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江曾经让位给卢俊义呼延灼关胜,为何没敢跟柴进提过让位

宋江曾经让位给卢俊义呼延灼关胜,为何没敢跟柴进提过让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小舟说史 访问量:3690 更新时间:2024/1/10 10:15:49

宋江此人,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对人心的洞察和把握,所以能够笼络一大批好汉,做成一番事业。而宋江所谓的“让位”,其实都是为了拉拢人心、增强实力。

宋江从来就没有想过要让出一把手的位置,所谓的“让位”,只是宋江笼络人心的手段而已。既然是作戏,最怕就是弄假成真,他之所以只敢“让位”给卢俊义、呼延灼关胜,而不敢对柴进提起这茬,就是害怕万一柴进应了此事,他要如何收场?如何下台?

宋江让位,杀机重重

先说宋江让位给卢俊义。当初,晁盖带人攻打曾头市中了史文恭的毒箭,他临死前留下遗言:谁能干掉史文恭报了此仇,谁就是山寨之主。

而那史文恭武艺高强,无奈之下,梁山用计赚得卢俊义上山,卢俊义号称枪棒无双,武艺确实不凡,甫一接阵,轻松拿下了史文恭。那么,如果按照晁盖临死前留下的遗言,卢俊义应当成为山寨的一把手。

可是,卢俊义敢坐这头把交椅吗?他在梁山资历浅、没有团队势力撑腰,又与众兄弟没有什么交情,卢俊义很清楚,自己如果坐了这把交椅,只怕活不到天亮。对于卢俊义,宋江所谓的“让位”,不如说是试探。

他也算定了卢俊义不敢坐这个位置,所以才故作大方假意谦让一下,双方各怀鬼胎,心照不宣地作了一场戏而已。

再说呼延灼和关胜。此二人都是大宋名将之后,在军中和江湖上名望极高,作为职业军人,他们在行军布阵、指挥大兵团作战上,远非梁山一众好汉所能比拟。以他们的能力,当头领完全没有问题。

然而,历史上可曾有败军之将被俘后成为一把手的?不说梁山兄弟不服气,他们自己也不认为能够得到众好汉的拥护吧?而且这两个人也是势单力孤,哪敢当这个头领啊。

宋江假意让位给二人,完全是作个样子而已,让他们觉得自己的投降是“因为宋江的真诚”,而不是自己贪生怕死从贼,至少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吧?

江为何不敢跟柴进提让位这回事

柴进的身份非常特殊,他原本是柴荣之后,当年赵匡胤抢了人家孤儿寡母的位子,才有了大宋的天下。有意思的是,赵匡胤这人终于还是有仁慈之心,并没有赶尽杀绝,才有了柴氏一脉。

但柴进显然是有野心的,不然,他的叔叔怎么敢叫“柴皇城”?哪里的“皇”,哪家的“城”?很显然这是犯忌讳的,一介平民敢沾个皇字,谁敢说他没有野心?

再者,柴进此人,喜欢结交好汉、仗义疏财,积蓄势力,暗中扶持梁山,你一个土财主搞这些事,难道不是心怀不轨吗?所以说柴进是有野心的。如果他当了梁山之主,最终会弄成什么样,谁也不敢说。

从人缘上来讲,梁山好汉中受过柴进恩惠的不在少数,柴进当一把手,是有一定群众基础的。而且柴进作为皇族之后,名份大义上,宋江跟他完全不在一个段位,一个郓城小吏而已,怎么跟皇族之后相比。

更让宋江担心的是,如果柴进当了梁山一把手,将来竖起反旗,恢复柴氏江山,那么他招安的“大业”不就付诸流水了?他辛辛苦苦十几年的算计不就变成了为他人作嫁衣?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柴进原本就是梁山的创始人,当年正是在他的资助和扶持下,才有了梁山最初的基业,为梁山发展壮大打下了底子。只是当初林冲火并了王伦,拥护晁盖当了梁山的一把手。

