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走近《大秦赋》,走近吕不韦,还原战国时期的历史

走近《大秦赋》,走近吕不韦,还原战国时期的历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侯卫朝 访问量:255 更新时间:2024/1/22 13:21:22

最近,大型历史剧《大秦赋》正在热播当中,这是继《裂变》、《纵横》和《崛起》之后的第四部“大秦帝国”系列。该片讲述了秦王嬴政在吕不韦、李斯、蒙恬王翦等人辅佐下而强盛秦国并一统天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封建制国家的事件。

接下来,我们通过《大秦赋》来深入了解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传奇人物吕不韦。

吕不韦(约前292年——前235年),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人。他是战国末期最著名的商人,没有之一,凭借精明的算计和远大的目光,一举成为足以影响当世和后世的政治家、谋略家、思想家。

秦昭襄王当政时期,安国君嬴柱为了避免自己赴赵国为人质,索性安排了最不宠爱的儿子嬴异人(子楚)代为赴赵为质。当异人在邯郸为质期间,秦国屡屡攻击赵国,丝毫没有把他的安危当回事。

在这种窘境下,嬴异人别说前途了,就连生存都岌岌可危。恰在此时,卫国的大商人吕不韦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分析,认为此时的异人正处在最低谷期,如果能及时“购进”的话,日后必定会有百倍、千倍甚至是万倍的利润。

于是,吕不韦主动结交无人问津的异人,成为了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甚至于,还有民间传闻说吕不韦将刚刚怀孕的赵姬赠予嬴异人为妻,日后不可一世的秦始皇其实是吕不韦的儿子。当然,这只是传言罢了,可信度几乎为零。

为了返回秦国,吕不韦多次使用重金,终于买通了安国君最宠爱但却没有子嗣的华阳夫人,使她下定决心收养异人为子。凭借这层关系,异人终于返回了秦国,正式尊华阳夫人为母并且更名为子楚。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过世,安国君嬴柱开始掌权。在此期间,为了继续博得华阳夫人的欢欣,子楚在吕不韦的授意下,以各种名义讨好她,确保了自己的嫡子地位。

为秦昭襄王服丧期满后,嬴柱终于正式登基称王。在秦孝文王继位后,立即册立华阳夫人为王后,册立子楚为太子。不过,他继位仅仅三天就突然过世了,子楚以太子的身份顺利登基,史称秦庄襄王,册立嬴政为太子。

结果,子楚也不长寿,在称王执政三年后就过世了,十三岁的太子嬴政继承了秦国王位。嬴政称王后,加封吕不韦为丞相并尊“仲父”,开始由他实际统治秦国。

吕不韦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政治才能,凭借秦王的信任和太后赵姬的支持,施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国策,继续拉大了秦国和其余诸国的差距。受此影响,秦国不断通过对外战争开疆扩土,确立了自己在战国时期的绝对地位。

几年下来,秦国初步实现了“东出”的目标。在新占领的黄河以东地区建立了东郡,彻底割断了楚国与北方各国的接壤地带,成为了秦国横贯东西的军事走廊,第一次可以直接攻击遥远的齐国。

除了军事领域,吕不韦还在文化和思想领域提前布局,为日后的国家大一统积极谋划和准备。在这些措施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编撰《吕氏春秋》。

战国时期养士之风非常盛行,著名的“战国四公子”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和春申君,个个都是门下食客上千,不断为自己的政治决策提供参考和建议。

吕不韦成长秦相后,也开始大力扩充门客。除了充当智囊团的角色外,他决定由这些涵盖各行各业的能人异士编写一部足以传世的巨著《吕氏春秋》。在全书的总序中,吕不韦这样宣称:

凡十二纪者,所以纪治乱存亡也,所以知寿夭吉凶也,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若此,则是非可不可无所遁矣。

此书主要以道家思想为主干,兼顾了其他的百家思想,共分为十二卷一百六十篇,总计二十多万字。为了提升这部皇皇巨著的知名度,吕不韦甚至放言“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这也就是成语“一字千金”的由来。

作为封建社会的臣子,吕不韦自然也面临着“功高震主”的危险。嬴政亲政以后,二人之间因为权力的分配问题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分歧和矛盾,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还是“嫪毐叛乱”。

