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齐桓公去世后,诸子争夺君位,时长竟达四十年

齐桓公去世后,诸子争夺君位,时长竟达四十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端木烽火 访问量:2723 更新时间:2024/1/15 12:24:55

齐桓公在位期间,开创了齐国的霸业,因此名扬千古。说到齐国,总是绕不开齐桓公。但是,相比于开创齐国霸业,齐桓公对自己身后事的处理,却完全可以说得上是一团糟,只能给他打一个不及格的分数。

齐桓公去世后,齐桓公的儿子们纷纷跳出来,争夺齐侯的宝座,时长竟高达近四十年。齐桓公先后有五个儿子相继成为了齐国的国君。在这背后,究竟是一段怎么样的故事呢?在下文之中,笔者就将为您揭晓答案。

齐桓公在位期间,先后有过三位正宫夫人,但是这三位夫人没有子嗣。齐桓公是一代雄主,同时也像许多男人一样贪恋美色,喜欢美女。除了正宫夫人以外,齐桓公还有六位十分宠爱的姬妾。这六位姬妾各自都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其中,齐桓公的长子公子无愧是长卫姬所生。

但是,齐桓公认为郑姬的儿子公子昭比较贤明,所以最后没有选择公子无亏,还是选择了公与公子对峙。只有公子雍不想掺和,出奔秦国,被秦穆公任用为大夫。子昭,立他为太子。然而,公子无亏对弟弟并不服气。齐桓公的儿子们大部分也都野心勃勃,各自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准备在父亲去世后争夺君位。

齐桓公的两个宠臣寺貂和易牙是公子无愧的党羽。齐桓公去世后,二人秘不发丧,准备派人刺杀太子昭。但是消息走漏了风声。世卿高虎和国懿仲听闻后,急忙派人护送太子昭出奔宋国,寻求宋国援助。太子昭出奔后,齐国大殿就被公子无亏一党控制了。

齐桓公的另一个宠臣开方是齐桓公另一个儿子公子潘(葛嬴所生)的党羽。开方对公子潘说:“先君去世,太子出奔,凭什么一定要他公子无愧做国君!公子您难道就没这个资格吗?”齐桓公的另外两个儿子公子商人(密姬所生)和公子元(少卫姬所生)也不甘心君位被哥哥占据。三人于是起兵

公子无愧兵多势众,三人谁也不敢直接进攻;而面对三人合兵,公子无亏也不敢主动进攻。双方僵持许久,居然都忘了父亲已经去世。

最后,高虎和郭懿仲看不下去了。他们带领群臣,冒死面见公子无愧:“先君去世那么多天,您却只顾着争位,不为父亲发丧,这应该吗?”公子无奈哭着说:“这都是我那三个弟弟把我逼成这样的。”高、国二人说:“太子出奔,而您是先君的长子。只要您肯为先君发丧,我们就愿意拥戴您。”公子无愧于是下令殡葬齐桓公。三位公子见两位上卿支持公子无亏,也没有办法,只好放下兵器,与哥哥一起参与父亲的追悼会。

此时宋襄公为了获得好名声,选择联合三国,起兵护送太子昭王回国。高、国二人先前支持公子无亏,是因为他们担心齐桓公无法下葬,他们内心还是向着太子昭的。于是他们决定与宋国合作。双方里应外合,一举成功。公子无亏与寺貂死于乱军之中。宋襄公见事成,遂撤军回国。

但是另外三位公子却并不服气。见宋军撤退,于是起兵驱逐了太子昭。太子昭被迫再次求助宋襄公。宋襄公派出更多的军队击败了三公子的部队。太子昭这才即位,即齐孝公。公子元见大事不妙,连夜出奔卫国。公子潘与公子商人商量了一下,把责任全部推给了公子元,声称自己是无辜的。齐孝公和高、国二人为了不激化矛盾,也就选择谅解了他们。

但是事情并没有结束。十年后,齐孝公去世。野心勃勃的开方见机会到来,于是鼓动公子潘趁机发难。齐孝公的儿子在政变中遇害。公子潘夺取君位,即齐昭公。齐昭公即位前曾经让公子元替自己背了黑锅,未免内心有愧,于是后来将他召回齐国,予以重任。此时的公子元已经没有了夺位的念头。

齐昭公杀害侄子夺取君位,却没想到自己也被人有样学样。齐昭公死后,太子舍即位。同样野心勃勃的公子商人效仿哥哥,也派刺客杀了侄子,夺取了齐国君位,即齐懿公。齐懿公心胸狭隘,因为大夫邴原生前与自己有矛盾,于是刨了邴原的坟墓。

邴原的儿子邴歜虽然满腔怒火,却隐忍不发,对齐懿公说:“家父得罪了您。您不在他生前追究他,这已经是很大的恩典了。臣对主公感激不尽。”齐懿公听了很舒服,于是让他做自己的车夫。齐懿公听说大夫阎职的妻子貌美,于是就霸占了她。

阎职忍辱负重,拍齐懿公的马屁。齐懿公于是也让阎职和邴歜一起担任自己的车夫。怀着辱父之仇,夺妻之恨的两人选择结盟,发誓要一同复仇。他们趁着齐懿公出游醉酒的机会,支开齐懿公的随从,最终杀死了这个大仇人,随后携家带口逃离了齐国。

齐懿公的死讯传到了朝中。以高、国两家为首的群臣本就不满齐懿公篡位,因此也就听任邴歜、阎职出奔。显然,公子元已经成为了当时最有资格继承君位的人。在群臣的拥立下,公子元即位,即齐惠公。兄弟五人的这场夺位大战,终于画上了句号。此时距离他们的父亲齐桓公去世,已有四十年。

标签: 齐桓公

更多文章

  • 齐桓公早年雄霸中原,晚年为什么被说成是昏君?