如果追根溯源,这梁山之主还真是人家柴进的,柴进当梁山一把手,比宋江更加名正言顺。

所以,宋江根本不敢拿这事来笼络柴进,否则会弄巧成拙、大家都尴尬。

宋江的格局

宋江此人,确实会笼络人心,但从让位这件事上来看,他的格局着实有限。

公平地讲,宋江能够坐上一把手的位置,确实有些名不正言不顺,毕竟晁盖有遗言、史文恭是卢俊义所擒,但好在宋江的人望极高,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拥护,这才坐稳了这个位置。

作为一把手,就要有一把手的心胸、格局,更要有一把手的权威、担当和自信,可宋江动不动今天把这个位置要让给卢俊义,明天要让给呼延灼,就算大家明知这是笼络人心的手段,可你让兄弟们怎么想?

这就好比一对夫妻,一吵架就嚷着要离婚,就算没有离婚的心思,可次数多了,谁敢保证不会弄假成真,最后真离婚了?

大伙儿之所以愿意跟着宋江,有的是钦佩他的为人,有的人想跟着他招安回归体制,你天天喊着让位,大家心里能不担忧吗?你怎么这么没有责任心,没有担当?难道梁山头领在你心里就那么无足轻重?难道梁山头领是可以随意出让的东西吗?

人心这种东西很难说,散了就散了,伤了就伤了,凉了就凉了。一把手,最需要重视的就是人心。没有了团队,哪有什么一把手?

对于一个团队来讲,一个强有力的一把手才能够产生凝聚力、向心力。而且这个一把手,靠的是志向、胸怀、气魄来折服大家,而不是依靠拉帮结伙、手腕算计。谁也不是傻子啊!

结语:在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中,柴进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人物。

在乡野间,他结交好汉,仗义疏财,积蓄势力,在江湖上不断积累名望,暗中资助梁山,为自己找好了后路;

上了梁山,他韬光养晦、隐藏锋芒,既不突出,也不落后,遇事不出头、不争先,从来不会得罪任何一个人。

方腊,他深入虎穴,从容淡定,风范尽显,立下大功。

班师之际,他明辨风险,辞官回家,功成身退,逃过了杀身之祸。

柴进,是有大智慧的,也是有野心的,他发现势不可为时,收敛野心锋芒,悄然退隐,逃过了朝廷的清算和打击,平安富贵一生。

标签: 柴进

更多文章

  • 柴进被称为“小孟尝”,上梁山后为何遭冷落,武松的一句话真相了

    历史人物编辑:崔雷标签:柴进

    水浒传中有两个急人之难的义士,一个是山东“及时雨”宋江,另一个是沧州“小旋风”柴进,这两个人在当时算是江湖上鼎鼎有名的乐善好施,无论是从身世还是财力来讲,都是柴进更有优势,但是柴进见了宋公明却还是要叫一声哥哥,江湖上的人也更认可宋江,甚至在上梁山之后宋江连例行的让位都不屑跟柴进演,只给了他一个粮草官

  • 水浒中,柴进家的誓书铁券上,究竟写了什么?能免几次死?

    历史人物编辑:书中文史屋标签:柴进

    《浅说水浒》第136期(文/焦目)水浒中,仗义疏财、专爱结交天下英雄的好汉不止宋江一个,晁盖和朱仝也是这样的人。不过,要论财力的话,最厉害的不是晁盖,也不是宋江,而是小旋风柴进。宋江家有钱,晁盖和朱仝祖上是土豪,但柴进祖上是皇族,柴宗训又有让位之功,所以赵匡胤对他的赏赐可想而知。柴进虽然不是皇族,但

  • 为什么祝家庄曾头市的教师强悍地离谱,柴进庄上的洪教头那么弱

    历史人物编辑:康康侃历史标签:柴进

    很多人忽略了一个事实:柴进柴大官人,平平安安活到了最后。柴进在读者中的评价并不高。他武艺不咋样,做人不也咋的,没有识英雄重英雄的本事。例如武松投奔他时,一开始对武松还不错,后来就怠慢了许多,而武松也没有领他的情,最后反而和宋江结拜为兄弟。柴进有钱有产业,庄子上却没有一个有分量的高手,他视若上宾的洪教

  • 林冲武艺高强又有柴进的推荐,王伦为何不愿把林冲留在梁山?

