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倒剌沙PK燕帖木儿:同为皇帝信任的色目高官,为何结局却截然不同

倒剌沙PK燕帖木儿:同为皇帝信任的色目高官,为何结局却截然不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丹宝星辰 访问量:663 更新时间:2023/12/8 14:36:27

色目人在元朝的地位比汉人、南人高很多,高官阶层有不少色目人,比如元武宗信任的康里人阿沙不花、康里脱脱兄弟,都以非蒙古人之身出任右丞相。顺帝朝的色目高官就更多了,左丞相庆童、哈麻和铁木儿塔识都是康里人,铁木儿补花是畏兀儿人,知枢密院事亦怜真班则是唐兀人。

还有,被泰定帝信任重用的左丞相倒剌沙是回回人,在文宗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右丞相燕帖木儿是钦察人,这两位是处在同一时代的色目高官,却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云泥之别的结局。

把倒剌沙和燕帖木儿串联到一起的事件,是元朝历史上破坏力最大的那场内讧——两都之战,在这场较量中,倒剌沙和燕帖木儿两人,一个兵败身死、家族覆灭,另一个则因此走上人生巅峰、重现家族辉煌。

回回人倒剌沙是泰定帝也孙铁木儿的潜邸旧臣,原本是晋王内史府的内史。内史府是个什么机构呢?内史府是总管晋王府事务的机构,同时也起到辅弼晋王的作用,在整个元朝,只有晋王府设立内史府,并得到承袭。

元朝制度,只有有爵邑的诸王才能设王傅府,而皇子的王傅府又比一般诸王高。初代晋王甘麻拉身为薛禅皇帝忽必烈的嫡长孙,守太祖四大斡耳朵,在至元晚期地位处于皇子、诸王之上,因此被祖父特设内史府。

也就是说,其他皇子皇孙诸王都是王傅府,唯有嫡长孙甘麻拉的晋王府设立内史府,在品级上是高于其他王傅府的。晋王内史府可设内史九人,都是正二品,一般诸王的王傅则是正三品。

倒剌沙就是晋王内史府的内史之一,虽然内史需要朝廷任命,但在成宗之后,朝廷对晋邸的掌控力明显变弱,内史的人选基本都属于晋邸亲信。

从史料记载分析,倒剌沙在晋王府的职责就是负责情报工作这块的,结交朝臣、收集京城的各种消息,是泰定帝的心腹臣仆。

所以,泰定帝在称帝的第二天,就任命倒剌沙为中书平章政事,到年底十二月就升为中书左丞相。虽然在泰定二年(1325)十月改御史大夫,但很快在十一月就复为中书左丞相,一直都很受泰定帝信任重用。

钦察人燕帖木儿,少年时代就宿卫武宗海山,深得武宗爱幸,武宗继位后,燕帖木儿就被授同知宣徽院事,仁宗皇庆二年(1312)承袭其父的左卫亲军都指挥使,泰定三年(1326)升同佥枢密院事。

在泰定帝驾崩后,燕帖木儿发动大都政变,迎立武宗庶子文宗图帖睦尔,打赢内战后被封太平王,加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录军国重事、中书右丞相、监修国史、知枢密院事。

因为拥戴之功,文宗对燕帖木儿是感恩戴德,甘愿充当他的橡皮图章,燕帖木儿也因此成为元朝首位名副其实、大权在握的权臣,毒杀明宗,霸占泰定帝皇后,纳宗室四十个公主,文宗皇子燕帖古思是他干儿子,顺帝皇后答纳失里是他亲闺女,权势赫赫犹如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于泰定政府而言,发动政变的燕帖木儿就是个反叛者、谋逆者,但因为反叛者打赢了内战,正统的泰定政府就被污蔑成非法的,身为泰定政府代言人的倒剌沙也成了逆臣,被诛杀刑场。

与之相反的是打赢两都之战的燕帖木儿,从叛逆者变成最大的胜利者,把持国政,“挟震主之威,肆意无忌”,成日沉溺酒色,最终溺血而薨,战死在温柔乡中。

倒剌沙和燕帖木儿两人不同的命运再次为胜王败寇做出最好的诠释。同为皇帝重臣、各自政府的代言人,为何占据优势的倒剌沙失败,反而是不占优势的燕帖木儿胜利呢?

