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勾践灭吴的“真相”,不是卧薪尝胆,而是建立了越国命运共同体

勾践灭吴的“真相”,不是卧薪尝胆,而是建立了越国命运共同体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柳州阿妹侃历史 访问量:4159 更新时间:2023/12/23 19:05:39

在不起眼的史书之中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越王勾践为了消灭吴国,以身作则带动整个越国发展,以促进生育为基本前提,最后一举成为了春秋最后一霸,这样的故事对于今天的作用是在于历史照进了现实,而不是如同传统史学观点那样让我们苦心的学习越王勾践那种坚持精神,历史能够照进现实,与今天的策略相互对应,让人激发热情。

越王勾践的身世首先就不用说了,司马迁老先生的记载说是当年大禹的后代,这一点是查询考证不清楚的,但大概来说是不靠谱的,因为更多的观点证明夏朝开者大禹应该的来自于靠近中原的西羌地区,而越王勾践所处的福建闽越一带在当时属于未开发地带。越王勾践是大禹后代之一,只不过沦落到了吴越地区成为了蛮夷君主,这种说法自春秋以来就较为盛行。

吴国和越国的争霸战争一直以来就是互有胜负,那个时候的勾践成为了吴王夫差的手下败将,为了一雪前耻,他甚至开始做吴王夫差的下人,将自己越国国君的地位放低和普通佣人一样,这一下子就减少了吴王对于他的怀疑,这样坚持了三年之后勾践回到自己的国家做了一件大事情,这件事情按道理来说应该是中国历史之中最早之一,以国家层次鼓励生育的政策。

当时越王勾践回到越国之后就看清楚了自己国家和吴国的巨大差距,所以和丞相范蠡制定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战略计划,这些计划在史书之中简单到就是几个字,可能是国君做做样子与百姓一起吃苦,可能是减轻国家境内的赋税,也有可能是加强对于越国士兵的训练,这些都是大而空的东西,根本没有落到实处,阅读历史的人对于这些东西千百年来都已经免疫。

没有仔细的方针很难在我们心中响起波澜,所以司马迁没有记载到的东西在《国语》之中的《越语》部分有着详细的记载,当年的越王回到国家之后鼓励生育到底是怎么做到,具体的实施步骤将会抽丝剥茧一般的展现在大家的面前,让大家知道事情具体细化的好处,史书之中可能真的就是冷冰冰的几个字,这是史官的局限性所在,但具体细化则是我们的好奇心所在。

当年的越王勾践回到国内之后降低了自己的生活标准,颁布了一道具有行政法律效应的旨意,在这道旨意之中明确的规定说:越国境内归属官方管辖的百姓,这里的百姓指的是有户口编制所在的百姓,那些在山林湖泊之中生活的蛮人越族当不在这个行列之中,越国境内有户口的百姓年轻人不能娶老女人,年老之人不能娶年轻貌美的女子。

这一点很多人没有懂是什么意思,其实是古人的智慧所在,越国时代就已经意识到了年纪差别巨大的婚姻对社会造成的一个巨大畏寒,首先年轻人娶年老妇女为妻大部分都是热爱其财富,没有真正情爱所在,妇女年老之后生育也会出问题,对于国家发展没有好处,因为财产产生争端对于越国社会没有好处。越王勾践和范蠡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要禁止。

而在年纪大的成年男子不能娶年轻娇妻实际上是阻碍障了越国年轻人的择偶权,越国社会等级分化本来就很严重,有钱人几十个妻子自然没有问题,但越国普通和穷困年轻人大部分时候找一个年级对等的老婆都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因为当时重男轻女的思想影响,更是加重了这个问题,所以勾践禁止老男娶少妻实际上就是在为放眼未来。

女子十七不嫁,男子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这是勾践命令之中的第二条,意图是相当的明显,将越国年轻人的结婚年纪从西周时代的男子三十不娶,女子二十五不嫁,父母有罪的法律标准直接拉低到了男二十,女十七,从千年标准来看,对于人类社会延续是一件好事情,从十年百年来看,对于越国社会人口大量繁衍是一件好事情,人多了之后可征召的兵员自然也就多了,国力也会随之增强,到时候复仇灭吴还是难事吗?

