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看受尽凌辱的社畜勾践是如何从吴王马场脱身归国

看受尽凌辱的社畜勾践是如何从吴王马场脱身归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钱宇豪 访问量:4240 更新时间:2023/12/12 1:15:17

勾践被吴王夫差在夫椒击败之后,为避免亡国,选择了前往吴都姑苏为奴,换来了越国暂时作为强吴的附庸而残存下来。勾践在吴国为奴三年,任由吴人打骂凌辱,坚持做到了摇尾乞怜,也决不反抗,最终以“问疾尝粪”的神操作博得了吴王夫差的巨大感动和深厚信任,夫差破天荒地对勾践单独提出了毫无条件的许愿活动。

勾践早已经过深思熟虑,在夫差面前断然拒绝了任何赏赐,他直面夫差深情地表白道:“以前在越国不尊重大王,是我年少时的狂妄,与大王夫椒一战,我才知大王的神武和天威,岂是我一介凡夫贱命可以抵挡的!我为大王养马三年,在大王的庇护下,活得平凡而轻松,无忧无虑,这才是人生幸福的真谛!越国繁琐的政事,只会让我这样平庸愚蠢不堪重任的人,整天心惊胆战,还自以为是,最终哪一天肯定还会死于各种阴谋而不能善终!是英明的大王让我远离了危险,脱离了苦海,是您的仁慈,让我安享着真正太平的人生!所以像我这样微贱的役臣,只愿生活在大王荫蔽之下,就已经是天大的福祉,早已心满意足,不愿也不能再要任何赏赐了!”

夫差听了心里美滋滋的,他也不曾想过勾践这张嘴尝粪之后,说起话来却越发的甜腻受用,便对勾践说道:“勾践世兄,我明白你的心意,谁年少时还没有过一回狂妄呢,只是你曾经也作为一国之君,这样的狂妄确实代价太大,当然这也正如你说的,你确实也不适合当什么国君,实实在在,安安分分地过小日子挺好,这些打打杀杀的事儿,我勉强还能做得来,有时我也心烦,实在是没办法,既然你啥都不要,那你就好好在吴国住下,不过伍相国跟我说了,看你这几年也挺辛苦的,要是想家了,哪天跟我告个假,回越国老家去逛逛,玩几天回来再上班也没问题!”

这话让勾践听得全身上下都汗毛竖起,背脊直冒冷汗,他赶紧回答道:“在大王的庇护下,越国臣民和吴国臣民一样,都是大王的臣民,吴越两国就像一个大家一样,我用不着放下手里的工作走那么大老远跑到东海越地去,吴国这里也就是我的家了,我在这里很安心了。”夫差听了这话,连连点头,这就让勾践告退了。勾践心里很明白,这都是伍子胥在背后策划着,如何让夫差在言语中试探出自己还有图谋和异心,所以勾践此时更加谨慎小心地行事,更加卑躬屈膝地做人,让夫差看不出他有一丝对越国的留恋,也让伍子胥找不出一丝可以加害他的机会。

而远在越国的文种、范蠡为了保全越国,经过三年的努力把越国打理得井井有条,对吴国的任何要求也是务必做到了尽善尽美,又因为勾践在吴国的改造表现极好,夫差也就没有对越国的残存势力施加太过分的巨大压力。这时候越国却发生了一些暗潮汹涌的事情,反倒推动了勾践得以还国的步伐。

原来是越国的旧勋贵大臣们见勾践北上为奴为质,既同情又心痛起来(在春秋战国时期远赴他国为质的王族非但不会被国人轻看,反而当作是为国牺牲的光荣,而得到更大的尊重,譬如秦王赢政早年就在赵为质,赵大臣触龙劝赵太后送少子长安君入齐为质也是如此)。那些曾经反对过勾践的老臣们,现在又转而担心越国军政一直掌握在楚人文种和范蠡手中,恐怕日久越国真的要亡于他人之手,便无论是暗地里还是公开场合都有了迎勾践还国的意愿。

