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甩手掌故齐桓公,掌故管仲表示我太累了

甩手掌故齐桓公,掌故管仲表示我太累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纵横史馆 访问量:2280 更新时间:2024/1/24 23:59:35

前言:自古有春秋五霸之说。

一说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史记》,另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荀子》。

不管是哪一说,有三个人都是雷打不动的。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这三个人当中,最先称霸的人是齐桓公!齐桓公真的有这个实力称霸吗?还是他手下的某个能人帮助他称霸?我的结论是后者。

齐桓公惊险上位:

齐桓公有个小名叫小白,他的前任君王齐襄公在位的时候,国内非常混乱,等齐襄公死之后,继任者就在小白和公子纠选一个。而当时管仲护送公子纠,鲍叔牙护送小白。管仲在路上遇到了小白,搭弓引箭射中了小白的带钩,而小白大难不死,回到齐国继承王位。后来管仲被抓到了齐桓公的面前,接下来就是君臣两人的经典合作了。

齐桓公本来要杀管仲,但是管仲的好朋友鲍叔牙却力劝齐桓公留下管仲,并且说管仲之才经天纬地,能够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

那我们来看看管仲为了让齐桓公称霸具体做了什么事情。

首先管仲为了报答齐桓公的不杀之恩,先放出了一句话。

“小白,接下来你就好好享受,剩下的交给我吧。”

经济方面:

管仲是一位经济大师,经济交给他绝对没有问题。

一:将齐国的百姓分成等级,然后各司其职。简单的说就是把当时齐国的人民分成了士农工商四个职务,分好类之后,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职务生活在一起。就是让农民和农民在一起,商人和商人在一起,让他们研究讨论自己所擅长的事情,将他们的力量发挥至大化。就这样推行了几十年,齐国的经济蹭蹭蹭地往上涨。就拿制造业来说,齐国的制造业远远比其他六国更繁荣。“天下之人冠带衣履皆仰齐地。”——《史记》

二:将齐国的土地都收税,让齐国的国库充实起来。这个举措是这样的,当时很多的贵族还有地主都有非常多的土地,而一般的老百姓都很少有土地。然而很多地主和贵族的土地让老百姓来种,税都让老百姓来出。而现在这个政策让地主有多少地就出多少税。导致地主就会拼命的种地,让粮食多起来,国库也自然而然地充实起来。“相地而衰征”——《史记》

三:吸引外来投资,刺激内部需求。

外来的人想来齐国做生意,那就提高他的价格。如果质量好的话,那就必须提高他的价钱,让他物美价贵。而国内的产品就要好好扶植!在国内盐产业给国家卖,不准百姓个人卖。但是允许百姓产盐,而国家会大力低价收购盐,高价卖出谋取暴利,有点像汉武帝时期的盐铁官营。

军事方面:

国家富起来了,就要提高军事力量。管仲在军事方面也做出了很多的举措!

一:假借内政当掩护搞军事。这一点管仲做的很绝,他把一些地区的人民都集合起来,表面上是根据国家内政行事,实际上却是将他们集合起来做军事训练,提高军事战斗力。

三:打出‘尊王攘夷’的名号,联合其他国家打击蛮夷。这一点做的也是非常漂亮的,有点像东汉末年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一句话概括就是,我是来尊重周天子的,我代表周天子,你们要跟着我打蛮夷。这一招大大提高了齐国的国际声誉,并且达到了齐桓公称霸的目的。

四:用权术经济手段打败其他国家。这一点是管仲的亮点!也算是首个打经济战的案例吧。经典就是楚国!楚国和齐国的实力都非常强大,而齐国利用一个梅花鹿的事件将楚国的国库榨干了,让楚国不得不向齐国妥协。(由于字数原因,具体的过程这里就不赘述了。)

最后说一点,管仲还注意到了奴隶问题,他以人为本,废除了奴隶制度,让齐国的奴隶转化为动力帮助齐国富强。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也。”——《史记》

齐桓公悲剧收场

以上的军事方面和经济方面都是管仲一个人想出来的,而齐桓公却一直在享乐。就这样过了近40年。管仲老了,感觉自己快不行了。而当时齐桓公看上了三个宠臣,一个是竖刁、一个是易牙、还有一个是开方。三个人都是非常残忍且道德低下的小人。管仲告诉齐桓公,这三个家伙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要离他们远一点。而齐桓公在管仲死之后,却没有听管仲的话,也许是因为享乐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晚年昏聩,开始重用三个人!

