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曾国藩能从一介愚夫变成君子,正是因他从勾践身上学到了这点

曾国藩能从一介愚夫变成君子,正是因他从勾践身上学到了这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慕斯蛋糕 访问量:1736 更新时间:2024/1/24 9:48:35

古语有云: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为了面子,有人可以穷尽自己的精力,甚至不惜下血本。

比如我国清朝的咸丰皇帝,就曾为了面子,不惜动摇国本。

咸丰感到惶恐,他想,外国人进京,我大清朝的颜面往哪儿搁?我堂堂天子的面子岂不是不保?!

苦思冥想中,一拍脑袋,有了一条“妙计”:取消大清所有的关税,以此来收买洋人不进京。

这么做的后果会是什么呢?

当时清朝内务府仅剩白银4万多两,而当时一年的海关税收有100多万两。

所以,对咸丰来说,面子之重,重于国本。

对此,大臣们吓傻了,竭力反对咸丰的儿戏之举。曾国藩还为此,提出了在当时看来非常超前的观念:

面子上和礼仪上的事,可以让步;那些关系国计民生的,不能让步。

不争面子,而争里子。哪怕放在今天,依然不失为睿智之举!

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遭遇汉军重重围困。

他带领部下壮士一路突破重围,此前从未打过败仗的西楚霸王,一如往常的骁勇,最终逃至乌江边,迎来了一线生机:

守候在此的乌江亭长,来接他渡江了!同时带着满满的诚意告诉他,“江东虽然小,但土地纵横各有一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让您称王了。”

然而这位称霸一时的霸王,最终没能放下心中的骄傲,一句无颜见江东父老,成为遗言,拔剑自刎于乌江边,留下一首悲壮的垓下歌,让后世瞻仰这位末路英雄的气概。

如果选择气节,成就了这位乱世英雄的悲壮美,那么在280年前,有一个人,和项羽做出了相反的抉择。

他选择忍辱负重,用10年的蛰伏,最终一雪前耻,换来国家的兵强马壮,他就是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

在勾践兵败吴王夫差后,忍辱成为夫差的奴仆,喂马拉车,终于在两年之后,夫差放松警惕,放他回国了。

此时的勾践唯恐安逸,消磨了自己报仇雪耻的志气,便有了著名的卧薪尝胆。

他任用贤臣,鼓励生产,使这个受欺压的国家日益强大起来。

最终,天不负其苦心之举,三千越甲,一举吞吴,前耻得雪!

相较于项羽的悲壮,我更想歌颂勾践的隐忍。

在选择面子的同时,项羽所舍弃的,是自己多年开疆拓土的战果,以及东山再起的无限可能。

毕竟,胜败乃兵家常事,而乌江之困,不过是霸王七年以来的第一次失败。

项羽的悲壮之举,着实惋惜!

勾践选择接受敌人的百般凌辱,以换得求生的机会,最终达成夙愿,腥风血雨归来,仍然是王。

大丈夫能屈能伸,被他演绎的淋漓尽致!

有句话说,你能承受多大的委屈,就能干多大的事。

追逐梦想的路上,不会有一帆风顺,旁人的质疑,对手的嘲笑,往往让我们放不下面子,放弃目标。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而对于成年人来说,背负的责任通常更为重大。

照顾好家人,让自己得到持续的成长,很多时候需要我们暂时放下脸面。

而此时死要面子,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懦弱。

其实,只有当你真正有所成就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有面子。所以为了奋斗而丢掉的面子,真的不算什么。

要面子,是内心深处的自卑和不成熟。

也就是说,通过网上借贷的消费方式,所占金额超过了万亿元,而一年之内完成还款的金额还不到一半!那么这些数据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呢?

近两年,我们时常看到这样的新闻:

男生为了撑面子,假扮富二代,靠借贷的方式频繁出入高档场所,或者打赏女主播,最后荒诞收场。

一方面是日益膨胀的虚荣和持续消费的欲望,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拆东墙补西墙,在各大网站平台之间的腾挪。

最后的结果,无外乎亏空的雪球越滚越大,纸包不住火的那一刻,有人不得不低头向父母请求支援,而有人则为了保住最后的面子,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心理学研究显示,好面子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由于内在缺乏对自我的肯定,而通过外在的表现,吸引他人的注意,来满足自己的自尊。

换句话说,就是一个人越爱表现什么,越缺乏什么。

李嘉诚说:当你放下面子赚钱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懂事了;当你还停留在那里喝酒、吹牛,啥也不懂还装懂,只爱所谓的面子的时候,说明你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要面子,往往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的自卑,而懂得放下面子,则是一个人成熟的开始。

2002年,76岁的褚时健,决定全力种植冰糖橙,这位曾经的风云人物,在所有人好奇的注视中,放下所有名利过往,只专注于眼前的土地。

选苗、栽种、灌溉、剪枝、销售等等,每一步他都亲自上手,和农户打成一片。

于是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褚时健把手下人召集到果园边,蹲在地上就开起了会。

著名企业家王石曾去探望褚时健时,就目睹了他蹲在山路边和一个铺设水管的工人讨价还价的过程。

王石大为惊叹,他不知道其实这就是当时褚时健的常态。

对这位古稀老人的敬佩之情,让王石在许多年后都还记得褚时健当时讲价的数字:“工人要80,褚老说60。”