他们都认为越国已经向吴国称臣,几乎是有求必应,现在越王在姑苏扣押了三年,也没有任何使吴国不满的地方,那就说明越国已经把一个战败国所能做到的都做到了,吴国既然以王者霸主自居,就不应该让越国的臣民一直都受两个楚国客卿的监管,而让勾践这样知罪服罪的一国之王一直在吴国为奴受罪,这样等于侮辱了千万老实纯朴的越人,也侮辱了他吴国自己的威名。

文种、范蠡二人得闻越国勋贵们的心声,非但没有生气,反倒觉得这是营救勾践回国的时机来了,二人商议之后,便让范蠡组成外交代表团北上姑苏,向吴王夫差进行了以下陈述:“现在越国在我和文种大夫替大王精心打理之下,勉强还过得去,但是现在越人们的心思却越来越让我和文种担忧,之前越王勾践兵败入吴,没有子嗣,我俩都是楚人坐镇越地,本来就是权宜之计,当时越人见吴军兵临兵城下,一时都成惊弓之鸟,不敢有所怨言,但时间长了我俩肯定是压服不了黑鸦鸦的那一大片越人,大王还不如放经过三年改造后的勾践回去平息众怨,要是等到我俩弹压不住,大王还要动用大兵镇压,反而有损大王的美名,更何况现在越国对吴国的臣服,带来了那么多朝贡和税收,如若一旦出事,这些好处还能不能持续真不好说,我们看勾践回去也必定会好好服从大王的安排,希望大王认真思考,早做决断。”

吴王夫差听范蠡说得如此在理,之前本就了解到越国的一些不满之情,同样也想到了这一层,也有意放勾践回国,奈何勾践本人也表过态了坚决不肯回国,最主要还是相国伍子胥从中阻拦不肯放走勾践,现在范蠡亲自从越国过来反映实情,提出这个合情合理恰合时宜的请求,吴王也乐得成就一番仁义美名,心下便决定放勾践回国去了。第二天在朝堂,他就当着众臣和范蠡的面,同时又一次破天荒让勾践也立于殿前,宣布了这一决定,以王命欢送越王勾践回国,替上国吴王打理越国一应大小事务。勾践这才不敢抗命,伍相国更是目瞪口呆,无言以对。就这样勾践被范蠡拎回久别三年的越国去了。

越王勾践不讲武德先尝粪后吞吴,真是吴王夫差大意了吗?

标签: 勾践

更多文章

  • 少年家贫,辅佐勾践,成就霸业而急流勇退,成就千古商业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李艳芹标签:勾践

    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几乎人尽皆知。勾践通过卧薪尝胆成功复仇,走上了霸主之路。勾践成功复仇过程中有两个人起到了关键作用,一个是文种,而另一个是范蠡。咱们今天就说说范蠡。范蠡在政治与商业上的成功,离不开两字变通。少年家贫,辅佐勾践范蠡出生在楚国宛地三户,也就是现在的南阳淅川县滔河乡,范蠡年少家里比较贫困,

  • 越国复国后,勾践的王后雅鱼为何反而自杀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潘阿利标签:勾践

    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和夫人雅鱼共同在吴国经历了三年的苦难。他们回国后,最后成功复国。按说这样的一对患难夫妻复国后感情应该会更加真挚,可是,在取得胜利后,结果怎样呢?其实,勾践既有勇有谋,又是一个心胸比较狭窄的人。其实,吴国在阖闾时期,军事力量达到鼎盛,但却被勾践打败,阖闾重伤而亡,由此可见勾践有

  • 如果范蠡不自动功成身退勾践会不会对他赶尽杀绝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圈瓜王标签:勾践

    原来如果范蠡不主动退兵,勾践会杀了他吗?勾践决定在吴国出兵之前先发制人攻打吴国。范蠡劝阻,勾践不听,继续出兵。夫差听说后,派出精锐全部进攻越军,在扶角大败越军。勾践只带五千士兵退守会稽。吴军追击包围。”勾践被困在会稽,叹息道:“到此为止了吗?文仲说:“唐属下太,文王囚离离,晋重耳去翟,齐小白去莒,死

