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欲难,忍男女之间的爱欲最难,古今多少英雄多少帝王,都难过美人关。在所有烦恼里面,淫欲心是最难戒除的。
一、苏武难戒欲
苏东坡曾有“三难三易”之说,具体是“忍哭易,忍笑难;忍痛易,忍痒难;忍死易,忍欲难。虽近戏言,却含至理,其中“忍欲难”说的就是苏武的事。
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扣留,千方百计想逼他投降,苏武却秉持汉朝节杖,宁死不降。单于便让他到北海牧羊,苏武在冰天雪地中吃雪团、吞羊毛,受尽苦楚,却不失气节。投降匈奴的李陵也佩服得五体投地,感慨说:“我和卫律的罪过上通于天。”
在匈奴扣留十九年后,苏武终于得以回到汉朝,被封为典属国,掌管汉朝藩属事宜,成为民族英雄。后来苏武又因与霍光拥立宣帝,封为关内侯。
苏武有一子,名叫苏元,因罪被杀,苏家绝后。汉宣帝怜惜忠臣,问左右:“苏武在匈奴呆了十九年,没有儿子吗?”以前,大臣们去问苏武,苏武一直没说,如今为了香火传继问题,才向宣帝坦白:在匈奴时和一个匈奴女子生了一个儿子,现在还有书信往来,想通过使者用金帛向匈奴赎回这个儿子。
于是宣帝便派出使者到匈奴,把苏武这个儿子赎了回来,并任命为郎官。所以苏东坡说:“苏武茹毛啮雪,不失汉节,却不免为胡妇生子。忍欲最难。”
二、李忱鸠杀美人
除了苏武,在历史上被称作“小太宗”的唐宣宗李忱也深有体会。
李忱能够登基是非常不容易的,他以前的三个皇帝,也是他的三个侄儿都是由宦官废立,当时以马元贽为首的宦官不但在宫中有权,而且还掌握军权,一言能绝皇帝生死。
但李忱三十年如一日的装傻(宫中都认为他“不慧”),最终让马元贽等人打了马虎眼,他们认为李忱较易控制,就把他立为皇太叔,“勾当军国政事”。
正因为不容易,所以李忱登基后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一番事业来。但知易行难,特别是皇帝,身边的诱惑太多了,锦衣玉食、声色犬马无一不考验着李忱的自制力。
据史书记载,李忱登即位不久,江南进贡一女子,该女子“肩若削成,腰如约素,肤若凝脂,皓齿丹唇”,堪称绝色,而且她还善歌舞、通音律,“每倩盼逢迎,动如上意”,可谓知心。这样一个女子毫无意外的得到了宣宗的宠爱。
可想而知,过分宠爱的结果就是“贪欢误朝”,宣宗原来是一日一朝,甚至一日三朝,但自从美人崔氏入宫以后,宣宗经常因为日日笙歌而耽误朝议,几个月后,宣宗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李忱决定从最难的“戒色”开始。
虽然崔氏苦苦哀求,但李忱还是忍痛命宦官将她送归故里,并开始不近女色,甚至为了不动摇自己的决心,将左右近侍、寝宫内侍都换成了宦官,“左右近侍、房帏供奉率皆阉人。”
但是,李忱仅仅坚持了不到半年就功亏一篑,由于长期禁欲,李忱终日闷闷不乐,一天有心腹宦官无意中提到了当初被他勒令归家的美人崔氏,在家日夜思君茶饭不思。李忱一时心软,便命宦官将她接了回来。
欲望的闸门一旦大开,就再也无法遏制,果然崔氏回宫后,二人日日笙歌,不久李忱就感到“体气卑弱”,身体极不健康。不久,他把崔氏叫到御榻前,伤心的说:“明皇只有一个杨妃就弄得天下至今未平,我岂敢忘记这前车之鉴?”思索片刻后,毅然决然的说道:“看来我是留你不得了。”
崔氏听罢,又是一番苦苦哀求,希望能留在宣宗身边。后来见宣宗无动于衷,便又请求回归故里。可是宣宗却说:“放还归去,我还会想念依然会忍不住召你进宫,还是赐鸠酒一杯,一了百了吧。”
虽然美人楚楚,兼又无辜,但宣宗还是决然的鸩杀了她。