将分娩者以告,公令医守之。越国第三条行政命令。翻译成为现代文就是说把即将分娩女子的个人信息报告给当时越国的基层官府,官府的长官就会派遣妇产科的医生协助生产,遇到突发事件也可以解决。这条行政命令下达之后让越国生育存活率大大提高,越国百姓的凝聚力进一步的增强,说到底是初步实现了免费生育政策,超前当时的欧洲两千六百年之久。

生男子,奖励两壶酒加一条狗;生女子,奖励两壶酒一头猪;生二胎与三胎,官府在前面奖励的基础之上将提供奶妈和保姆服务。这是越国的第三条行政命令,依旧是围绕生育在做文章,翻译成为现代文其实就是越国版本的奖励生育,生男奖励,生女奖励,多生还奖励,当年物质如此匮乏的年代,勾践能够狠下心来拿出这样的丰厚的奖励,为生育家庭提供保姆和奶妈服务,确实是解决了很多不敢生家庭的后顾之忧。

家中嫡长子且是唯一的男子去世之后,直接免除三年的赋税钱;家中的男子死了,直接免除三个月的徭役赋税;家中孩子去世,勾践或者朝廷长官一定会出面亲自参与丧事,哭着去埋葬。这是越国政府的第四条政令部分内容,对于一个家庭的关心和嫡长子与庶长子的位置都已经确定下来了,从下到上一法律的形式加强了地位之前的区别,让人从小就形成尊卑有序的观念,对于轻徭薄赋也是做到了实处,考虑到了穷困人家的实际难处。对于人心方面的笼络让基层官员和国君作为表率,收拢人心,增强了越过民众的凝聚力。

对于那些家中丈夫去世的寡妇家庭、老婆去世没有再娶的鳏夫家庭、有重病无法治愈和极度贫困的这四类家庭。越国政府的基层官府负责提供他们子女后代的基本生活费用,这里基本生活费用应该是口粮一类。这是越国政府第五条行政命令,从国家层次照顾到了越国境内的“弱势群体”,让百姓老有所医,幼有所养。让这些弱势群体在社会之中有自己的生存空间,而不是被使用完毕之后无法使用就像垃圾一样被丢弃。

总结

从前史书之中说越王勾践是三千越甲可吞吴,花费十年的时间就灭掉了吴国。对于这一段历史我一直都不敢轻易的去相信,这不仅是因为吴越两国实力的差距,更是因为没有了解到勾践回国之后与范蠡等人实行的新政。

这样的“越国新政”包含了婚姻保护、生育保护、奖励生育、社会救济、关爱弱势群体、强化国家民族凝聚力,这些政策很难想象是两千六百年之前的古人制定的策略,比之今天都算出色,有这样的执行力和基层官府,越国一代人十年时间灭吴又有何难呢?

标签: 勾践

更多文章

  • 我国5大文物事故:勾践剑海外受损,无价之宝被冲进厕所

    历史人物编辑:宋晋凯标签:勾践

    导读:文物,是一个国家历史的象征;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祖先留给后世的财富。我国的文物因为数量多、种类齐全,为方面保护划分了等级,分为一般和珍贵,珍贵里分一级和二级。我国的一级文物少之又少,可以堪称是国宝。但是在这些国宝展览时往往会出现,意外,不是文物受损就是文物被破坏;这5大文物事故是典型的案例。越

  • 勾践都被吴国给囚禁为奴了,怎么后来还能崛起?

