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齐国出了管仲、孙膑2位天才,为什么还是没有统一天下呢?

齐国出了管仲、孙膑2位天才,为什么还是没有统一天下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石庆松 访问量:3562 更新时间:2024/1/20 22:25:12

春秋战国时期,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两位军事天才,孙武和孙膑,他们都是孙家人。不为人知的是,他们还都是齐国人,而且还都是齐国王室血脉,最后孙膑还服务于齐国。而管仲也是春秋时期一位非常传奇的人物,帮助齐桓公“尊王攘夷”,建立了伟大功勋。那么为什么齐国最终还是没有统一天下呢?

首先说一下齐国的历史,齐国虽然是一个国家,但它其实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公元前1044年姜子牙被封的齐国,一个则是公元前386年田和自立为王的齐国。这也是庄子所说“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典型代表——田和就是窃取了姜姓齐国的天下而被封为诸侯的。在两个时期,齐国都曾有统一天下的机会。

一个是姜姓齐国时期,在管仲的帮助下,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那个时候齐桓公是第一个称霸的诸侯,其他诸侯的力量都不能与他相提并论。在这个时候如果齐桓公西征周王朝,取而代之,是有很大的可能的。而齐桓公自己其实也很有这个意思,常常将自己的礼仪做得跟天子相近,说明他有僭越的意思。

但是他最终没有成功,因为他的野心最终被一个重要的人阻止了——管仲。齐桓公的霸业可以说是在管仲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但是管仲始终只帮助齐桓公称霸,不赞同他对周王朝取而代之。齐桓公为了准备建立“齐朝”,首先他准备像天子一样封禅,向上天宣告自己的功劳:

“于是桓公称曰:“寡人南伐至召陵,望熊山;北伐山戎、离枝、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登太行,至卑耳山而还。诸侯莫违寡人。寡人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昔三代受命,有何以异于此乎?吾欲封泰山,禅梁父。”

对此,管仲的态度是坚决反对。他找出各种理由来阻止齐桓公取代周天子的念头,甚至不惜以鬼神之事来恫吓齐桓公,《史记》这样记载到:

“管仲固谏,不听;乃说桓公以远方珍怪物至乃得封,桓公乃止。”

齐桓公未必相信管仲这种鬼神之说的话,但是自己最为得力的大臣如此强烈地反对自己的统一大业,难道不比鬼神的阻挡更加可怕吗?至于管仲为什么反对齐桓公取代周朝,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出于公心——齐国那时候内部矛盾其实很严重了,一方面后来取代齐国的田氏家族已经进入朝堂,另一方面易牙、公子开方、竖刁等人也占据了朝堂。

如果齐桓公真的去攻打气数未近的周王朝,很可能还没有到达目的地,自己家里就闹腾起来了。而管仲本人,是姬姓,为周穆王的后代,所以他是周王室的宗亲。按照当时的文化,管仲没有可能帮着外人打周王室——虽然他是齐桓公的臣子,但他更是周天子的臣子。因为这个原因,孔子还曾经批评他非常尊重的管仲道:“管仲之器小哉!”

由于时代的原因和管仲的阻止,齐国失去了第一次统一天下的机会。

等到孙膑出现的时候,田氏齐国有了第二次统一天下的机会。

孙膑出自孙武,孙武出自孙书。孙书本来不叫孙书,他叫田书。田书也可以称之为陈书——因为他是陈完(也称田完的后代),田完是陈厉公的儿子,陈厉公是舜帝的后代。总而言之,田完从陈国逃难到齐国后,一支子孙取代姜姓做了齐王,另一支则传到了兵圣孙武这一脉,孙武又传到了孙膑。后来孙膑回到齐国,为齐国效力。

按道理说,孙膑本来就是齐王的远亲,又才华横溢,帮助齐王一统天下是没有问题的。那么为什么齐王再一次失去了这个机会呢?

《孙膑兵法》当中,特意记载了孙膑见齐威王之后对齐威王的看法,孙膑是这样写齐威王和齐国的:

““威王、田忌臣主之问何如?”孙子曰:“威王问九,田忌问七,几知兵矣,而未达于道也。吾闻素信者昌,立义.用兵无备者伤,穷兵者亡。齐三世其忧矣。””

为什么孙膑会得出齐威王和田忌都“未达于道也”的结果呢?我们不妨看一看齐威王和田忌都问了啥。关于齐威王的问题,我们提取几一个,然后再与另外一个雄才大略的诸侯王——秦孝公问商鞅的问题来对比,以此来看看二者之间的差距,以及孙膑说齐王“未达于道也”的原因。

“齐威王问用兵孙子曰:“两军相当,两将相望,皆坚而固,莫敢先举,为之奈何?””

““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用之奈何?””

可以看到的是,齐威王问的都是具体遭遇什么情况应该采取什么战术的问题。那么我们再来看一看秦孝公和商鞅之间又是提的什么问题呢?秦孝公在向商鞅询问的时候,是这样说的:

“代立不忘社稷,君之道也;错法务明主长,臣之行也。今吾欲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恐天下之议我也。”

也就是说:“变法这件事具体怎么做,我可不管,我要的是你能够使我的国家变得强大。现在群臣和百姓都对你的新法议论纷纷,我希望你能讲讲该怎么做。”

所以秦孝公一上来直接就把具体的战术问题过掉了——这种小问题教给你商鞅就行了,我只关心变法这整件事情的得失成败,我只关心这个大战略的实施。

所以两者的差距一下就体现出来了,齐威王的梦想是“微操大师”,希望把各种具体的战术都搞得比臣子还清楚;而秦孝公是战略大师,他只关心整体战略的走向,而不在乎具体的某件事具体去怎么做。君王的精力是有限的,而国家的事务是无限的,如果君王不能把权力下放给大臣,而自己对小事过分操心,那么大事必然不能成功了。