而且褚时健还是蹲在地上。

2012年,褚时健种橙整10年,褚橙基地的橙子产量突破万吨大关,并成为国内水果市场橙类的第一品牌。

耄耋之年的褚时健,就这样一手缔造了“褚橙”传奇。

其实,在种橙子之前,有不少曾在褚时健手下干活的人,愿意无条件接济他。

彼时,他完全可以选择,风风光光地度过安逸的晚年。

但褚时健选择了脚踏实地,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继续扛起生活的责任。

有时候,放下的是面子,而扛起的,是对自己生命的责任,同时拿起的是生而为人的尊严。

《一代宗师》有句话鞭辟入里:人活在世上,有的活成了面子,有的活成了里子。而只有里子,才能赢得真正的面子。

很多时候,如果你为了面子,而逃避弯腰奋斗,你丢掉的是自己的里子,以及迟早全面崩塌的面子。

作为成人,当保持基本的清醒,真正的有面子,需要自己有所担当

面子是别人给的,里子是自己挣的。

单薄的里子,撑不住虚幻的面子,成年人只有扛起责任,挣足尊严,活出底气,才是真正的有面子。

标签: 勾践

更多文章

  • 勾践消灭吴国后,为何越国也突然消失了,是何原因导致越国灭亡的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勾践

    创作出《聊斋志异》的蒲松龄先生曾有一句名言:“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一句话包含两个典故,即破釜沉舟和卧薪尝胆,破釜沉舟的故事我们都知道,是项羽在解巨鹿之围的过程中,为了表示楚军背水一战的决心,便将锅打碎,船凿沉,此举激励了将士的勇气,

  • 越王勾践:人在煎熬时,做好这三点,才会触底反弹

    历史人物编辑:布衣粗食标签:勾践

    01看过一副有名的对联:“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当年的项羽,破釜沉舟,以较少的兵力,一口气就打败了秦军;勾践卧薪尝胆多年,凭借三千军士,都打败了强大的吴国。有道是,成者王,败者寇。人生起起伏伏是常事,关键看谁能够赢到最后。在《东周列国志》里,讲述了越王勾践崛起的过程,

  • 越王勾践剑为何能千年不锈?用X光检测后,专家直呼:这不可能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勾践

    在古代,剑对于一些行走江湖的侠客和统御千军的将领来都说是至关重要的,既是保命防身的武器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陌上桑》:“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在古代可值千万余的宝剑不多见,而极少数更是无价之宝, 比如说有着“天下第一剑”之称的越王勾践剑。这柄剑是以它的主人“越

  • 越王勾践为什么要杀文种范蠡?“长颈鸟喙”就一定不能共富贵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闲读史标签:勾践

    话说越国灭吴之后,范蠡离开,还给文种写了一封信:“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文种没听范蠡的话及时抽身,终于被杀。那么问题来了,勾践为什么要杀范蠡、文种这些能干的大臣?真的是因为他“长颈鸟喙”吗?关于这个问题,《红楼梦》里有一个标准答案:

  • 西施之死已有定论,因勾践强幸而死,与范蠡的童话都是骗人的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靠谱学标签:勾践

    西施作为古代四大美人中年代最久远的一位,始终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她生于春秋五霸时期,原名不叫西施,只是由于长得好看,生活在西村,故人们称之为西施。作为倾城倾国的绝世美女,又生逢战国乱世,必然会被权力左右,沦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春秋时期南方吴越争霸的事情,大伙耳熟能详。吴王夫差征服越国后并没有诛杀越

  • 为什么说“百忍成钢,忍欲最难”?苏武、勾践都没忍住!

    历史人物编辑:彤彤爱读书标签:勾践

    忍欲难,忍男女之间的爱欲最难,古今多少英雄多少帝王,都难过美人关。在所有烦恼里面,淫欲心是最难戒除的。一、苏武难戒欲苏东坡曾有“三难三易”之说,具体是“忍哭易,忍笑难;忍痛易,忍痒难;忍死易,忍欲难。虽近戏言,却含至理,其中“忍欲难”说的就是苏武的事。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扣留,千方百计想逼他投降,苏

  • 古代士兵打仗时,如何解决生理问题?勾践想了一招,后人沿用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倾城之殇标签:勾践

    提起越王勾践,相信大多数人想到的,应该大都是“卧薪尝胆”这样忍辱负重的形象,其次就是那把国宝级文物勾践剑,除此之外似乎并没有太多关于他的故事和典故。其实除了以上这两项,越王勾践还有一项卓越的贡献,并且被后世沿用千年之久,这项贡献便是解决了士兵们的生理需求。在古时,大多数从军的士兵都正值壮年,在如此热

  • 古代战士出征,怎么解决生理问题?勾践有一招被沿用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勾践

    引言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燕歌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他的故事一直流传到现在,他在我们的印象里,是能屈能伸的豪杰,他被吴国打败后,被迫向吴国言和,被

  • 越王勾践灭了吴国,使越国成为一大霸主,越国为何后来消失了?

    历史人物编辑:吃着瓜娱乐社标签:勾践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直到今日还一直被我们歌颂和称赞,他那种刻苦立志、发奋图强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去学习。在越国被吴国打败后,越王勾践立志报仇。据说他在柴草上睡觉,为了使自己不忘国耻,他每天在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以此来策励自己。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他经过长期准备后,终于打败了吴国。但在越王勾践灭

  • 古代军中士兵是如何解决生理需求的?越王勾践想出妙招,使用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浅梦墨晞标签:勾践

    古代中国,军队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位帝王纷纷招兵买马,力图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然而,军队的实力并非仅仅取决于人数,更需要领导者具备足够的能力来赢得士兵们的心,使他们在战场上全力以赴。在古代,作为军队的首领,并非易如反掌。首先,他们必须了解士兵们的需求,才能真正赢得他们的支持和信任。只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