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越王勾践剑,这是当今天下第一剑,这把剑是距今2500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物,因为过于珍贵被世人传颂无数次。本人也写过很多关于越王剑的事迹;包括其历史渊源,考古出土以及诸多谜团。但从未写过宝剑的展览的文章,今天写一篇比较令人痛心的事,那就是国宝越王勾践剑在海外展览受损一事。
众所周知,越王勾践出土自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一出土时根本不知道这是谁的佩剑,直到郭沫若看到文物上的“钺王鸠浅,自乍用鐱”八字后才确定这是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越王勾践”的佩剑。
文物出土后非常的低调,也恰巧当时遇上了文化大革命,这宝剑一直没有被展览。所幸的是这件宝剑没有被当成牛鬼蛇神销毁,而且在大革命期间的1973年前往日本展出。日本举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因为越王勾践剑的加入而被世界高度重视,这把谜一样的宝剑也被世界广知。
世界各国学者都将其称为“稀世珍宝”,都希望我国借此宝剑在自己国家展览,但基本都是受到拒绝的。直到1993年,新加坡举办了“战国楚文物展”并且邀请我国参加,我国当然非常重视便直接将越王勾践剑拿出展览。却没有想到在展览结束发生了意外,我国的稀世珍宝被新加坡人员卡在有机玻璃柄板上。
第二天,湖北一家报纸刊登《不是“国宝”要出国,而是“活宝”要出国》的文章,这篇文章指出宝剑在新加坡严重受损,甚至说宝剑被折断。除此,还抹黑我国文物人员,认为他们是有商业目的的,即“洋人牟利,国人出国,文物遭殃”。但专家很快出来辟谣。
说越王勾践剑并没有严重受损,而是“轻微受损”,专家称“剑刃部只有一道长0.7厘米、宽0.1厘米的伤痕,不属于严重受损,更别说折断”。但我国民众知道后都非常气愤,表示:7毫米的受损就不是受损,为何要将国宝拿出国展览?这一事件后,越王勾践剑再也没有被允许出境展览,直到2002年,这把宝剑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永久禁止出境展览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