由于嫪毐和太后赵姬长期保持着不正当的关系,而此事是被吕不韦所默许的。随着嬴政的长大,尤其是亲政以后,他当然不能容忍这种淫乱后宫的事情再继续发生,终于采取了强硬的措施并遭至嫪毐的叛乱。

在叛乱之初,嬴政任命吕不韦担任平叛的统帅,希望他能尽快平定祸乱,最重要的是要在平乱中斩杀嫪毐。这样的话,所有的宫廷丑闻和权谋争斗都可以伴随着嫪毐之死而一了百了。

但是,嫪毐却被吕不韦活捉了,经过严加拷问,全盘供出了他所知道的所有丑闻,包括吕不韦和太后赵姬的在内。于是,嬴政在震惊之余开始为难了,究竟该如何处置吕不韦?

一方面,他侍奉了自己和父亲两代秦王,更是辅保父亲登基的第一功臣。可以说,如果没有吕不韦,绝不会有嬴政和父亲嬴异人的今天地位。而且,他在摄政期间可谓兢兢业业,无论对内对外都有大功于秦国。

另一方面,吕不韦太过胆大妄为,完全不知进退。他明知嬴政本意的前提下,还选择活捉嫪毐并使他供出了所有的丑闻,完全就是在逼迫嬴政进行妥协甚至屈服。

最终,秦王嬴政下令车裂嫪毐,软禁太后,囚禁吕不韦。两年后,随着事件的逐渐平息,嬴政还是释放了吕不韦,依然准许他返回洛阳封邑安度晚年。

当吕不韦回到洛阳后,并没有选择低调或者隐居,而是成为了其余各国争相抢夺的目标,纷纷邀请他入朝拜相。此事,使得嬴政怒不可恕,再一次下令惩处吕不韦,收回洛阳封邑后改迁至蜀地。

现在的蜀地是“天府之国”,可在两千多年前却是山高林密,瘴气不断的荒蛮之地。通常,秦国只有重罪的囚徒才会被流放到那儿受苦,而且几乎没有生还的。

吕不韦痛心不已,想想自己数十年的呕心沥血付出,就得到了这样的回报。而且,他也深知嬴政决绝的性格,一旦二人关系彻底破裂,他即便迁徙到了蜀地,恐怕嬴政也不会善罢甘休。

于是,吕不韦没有入蜀,他选择了有尊严的死法,饮鸩而结束了自己的性命。

吕不韦死后,秦王嬴政并没有原谅他,更拒绝为他举行葬礼。是吕不韦的门客们,悄悄将他的尸身和已经过世的妻子进行合葬,墓址位于洛阳北邙山一带。

足以影响历史走向的一代强人,就以这样的方式告别了历史舞台,当真令人唏嘘不已。

标签: 吕不韦

更多文章

  • 辛德勇读《史记》|秦始皇生父到底是不是吕不韦

    历史人物编辑:莎莎游戏标签:吕不韦

    辛德勇 所谓的“千年皇帝秦始皇”,姓赵,是合法的。长期使用的“应政”一词是不合理的。我在《秦始皇的生与死》一书中对这一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在《秦始皇的生死》这本小书中,我也明确地从生物学的角度讨论了吕不韦和赵正之间的父子关系。只要你仔细阅读《史记·吕不韦列传》,仔细回顾《史记》《秦始皇传》,这是一个

  • 风投第一人——吕不韦如何将赢异人推上王位

    历史人物编辑:打工人清清标签:吕不韦

    风险投资(英语: Venture Capital )简称风投,是近一二十年来资本市场的风口,也一直被认为是西方资本市场发展的产物。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先秦时期,中国就产生了“风头第一人”——吕不韦,而他的一笔投资称得上是风投史上回报率最高的一件。《史记》记载,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

  • 吕不韦的经商之道:眼光毒辣,放手一搏!

