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二年九月
秦果悉起兵益章邯,击楚军,大破之定陶,项梁死。沛公、项羽去外黄攻陈留,陈留坚守不能下。沛公、项羽相与谋曰:“今项梁军破,士卒恐。”乃与吕臣军俱引兵而东。吕臣军彭城东,项羽军彭城西,沛公军砀。
楚兵已破於定陶,怀王恐,从盱台之彭城,并项羽、吕臣军自将之。以吕臣为司徒,以其父吕青为令尹。
秦二世二年闰九月
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北救赵。
以沛公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令沛公西略地入关。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秦二世三年十月
沛公西略地,收陈王、项梁散卒。乃道砀至成阳,与杠里秦军夹壁,破二军。楚军出兵击王离,大破之。月表(攻破东郡尉及王离军於成武南。)
秦二世三年十一月
宋义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钜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内而专属於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慴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使桓楚报命於怀王。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皆属项羽。
秦二世三年十二月
刘邦救赵至栗,得皇欣、武蒲军。与秦军战,破之。
傅宽传以魏五大夫骑将从,为舍人,起横阳。从攻安阳、杠里
司马迁捏造事实,楚怀王从远离前线的盱台前往前线彭城,被司马迁说成怀王恐。项梁军败,刘邦坚守砀郡,项羽直接从陈留前线退缩到彭城,被怀王直接夺走兵权。“独项羽怨秦破项梁军,奋,原与沛公西入关。”这个记载当有夸大之词。
怀王布置救赵伐秦任务,宋义、刘邦各领一军,被司马迁把宋义描绘成不敢进军的怂比以衬托项羽的影响形象。其实彭城周围,遍布秦军,宋义、刘邦首要任务就是先保证彭城的安全,其后才能救赵伐秦,详细只要看刘邦所攻之地就可知道,成阳、杠里、成武、昌邑、栗等地,所战都在砀郡和东郡。而刘邦更是出兵3个多月后,方才攻打到黄河边上的白马。
而刘邦和宋义也是两军互相协助,如傅宽传,傅宽先随宋义攻安阳,又随刘邦攻杠里,互相都是先平定彭城周边的河南地。而宋义却被司马迁怒黑,不光抹去宋义战功,还被描绘成怂比,停留在安阳46天,送子至无盐只怕也是宋义攻打至无盐,刘邦和宋义离得又不远,难不成秦军全去和刘邦交战,宋义是空气?所谓的停留46天,分明应该在宋义在东阿以南奋战46天,不然项羽如何1月不到就能让桓楚往返,并在安阳北上巨鹿?
而且所谓46天,今本史记一共出现3次,汉时节气变化间隔也是46天,汉人认为每隔46天便有盛衰变化,长平之战46天,赵衰,宋义停军46天,项羽兴盛,子婴为王46天,秦灭。司马迁记载的46天是象征性意义的寓意,还是历史真相都是个问题。而且按李斯列传,称的是子婴子婴立三月,沛公兵从武关入,至咸阳。虽说与月表不合,也可能有传抄把二讹成三的可能,但46天的时间记载只怕寓意更多。
怀王夺项羽,吕臣部队,但并没有夺英布和蒲将军部队,项羽私杀宋义,夺了宋义部队,还掌控了英布和蒲将军部队。只怕最后英布叛项羽与此未必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