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公孙胜离开梁山,不仅是因为和宋江理念不和,更多是为了修道

公孙胜离开梁山,不仅是因为和宋江理念不和,更多是为了修道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刘明毅 访问量:657 更新时间:2024/2/8 15:54:24

在整个《水浒传》里最有政治头脑的就是公孙胜了,作为第一个看出江本质的就是他了。这是他两度离开梁山,这也是他最后不辞而别的主要原因。公孙胜此人颇有些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意思。作为劫夺生辰纲的主谋。七星聚义的核心团队。可以说是晁盖的班底。他跟宋江肯定不是一路人,理念不同。分道扬镳是迟早的事。这里面也有修道意思,入世修道比单独修道强多了。这也是他师傅罗真人的意思。

入云龙公孙胜这个人物其实挺有意思,他可能是梁山一百单八将中最神秘的一个。这个人物其实挺有意思,他可能是梁山一百单八将中最神秘的一个。他武双全,智勇兼备。而且精通特殊技能“法术”。高居水浒传第四位,担任掌管机密军师。处于核心地位。公孙胜是天闲星。一个“闲”字是否说明公孙胜在梁山并不得志。在公孙胜二次出山之前,他的师傅罗真人就已经吩咐过他:逢幽而止,遇汴而还。也预示着公孙胜的结局。后来公孙胜在书里,公孙胜助梁山军在幽州先破贺重宝妖法,后在梁山摆九宫八卦阵以及破兀颜光浑天象阵。这是公孙胜能力的体现。但也就是露个脸就走了,回去修道了。但也正是以公孙胜的离开也正式拉开了梁山星落云散的序幕。

智取生辰纲拉开了水浒传第一个高潮,问题的公孙胜为要鼓动晁盖劫掠生辰纲,公孙胜并不缺钱,也不图财,也不是江湖中人,那为为何找晁盖劫取生成纲?公孙胜对晁盖说:”这北京生辰纲,是不义之财,取之何碍?”意思很明显,公孙胜就是为了抢劫而抢劫,就是为了找刺激。进一步来说,公孙胜有反心。他希望辅佐晁盖再造乾坤。公孙胜并不是个只愿意修道养生、老死山林的人,他想用自己的一身本事建功立业。可惜晁盖志不在此。就仅仅是想当强盗而已,在晁盖死后。宋江当家。梁山的宗旨已经改变。公孙胜又被架空。离开梁山是最好的选择。修道是公孙胜最无奈的选择。

当然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了公孙胜的高明之处了,既然梁山这些人已经没有了争霸天下的雄心,说白了就是宋江的路线与公孙胜的理想相差太大。公孙胜已经看清招安以后的局面,只要梁山接受招安后,梁山好汉们不管立了多大的功劳,依旧还是贼寇,仍然是处于不受待见的处境中。这不是宋江可以改变的,梁山只能像条狗一样被朝廷驱使。这是公孙胜不愿意看到的,在这种情况下,公孙胜也懒得掺和宋江的事情。最后只有翩然而去。

公孙胜愿意辅佐晁盖,而不愿意帮助宋江,如果晁盖不死,公孙胜肯定不会走。而晁盖一死。让公孙胜看清了宋江的虚伪。二人的政治目的不一样。宋江想招安,而公孙胜却想改朝换代,当自己无法控制局面的时候,为了确保自身的安全,只有离开。的高明之处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既然宋江和一众人已经没有了争霸天下的雄心,公孙胜也懒得掺和红尘之事,他为梁山出力的目的也从改朝换代。而不是为了宋江受招安“添砖加瓦”。离开宋江是最好的方式。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标签: 公孙胜

更多文章

  • 公孙胜修炼的是妖术还是法术?和高廉斗法已经说得很清楚

    历史人物编辑:小丽搞笑说标签:公孙胜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菜刀再厉害,也挡不住有法术。在梁山108将中,公孙胜属于一个异类,说他是异类有三个理由。首先,其他人上梁山要么是走投无路,为了一条小命不得已才上梁山,上梁山是为了基本的生存,或者是为了有条活路。但是公孙胜则不一样,他是方外之人,对钱没有兴趣,对当官也不感冒,而且又没有生存之忧,所

  • 《水浒传》公孙胜为何下梁山?宋江逼走他还是另有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格林观史标签:公孙胜

    宋江在将父亲接到梁山之后,一家人可以说是迎来了大团圆,而公孙胜也是被他的行为感动,想着老母亲还是一个人在家里,于是也想要回家尽一下孝心,所以就离开了众兄弟。宋江的老父亲来到梁山的第三天,公孙胜就离开了。而后来打高廉的时候,他们需要公孙胜,所以又把公孙胜找了回来,那么当时公孙胜究竟因为什么原因会离开梁

