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寇准两次帮皇帝,三任宰相推荐他,为何最后却被贬谪雷州而死

寇准两次帮皇帝,三任宰相推荐他,为何最后却被贬谪雷州而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极简世界史 访问量:2067 更新时间:2024/1/17 11:56:45

寇准帮助宋真宗打败了辽国,三任宰相都推荐他,宋真宗也重用他,为何他却最终遭到贬谪,死在偏僻蛮荒的雷州呢?

对于宋真宗来说,寇准对他的意义是非常大的。宋真宗是宋太宗的第三个儿子,本来是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由于寇准对他的极力推荐,因此宋真宗被宋太宗立为太子。可以说,寇准对宋真宗有扶立之功。

寇准后来当了宰相以后,有一大了不起的功绩,就是帮助宋真宗打败了辽国。

当时,辽国在萧太后辽圣宗母子的带领下,举20万大军南下攻击北宋。这个消息把宋真宗吓坏了,他身边的两个大臣王钦若和陈叟,也极力劝说宋真宗迁都。王钦若让宋真宗迁到江南,陈尧叟让宋真宗迁到蜀地。这两个地方,其实都是这两位大臣各自的家乡。寇准当时严肃地对宋真宗却说,应该把那些鼓动迁都的人斩杀了,然后御驾亲征。最终,在寇准的坚持下,宋真宗御驾亲征到达澶州。

虽然宋真宗到达了澶州,但是他却不敢过河去澶州的北城。于是,寇准又联络大将高琼,强行把宋真宗拽过河,登上了澶州的北楼。当前线的士兵看见宋真宗出现在澶州的北楼上时,一时之间军心大振,作战勇猛无比。最终,他们在澶州城下杀死了辽国的先锋大将萧挞凛。同时,在其他战场上,宋军也取得了对辽国很大的胜利,逼得萧太后和辽圣宗不得不和北宋讲和。最终,宋辽两国达成了澶渊之盟,从而结束了辽宋之间长达几十年的战争,换来了119年的和平。

可以说,寇准对宋真宗不但有扶立之功,同时还有再造之功。

而且,寇准还得到了吕端李沆王旦三任宰相的推荐。宋真宗刚继位的时候,是吕端当宰相,他当时就极力推荐寇准,让寇准当副宰相。寇准当副宰相的时候,很多事情都独断专行自己做主,但是吕端并没有因此而不满寇准,反而极力把寇准推到前台。

接着,李沆当宰相,那时候寇准正在被贬谪之中。但是李沆在去世之前,宋真宗问他谁适合接班的时候,李沆推荐的就是寇准。后来王旦当宰相,王旦在去世前,宋真宗也问他谁适合接他的班?王旦推荐的人也是寇准。宋真宗有点受不了寇准,就问王旦还有没有其他可以推荐的人选?王旦却说,除了寇准,他再也想不出别人。也就是说,他只推荐寇准。

尽管获得了三任宰相的推荐,然后寇准的仕途却非常坎坷,最后,他被贬谪到偏远蛮荒的雷州。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因为,虽然寇准获得了三任宰相的推荐,但是却又被两个大臣谗陷。一个大臣是王钦若,另一个大臣是丁谓

王钦若对寇准的不满,是因为在澶州之战之前,寇准曾劝说宋真宗杀掉王钦若,御驾亲征。因为王钦若给宋真宗提建议,让他去江南。不仅如此,寇准还派王钦若去镇守瀛洲。王钦若到达瀛洲后,吓得终日枯坐在大堂里,不说话也不干事。好在最终辽军没有攻破这座城市,王钦若才逃过一劫。但尽管如此,王钦若对寇准的愤恨可想而知。

因此,澶渊之盟订立以后,王钦若就开始谗陷寇准。因为寇准在澶州之战中建立了巨大的功劳,因此宋真宗对他敬重。有一次,当宋真宗目送寇准走出朝堂的时候,王钦若说,你以为寇准的功劳很大吗?他其实是一个赌徒,他把陛下您当成一个赌注,孤注一掷,最后侥幸赌赢了呢。这话使得宋真宗心里很不愉快,因此把寇准贬谪到了地方上。

后来,在王旦的推荐下,寇准终于又回到朝廷。但这时候,另外一个奸臣丁谓又谗陷他了。

实际上,丁谓是寇准一手提拔起来的。然而有一件事情,寇准把丁谓给得罪了。当时寇准请大家吃饭,他的胡子上沾了些汤汁。丁谓于是上前擦寇准胡子上的汤汁。寇准当时就笑着说,好歹你也是一个副宰相,为什么搞这种溜须拍马的事情呢?这件事很伤了丁谓的面子,因此丁谓后来就中伤寇准。

再加上又遇到了宋真宗中风,不能工作。寇准就请求宋真宗把太子扶起来执政。宋真宗本来答应了,但是寇准的嘴很不牢,提前把这件事说了出去。同时,他还想借这个机会,把丁谓这样的奸臣赶下台。同时,他想一并把皇后刘娥也赶下台(因为刘娥当时把持朝政,同时又出身贫贱)。这件事让丁谓和刘皇后等人愤恨不已,他们联合起来,最终使得宋真宗撤了寇准的职。接着,又遇到了宫中有人打着寇准的旗号造反,虽然这事儿跟寇准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丁谓等人借题发挥,最后,宋真宗把寇准贬谪出朝,贬到了蛮荒的雷州。寇准也死在那里。

总之,寇准虽然获得了很多人的推荐,他对宋真宗也有再造之功,能力也很强。可惜他的性格太过于强势,人际关系处理上也不太好,因此才遭到了小人的惦记,败在两个小人的手里。不得不说,这是寇准性格上的悲剧。

