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水浒中的败笔:公孙胜的存在万分尴尬,因过于强大,被迫移除梁山

水浒中的败笔:公孙胜的存在万分尴尬,因过于强大,被迫移除梁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南南历史 访问量:1646 更新时间:2024/1/29 19:30:43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李涉 洛阳城内的纸赋,已经泛黄;忠义堂上的牌匾,入木三分;八百里水泊梁山,再不见那一道道肆意而动的身影;风灌满谷口,吟唱出往昔的日日笙歌。把酒言欢,豪情万丈,范仲淹笔下的水浒,曾是多少人年少时的江湖。

一百零八单将,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身陷沙场,万死不辞,却不及一位长期处于打酱油状态的小小道长,这或许是水浒中最大的败笔了吧。

他的存在,超脱淡然,以一当十,打破了水浒的力量体系。他是天上星宿,只一闲字道尽一生,如入云的腾龙,只见其首,可闻其尾?若问其人姓甚名谁,便是那同吴用齐名的军机公孙胜。

七星聚义

公孙胜初登场于第十四回,书中有载,其身乍高八尺,相貌堂堂,头绾两枚鬅松双丫髻,身穿一领巴山短褐袍。腰系杂色彩丝绦,背上松纹古锭剑。白肉脚衬着多耳麻鞋,绵囊手拿着鳖壳扇子。八字眉一双杏子眼,四方口一部落腮胡,一副道士打扮,道号"一清"。

自幼喜欢枪棒,学成多般武艺,又拜罗真人为师,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却不知为何,别师拜母,在北宋徽宗年间这种乱世之间游走。公孙胜的志向极大,并不会去做什么小偷小摸的勾当,沉寂多年,养精蓄锐。

同时目标明确,欲聚天下英豪,去搅动这世间风云。更难能可贵的在于他胸有谋划,散布天罡地煞洪太尉的奇闻。

后同晁盖等七人,在石碣村饮酒聚义,共谋夺取生辰纲一劫,满城风雨,天下皆知,入云龙之名也算扬的热闹。在同阮氏兄弟杀退何涛后,自此上了梁山。

其实,一直到这里,公孙胜给人的感觉是很多余的,文不若吴用,武不及晁盖刘唐,水性比不得阮氏三雄,他更像是一根线,将有意而不识的众人以梦为由,七星相托,聚到了一起。

而在之后,我们很少再见公孙胜的出场,只有随晁盖迎接新人时,才会有所提及,更多的时候,公孙胜都应了一个闲字,闲看云卷云舒,花落流水。

离去探母

江州劫法场,闹得痛快,可聪明的人总知道居安思危。鬼神莫测之机,呼风唤雨之能,公孙胜的本事既可以一敌百,就必是不凡,或许在见到宋江的第一眼,他就看到了这位及时雨眸中的不甘,也料到了山寨的未来。

后来,宋江接父,李逵寻母,公孙胜轻轻一叹,他想,可能是真的想母亲了吧。借着这个由头,公孙胜走了,一去再未归。他清楚自己想要的,也清楚自己所能得到的,当初的七星早已不再是当初,这盘棋是他布的,可早已不在他的掌控之中。当棋子不受控制时,棋手也是时候要抽身了,死道友而不死贫道,不得不说,公孙胜的理智,是梁山泊众人所不及的。

再归梁山

公孙胜走了,可直到现在,他的武力值都没有用武之地,众人也不曾眷恋,若非柴进被困高唐州,有个会使妖术的太守高廉,打得梁山泊损兵折将,逼得吴用黔驴技穷,怕是宋江也不会想起这水泊之中,有个曾云游四方的全真教道士。

无奈之下,戴宗李逵临危受命,前去寻回公孙胜。戴宗记得公孙胜乃蓟州人士,加急赶到,虽说遇到了人,可罗真人终究是护徒的,他知梁山不具龙虎之象,难登金鸾大殿,怎愿放公孙胜回去。