以后的宣宗虽然没有戒欲,但他这种过人的自制力还是使他勤于政事,孜孜求治,晚唐也迎来十四年之久的中兴,史称“大中之治”。
三、赵构以色欲选太子
宋高宗赵构是历史上一位毁誉参半的帝王,他以求和苟安为国策,以偏安一隅为目标,长期倚重奸相秦桧,收诸将兵权,杀岳飞,割国土、赔巨款,向异族摇尾乞怜。但他又创立南宋,保住东南半壁,被《宋史》称为中兴守成之君。
赵构虽说是在战乱中登基,但身为皇帝,他并不缺少女人。留下姓名的皇后就有两位,还有两位贵妃、两位贤妃、一名婉仪,被他宠幸但没有留下名位的女子更不知有多少。可是,后宫仅有3位女人为其生了儿子,而其中只有名叫赵旉的存活。
建炎三年二月,赵构来到了扬州,有天晚上正与宫女淫乐,忽然传来金兵偷袭的消息,赵构突然受到惊吓,从此患上了“锁精症”,失掉了宝贵的生育能力。更不幸的是,第二年七月,已被册立为太子的赵旉夭折,高宗出现了接班人危机。
赵构在知道自己已“无能为力”时,就开始考虑接班人问题,绍兴二年,他经过一番慎重考虑,决定在太祖后人中选立太子。最后定了两个男孩作为太子候选人。一是太祖次子秦王赵德芳的后代,5岁的赵瑗。一是秉义郎赵子彦的儿子,7岁的赵璩。
绍兴五年五月,在大臣赵鼎的建议下,赵构在宫中修建“资善堂”,聘请范冲和朱震为宫廷教师,悉心培养两个孩子。
其间,大臣多次提出立储问题,均被高宗以种种理由驳回。他还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能够重振雄风。
不知不觉到了绍兴二十九年,册立太子的问题又提上议事日程。赵构已推无可推,只得选立太子。
赵构反复掂量赵瑗和赵璩,觉得两个孩子都不错,究竟立谁还是没个准主意。
这年九月的一天,赵构看到一个个如花似玉的宫女,立刻有了主意。他想:女色能够乱性,也最能检验男人的本性,如果分出谁是正人君子,谁是好色之徒,争论30年的立储问题不就解决了吗?遂悄悄召来内府总管,命其挑选末被临幸的20名宫女,赵瑗和赵璟每人分配10个,一段时间之后,经过老官女的检验,发现分配给赵瑗的宫女仍是处女之身,而赵璩的宫女个个被他奸淫。这样也就有了明确答案。
绍兴三十年,朝廷举行了隆重的册封皇子仪式,赵构亲笔御书:“瑗可立为子,改名玮。”赵璩仍为侄。据史书记载,大臣们听后“动色相庆”,“中外欢悦”,极力盛赞皇帝的英明决定。
从选太子这件事上就能看出,赵构对色欲的认识之深,看来对于“百忍成钢,忍欲最难”也是深有体会。
四、勾践卧薪尝胆却不禁欲
必须说,勾践这个人确实能忍。
卧薪尝胆的故事应该人尽皆知,勾践在自己的屋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都要尝尝苦味,提醒自己:不能忘了在吴国的苦难和耻辱经历。他睡觉就睡在柴堆上,提醒自己不能安于现状、耽于享乐。
但勾践不但对臣子没有多少感情,还好女色。文种对他忠心耿耿,为他立过天大的功劳,勾践却毫不犹豫的杀了!曹操要杀崔琰时,也只是说:你的意思是还要我亲自动手吗?而勾践杀文种时,说要让他带着灭吴还没用完的谋略,到九泉之下去对付历代吴王,这得有多大的心理阴影面积才能说出这样的话!勾践比曹操还无耻。
想当年,勾践为了复国灭吴忍痛把绝世美女西施和郑旦献给夫差,然而一旦成功,就想把她们占为己有,但他不能像对待郑旦那样,把西施也收入后宫,毕竟西施还有范蠡保护,所以,最后勾践夫人醋意大发把西施沉江。心灰意冷的范蠡非常明智地选择了功成身退。后来范蠡经商后给自己取名为“鸱夷子皮”(鸱夷就是皮袋子的意思)也印证了西施沉江的说法。
如此一个奸诈好色之徒,自然不会“卧薪尝胆”之余还给自己定下什么戒色的禁令,否则司马迁老先生也不会只写了勾践尝胆,却无一言提他戒色!