(参考资料:《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等)

标签: 寇准

更多文章

  • 拯救宋朝的寇准,最后怎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刘奥迪标签:寇准

    宋真宗景德元年闰九月,辽承天后和辽圣宗再度领兵大举入侵宋境,途经保、定二州,直抵澶州,大有进逼北宋国都东京(今河南开封)之势。北宋整个朝廷皆震惊恐惧,副宰相王钦若等人看见敌人跟遇见老虎一样,张皇失措,极力主张迁都南逃。新任宰相寇准却极力阻止这种逃跑的提议,主张宋真宗北上澶州,指挥部队抵御敌人的入侵。

  • 北宋人有多歧视南方人?太祖不许南人为相,寇准不让南方人当状元

    历史人物编辑:背包旅行呀标签:寇准

    说到地域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中国地域黑可是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从先秦时期就有人开始地域歧视了。中国地盘大,偌大的领土被分划成一个个城市。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都形成了各自的文化,拥有了鲜明的特点。由于文化差别,各地之间难免就会出现认知上的矛盾,进而引发冲突。大打出手倒是还不至于,但是言语诋毁是绝对免

  • 北宋寇准:成也刚直,败也刚直

    历史人物编辑:朱玉飞标签:寇准

    据历史记载,寇准是北宋的第一大宰相,也是个传奇人物。以他凭借刚正不阿,为官清廉,善于断事从而被世人称赞。但他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曾遇到过很多的波折,曾经两度成为宰相,也曾两度被贬,几起几落,这些在后世中都是被常常拿来谈论的。也许在电视剧中他经常被演绎的幽默诙谐,但其实真实的他其实命运很是坎坷,

  • 难以讨喜的寇准,为什么君子与小人都不喜欢寇准?

    历史人物编辑:王朝波标签:寇准

    前言:寇准中了进士以后,逐渐被宋太宗重用,后来在宋真宗继位上又算是出了力,与辽作战,最后签订“澶渊之盟”又立了大功,然后又获得了宋真宗的信任与重用,最终升任至宰相的位置,这样一位权臣前途理应是一马平川才对,那为什么最后结局那么悲惨呢?其实寇准的性格有大问题,寇准的性格问题通过几件事便能看出来,而且在

  • 宋真宗纠结半生:御驾征澶渊,寇准错没错

    历史人物编辑:薇言浅谈标签:寇准

    宋真宗泰山封禅北宋景德五年即公元1008年十月,宋真宗动员了从开封到山东沿途百官,前往泰山脚下,他准备举行此前仅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帝和唐高宗才举行过的“泰山封禅大典”。宋真宗的队伍,浩浩荡荡,打头的玉辇上载着一本天书,上面写着“封受命。兴于宋,付于慎,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宋真宗敢学秦

  • 苏轼初见12岁王朝云,写下一首经典古诗,现在很多人用它追女孩

    历史人物编辑:卜彩霞标签:王朝云

    前言爱情是自由自在地,而自由自在的爱情是最真切的。——丁尼生在人们的心目中,爱情让人向往,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拥有美好的爱情。自古就来就有很多的爱情故事,在封建思想的枷锁下,人们依旧勇敢地去追逐爱情,可见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可以冲破一切。我们熟知的大文学家苏轼,他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文学作品,还给我们留

  • 苏轼初见王朝云,便为她写下千古名篇,一句还成追求女子惯用之句

    历史人物编辑:倚梦倾城标签:王朝云

    引言民国大家林语堂说:“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苏东坡也确实当得此番评价。他的才华,即便是在宋朝这样一个文化繁荣、人才辈出的年代,仍是无出其右者,从诗词、散文、画作再到书法等等他都是有宋一朝的集大成者。而在这些成就的背后,更是苏轼那“迷人的魔力”。这种魔力既是源于他在文字、画

  • 苏轼娶3个老婆,为何独爱小26岁的王朝云?难道男人都爱吃嫩草

    历史人物编辑:图说不语标签:王朝云

    看一个男人爱不爱一个女人,就看他是否愿意,为了一朵花,放弃整片花海。苏轼为了一个女人,放弃了花海,尽享人间灵魂相伴的至爱,当这个女人去世,苏轼终生不再婚娶。她就是小苏轼26岁的王朝云。西湖良辰:初遇熙宁四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为杭州通判,为排遣心中愁闷,他与好友常常相约西湖饮酒聊天,与歌舞姬对

  • 苏轼的红颜知己王朝云说他:“您的肚子里装的都是不合时宜”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建标签:王朝云

    都知道苏东坡是大才子,他有过妻妾无数,比较出名的却是这三任妻室,因与每一位都有着不少爱情故事,并且用诗词来表述相思与情感。可却无奈他的妻子都是比他先逝世。苏轼的第一任妻子王弗过世后,他用一句十年生死两茫茫表于情。他的第二任妻子王润之比他小,是王弗的表妹,也比苏先死,不过最后苏逝世后与她葬在一起,实现

  • 苏东坡明明与王朝云年龄悬殊,生活潦倒,为何却能不离不弃?

    历史人物编辑:付柳红标签:王朝云

    王朝云生于1062年,卒于1096年,享年34岁。她自幼家贫,从小流落歌舞班中,凭借自身聪明灵慧,能歌善舞,逐渐成为西湖名歌伎。苏东坡被贬到杭州做通判,苏轼一生接连被贬,所以生活很不顺遂,但是这个人的性格韧性很好,一点没事儿,照样乐呵呵的生活。有一回一帮朋友,估计就是趋炎附势的下属或者老板请苏轼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