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那个为勾践灭吴的美女,最终被沉到江里

那个为勾践灭吴的美女,最终被沉到江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美言不文娱乐社 访问量:1147 更新时间:2023/12/9 19:57:40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苏轼诗中的句子。苏轼把西湖比喻为西施,化抽象为形象,巧妙地说出了西湖,无论春还是冬,无论晴天还是雨天,都很美。就像西施,无论是淡妆还是浓妆都美。

西施是春秋时期,越国著名的美人,在先秦的文献中,有多次提及。

关于西施,最为著名的莫过于“献身吴王”和“泛舟五湖”,前者是说她的生平,后者是说她“功成身退”的故事。

西施原本是越国苎萝村人,原本姓施,叫施夷光,父亲是卖柴的百姓。由于她家居村西,所以也叫西施。

西施长大后,貌美异常,她去河边洗衣服,连河里的鱼都看呆而不由得沉下去了。当时,吴越争霸,越王勾践被俘,后来因为问疾尝粪,骗过吴王夫差,勾践才得以回国。

回国之后,文种献七个灭吴计策,其中之一就是美人计。

于是,勾践下令搜寻天下美人,最后找到了西施。以后,在范蠡的住持下,西施在封闭环境下学习化妆、穿衣、走路甚至跟随妓女学习悦人技巧,三年学成,送给夫差。

夫差大喜,从此耽于美色,不理朝政,并大兴土木,搞得民怨四起,终致灭亡。

问题是,吴国灭亡后,西施到底去哪里了呢?

最流行的说法,是说西施随范蠡泛舟五湖,二人远离朝政和斗争,过上了快乐幸福的生活。

“泛舟五湖”这种说法来源于《吴地记》引《越绝书》,但《吴地记》并不太可信。比如说里面提到了西施在送给夫差之前,竟然跟范蠡生了一个孩子。

勾践令范蠡取西施以献夫差。西施于路与范蠡潜通。三年始达于吴,遂生一子。

西施送到吴国之前,还偷偷摸摸和范蠡生个孩子,这就很扯淡了!夫差要是知道西施是个孩子他妈,还不分分钟把勾践抓回去活剥了?再说,以范蠡的智商,恐怕也不敢做出如此荒唐的事。

另外《越绝书》也不可尽信。

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就没提到范蠡和西施的事,只说了范蠡在勾践灭吴后,连夜打包走人。

历史不是童话,西施没这么幸运,实际上,他很可能被勾践沉于江中了。

《吴越春秋》记载: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

鸱夷是什么?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范蠡化名。《史记》记载范蠡: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

但这里是说范蠡离开越国以后才叫“鸱夷子皮”,而且即便是范蠡,为什么勾践要让西施跟着范蠡?再结合前面的“越浮西施于江”也说不通,把西施漂浮在江上,跟着范蠡终老?

所以鸱夷只能是第二种意思,革袋。

吴王愠然曰:孤不使大夫得有见也。”乃取子胥之尸,盛以鸱夷,而投入之于江。

这里的鸱夷意思就很明显了,就是袋子。这样也就解释了“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说明勾践把西施盛在袋子里,放在江中漂泊,即使不沉江也饿死了。

勾践这么做,自然是怕西施会亡越国。

墨子》中也提到了“吴起之裂,其功也;西施之沈,其美也”,可见西施确实被沉入江中了。墨子距离西施不过百年,很有说服力。

可怜美人,从出生就沦为男人争权夺霸的工具,惨死之后还要被戴上“红颜祸水”的帽子,真是悲哀啊!

读史至此,颇有感慨,遂吟诗一首,以记西施。

《叹西子》

曾在溪边浣纱忙,可怜生死为君王。

来世愿做东家女,嫁与邻村多情郎。

标签: 勾践

更多文章

  • 范蠡看出勾践的性格缺陷后,为何依然选择辅佐他?

    历史人物编辑:刘培标签:勾践

    自古以来,君王与臣子之间除了相互合作以外,也有斗智斗勇。君王在观察臣子,看臣子是否能为他所用,臣子也在观察君王,揣摩自己应当如何对待君王,才能在为国尽忠的同时,不给自己招来祸事。可有的时候,臣子就没有这些烦恼了。比如春秋战国时期,如果发现君主不值得自己效力,那么大部分大臣会选择换一个君主。可也有一条

  • 越王勾践为什么“尝胆”,竟是因尝便后口臭?