果然,虽然孙膑和田忌帮助齐威王打败了当时的霸主魏国,但是最后齐威王却害怕田忌、孙膑功高盖主。孙膑不得不早早的归隐山林,田忌也被齐威王赶到了楚国,所以齐王这最后一次统一天下的机会也就这样没了。

最终,齐国在公元前221年被秦国灭亡。

标签: 管仲

更多文章

  • 齐桓公成就大业,不仅是因为管仲,其最大原因是因为爱贤

    历史人物编辑:张欣悦标签:管仲

    大部分的人一说起齐桓公可以成功,就想到了管仲,都说是管仲帮助了齐桓公,成就了齐桓公的大业,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要知道这根本就是齐桓公给了管仲一个机会。当年齐桓公和管仲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想必很多人都不知道,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一讲。主要是因为当年的齐桓公还没有成为皇帝的时候,他就和管仲曾经

  • 被冠以法家的管仲为什么会让儒家又嫉又恨又爱

    历史人物编辑:东观校书郎标签:管仲

    三国时诸葛亮常自比为管仲、乐毅,管仲是齐国的宰相,乐毅是燕国的大将军,管仲辅佐齐桓公,使齐国的国力和外交地位都凌驾于中原列国之上,乐毅则率领燕国大军横扫齐国七十余座城池,又将其他诸国的军马阻挡于燕国国门之外,使得天下诸侯没有一国敢小视燕国。这两个人可以称得上是古时候的大智大贤,诸葛亮自诩为此二人,有

  • 管仲为何被娼妓尊为保护神?原来他经营了300家这种产业!

    历史人物编辑:曹颖标签:管仲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而每行每业的精英人士总要把一些名人视为自己行业的“保护神”进行供奉,比如,古代理发师的保护神就是关羽,屠夫的保护神是张飞等等。不过令大家想不到的是,就是古代的灰色职业——娼妓业也有自己的保护神,那么这位保护神究竟是谁呢?说起来大家可能不太相信,这位“保护神”正是春秋时

  • 管仲连环三招毒计让鲁国、楚国两个大国俯首称臣

    历史人物编辑:韩振华标签:管仲

    管仲的名头就不用介绍了,因为他是诸葛亮顶礼膜拜的大神。那诸葛亮到底崇拜管仲的什么呢?当然是强国之道。管仲出道之前是一个商人。当了齐国相国之后,他依然以商道之法用于治国,而且非常奏效。只不过,这招数相对来说有点损。01齐桓公九合诸侯第一会并不顺关于管仲的事迹,最著名的当然是管鲍之交。当初他跟鲍叔牙一起

  • 管仲与齐桓公,中国最差的君与臣,为何最后能逆袭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袁军标签:管仲

    管仲与齐桓公的配合,经常拿来跟唐太宗与魏征的关系来类比,他们都是中国最好君臣关系的典范。但把这两组人放在一起,会让人产生一种误解,以为他们是差不多类型的人,但实际上这对君臣完全跟大家想象中的不一样。我们印象中,李世民和魏征,君是好君,臣也是好臣,他们两个放在一起,是典型的一加一大于二的典型。但管仲和

  • 为何古代王朝都要重农抑商?管仲千年前的言论,仍然适用

    历史人物编辑:周文清说历史标签:管仲

    重农抑商几乎是中国所有王朝的国策,不论是怎么时代,保护农民耕地都是最重要的事情,如何让农民安心种地,如何让农民通过种地便能养活一家,这就是古代君王最重要的工作,李世民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个国家的根本就是农民,因为人人都需要吃饭,只有吃饱了才能继续生活,才不会生事,老话说得好“手中有粮,心里莫慌

  • 齐国名相管仲:略施小计拖垮楚国经济,如今成美国常用手段

    历史人物编辑:康康侃历史标签:管仲

    孙子曰:"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制胜的最高境界是不费一兵一卒而达到目的,也就是采取任何除正面交战以外的手段来赢得胜利。这与战场上的激烈厮杀不同,往往需要心思缜密并且深谋远虑的人来布局,国家之间的较量,表面上看似平静如水,实则暗流涌动,像极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历史上将不

  • 没想到管仲用“女闾”制度治国,竟然收到意想不到效果

    历史人物编辑:佐莯铲史标签:管仲

    古希腊的首席执行官梭伦在公元前594年,颁布的著名《梭伦法典》是一部挽救了雅典的重要法典,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梭伦当时还做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就是他创办了一家妓院,而且还是国家级别的官方妓院。这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有人嘲讽,雅典已经被他管理成了一座妓院国家。其实在中国同样也有娼妓合法化的历史,而

  • 管仲灭国不用兵,全靠这一毒计,美国拿它当杀手锏

    历史人物编辑:站在浔阳说历史标签:管仲

    管仲的野鹿谋略用智慧的方式代替了冷兵器的杀戮,从而使齐国用最小的代价挫败了楚国。春秋时期七王相争楚国最强,因此齐国最大的威胁就是楚国,与其坐等灭国不如来个绝地求生。齐国得天独厚的经济地理位置和优厚的自然条件,使得它的国力是十分强盛的。但是军事实力却是远不如山东强国楚国,不过,就像道家所追求的,任何事

  • 管仲是周穆王的后代,姓姬,为什么他的后代改姓阴呢?

    历史人物编辑:郭伟伟标签:管仲

    管仲,姬姓,周穆王的后代,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公元前644年,春秋五霸之首的齐国国君齐桓公姜小白在位的第四十二年,他的五个儿子各自纠集党羽,相互攻伐,争夺国君之位。病重的齐桓公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