而这三人祸乱朝纲,齐桓公也垂垂老矣。没有控制住这三个人,导致自己活活饿死。死之前还拿被子遮住自己的脸,表示自己无脸面对管仲。

齐桓公是一代霸主,然而真正的功臣却是管仲。如果没有管仲,齐桓公是成不了一代霸主的!管仲为齐桓公做的太多太多,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但他也会表示:我太累了。

参考文献:《史记》《荀子》

标签: 齐桓公

更多文章

  • 「春秋故事」桓管五杰-助齐桓公成就春秋霸业的基石

    历史人物编辑:斋看书画标签: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后,任用管仲为相。励精图治,推行改革,齐国国力日渐强盛。齐桓公又采纳管仲的建议,尊王攘夷,九合诸侯。受到周天子赏赐和周边诸侯国的认同,成为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齐桓公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在这段时期,除了有管仲的精心辅佐。齐桓公任命的桓管五杰也是齐桓公能够称霸于诸侯的关键因素。他们分别在齐

  • 冲动是魔鬼:说齐桓公姜小白休妻酿成覆水难收

    历史人物编辑:沈烈康标签:齐桓公

    人的性格是多面的,小人物有其博大的一面,大人物也有其狭隘的一面。今天和大家探讨春秋霸主齐桓公姜小白之小心眼的一面。恒公二十九年,春,阳光明媚,恒公兴起,邀夫人蔡姬去湖边乘船戏水。蔡姬是蔡穆侯妹妹,桓公最宠爱的正牌夫人之一,对,桓公有三个正牌夫人:王姬、徐姬、蔡姬,还有六个如夫人:长卫姬、少卫姬、郑姬

  • 为什么说齐桓公的功业可以比肩周公、姜太公和召公?

    历史人物编辑:韩铮铮标签:齐桓公

    齐桓公的作为如果说是霸主之行,倒不如说是个大家长,齐国终其任期内皆为中原诸侯列国的保护者,卫国都城为狄人所破,齐桓公帮助卫国在楚丘复国;刑国为中山国所破,齐桓公帮助刑国在夷仪复国;燕国被山戎部族围攻,齐桓公又亲率大军远征山戎,帮助燕国收复失地。更为重要的是,燕国为感激齐桓公,燕国国君燕庄公亲送齐桓公

  • 齐桓公去世后,诸子争夺君位,时长竟达四十年

    历史人物编辑:端木烽火标签:齐桓公

    齐桓公在位期间,开创了齐国的霸业,因此名扬千古。说到齐国,总是绕不开齐桓公。但是,相比于开创齐国霸业,齐桓公对自己身后事的处理,却完全可以说得上是一团糟,只能给他打一个不及格的分数。齐桓公去世后,齐桓公的儿子们纷纷跳出来,争夺齐侯的宝座,时长竟高达近四十年。齐桓公先后有五个儿子相继成为了齐国的国君。

  • 齐桓公早年雄霸中原,晚年为什么被说成是昏君?

    历史人物编辑:老瓜摄友标签:齐桓公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一位出色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得齐国变得富强。但是,在他晚年的时候,却被人们说成是一位昏君。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首先,齐桓公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齐国得到了繁荣和发展。他推行“霸政”,与周、楚、宋等国进行联合抵制晋国的进攻,同时,他还实行了“分田制度

  • 历史上的齐桓公,真的是被饿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文字表达旅游乐趣标签:齐桓公

    在很多人的心里,齐桓公一直都是一个霸主的形象,他的一生可以说是风光无限,齐桓公在年轻的时候,是春秋五霸的君主,但是他在晚年的时候,把一手好牌打烂了,频频做出错误的选择,让人们唾弃。齐桓公率领的多次诸侯国联合活动都取得了不凡的成绩,齐国的表现让各国心服口服,因此齐国成为春秋首霸也是名至实归的,齐国在管

  • 纵欲无度,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的真正死因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历史标签:齐桓公

    孟子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就是说,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却足以使人败亡。齐桓公,姜姓,名小白,最初心怀雄才伟略,选贤任能,号召“尊王攘夷”,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成就霸业后的齐桓公,“近小人,远贤臣”,并且恣意放纵七情六欲,结果在声色犬马中一命呜呼,只可叹一代霸主,最后竟落的死时无人为之收尸的

  • 齐桓公“想人所想,思人所思,推己及人成齐君”的内涵说明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潘娥标签:齐桓公

    想人所想,思人所思,推己及人成齐君;世间万物都是在矛盾中前进的,换句话说就是竞争可以推动事物的发展。而当我们在跟别人竞争的时候,要学会推己及人,就是你和其他竞争者会有一个共同的竞争目标,然后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方案想法去推测对方的方案想法。回答/撰文/日尧居zr毕竟你们的目标相同,所为之奋斗的方案绝对是

  • 《中国历史长河系列》—齐桓公是怎样称霸春秋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做菜的肥哥标签:齐桓公

    鲍叔牙非常了解管仲,因为他们从小就是好朋友,齐桓公也是一个很大度的人,他听了鲍叔牙的话,任命管仲为相,管理国政。管仲辅佐齐桓公整顿内政,改革租税,利用本国的优越条件大力发展手工业生产,齐国越来越富强,他还积极发展农业,操练军队,几年间齐国国富兵强,这样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先后灭掉了30多个诸侯国。

  • 春秋霸主之齐桓公,如何壮大国家实力,实现尊王攘夷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治标签:齐桓公

    激荡春秋,群雄逐鹿,桓公志在八方。——《满庭芳》春秋霸主齐桓公春秋霸主之齐桓公,如何壮大国家实力,实现尊王攘夷。自从周平王东迁都城之后,周王朝就正式进入东周时期。这个时期周天子的权威也大大衰弱,诸侯国实力不断壮大,对周天子这个天下共主更是丝毫不放在眼里,因此各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不断发生。与此同时,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