    历史人物编辑:史料明鉴君标签:吕不韦

    秦国有个大商人叫做吕不韦,他眼光独到,最早开始就是经商起家。又因历史上著名的“奇货可居”事件,被后人尊为商人鼻祖,本文用简单明了的话语讲一讲这吕不韦是如何眼光毒辣的做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天使投资,为了投资收益甚至把老婆都搭上了。眼光毒辣发现奇货吕不韦生活在战国时期,平日靠买卖粮食、器物,游走于各

  • 从商人到宰相,吕不韦有怎样的传奇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领域标签:吕不韦

    吕不韦说到吕不韦,红楼梦中一句话形容特别贴切:“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位战国时期红极一时的大商人的一生可谓用波澜起伏来形容,曾走到权利顶峰之上,也跌落过人生谷底之中。这一切的起源要追溯到吕不韦辗转来到赵国的一天。异人作为商人的吕不韦四海为家,哪里有钱赚就往哪里走,更是聚财万金之数成为战

  • 商人吕不韦以这个四步骤完成奇货可居这个项目

    历史人物编辑:大表哥时尚标签:吕不韦

    吕不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人。他的谋略和口才都是第一流的。他白手起家、他低买高卖、他凭一人之力、三寸之舌、慧眼识奇货并加以投资,终于促成了自己终生的荣华富贵。就谋略而言,吕不韦不仅谋得深、算得远,而且谋得全、算得广。今天我们来说说吕不韦是怎么深谋远虑,步步为营,稳扎稳打。谋划“奇货可居”这个项目的。

  • 嫪毐谋反被诛,吕不韦受牵连,畏罪饮鸩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竹林七叙侃历史标签:吕不韦

    公元前238年,有人向秦始皇告密说:“大王,嫪毐是假太监,时常私会太后。太后为他生下了两个儿子。两人密谋等大王死了,就立他们的儿子为王!”纵然谋反不算,这件事也是见不得光的。秦始皇心中虽然万分愤怒,也只能派心腹去暗中调查,并没有揭发此事。嫪毐在秦始皇身边安插了不少眼线,知道有人告发自己,立马就慌了。

  • 有抱负的吕不韦,秦始皇的仲父,传奇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王德友标签:吕不韦

    吕不韦也并不是只贪恋钱财权位之人,他有自己的治国理想和抱负,在他扶持秦庄襄王上位后,他的权势也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并没有停下脚步去享受这至高无上的感觉,他选择了领兵作战,是的,一个从未上过战场一直以来只在背后默默策划的人说,他要亲自领十万兵上战场,击退敌人!不止其他人笑话他,就连秦庄襄王,这个

  • 春秋战国名相吕不韦,如何在人才济济中脱颖而出

    历史人物编辑:通史小探长标签:吕不韦

    吕不韦是战国时期卫国人,他是姜子牙第23世孙,主持编撰了《吕氏春秋》,由于他独特的眼光,把经商获利变成了政治投资,算得上是小人物影响了大春秋。吕不韦从一个普通的商人成为秦国的丞相,加速了秦国统一六国的进程,是春秋战国历史上难得的一位思想家政治家和商人。围绕吕不韦的话题有很多,其中奇货可居、一字千金是

  • 《大秦赋》吕不韦那么聪明,竟斗不过李斯,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平视天夏标签:吕不韦

    另外,小编还翻了一下学者柏杨的《中国人史纲》,当然所获也不太多。好吧,那么我们就试着一起总结并探讨一下吧。一、李斯和吕不韦都有治国政见,但嬴政更加喜欢李斯的其实,在《大秦赋》里寻找关于吕不韦修撰《吕氏春秋》的情节,简直是太多了。并且,在剧情中吕不韦也曾几次自言自语过,说大王如果早一点读他的《吕氏春秋

  • 吕不韦有恩于秦始皇,为何还会被他清算?

    历史人物编辑:嘴角残存的笑标签:吕不韦

    就这样庄襄王既有了身份又有名声,秦孝文王死后,庄襄王即位。赵姬本是吕不韦的侍妾,后来当上了庄襄王的皇后,她与吕不韦密谋,想要除掉庄襄王,拥立当时的太子嬴政登基,毕竟这样好掌控大权。赵姬就与庄襄王夜夜笙歌,果然他的身体渐渐衰败,不久就一命呜呼,然后时年十三岁的嬴政即位。他尊赵姬为太后,尊吕不韦为仲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