    历史人物编辑:王二猛标签:勾践

    前言:春秋时期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我们早已耳熟能详,其中有意思的是,勾践作为一国的君王,在投降吴国后,名为受降为臣,实则是在吴国为奴,每日不是当马夫,就是当仆人,受尽了屈辱。正常情况下,一国的君王变成了这样子,基本等待他的要不就是亡国之君,要不就是刀下亡魂。而此时的勾践是既无法回到越国,也无法发起军队

  • 勾践剑海外严重受损?专家:谣言,但宝剑此后永久禁止出境

    历史人物编辑:孙聪标签:勾践

    导读:越王勾践剑,这是当今天下第一剑,这把剑是距今2500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物,因为过于珍贵被世人传颂无数次。本人也写过很多关于越王剑的事迹;包括其历史渊源,考古出土以及诸多谜团。但从未写过宝剑的展览的文章,今天写一篇比较令人痛心的事,那就是国宝越王勾践剑在海外展览受损一事。众所周知,越王勾践出土

  • 古时士兵行军,怎样解决生理问题?勾践想出高招,让后人沿用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武家新标签:勾践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在古代,行军打仗是经常发生的事,并且在冷兵器时代,一个国家实力强壮与否主要在于军队。而军队实力好坏,又主要在于士兵。古时士兵行军,怎样解决生理问题?勾践想出高招,让后人沿用千年。古时候的人当兵年纪和现在大有不同,士兵的年纪大约在15岁至60岁之间,年纪更大的都有。而我

  • 古人为增加人口都有什么办法?勾践和李世民有办法

    历史人物编辑:新移说娱乐标签:勾践

    古代是否也有鼓励人口的计划生育呢?还是有的。01各朝各代如何奖励生育?勾践的奖励很给力每个朝代都会鼓励生孩子,因为人口是国力和战争的根本。这几个每个朝代都有的政策就是念经到达多少的男女不婚嫁就是犯法,目的就是为了鼓励生育。中国人自古相信多子多福,因为人口在古代就是最强大的生产力和国力,所以多生孩子没

  • 古代士兵常年离家打仗,怎么解决生理问题?勾践想出缺德招数

    历史人物编辑:一零历史标签:勾践

    在古代只要一打起仗来,就会持续好几个月的时间,时间久的话会长达数年。那么多青壮男子聚集在一起,生理需求怎么解决呢?曾经在史籍中记载了一次军营哗变事件,就是因为将士的生理问题没解决好,情绪积攒下来引起的。这件事情发生在西汉时李陵军营中,后来李陵打破军中无女的传统,招来“余女”解决问题。李陵这样解决士兵

  • 勾践为何写作“鸠”践?与“戴胜”有关,在东夷部族,只有王独享

    历史人物编辑:王蓓蓓标签:勾践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举世闻名的勾践自用剑,以其寒光四射与锋利无比,而让世人称道,值得注意的是剑身铭文:“钺王鸠浅”和“自乍用鐱”。即:越王勾践,自作用剑。“浅”是“践”的通假字,可问题是勾践为何要写作鸠践?这要从东方部族

  • 勾践是一个小人吗?卧薪尝胆是隐忍蛰伏还是没有底线?

    历史人物编辑:刘利山标签:勾践

    文:秦磊春秋时吴越两国互相攻伐,结下仇怨。越王允常死后,儿子勾践继位。吴王阖庐趁勾践初立,兴兵伐越。勾践冷笑道:欺负本王年轻不是,来吧,叫你有来无回!两军对阵,气氛紧张到极点。吴越势均力敌,谁也不敢贸然发动进攻,只是龇牙咧嘴,喉管呜呜。这时,越国军阵中大踏步走来三列士卒。阖庐下令:备战!霎时,吴阵战

  • 勾践成功复国当上霸主,患难与共的发妻看透红尘,悄然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建标签:勾践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是一对现代人都熟知的对联,前一句说的是项羽破釜沉舟最后以少胜多,后一句讲的就是勾践卧薪尝胆打败吴国,报灭国之仇。后来也就此开辟了一个新的成语----卧薪尝胆,它是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

  • 为什么越王勾践灭吴后没有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永召说历史标签:勾践

    越王勾践是战国时期越国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因其高超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而被人们称之为“勾践”。然而,尽管他的贡献和影响力不容忽视,他却并未被称为战国七雄之一。首先,战国七雄这一概念是后人对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国家的称呼,而不是对个人的称呼。在当时,越国并不是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因此勾践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