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在执行范雎“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后,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公元前265年,秦国攻打赵国,攻占了三座城池,前264年至前259年,向韩国出兵,先后攻占了少曲、高平、陉城、南阳、缑氏、蔺、野王等大小城邑几十座。就这样,范雎一天比一天得到秦王信任。
有一次,范雎在向秦王上书的时候说:“我听说,现在在齐国,国人大多只知道有田文(孟尝君),齐王的存在感很低;现在,我们秦国,百姓们畏惧秦国太后、穰侯、华阳君以及高陵君、泾阳君,秦王您的权威被他们遮住了。自古以来,独掌国家大权的能称做王,能够兴利除害的称做王,能掌握生杀予夺权势的称做王。如今太后独断专行毫无顾忌,您的舅舅穰侯出使国外从不报告,华阳君、泾阳君等惩处断罚随心所欲,高陵君任免官吏也从不请示。这四种权贵凑在一起而国家却没有危险,那是从来没有过的。人们处在这四种权贵的统治下,就是秦王您的权威被他们遮住了。既然如此,那么大权怎么能不旁落,政令又怎么能由您发出呢?”
范雎见秦王听了沉默不语,就又说道:“善于治国的君王,就是要在国内使自己的威势牢固而对国外使自己的权力集中。如今太后、穰侯专权,高陵君、华阳君和泾阳君相帮同,最终是有损您威信的!现在秦国从小乡官到各个大官吏,再到大王的左右侍从,有很多人都是四贵的亲信。我看到大王在朝廷孤单一人,我暗自替您害怕,在您之后,秦国的君主恐怕就不是赢氏的子孙了。”
秦王听了这番话,如梦初醒大感惊惧,说:“范雎你说得对!”于是秦王废弃了太后,把舅舅穰侯、高陵君以及两个胞弟华阳君、泾阳君驱逐出国都。同时秦王任命范雎为相国,并把应城封给范雎,封号称应侯!范雎此时在秦国可以称得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范雎做了秦国相国之后,一般的国人只知道他的化名张禄,而魏国人对此毫无所知,认为范雎早已死了。魏王听到秦国即将向东攻打韩、魏两国的消息,便派须贾出使秦国。范雎得知须贾到了秦国,便隐蔽了相国的身份变装出行,他穿着破旧的衣服来到客馆,装作十分落魄的样子,求见须贾。
须贾见了范雎,大吃一惊,问:“你不是死了吗?怎么到了秦国来了?”范雎谎称在野外被一商人所救,因为不敢回家,才流落到了秦国。须贾见范雎如此落魄,安排了丰盛的酒菜,留范雎吃饭。席间,须贾看到范雎衣衫单薄,冷得瑟瑟发抖,说:“你怎么穷得连一件御寒的袍子也没有?”说完,须贾取出一件崭新的丝绵袍子,送给范睢。范雎没想到须贾对自己尚有故人之情,便接来穿上,表示感谢。接着,范雎明知故问,问须贾来秦国办什么事。须贾说了,范雎便慌称自已能带须贾去见张丞相。于是,范雎亲自驾车,带着须贾来到相府门口,说:“大夫在这里等一会,我先进去给你通报,待丞相容许后,你再进去见他。”
说完,范雎便先进了府。须贾等了很久,不见范雎出来,一问之下,才知道范雎就是丞相张禄,叹息说:“唉,我当初冤枉了他,害了他。如今,我的死期到了。”于是,须贾脱袍解带,露出脊背,跪在丞相府门前,向范雎请罪,请门吏进内禀报。范雎升了堂,传须贾进去相见。须贾自知罪孽深重,低着头,用膝盖爬行,来到相府大堂,连连叩头,请罪说:“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贾不敢复读天下之书,不敢复与天下之事。我犯下了应该烹杀的大罪,把我抛到荒凉之地我也愿意,我的死活听凭您的决定了!”
范雎说:“你的罪状有多少?”须贾连忙答道:“拔下我的头发来数我的罪过,也不够数。”范雎看着堂下吓得簌簌发抖的须贾说:“你当初污蔑我,几乎把我害死。我如今杀了你,也不为过。但你招待我吃饭,还赠给我一件绨袍,还有点故人之情,所以饶你一命,但你回去魏国之后告诉魏王,我要相国魏齐的脑袋!”说完便责令须贾回国。
须贾回到魏国,将此事告知魏王。魏相魏齐闻知十分恐惧,弃了相印,星夜逃往赵国,私藏于邯郸平原君赵胜的家中。秦王听说魏齐躲藏在平原君赵胜的家里。于是邀请赵胜到秦国首都访问。等赵胜抵达,对赵胜说:“昔周文王得吕尚以为太公,齐桓公得管夷吾以为仲父,今范君亦寡人之叔父也。范君之仇在君之家,愿使人归取其头来;不然,吾不出君于关。”最终赵王为了营救平原君,就把魏齐杀了,并砍下他的人头,送给了秦国,至此范雎大仇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