  • 公孙胜用半生的苦修告诫我们:这种“富贵”不能要,不然逃无可逃

    历史人物编辑:王增涛标签:公孙胜

    《水浒传》中的公孙胜,被许多人称为水浒高人,素有“神龙见首不见尾”之赞。但在笔者看来,却要打上一个问号。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还是先看下公孙胜的两大标签。第一:会法术!这点人们的印象最深。以至于许多水浒迷都玩笑说,还用什么梁山五虎、八彪,公孙胜一个人就能包打天下。第二:第一个离开梁山的好汉!因此,又被

  • 水浒中的败笔:公孙胜的存在万分尴尬,因过于强大,被迫移除梁山

    历史人物编辑:南南历史标签:公孙胜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李涉 洛阳城内的纸赋,已经泛黄;忠义堂上的牌匾,入木三分;八百里水泊梁山,再不见那一道道肆意而动的身影;风灌满谷口,吟唱出往昔的日日笙歌。把酒言欢,豪情万丈,范仲淹笔下的水浒,曾是多少人年少时的江湖。一百零八单将,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身陷沙场,万死不辞,却不及一

  • 聚义厅排座次,公孙胜看玄机后转身离去,梁山从此再无兄弟

    历史人物编辑:张殿力标签:公孙胜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不仅是一部反抗贪官污吏的小说,也是一部管理学著作。从宋江的领导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势必要进行改制,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偏偏有一人,身在局中,却又能置身事外。每次都能在波折到来之前,成功地隐退。 此人并非智多星吴用,

  • 入云龙公孙胜的悲惨结局:诓骗师父罗真人,遭克星生擒活捉

    历史人物编辑:带着老伴去旅游标签:公孙胜

    活捉在《水浒传》中,云龙公孙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自幼习武,又师从罗真人学习魔法,法力十分强大。梁山聚义时,公孙胜排名第四。无论是在招揽梁山之前还是之后,公孙胜都用自己的神通帮助梁山打赢了战争。同时,他也是最早撤出梁山的好汉之一。与王庆之战结束后,公孙胜悄然离去,回到九宫郡二仙山,安享晚年。他是

  • 《水浒传》是一部大戏,吴用、公孙胜乃主演兼总导演!

    历史人物编辑:半月历史阁标签:公孙胜

    大凡一本书,一部戏,都要有一条主线,有一两位穿针引线之人。而纵观《水浒传》,智多星吴用及入云龙公孙胜给我感觉都属化外之人,他二人不求名、不图利,绝顶聪明之人却非要来搅梁山这一趟浑水,也许他们的使命就是要帮助施耐庵演完这一步《水浒》大戏。吴用,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此人不异于《水浒传》中的诸葛亮。应

  • 公孙胜法术那么高,为何从不主动使用,非让梁山108将去拼命?

    历史人物编辑:任世麒标签:公孙胜

    《水浒传》中的公孙胜,是位非常值得关注的梁山好汉。恐怕许多人都有这种疑问:既然公孙胜能呼风唤雨,法术那么高,为啥不主动使用?非要让梁山108将去拼命?故而有不少人,正是因这个问题没法解答,便认为公孙胜是《水浒传》中的败笔,就因施耐庵自己都不知如何处理公孙胜,所以动不动就让他下山回家。其实,公孙胜从不

  • 如果林冲联手公孙胜,宋江根本没机会当梁山老大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大圣标签:公孙胜

    文/主任在梁山108将中排行前10的好汉中,有两个人对于在梁山当官的野心和欲望最低,他们就是公孙胜和林冲。如果按资历来算,梁山第一代上山创业者王伦带领杜迁、宋万和朱贵持续的时间并不长,而随着王伦被林冲火并之后,剩下的几个人虽然还是留在梁山,但是他们的地位却一落千丈,从排行前列的头领直接成为打酱油的角

  • 水浒中,鲁智深能圆寂成佛,公孙胜却为何还要修炼,不能成仙?

    历史人物编辑:陈建标签:公孙胜

    水浒传鲁智深成佛了吗?当然成了佛,且鲁智深的成佛,一直是有人在“引渡”,比如刚落发出家五台山,智真长老就道:“久后却得清净,正果非凡。”且随后又两次点化鲁智深,留下了两段判词: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州而迁,遇江而止。第二次是征讨方腊前,又道: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信而圆,见潮而寂。不但智真长老点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