首先来看看两个人的能力问题。

燕帖木儿的优点是能打仗,是个军事天才,在两都之战中凭借汉地资源和自身出色的指挥能力,力挽狂澜为居于劣势的大都派赢得胜利。

倒剌沙的优点是搞情报工作,在泰定帝继位前,倒剌沙就是晋邸的耳目,甚至让在京城宿卫的儿子哈散去侍奉丞相拜住,密切关注着京城的一举一动,为泰定帝继位赢得先机。

很明显,两个人是不同类型的人才,放在一起没有可比性,那就要看两个人当时的处境了。

燕帖木儿在大都派是当之无愧的首脑人物,皇帝元文宗对他言听计从,宗王诸将听从他的调派指挥,由他总览全局协调各方,指令不打折扣的被传达下去并得到严格执行,从上到下政令通畅、万众一心,赢得最终胜利。

反观倒剌沙所在的上都派,虽然他是临时政府的代言人,但只是代言人之一,当时的上都还有位在他之上的右丞相塔失铁木儿,晋邸系最年长的梁王王禅,凶悍跋扈的东道诸王辽王脱脱,这些人都不是倒剌沙能够号令的。

泰定帝活着时,倒剌沙能够凭借左丞相的地位去处理政务,那是因为他拥有泰定帝的信任和重用。泰定帝死后,倒剌沙的出身短板就显现出来,即使他在名义上是临时政府的代言人,但能起到的作用非常微小,上都陷入各自为政的混乱中。

所以,上都派不但不能及时应对大都派的各种动作,就连上都的安全性、稳定性都得不到保证。号令都不能统一,政令又如何通达?这是倒剌沙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也是燕帖木儿获得胜利的原因之一。

那为何燕帖木儿能够获得无条件的支持,倒剌沙却做不到号令上都呢?原因就是两人的出身跟脚不同。

什么是“跟脚”呢?就是指出身背景,蒙古元朝的大臣都是大汗的奴婢,世世代代为大汗服务,这种家庭出身的就叫“跟脚”,元朝用人“惟论跟脚”,只要你出自大跟脚家庭,官儿就不会小咯。

燕帖木儿就出自大跟脚家族,虽然他是钦察人,但他的家族归附蒙古比较早,在他曾祖父忽鲁速蛮时,就归附长子西征的统帅之一蒙哥汗,他的曾祖父班都察成为为蒙哥汗捣马奶的小跟脚,并迎娶诸王也只里的妹妹纳论公主。

燕帖木儿的祖父土土哈、父亲床兀儿更是元朝名将,为大元东征西讨立下汗马功劳。经过三代父辈的军功加持,燕帖木儿家族终于积累实力成为声名显赫的大跟脚,床兀儿不但功封句容郡王,还迎娶楚王牙忽都的女儿察吉儿公主。

所以,燕帖木儿就是个融入大跟脚阶层的官N代,他的出身背景都让人不敢小觑。

反观倒剌沙,史书连他爹的名字都没有记载,他家族的兴起是源自他本人,也就是说,倒剌沙只是第一代小跟脚,如果泰定帝在位时间长点,倒剌沙能够长盛不衰,或许经过几代人的积累,也会和燕帖木儿家族那样,从小跟脚变成大跟脚。

但很不幸,历史没有给倒剌沙家族兴起的机会,所以,这样一个小跟脚出身的臣子,在小跟脚处在大跟脚的鄙视链之下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号令得动大跟脚遍地的上都派诸臣?再加上倒剌沙也没有燕帖木儿的魄力和当机立断,所以,他只能悲剧了,天顺帝政府也跟着完蛋。

在封建社会,出身论有时候真的决定一切,大跟脚的燕帖木儿即便是色目人,也能够统领大都派,身为蒙古人的蔑儿乞伯颜,因为出身小跟脚,也要仰燕帖木儿鼻息,直到燕帖木儿兄弟先后死去才敢翻盘;而同样是色目人的倒剌沙却因为出身小跟脚,无力弹压大跟脚,致使兵败身死,与他同处一派的右丞相塔失铁木儿因为是大跟脚,即便上都派灭亡,也不影响他就职文宗政府,继续作威作福。

就是这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谢绝脱离人文环境的过度解读和阴谋论。有喜欢辽夏金元以及后宫八卦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这厮虽然总是处于拖延症晚期,但写出来的东西尽量不会让读者菌失望!如果发现有失误之处,非常欢迎留言纠错。

标签: 燕帖木儿

更多文章

  • 大元权臣太平王燕帖木儿,颠沛流离的少年王子继位前最大的障碍

    历史人物编辑:忘了遇见你标签:燕帖木儿

    【猴格蒙古元朝系列文之第3话/元顺帝之第1话】元顺帝妥欢帖木儿继位之前,从平静的宗室小王子生活,随着两都之战跳到云端,成为备受巴结的对象,又因为天历之变父亲被杀,落到泥坑里,惨遭流放朝不保夕时,又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到,是福是祸,他能掌控么?颠簸流离的童年时代妥欢帖木儿(1320-1370,后边简称

  • 为什么完颜永济要背叛自己的侄子,残忍地灭绝他的血脉?

