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只要一打起仗来,就会持续好几个月的时间,时间久的话会长达数年。那么多青壮男子聚集在一起,生理需求怎么解决呢?
曾经在史籍中记载了一次军营哗变事件,就是因为将士的生理问题没解决好,情绪积攒下来引起的。这件事情发生在西汉时李陵军营中,
后来李陵打破军中无女的传统,招来“余女”解决问题。
李陵这样解决士兵生理问题的方法,并不是他首创。那么究竟是谁最先将女人纳入军队里,方便士兵解决生理问题呢?
可以说这类随军的女性就是我们通俗语言讲的军妓。随着时代发展,军妓到了后来演变成一项制度执行下来。
而这项制度最先的创始人是越王勾践。
军妓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丞相管仲进行改革,为了增加税收,设立“女闾”,也就是最早的妓院。
这里服务的对象是有钱人,只要你出得起钱,就能进来消费,他们大部分是达官贵人,也有小有余钱的老百姓。女闾赚来的钱都用来充当军饷了。
后来,勾践卧薪尝胆,时机成熟之后就领兵伐吴。为了提升士兵战斗力,凝聚士气,想出了军妓这么个法子。
史书《吴越春秋》上就明文记载,越王勾践将有过失的寡妇送到军营里,让将士能与之欢好,缓解他们的相思之情。那时勾践还没成功复国,军队开拔到哪里,就到哪里征召军妓。
《越绝书》就记录说,勾践即将兴兵攻打吴国,秣马厉兵,他派人掳掠妇女送到山上军营里,让士兵解决生理问题。等军队拔营走了之后,这件事就被那些掳掠妇女说了出来,因此流传开来。
营妓制度从汉武帝时开始设立
雄才伟业的汉武帝刘彻建立了不世功勋,他将大汉朝的威名传播到遥远的西域。历史上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汉武帝穷兵黩武,他统治的几十年的时间花光了前面三代的积累。
汉武帝时代打仗远征不仅开销巨大,这么多的青壮男性远走他乡,也是一个大问题。任何带兵打仗的人,必须照顾到士兵的情绪。如果没处理好,可是会出大问题的。
汉武帝听从大臣建议,在军中设立军妓营,让这些女人随军出征。不过由于打仗机动性很强,所以随军的女人带不了多少,所以军妓营里的女人,一个人所需要服务的士兵人数众多。在军队进行转移时,没人会在意军妓的安全问题,所以她们死亡率很高。
在可查看的资料文献里记载说,古时候并没有军妓,是汉武帝开始设立军妓营,让女子专门服务军中没有妻子的士兵。从此,营妓作为制度定下来。汉武帝能够大败匈奴,军妓营也起到不小作用。
军妓里的妇女从哪里来的
从越王勾践到处掳掠寡妇开始,汉武帝刘彻为军妓设立编制,直到后来历朝历代完善军妓制度。这些女人都是哪里来的。从掌握的资料看,被迫成为军妓的女人主要来自三个地方。
第一个重要来源就是罪臣的家眷。
我们经常在影视剧里看到大臣因为获罪,牵连全族,然后就会听到宣判罪臣家族的男性成员全部杀头,女眷则发配去教坊司。教坊司原本是管理宫廷表演事务的机构,后来慢慢演变成了官办妓院。
罪臣的家眷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她们也不是给士兵们准备的,主要是服务高级军官。罪臣家的小姐太太们经过教坊司,最后流入军中,通常也只会侍奉营长以上的军官,下场不至于太凄惨。
营妓中第二个来源就女性战俘,或是抢来的女性。
女性随军的人数非常少,所以女性战俘非常少见,最多的就是敌军的随军女妓。至于抢来的女性,攻城后有的将领会约束士兵不能太过分,有的将领则会纵容士兵掳掠妇女。
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某位将军将敌国公主掳去的情形,现实中是不会发生的。一般大军攻破敌方城市后,士兵最先去的地方是青楼。他们解决完生理需求后是不会付钱的。
很多青楼女子就被第一批赶到的士兵带回军营,继续遭受其他士兵的侵犯。士兵们解甲归家后,绝对不会对妻子说起这些经历。可见战争有多么残酷,将人的兽性都给激发出来。
至于营妓的第三种来源,就是自己国家里的青楼女子。
战时非常时刻,国家就会向青楼征召女子去军营服务。当然这样的事情,已经有名的花魁们是不会去的,所以去军队的只能是地位低下没有话语权的女人。
历史书里记载的“青楼征妓”这种情况,通常都是战争持续很久,双方陷入胶着状态,眼看自己这边一时半会儿打不赢。基本上国家出现这样的情况,就离亡国不远了。南宋就出现了很多次青楼征妓,没坚持多久就亡国了。
上面阐述的三种情况是最常见的,除此之外,军队里会允许士兵携带家眷一起出发。比如百夫长,妻子可以随军,白天在军营里干些后勤工作,晚上与丈夫共寝。
像这类情况非常少见,因为在古时候,妻子需要留在家里照顾老人与小孩。而且还有一个原因,男子作战很容易牺牲,到时妻子没了丈夫的保护,将军是不会约束其他士兵,这时妻子的下场也不会好。
说了这么多,历史上的营妓非常悲苦,她们可不止帮军人解决生理需求就完事了。白天她们必须干活,整理内务,洗衣做饭,打扫营房,还得帮忙照顾受伤士兵。总之,营妓的生活十分悲惨。
总结
战争带来的悲创远不止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感概举世无双的盖世英雄,孰知这些英雄赫赫战功后面除了数不清的士兵尸骨外,更有无数女子的血与泪,屈辱和伤痛。
我们呼吁和平,珍惜生命与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