可公孙胜虽也猜得一二,却不想违背内心,于公,替天行道,他想自己既为术士,理应为这天下安生立命。

于私,梁山一伙,既许以兄弟之称,又怎能见死不救,再三说服之下,罗真人只是不愿,李逵一斧砍下,真人飘然而去,只留见一句,"遇汴而归",同时还传授给其徒一套五雷天罡正法。冥冥之中,自有命数,公孙胜也从此开始崭露头角,向梁山众人展示道法之妙。

连战告捷

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林冲,一杆长枪,无人能胜;错失生辰纲汴京城卖刀的杨志,身家清白,世代为武;更有那三碗过岗醉打大虫的武松,家喻户晓,无人不知。

可为何说公孙胜强大如斯,只因他们都或多或少经过牢狱之灾,尝过败战之苦,但公孙胜可谓每逢术法之战未曾败过。高唐州前,只一挥手,高廉三百神兵化做烟雾,一散皆无。

芒砀山上,松文古锭剑出,大喝一字疾,令天地变色,日月无光,活捉了项充李衮二人。随后更是布下八阵图,助史进破了樊瑞的妖法,收了樊瑞为徒。公孙胜不可谓不强,他的强大使宋江一路过兵斩将,也使水浒的世界出现崩塌。

人们总是不喜欢比自己强大很多的人,当有不可逾越的城墙出现时,人们想的不是敬仰,也不是超越,反而是摧毁。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心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可公孙胜不怕,他乐意这么轰轰烈烈的活,但水浒的故事里,却因他的存在而万分尴尬,为了能让故事继续下去,公孙胜不得已选择了早退,从水浒中被迫移除。

参透归去

朝廷招安,公孙胜早有离心,却仍随宋江征过了辽,讨伐了田虎,有他在,乔道安之流伤不到梁山一分一毫。但水浒的背景注定了宋气数未尽;为了讥讽世道,他们这一百零八人也注定是悲剧。

而公孙胜的存在,是一败笔,有他在,神鬼莫近,没他在,故事才能继续。所以导演喊了卡,急匆匆的把公孙胜拉下了台。

公孙胜确实算的上是一笔败笔了,史实有据,宋江起义应为1118年,而王重阳所建全真教,却是1167年的事情,所以呀,公孙胜这全真道士的称呼简直是画蛇添足。但他的存在与强大,哪怕是败笔,也算得上是最浓妆淡抹的了。

这个世道便是如此,太弱有人欺负,太强有人打击。游戏中有职业平衡,为的是防止某一人物太强,就连小说的世界观设定中,也鲜有瞬杀,因为热血要的是热闹,一边倒的决斗没人会喜欢。

公孙胜只是太强,能秒杀任何高手,他的迫不得已,是别人梦寐不得的永久。不过,闲云野鹤,一生自在,他的结局令人唏嘘而羡慕。

标签: 公孙胜

更多文章

  • 聚义厅排座次,公孙胜看玄机后转身离去,梁山从此再无兄弟

    历史人物编辑:张殿力标签:公孙胜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不仅是一部反抗贪官污吏的小说,也是一部管理学著作。从宋江的领导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势必要进行改制,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偏偏有一人,身在局中,却又能置身事外。每次都能在波折到来之前,成功地隐退。 此人并非智多星吴用,

  • 入云龙公孙胜的悲惨结局:诓骗师父罗真人,遭克星生擒活捉

    历史人物编辑:带着老伴去旅游标签:公孙胜

    活捉在《水浒传》中,云龙公孙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自幼习武,又师从罗真人学习魔法,法力十分强大。梁山聚义时,公孙胜排名第四。无论是在招揽梁山之前还是之后,公孙胜都用自己的神通帮助梁山打赢了战争。同时,他也是最早撤出梁山的好汉之一。与王庆之战结束后,公孙胜悄然离去,回到九宫郡二仙山,安享晚年。他是

  • 《水浒传》是一部大戏,吴用、公孙胜乃主演兼总导演!