    历史人物编辑:莱说科技标签:完颜永济

    你能想象一个皇帝在临死前,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自己的叔叔,希望他能继承大统,结果却被叔叔一一杀害,连一个后代都不留吗?这听起来像是一部惊心动魄的电视剧情节,但它却是真实发生在金朝历史上的一幕。这个皇帝就是完颜璟,他的叔叔就是完颜永济。完颜璟和完颜永济都是金朝开国皇帝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后裔,他们之间有着

  • 如果没有奇遇,令狐冲就是后来的莫大,郭靖就是后来的南希仁!

    历史人物编辑:蔡文丽标签:南希仁

    假如不是碰到风清扬令狐冲也就是一个莫大。莫大,衡山派的掌门人,那个曾在嵩山大会上看大嵩阳手费彬不顺眼,愣是半滴酒未沾的人。如果不是碰到传说中的风清扬,学到了厉害无比的独孤九剑,令狐冲的人生或许会更加平坦些。没有奇遇的华山派大弟子令狐冲会按部就班的等着师傅传他华山派的掌门之位,前提是这个“君子剑”岳先

  • 元朝时期,大汗爱育黎拔力八达为何会对尚书省进行“大清洗”?

    历史人物编辑:宋押司V标签:爱育黎拔力八达

    引言元朝时期,大汗爱育黎拔力八达为何会对尚书省进行“大清洗”?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知道,由于爱育黎拔力八达与哈剌哈孙的果断行动,使得皇位未被阿难答与卜鲁罕皇后夺取,在取得胜利后,爱育黎拔力八达摄于海山的武力及嫡长子的身份将皇位主动交给了海山,海山作为回报,封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子。但是爱

  • 蒙元政治史的发展:爱育黎拔力八达“北上”决心的下定问题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守望者标签:爱育黎拔力八达

    引言蒙元政治史的发展:爱育黎拔力八达“北上”决心的下定问题——在是否“北上”的问题上,爱育黎拔力八达再三犹豫,但是经过一些亲信的一番劝说后最终下定了决心。在这些劝爱育黎拔力八达“北上”的亲信中,主要的人物是李孟与哈剌鲁人曲出、柏铁木尔,这些人对于他最终下定“北上”的决心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是由于史料记

  • 元末:因一件珍贵玩物成就刘福通的人生,要多谢一个名叫贾鲁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倾谈标签:贾鲁

    人生的路有的时候是不需要自己选择的,因为上天已经注定你的路是被别人逼着选择的,有的时候可能是因为一件事,有的时候可能是因为一个人,但有的时候,可能却是因为一个物品。元朝末年的时候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一个叫贾鲁的人,元朝的治河能人,是元代著名的河防大臣,还是一位在治理黄河上卓有成效的水利专家。就是这

  • 贾鲁治理黄河成功,为何却导致元朝最终覆灭呢?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看动漫标签:贾鲁

    自古以来,黄河就经常泛滥,因此基本每个朝代都要对黄河进行治理,然而黄河泥沙含量非常大,治理难度很高,没有经验的人会很困难,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则是古代响当当的水利专家,他就是贾鲁,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元顺帝至正四年五月,黄河先在白茅堤决口,随后又冲决了金堤,洪水波及令江苏、安徽

  • 王保保为何要李思齐一只手臂,两人恩怨从何而来?

    历史人物编辑:尚元凡标签:李思齐

    王保保为何要李思齐一只手臂,两人恩怨从何而来?王保保是朱元璋在平天下时遇到的最大的敌人,朱对其评价很高,曾7次想招降他均未果。甚至在朱推翻元朝后,因为此人进攻北元的计划也没有成功。没能活捉王也成了朱元璋的一大遗憾。朱元璋想要招揽元朝将领王保保,便让李思齐前去招降。李思齐到那儿之后,王保保盛情款待,还

  • 元末两大军阀王保保与李思齐的恩怨情仇

    历史人物编辑:紫缘历史阁标签:李思齐

    王保保即扩廓帖木儿,与李思齐都是元朝后期重要的军阀。但是两人却并不相合,相互之间都抱有很大的成见。从一定程度上说,王保保与李思齐之间的相互攻伐是导致元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两人能够齐心协力,元末的天下大势可能是另外一番局面。那两人之间究竟有什么恩怨情仇呢?王保保为什么那么恨李思齐,最后甚至直接致

  • 李思齐为何愿意献出手臂招降王保保呢?

    历史人物编辑:科技达人不凡标签:李思齐

    王保保是朱元璋在推翻元朝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强大的敌人。因此朱元璋对他的评价非常高,曾七次试图招降他,但都没有成功。朱元璋还曾经说过自己有三大遗憾:一是没有得到传国玉玺;二是没有元太子的消息;三是不能活捉王保保。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朱元璋对王保保有多么看重。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则是前去劝降王保保的使者李思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