    历史人物编辑:老瓜摄友标签:齐桓公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一位出色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得齐国变得富强。但是,在他晚年的时候,却被人们说成是一位昏君。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首先,齐桓公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齐国得到了繁荣和发展。他推行“霸政”,与周、楚、宋等国进行联合抵制晋国的进攻,同时,他还实行了“分田制度

  • 历史上的齐桓公,真的是被饿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文字表达旅游乐趣标签:齐桓公

    在很多人的心里,齐桓公一直都是一个霸主的形象,他的一生可以说是风光无限,齐桓公在年轻的时候,是春秋五霸的君主,但是他在晚年的时候,把一手好牌打烂了,频频做出错误的选择,让人们唾弃。齐桓公率领的多次诸侯国联合活动都取得了不凡的成绩,齐国的表现让各国心服口服,因此齐国成为春秋首霸也是名至实归的,齐国在管

  • 纵欲无度,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的真正死因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历史标签:齐桓公

    孟子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就是说,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却足以使人败亡。齐桓公,姜姓,名小白,最初心怀雄才伟略,选贤任能,号召“尊王攘夷”,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成就霸业后的齐桓公,“近小人,远贤臣”,并且恣意放纵七情六欲,结果在声色犬马中一命呜呼,只可叹一代霸主,最后竟落的死时无人为之收尸的

  • 齐桓公“想人所想,思人所思,推己及人成齐君”的内涵说明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潘娥标签:齐桓公

    想人所想,思人所思,推己及人成齐君;世间万物都是在矛盾中前进的,换句话说就是竞争可以推动事物的发展。而当我们在跟别人竞争的时候,要学会推己及人,就是你和其他竞争者会有一个共同的竞争目标,然后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方案想法去推测对方的方案想法。回答/撰文/日尧居zr毕竟你们的目标相同,所为之奋斗的方案绝对是

  • 《中国历史长河系列》—齐桓公是怎样称霸春秋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做菜的肥哥标签:齐桓公

    鲍叔牙非常了解管仲,因为他们从小就是好朋友,齐桓公也是一个很大度的人,他听了鲍叔牙的话,任命管仲为相,管理国政。管仲辅佐齐桓公整顿内政,改革租税,利用本国的优越条件大力发展手工业生产,齐国越来越富强,他还积极发展农业,操练军队,几年间齐国国富兵强,这样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先后灭掉了30多个诸侯国。

  • 春秋霸主之齐桓公,如何壮大国家实力,实现尊王攘夷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治标签:齐桓公

    激荡春秋,群雄逐鹿,桓公志在八方。——《满庭芳》春秋霸主齐桓公春秋霸主之齐桓公,如何壮大国家实力,实现尊王攘夷。自从周平王东迁都城之后,周王朝就正式进入东周时期。这个时期周天子的权威也大大衰弱,诸侯国实力不断壮大,对周天子这个天下共主更是丝毫不放在眼里,因此各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不断发生。与此同时,北方

  • 齐桓公的“继承人计划”,为何最终一地鸡毛?

    历史人物编辑:杨子豪标签:齐桓公

    春秋时期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混乱的,当时产生了众多的小国,然而在这众多小国的国君中,首当其冲,称霸中原的人就是齐桓公。齐桓公的一生所经历的起伏波澜还是比较大的,就在齐桓公继位之前受到的排挤是特别多的,并且也受到了很多的耻辱,甚至还被人追杀,完全不能够生活在自己的家乡,就像是天大地大,没有一个容身之地一样

  • 尊王攘夷,春秋“四乱”为齐桓公称霸创造了条件

    历史人物编辑:张旭阳标签:齐桓公

    周武王打败商纣建立周朝以后,为表彰有功之臣,分封了七十一个大小不等的诸侯国,并且规定,周王为天子,诸侯国是周王朝的附属国,每年要定期晋见,还要接受天子的号令。本来,周王朝是各诸侯国的天子国,大家理应遵从号令。可是,到了周桓王时期,诸侯国郑国居然在繻葛这个地方跟周桓王打了一仗,而且还把他射伤了。不仅如

  • 长勺之战:鲁国靠什么逼退齐桓公?

    历史人物编辑:张勇说历史标签:齐桓公

    初中语文教科书里有这么一篇“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曹刿论战》,说的便是长勺之战。但是初中语文教科书那篇文章,说得没头没尾的,既没有前因,也没有后果。似乎齐国军队敲了三次战鼓,鲁国军队扛住了,就能够反败为胜。可问题是,要真的是这样,那战争岂不是太过于容易了吗?只要两军对阵的时候,让别人先擂战鼓

  • 离了小人就不能活的一代英主——齐桓公

    历史人物编辑:张甲良标签:齐桓公

    题/一半是英主,一半是昏君,光看他的用人就能作此判断文/土老帽图片声明/本文内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前言:说齐桓公是一代英主,大概不会有人反对,但如果说他还是一个昏君,恐怕会有很多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