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忽必烈对宰相阿合马极信任,为何他遇害后,忽必烈却将他五马分尸

忽必烈对宰相阿合马极信任,为何他遇害后,忽必烈却将他五马分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赵旭莉 访问量:3579 更新时间:2024/1/8 11:18:30

阿合马早期非常得忽必烈信任,大事小事都委托于他。后来他被朝中另一个大臣王著等人设计刺死后,忽必烈非常生气,把王著处死。但是,这件事并没有平复,朝中大臣纷纷指责阿合马独断专行、贪赃枉法。于是忽必烈又把已经埋葬的阿合马从棺材中拖出来,五马分尸。还把他的残尸扔给狗吃。后来,忽必烈还严厉处置阿合马的一众党羽,把其中四个人剥皮。

问题来了,忽必烈号称雄才大略的君王,明察秋毫,难道在阿合马生前的时候,他一点儿也没有察觉到阿合马的问题吗?为什么当阿合马遇刺后,先不让人调查,后来又对他做出那样严厉的处罚呢?我们来一一分解。

忽必烈为什么那么倚重阿合马?因为阿合马帮助忽必烈解决了当时摆在忽必烈面前的最严峻的问题,就是财政收入问题。当时,在南宋的时候,财政就出现了巨大危机。贾似道进行了一场失败的“公田改革”,没能挽救财政危机的问题。忽必烈平定南方以后,他同样遇到这样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重用了头脑灵活很有办法的阿合马当宰相,阿合马得到忽必烈的信任后,大刀阔斧地改革。他主要做了几点。

一是严格清理户口。这是忽必烈在经略漠南的时候,就已经多次做的一件事。因为当时贵族豪强隐瞒人数,尤其是家奴的人数,造成按照人口来进行纳税的税收制度出现严重问题。忽必烈在当王的时候,派人清查过。但由于为了笼络人心,因此经常不彻底。阿合马做得非常彻底,因此得罪了不少贵族豪强,尤其是蒙古贵族豪强,他们对作为色目人的阿合马非常愤怒。

二是推行盐铁专卖。就是禁止民间私家贩卖盐铁,把盐铁的专卖权,收归国家所有。虽说是民间经营,还实际上这些盐铁贩子并不是普通老百姓,还是那些豪强贵族。阿合马这样做,其实就从豪强贵族的口中夺食,他们如何心甘。

三是强行发行交钞。发行钞票的目的,也是为了努力聚集民间的财富,收归中央所有,当然也对豪强贵族造成巨大的伤害。

可以说,这三件事,阿合马为忽必烈改善财政收入立下汗马功劳。当然代价是惨重的,就是得罪了朝堂上下不少人。

那么忽必烈为什么最后又把阿合马处以极刑呢?他的罪过概括起来就是两点:一点是独断专行,一点是贪赃枉法。

独断专行,这其实是忽必烈给他的。忽必烈让阿合马当了十多年宰相,还把尚书省合并到中书省,让阿合马的权力更集中。忽必烈为什么要这么做,就是因为阿合马要进行的财政改革困难重重,不增加他的权力,不行。

贪赃枉法。我们看史书,《元史》中有个总括性的文字:“时阿合马在位日久,益肆贪横,援引奸党郝祯、耿仁,骤升同列,阴谋交通,专事蒙蔽,逋赋不蠲,众庶流移,京兆等路岁办课至五万四千锭,犹以为未实。民有附郭美田,辄取为己有。内通货贿,外示威刑,廷中相视,无敢论列。有宿卫士秦长卿者,慨然上书发其奸,竟为阿合马所害,毙于狱。”

这段文字,只是一些描述性的话,并没有具体的数字。嘉庆和珅贪赃枉法,有具体的数字做支撑,但是处理阿合马,却并没有数字。查抄阿合马的家,也没查到多少财物,只是说查到两张人皮。但这人皮是谁的,又说不清楚。

既然证据并不确切,为什么忽必烈还要处置阿合马呢?因为阿合马已经死了,忽必烈要搞的财政改革已经成功了。这时候,把阿合马拿出来处置,老百姓拍手称快,朝廷因此得到人心。同时还清理了阿合马的党羽,解决了权臣专政的问题。忽必烈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资料:《元史》)

标签: 阿合马

更多文章

  • 元朝第一个起义领袖方国珍,以失败告终,为什么他却能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茶小姐说历史标签:方国珍

    要说历史上起义造反的,如果失败的话基本上都不会得到善终,然而元朝末年第一个起义领袖方国珍,虽然以失败告终,却是得到了善终,也算是有个好下场,不能不说是个异数。《明史》对他的评价是:“国珍首乱,反复无信,然竟获良死。”修史的人对方国珍这位第一个起义的人获得善终也表示了惊叹,要说方国珍为什么能得到善终,