  • “卧薪尝胆”就能灭掉吴国?其实勾践的底气来自于这个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小前沿标签:勾践

    史书上说“习流二千人、教士四万人、君子六千人、诸御千人”。而粗略算下来,这就是五万人的正规军标准倘若是算上后勤补给的服务人员,至少也得有10万人的男性参加了越国的军队。但问题是,越国怎么可能有这么多的人口呢?毕竟,当时越王勾践从吴国跑回越国之后也只有短短十年不到的时间,这么大规模的军队是从哪里冒出来

  •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掉吴国,成为春秋时代最后一位霸主

    历史人物编辑:胡润平标签:勾践

    越国的前身是古代的于越部落。相传是夏朝大禹的直系后裔,国君为姒姓。据说当年大禹巡视天下时,驾崩于越地。到第六代国君少康时,为祭祀祖先大禹并让后代香火不断,少康就将自己的三儿子无余封到于越(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无余奉守对大禹的祭祀并与当地的原住民融合,建都于会稽。越国的整体状况一直比较落后,很少与中

  • 荆州古墓出土越王勾践剑,历经2500年不朽!

    历史人物编辑:琳琳佳严严标签:勾践

    导读:1965年,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一号墓出土越王勾践。越王勾践是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勾践牺牲的典故一直流传至今。春秋时期,吴越地区的兵器制造技术领先于中原其他地区。越王勾践剑被誉为天下第一剑。神器!春秋越王勾践剑长55.7厘米,剑柄长8.4厘米,剑宽4.6厘米。圆形,剑身布满规则的黑色菱

  • 那个为勾践灭吴的美女,最终被沉到江里

    历史人物编辑:美言不文娱乐社标签:勾践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苏轼诗中的句子。苏轼把西湖比喻为西施,化抽象为形象,巧妙地说出了西湖,无论春还是冬,无论晴天还是雨天,都很美。就像西施,无论是淡妆还是浓妆都美。西施是春秋时期,越国著名的美人,在先秦的文献中,有多次提及。关于西施,最为著名的莫过于“献身吴王”和“泛舟五湖”,前者是

  • 范蠡看出勾践的性格缺陷后,为何依然选择辅佐他?

    历史人物编辑:刘培标签:勾践

    自古以来,君王与臣子之间除了相互合作以外,也有斗智斗勇。君王在观察臣子,看臣子是否能为他所用,臣子也在观察君王,揣摩自己应当如何对待君王,才能在为国尽忠的同时,不给自己招来祸事。可有的时候,臣子就没有这些烦恼了。比如春秋战国时期,如果发现君主不值得自己效力,那么大部分大臣会选择换一个君主。可也有一条

  • 越王勾践为什么“尝胆”,竟是因尝便后口臭?

    历史人物编辑:贺鹏标签:勾践

    在春秋战国时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典故那是最激励人心,也是为后世广为流传以及极力推崇的,一个君王,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惜艰苦,刻苦图强的意志。但是越王勾践为什么要“卧薪尝胆”?这里面到底有何隐情?真相是什么?“越国到底惨到什么程度?”越王勾践在吴国受尽屈辱回到国内后,越国那是一片惨状。从领土上面来

  • 勾践的自述:鬼知道我在吴国曾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贺鹏标签:勾践

    -壹-夫椒一役,以越国的惨败而收尾…当时,孤万念俱灰,唯想一死了之,但范蠡、文种二臣极力周旋,画计出谋,方才使孤重新振作起来,并全力向吴国乞和…乞和曲折,虽然最终如愿,且虽然这一结果的得来所付出的代价极为惨重:越国举国为奴,孤夫妇二人入吴为仆…而生死依旧难卜…但好在可以暂时不死!去往吴国之前,孤又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