    历史人物编辑:半月历史阁标签:公孙胜

    大凡一本书,一部戏,都要有一条主线,有一两位穿针引线之人。而纵观《水浒传》,智多星吴用及入云龙公孙胜给我感觉都属化外之人,他二人不求名、不图利,绝顶聪明之人却非要来搅梁山这一趟浑水,也许他们的使命就是要帮助施耐庵演完这一步《水浒》大戏。吴用,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此人不异于《水浒传》中的诸葛亮。应

  • 公孙胜法术那么高,为何从不主动使用,非让梁山108将去拼命?

    历史人物编辑:任世麒标签:公孙胜

    《水浒传》中的公孙胜,是位非常值得关注的梁山好汉。恐怕许多人都有这种疑问:既然公孙胜能呼风唤雨,法术那么高,为啥不主动使用?非要让梁山108将去拼命?故而有不少人,正是因这个问题没法解答,便认为公孙胜是《水浒传》中的败笔,就因施耐庵自己都不知如何处理公孙胜,所以动不动就让他下山回家。其实,公孙胜从不

  • 如果林冲联手公孙胜,宋江根本没机会当梁山老大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大圣标签:公孙胜

    文/主任在梁山108将中排行前10的好汉中,有两个人对于在梁山当官的野心和欲望最低,他们就是公孙胜和林冲。如果按资历来算,梁山第一代上山创业者王伦带领杜迁、宋万和朱贵持续的时间并不长,而随着王伦被林冲火并之后,剩下的几个人虽然还是留在梁山,但是他们的地位却一落千丈,从排行前列的头领直接成为打酱油的角

  • 水浒中,鲁智深能圆寂成佛,公孙胜却为何还要修炼,不能成仙?

    历史人物编辑:陈建标签:公孙胜

    水浒传鲁智深成佛了吗?当然成了佛,且鲁智深的成佛,一直是有人在“引渡”,比如刚落发出家五台山,智真长老就道:“久后却得清净,正果非凡。”且随后又两次点化鲁智深,留下了两段判词: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州而迁,遇江而止。第二次是征讨方腊前,又道: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信而圆,见潮而寂。不但智真长老点化,

  • 神机军师朱武:虐惨吴用、架空公孙胜,结局也相当完美

    历史人物编辑:惜缘小历史标签:公孙胜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为四大名著中唯一的一部描写民间普通老百姓的小说,水浒传不仅文学造诣极高,而且有着非常珍贵的历史研究价值,也因此水浒传在四大名著中一直是人气最高的一个。说到水浒传不得不提的就是这本书里面描写的108个梁山好汉,在宋江的带领下,这108将可以说给当时的宋朝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 身为梁山最高统领之一的公孙胜,为何会两度离开梁山?

    历史人物编辑:醉轻弦V标签:公孙胜

    在《水浒传》中,一百零八位好汉是有排名的。当然,排名越前的人理论上权力最大,自然剧情也多。这其中,权力最大的实际是前四名:总督兵马大元帅、总督兵马副元帅、掌管机密正军师、掌管机密副军师。这四个人分别是:宋江、卢俊义、吴用与公孙胜,属于梁山的“中央决策层”。可是,这其中有一个人是有些特殊的,这就是第四

  • 108将中,哪些人最后回到了原点?除了公孙胜还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黄毅标签:公孙胜

    《浅说水浒》第503期(文/焦目)说水浒108将,他们反抗奸臣,与朝廷多次交手,小到一州一县,大到对抗童贯和高俅的十余万大军,基本没有失过手。尽管如此,他们后来还是接受了招安,并参与了攻打辽国,以及平定田虎、王庆和方腊的战役。最后,好汉们死去大半,仅有三四十人活着回来。在活着的这些人中,鲁智深坐化,

  • 聚义厅排座次,公孙胜看后转身离去,梁山从此再无兄弟

    历史人物编辑:肖瑶标签:公孙胜

    在108位梁山好汉中,“入云龙”公孙胜绝对是一个神出鬼没的人物。在《水浒》这部历史长篇小说中,他的出现为后续的故事奠定了基础。他借着星宿之说,获得了晁盖等人的信任,跟着他们劫了梁中书送给太师蔡京的生辰纲,然后又跟着晁盖上了梁山。等到宋江上山之后,他又立刻选择了回归庙宇,跟着自己的师傅寻仙悟道去了。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