    历史人物编辑:贺鹏标签:勾践

    在春秋战国时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典故那是最激励人心,也是为后世广为流传以及极力推崇的,一个君王,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惜艰苦,刻苦图强的意志。但是越王勾践为什么要“卧薪尝胆”?这里面到底有何隐情?真相是什么?“越国到底惨到什么程度?”越王勾践在吴国受尽屈辱回到国内后,越国那是一片惨状。从领土上面来

  • 勾践的自述:鬼知道我在吴国曾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贺鹏标签:勾践

    -壹-夫椒一役,以越国的惨败而收尾…当时,孤万念俱灰,唯想一死了之,但范蠡、文种二臣极力周旋,画计出谋,方才使孤重新振作起来,并全力向吴国乞和…乞和曲折,虽然最终如愿,且虽然这一结果的得来所付出的代价极为惨重:越国举国为奴,孤夫妇二人入吴为仆…而生死依旧难卜…但好在可以暂时不死!去往吴国之前,孤又回

  • 读史明智:看越王勾践是如何逆境制胜,不可不学

    历史人物编辑:秋原侃历史标签:勾践

    历史作为曾经发生的事情,对我们现代人来说,观古人之机遇。亦可印证自身,看古人如何在逆境中反败制胜,看古人遇到困境的时候会做出选择,这就是常说的读史能涨智慧。今天就来讲春秋时期第一励志哥!勾践的故事,看他是如何一步步从失败走向成功。从他的身上我们又能学到什么?勾践是春秋时期越国的君主,而和越国挨得很近

  • 除了越王勾践剑,中国现在还有哪些古代存世名剑?

    历史人物编辑:绮梦说历史标签:勾践

    越王勾践剑(仅此一把,现存湖北省博物馆)吴王光剑(同名的剑现存数把,这把为上海博物馆收藏)越王州句剑(也叫州勾剑,现存数把同名剑,这把现存于上海博物馆)越王者旨於赐剑(同名剑现存数把,这把现存于上海博物馆)越王州勾剑(同名剑数把,这把现存于湖南省博物馆)吴王光青铜剑(中国国家博物馆)吴王夫差青铜剑(

  • 越王勾践说的是什么样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科技达人不凡标签:勾践

    在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发生了战争。越国被吴国打败,越国勾践被夫差俘虏,后来,吴王夫差释放了勾践,让他回到了越国国都会稽。勾践在坐卧的地方吊了个苦胆,夜里躺在柴草上,面对苦胆。每天吃饭时都尝尝苦胆,总扪心自责:"你忘了会稽大败之辱吗?"就这样勾践跟同甘共苦共同命运,经过十年发展生产,积聚力量,经过十年

  • 卧薪、尝胆、食粪-越王勾践的隐忍

    历史人物编辑:小三说史标签:勾践

    前篇说道,吴王阖闾打败楚国,成了南方霸主。吴国跟附近的越国(都城在今浙江绍兴)素来不和。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吴王利用越国国丧时期,发兵打越国,吴越两国在携李地方,发生一场大战。吴王阖闾满以为可以打赢,没想到打了个败仗,自己又中箭受了重伤,再加上上了年纪,回到吴国,就咽了气。吴王阖闾死后

  • 越王勾践后裔迁到江苏,七百年来人才辈出

    历史人物编辑:肖瑶标签:勾践

    越王勾践,又名鸠浅。是春秋末战国初,于越族的君王。公元前473年灭吴国,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号称霸主,威震中原。公元前465年,勾践卒,他的子孙居于霸主地位,此后,越国开始走向衰落,而这正是越国人的第一次流散。史载,越国人流散到了今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区。目前,越王勾践的后裔,有欧阳姓、

  • 勾践复仇成功,灭掉吴国后,其王后为何马上自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大讲官标签:勾践

    勾践的王后雅鱼,在越国攻破吴国的时候选择自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她的气节。勾践这个人能同患难,不能同富贵。勾践复国以后,雅鱼深知自己人老色衰,根本不能取悦勾践。另外,当时雅鱼看到勾践做的种种事情,也让她很悲伤,最后才选择了自杀。这笔烂账,其实还得从当年越国被灭国的时候说起。话说在东周时期,诸侯乱战,越

  • 勾践灭吴后,盛极一时的越国,为什么逐渐落伍了?

    历史人物编辑:朱哥爱民标签:勾践

    勾践领导的越国,没能成为战国七雄,有三方面原因决定:一、越国实力较差勾践通过极其残忍、变态的方式(让自己的士兵自杀,吸引对方的注意力),解决了吴王阖闾的性命,但在之后和吴国的屡次战争中,都没能占得便宜,说明越国的实力低于吴国。夫差在位时,吴国的实力达到巅峰。吴国向中原扩张,和头顶的齐国干过几仗,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