    历史人物编辑:胡月芳标签:柴进

    假如王伦是宋江,毫无疑问会张开双臂盛情欢迎林冲上山入伙,因为宋江胸怀大志,要把梁山做大做强,需要招纳四方英雄好汉,但很遗憾的是,王伦不是宋江:第一,王伦胸无大志,不想招纳英雄好汉做大做强梁山;第二,王伦忌惮于林冲的威名和武艺,认为他将会成为自己最大的威胁;第三,王伦心胸狭隘、嫉贤妒能,认为难以驾驭林

  • 梁山泊好汉天罡星个个能力非凡,为何几无战绩的柴进能排名前十?

    历史人物编辑:老泰迪讲历史标签:柴进

    看过《水浒传》的朋友,应该都知道里面的三十六天罡,可能七十二地煞知道的人少,三十六天罡星里面,个个能力非凡,但是也有那么几个浑水摸鱼的,如排名三十四的天暴星解珍和排名三十五名的天哭星解宝,真不知道有和能力排位到天罡星里去,这两人的战斗力在七十二地煞里都最多到中间而已。 但是,还有那么一人,竟然能排名

  • 柴进养了武松一年多,为何武松不感恩,反而跟宋江结拜?

    历史人物编辑:朱云山标签:柴进

    熟悉水浒的人都知道,武松其实也可以叫“武十回”,因为整本水浒中,作者花了大概十回的篇幅去描写武松,完全把武松写活了,写得名扬天下。篇幅之所以多,是因为武松事迹多,打虎景阳冈,醉打蒋门神,威震平安寨,结义十字坡,大闹飞云浦等等。尤其是武松打虎,实在太精彩,以至于提及打虎英雄,人们都忘了之前的卞庄、子路

  • 柴进为什么用洪教头试探林冲的武功,而不去试探武松的武功?

    历史人物编辑:阎丽标签:柴进

    柴进为什么用洪教头试探林冲的武功,而不去试探武松的武功?这个问题有点意思。我认为应该这么理解:第一,林冲是名满天下的“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柴进对他有种粉丝崇拜偶像的心理,自然非常迫切想了解林冲的武功究竟高到了什么地步;第二,柴进更大程度上是想让林冲教训一下洪教头,因为洪教头无礼又傲慢的举动惹恼

  • 武松人设崩塌?开始脾气很坏,为何离开柴进就变好?答案很现实

    历史人物编辑:戴从鑫标签:柴进

    《水浒传》中的“行者”武松这个角色是深入人心,即便是没有读过《水浒传》原著的朋友也一定听过“武松打虎”的故事,他在景阳冈上十八碗酒下肚,接着徒手打死猛虎,能够达成如此成就已然证明武松惊为天人,至此提起“打虎”这事便让人不由得想起武松的大名,甚至武松的名气早已超过《水浒传》本身,比如“武松单臂擒方腊”

  • 柴进名头那么响,为何上梁山后却不招人待见?武松早就说出了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老虫侃历史标签:柴进

    水浒传作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自被创作以来就广为流传,成为了脍炙人口的流行小说,我们可能没有读过全部的水浒故事,但是日常生活之中难免会接触和认识到一些水浒人物。这些水浒人物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有情有义,兄弟情义的水泊梁山,在故事之中,梁山好汉们互帮互助,亲如一家,最终几乎成就了大业。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 《水浒传》:王伦为何拒绝柴进举荐的林冲,却盛情邀请杨志入伙?

    历史人物编辑:虾扯闲谈标签:柴进

    相信不少读者对《水浒传》中的这一幕会有觉得有点难以理解:林冲杀死陆谦等人后拿着柴进的举荐信投奔王伦,想要上梁山入伙,王伦千方百计拒绝林冲,却盛情邀请志不在此的杨志上梁山入伙。按道理,杨志虽然是将门之后,又曾担任制使一职,但林冲作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论武艺和名气决不比杨志逊色,王伦为何要厚此薄彼,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