  • 方国珍:第一个反元,最后一个去世,装病7年,逃过朱元璋的屠刀

    历史人物编辑:书中文史屋标签:方国珍

    谷应泰在编撰《明史纪事本末》时,对元朝末年的众多“枭雄”进行总结,他说:“太祖崛起濠梁,而同时并兴者,则有张士诚据吴,徐贞一据蕲,方国珍据江东,然皆阖门坐大,非有图天下之志也……”意思是说,朱元璋起兵反元时,天下已经大乱,最早起兵反元的那些人,虽然勇猛,但都没有夺取天下之志。有意思的是,率先反元的诸

  • 浅谈:元末乱世,张士诚、方国珍与高丽关系的亲与疏

    历史人物编辑:蕾蕾搭配秀标签:方国珍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中原红巾军顺势崛起成为了反抗元朝统治的主要力量,元廷镇压叛乱的两大军队察罕帖木儿与孛罗帖木儿各自为战,以至于红巾军在坎坷中不断发展,成为了元帝国最大的敌人。当时,有四大红巾军势力最为有名,其一为西南方的陈友谅,其二为占据南京的朱元璋,其三为割据苏州的张士诚,其四则为占据浙江、福建一

  • 元朝第一个起义领袖方国珍,为何却能得以善终?靠的方法让人不齿

    历史人物编辑:寻史春秋录标签:方国珍

    方国珍,元末明初农民起义的首义,首先,方国珍能活过农民起义,在笔者看来已经十分不容易了,方国珍毕竟是首义,在农民起义爆发的时候,本应该第一个被淹没在农民起义当中的,但方国珍却活了下来,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反复无常。方国珍在起义以后,因为他闹事的地方主要在江南沿海一代,元朝政府不是很能控制得住,于是就以

  • 狐狸一般狡猾的方国珍,是如何在元末乱世占据一席之地?

    历史人物编辑:曹娜说历史标签:方国珍

    方国珍(1319-1374年)是浙江中部沿海黄岩县的人。他的家庭是当地的船户和海上生意人,有些资财,但是方国珍却一字不识;他身材高大,气势威武,是好斗者的天然领袖。他和他的家庭无疑地深深卷进了非法的沿海贸易,或许也卷入了海盗活动中。有个著名人土曾经指控—一也许并非事实他与臭名昭著的海盗相勾结,他就杀

  • 哲别、速不台有多恐怖:以2万大军征服14国,破城40余座,歼敌近17万

    历史人物编辑:汪锦标签:哲别

    哲别、速不台是成吉思汗账下“四獒”中的两位,在蒙古人横行天下时,他们作为统兵一方的统帅,带给欧亚大陆的是恐怖的一股洪流,1220年春,成吉思汗命哲别和速不台在追击花剌子模的国王摩柯末时,曾经对他们说:你们可以在三年内结束战争,然后从钦察草原回到蒙古草原上来,哲别和速不台深知成吉思汗的用意,他们将摩柯

  • 为什么说哲别是蒙古军队的象征?从精神、武功、战术三个维度判断

    历史人物编辑:张杰谈历史标签:哲别

    蒙古帝国当年能够横扫欧亚大陆,军事上自然是相当强悍的。如果说,要选出蒙古帝国军队代言人的话,哲别无疑是最恰当的。可以说,哲别的精神、能力和他打仗的时候,所使用的那种战略战术,对蒙古帝国的军队为什么有那样强大作战能力,诠释得淋漓尽致。我为什么说哲别身上,最能体现蒙古帝国军队的特点呢?第一点,精神。蒙古

  • 蒙古灭金的重要一战:辽阳之战,哲别成功运用了闪电战的经典战役

    历史人物编辑:乔文亮标签:哲别

    历史上的公元13世纪,似乎是属于蒙古人的时代。这一时期的蒙古人开始崛起,并凭借勇猛的铁骑所向披靡。蒙古帝国未崛起之时,一直饱受金国的欺凌。到了铁木真成为了驰骋疆场的成吉思汗后,蒙古人决定要灭掉金国,这样既可以扩张地盘,又能报当年之仇。于是这才有了长达23年的蒙古灭金战争。提起蒙古灭金的重要战役,就不

  • 从相互对立到选择追随,哲别为何改变想法,辅佐成吉思汗统一部落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小趣事标签:哲别

    作为成吉思汗身边的一员大将,哲别凭借着一身高强的本领立足于军队之中。他是蒙古帝国建立的大功臣,最开始跟随在其他部落,后果断投靠成吉思汗。此人颇为骁勇善战,对于排兵作战更是十分擅长,凭借着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也逐渐由十户长升至千户长。在成吉思汗南下攻打金朝的过程中,哲别也始终跟随在其身边,协同成吉思汗共

  • 哲别远征西辽归来,送给成吉思汗千匹好马,只为兑现当初的誓言

    历史人物编辑:康康侃历史标签:哲别

    公元1206年,身为成吉思汗手下“四獒”之一的神箭手哲别,被成吉思汗派去征讨西辽的屈出律,屈出律是西辽乃蛮部贵族,他的父亲太阳汗曾和成吉思汗在杭爱山麓进行了一场大战,结果被成吉思汗击败后阵亡,太阳汗的儿子屈出律从战场上侥幸逃脱。屈出律在逃回西辽之后,很快便夺取了西辽的政权,一跃成为了西辽的实际统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