨标在今天的下级上呈文书中已不复见,所用的也是“红头文件”了,“红头文件”的格式也由此沿用至今。

人物评价

宇文泰:

苏绰真奇士,吾方任之以政。(《北史》引)

苏尚书平生谦退,敦尚俭约。(《周书》引)

尚书平生为事,妻子兄弟不知者,吾皆知之。惟尔知吾心,吾知尔意。方欲共定天下,不幸遂舍我去,奈何! (《周书》引)

麻瑶:“绰既操履清白,谦挹自居,愚谓宜从俭约,以彰其美。” (《周书》引)

杨坚:“昔汉高钦无忌之义,魏武挹子干之风,前代名贤,后王斯重。魏故度支尚书、美阳伯苏绰,文雅政事,遗迹可称。展力前王;垂声著绩。宜开土宇,用旌善人。”(《追封苏绰为邳国公诏》)

令狐德棻:“太祖(宇文泰)提剑而起,百度草创。施约法之制于竞逐之辰,修治定之礼于鼎峙之日。终能斫雕为朴,变奢从俭,风化既被,而下肃上尊;疆场屡扰,而内亲外附。斯盖苏令绰之力也。名冠当时,庆流后嗣,宜哉。” (《周书》)

李延寿:“周文(宇文泰)提剑而起,百度草创,施约法之制于竞逐之辰,修太平之礼于鼎峙之日,终能斫雕为朴,变奢从俭,风化既被,而下肃上尊,疆埸屡动,而内安外附,斯盖苏绰之力也。” (《北史》)

朱敬则:“萧何之镇静关中,寇恂之安辑河内,葛亮(诸葛亮)相蜀,张昭辅吴,茂宏(王导)之经理琅琊,景略(王猛)之弼谐永固,刘穆之众务必举,扬遵彦(杨愔)百度惟贞,苏绰共济艰难,高颎同经草昧,虽功有大小,运或长短,咸推股肱之林。悉为忠烈之士。”(《隋高祖论》)

杜佑:“历观制作之旨,固非易遇其人。周之兴也得太公,齐之霸也得管仲,魏之富也得李悝,秦之强也得商鞅,后周有苏绰,隋氏有高颎,此六贤者,上以成王业,兴霸图,次以富国强兵,立事可法。” (《通典》)

司马光:“性忠俭,常以丧乱未平为己任,荐贤拔能,纪纲庶政;丞相泰推心任之,人莫能间。或出游,常预署空纸以授绰;有须处分,随事施行,及还,知而已。……每与公卿论议,自昼达夜,事无巨细,若指诸掌,积劳成疾而卒。” (《资治通鉴》)

朱熹:“三代而下,制度稍可观者,唯宇文氏耳。苏绰一代之奇才,今那得一人如此!”(《朱子语类》)

标签: 苏绰西魏

更多文章

  • 苏亮:南北朝时期西魏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苏亮,西魏

    苏亮(?-551年),字景顺,京兆武功人,西魏大臣。泰山郡太守苏祐之子,中书侍郎苏湛之兄。出身武功苏氏 。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北魏时期跟随约齐王萧宝寅,后跟随宇文泰西入关中,历任吏部郎中、中书舍人、秦州司马、黄门侍郎、都官尚书、使持节、代行北华州刺史,封临泾县

  • 上方谷大火被一场雨浇灭 诸葛亮为何阻止手下人放箭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司马懿

    还不知道:诸葛亮于上方谷火烧司马懿,为何大雨灭火后,阻止部下用箭射杀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引言决定一场战争胜败有很多因素,人们多会认为战术、战士、将领起着决定性作用。其实未必,很多时候战争真的讲究一个天时地利人和。若少了运气的成分,很可能会惨遭败北。在《三国演义》

  • 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何打仗从没有赢过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诸葛亮

    对为什么刘备一死,诸葛亮打仗就从没赢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不但谋略过人,更是极具胆识,最为重要的是他还有诸多发明,影响了时局的走向。在他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后,刘备的势力改变巨大,从一支居无定所的流浪部队,发展成了一方不可小视的诸侯,甚至在巅峰之时,锋芒胜过

  • 王良娣:当了25年的太子良娣,去世后才被追封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庄宪皇后,唐朝

    唐顺宗李诵是唐朝第十一位皇帝,他足足当了25年的太子才得以登基,但他的皇帝生涯只有短短七个月,实在是令人唏嘘。由于在位时间短,还未来得及册封的缘故,唐顺宗的妻妾们没有与皇帝身份相配套的后妃身份,根据史书记载,她们的皇后名分都是后来追加的谥号。值得一提的是,唐顺宗的嫔妃们虽然没有皇后、皇妃的名号,但她

  •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明朝

    朱元璋,字国瑞,明朝的开国皇帝,年号洪武。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事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

  • 白猿授术讲的是什么故事?周群有何本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周群,三国

    白猿授术讲的是什么故事?周群有何本事?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周群,字仲直,巴西阆中人。他的父亲周舒是东汉文士,益州名儒,年少时学于大儒广汉杨厚,在学识方面的名望仅次于董扶、仁安二人。他的一生没有任何功名在身,孑然一身的研究学问,可谓时真正的大儒、隐士。周群在小时候就跟随父亲一起学习

  • 正所谓功高震主,那么秦始皇为什么没有杀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功高震主,秦始皇,秦朝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的时候有很多功臣。比如我们熟悉的王翦、王贲父子,蒙恬、章邯、李斯等,这些在灭六国的时候都立下了汗马功劳。正所谓功高震主,那么秦始皇为什么没有杀功臣?他们没有一个是被秦始皇处死的。王翦、王贲父子是善终而死的。蒙恬是在秦始皇死后自杀的。章邯是被项羽打败自杀的。李斯是在秦始皇死后被赵高陷害

  • 诸葛亮后一生都为了蜀汉 蜀汉灭亡后他的后裔又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蜀汉

    还不知道:诸葛亮死后二十九年,蜀汉最终灭亡,他的后裔结局如何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234年10月,蜀汉丞相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军中,享年五十四岁。在诸葛亮死后二十九年,也就是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派邓艾、钟会等人率军征讨,结果后主刘禅开城投降,至此诸葛亮用一生心血

  •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何在没有攻打蜀汉 司马懿是被空城计吓怕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司马懿

    对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为何不再伐蜀,是被空城计吓破了胆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这一次,他的对手是有“忍者神龟”之称的司马懿。4月,诸葛亮到达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他在这里驻扎了下来,并命令士兵开始屯田种粮,因为在第四次北伐中,诸葛亮就是

  • 历史上的马谡死因是什么 马谡真的是被诸葛亮挥泪所杀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马谡

    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很多人第一次知道马谡这个人物,是通过《三国演义》这本名著知道的。他因骄傲自大,导致街亭失守,为了安抚人心,诸葛亮忍痛将他斩首。马谡镇守街亭之前,诸葛亮特意立了军令状。虽说只是一次战役,但诸葛亮十分看重。因为诸葛亮看重的不只是街亭这个重要位置,还有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