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浒传》中有两个好汉都是以“仗义疏财”而闻名,而且都获得了极高的江湖地位,这两人就是及时雨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石将军石勇就说全天下只服宋江、柴进。宋江在水浒中有四个绰号,一个是“及时雨”,一个是“呼保义”,一个是“黑宋江”,一个是“孝义黑三郎”。不过真正让宋江声名鹊起,闻名天下的却是“及时雨”这个绰号。宋江正是因为拥有“及时雨”这样的绰号,才使无论文还是武都资质平平的他坐上梁山第一把交椅的根本原因,也是其江湖名声超过同样仗义疏财的柴进的原因。
在《水浒传》中,宋江和柴进相比,柴进柴大官人绝对算是“高富帅”,而宋江只能是“矮丑穷”,不过很奇怪最后宋江的江湖地位却远超柴进,很多好汉一听宋江的大名都是纳头便拜,而柴进则没有这样的待遇。在原文中写宋江“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霍,视金似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如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
看到这里,问题便来了,宋江只不过押司小吏,其收入每月只有三五两银子,而且父亲宋太公是农民,只有几亩田土,按成份划分充其量只不过是小地主,顶多只能管自己,与作为后周皇室后裔的柴进根本无法相提并论。而《水浒传》关于宋江仗义疏财方面那是描写得相当详细,可以说是到处给钱,如给孤寡老人买药材、棺材,如遇到麻烦事那都是用钱开路,坐牢时上下打点,所有狱卒都喜欢他,遇到行者武松、黑旋风李逵都是给十两银子,特别是王婆给他介绍阎婆惜,马上买一个房子供其母女居住,而且将其打扮得花枝招展。而宋江又是大孝子,家里他绝对是顶梁柱,可每月只有三到五两银子收入的他,那钱从何来呢?如果仅靠他的工资收入是绝对不可能的,那只能是在工资之外,其实也能够从绰号“及时雨”中得来。
首先,宋江的钱绝对来自于权力的运用。宋江作为押司,那自然拥有着一定的权力,虽然在上层看来职务小得不能再小,但在郓城县那也是呼风唤雨的人物,但他为什么被称作“及时雨”,仗义疏财其实只是一个方面,及时给人方便,枉法那也是重要的另一方面,如给晁盖通风报信,让劫得生辰纲的晁盖一行七人有充分的时间远逃梁山,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宋江正是因为利用权力,通吃黑白两道,晁盖给宋江的好处是100根金条,宋江虽然只拿一根,那是因为一方面晁盖在江湖的影响太大,宋江不敢多拿,另一方面此案重大,宋江担当不起。其实一根金条足以抵上许多银子,给老人买棺材那只是幌子,何况买口棺材只需要几两碎银足矣,更何况我们并没有看到买棺材的下文。所以,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宋江仗义疏财的钱是来源于通吃黑白两道,一方面给人方便,另一方面从中得到好处,然后在好处中拿一部分资助他人,在现实中,这样的人同样很多,如有的贪官拿大把的钱财捐助他人就是如此。所以,宋江“及时雨”的绰号应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
其次,宋江仗义疏财比柴进更有技巧、也比柴进更懂得人情世故,主要就是雪中送炭,绝不锦上添花。大家看到没有,宋江仗义疏财的对象那都是急需钱的人,是最底层或落难的人,对于这样的人,在最困难的时候帮他一把,那作用是绝对大的,而且让人一辈子难忘,感恩戴德,宋江在江湖上影响之所以大,那是因为他资助的对象都是很贫穷或落难之人,对其资助那是雪中送炭。如宋江十两银子让武松从此死心踏地,大家再对比柴进对武松的态度就知道了,在看宋江和戴宗对李逵,也只是关键时候的十两银子让李逵从此忠心耿耿。即使宋江落难时在牢中给钱的对象那也是最底层的狱卒,他们不需要多少银子就开心,就连神行太保戴宗也只需要五两银子足矣,其实花不了多少钱,可对于宋江来说,等于是花小钱办大事,反正钱来路不正,而用来路不正的钱买平安、买名声、买影响、买官职,那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要问仗义疏财的宋江钱从何来,那绝对不是从他家里拿来,也不是来自于自己的工资,而是来自于宋江平常吃的黑白两道的黑钱,然后用其一部分作为资助他人而已,这样就保证了宋江在江湖上仗义疏财的细水流长。而且宋江深谙人情世故,懂得被资助者那都是急需要用钱的人,可以用极小的钱收买人心。综合起来,宋江最终江湖名声远超皇室出生的柴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