五、萧衍不得不戒色
梁武帝萧衍是历史上禁欲最出名的皇帝,据史书记载,他曾经禁欲37年,创造了一项流传千古的记录。
萧衍在位46年,终年86岁,是历史上除乾隆外最长寿的一位皇帝。但梁武帝最出名的并非长寿,而是他长年不近女色。据《梁书·武帝本纪》记载,萧衍“五十外便断房室”。实际上他自天监十二年就决心“不与女人同屋”。这年他才49岁,到86岁去世,37年没有碰过女人。
然而,萧衍的戒色是不得已而为之。
萧衍信佛之前是非常好色的。据载,当年萧衍起兵杀死齐废帝萧宝卷后,几乎全盘接受了萧宝卷的后宫,其中留下名姓的美人就有吴景晖、阮令赢、潘妃、余妃等人。
《净业赋》里曾经记载了这样一段话:“(武帝)于时四体小恶,问上省师刘澄之姚菩提疾候所以。刘澄之云,澄之知是饮食过所致。答刘澄之云,我是布衣,甘肥恣口。刘澄之云,官昔日食,那得及今日食。姚菩提含笑摇头云,唯菩提知官房室过多,所以致尔。”
这段话的意思是,萧衍当了皇帝之后生过一场大病,刘澄之认为是伙食太好,营养过剩,姚菩提却认为原因是,皇帝在房事方面过于积极,纵欲过度,所以才导致这类毛病。
后来,萧衍认为姚菩提说的有理,于是命他给自己开了一种丸药,药名和性能史料没有记载,不过恐怕不是什么常用药物,也不会是什么滋补药。萧衍“服之病逾增甚”,“四体小恶”加重,可知梁武帝的“小恶”问题不小,很可能是患了阳痿这类隐疾。
这应该才是萧衍不近女色的关键原因。
后来,萧衍禁欲以后,不再受美色之累,健康状况有了根本性好转,用他自己的话说“既不御内,无复欲恶障,除此二障,意识稍明,内外经书,读便解悟”。
从梁武帝的情况来看,他的禁欲完全是因为“隐疾”不得不做出的选择,与主动戒色无关。
六、洪承畴为色降清
很多人认为,洪承畴比吴三桂挨骂更少,根子在于他不如吴三桂的功劳大,对明朝的伤害更小,其实这大错特错,洪承畴对满清的贡献一点都不比吴三桂小。
洪承畴是明臣中投降级别最高的官员。他在松锦大战前就已经是大明兵部尚书、蓟辽督师。可以说,他是大明王朝最后的柱石将领了。所以他的投降直接使本就抵抗意志薄弱的明军更加军心涣散,大批明将纷纷效仿,可以说,洪承畴的投降直接摧毁了明朝最后一丝精气神。
严格来说,吴三桂是崇祯死后才投降的满清,而洪承畴却是在深得崇祯信任的情况下皈依的清朝,按理说,洪承畴不应该如此轻易投降才是。
据《清史通俗演义》记载,松山城破,洪承畴被擒,皇太极劝令归降,洪道:“我知有死,不知有降。”连几日,洪闭目危坐,饭不吃,茶不喝,绝食等死。范文程回报皇太极,无可奈何!
这时皇太极的庄妃布木布泰说,她有一法可令洪投降。皇太极便令庄妃前去一试。原来洪承畴性本刚正,却有一桩好色的奇癖。
于是,庄妃借着自己的身份接近洪承畴,在她无声的陪伴中,洪承畴逐渐有了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庄妃又接连拿明清两朝的形势做分析比较,最后还以女子的私情劝诱洪承畴。于是洪承畴屈服在了布木布泰的诱导之下,归顺了清朝廷。
另外,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更香艳的版本,就是庄妃以美色成功劝降洪承畴,甚至这个桥段还被编入清宫戏中。
这个版本是这样的,说某一夜,庄妃携人参汤到洪承畴的居所。见洪承畴闭目面壁,毫不理睬。小博尔济吉特氏娇嗔地说道:“洪将军,您对大明江山如此赤胆忠心,实在令人敬佩。将军即使绝食,难道就不喝口水而后就义吗?”洪承畴望着这迷人秀色,听着这温柔劝话,闻着这诱人香味,顿时心神激荡。美人不断劝饮,同时以壶承其唇。洪承畴不知这“水”是人参汤,便出乎意料地喝了一口。丽人又如此再劝,洪承畴竟连饮了几口。洪承畴只觉下腹燥热难当,忍不住便胡天胡地起来。
结果第二天,拜倒在石榴裙下洪承畴便投靠了满清。
当然这样的野史不足信,但是皇太极以“蒙赐美女十人给他享用,洪不由得感激万分”可信度还是非常高的,毕竟“百忍成钢,忍欲最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