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屈原的故事:“屈原否定论”与“屈原弄臣论”,荒唐观点的来历

屈原的故事:“屈原否定论”与“屈原弄臣论”,荒唐观点的来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周强 访问量:354 更新时间:2024/2/14 15:15:55

读者一定会发现,关于屈原的身世、经历、创作,基本都是有争议的。其中还有一些奇怪的观点,认为屈原本人不存在,或者有说他名下大部分作品不是本人的,我们称为“屈原否定论”;还有虽然认为屈原存在,但说他是楚怀王的男宠、弄臣,我们称为“屈原弄臣论”。这里我们就来逐一批驳。

所谓“屈原否定论”,即否定屈原其人其作。对于屈原的否定,最早始于近代学者廖平。他在1913年给谢无量看过自己著作《楚辞新解》,此事被谢无量记载在《楚辞新论》中。其中提到,廖平认为《屈原贾生列传》文义不连,前后矛盾。《楚辞》讲的是天上非人间的事。《离骚》实际上是《秦始皇本纪》中秦博士的“仙真人诗”,“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是秦始皇的自序。秦国也是帝高阳之后,秦始皇自称“朕”,不是很符合吗?

廖平之后又有胡适。胡适主要从两方面进行质疑,一是继承廖平观点,认为屈原既被放逐齐国,为何之后又能回国纳谏,屈原劝谏怀王的“秦虎狼之国,不可信”在《楚世家》是昭雎的话;而《楚世家》屈原说“何不杀张仪”与“怀王悔,追张仪不及”在《张仪列传》没有记载。二是认为屈原这种儒家忠臣观,不会在汉代以前发生。结论是“我们若不愿完全丢弃屈原的传说,或者可以认为《离骚》为屈原作的。《九章》中,至多只有一部分是屈原作的。”

胡适之后又有何天行,他认为屈原此人不存在,《离骚》是淮南王刘安的作品。只不过因为刘安谋反,刘向才虚构屈原为《离骚》作者,而《屈原列传》也是刘向伪造入《史记》的。何天行同时代又有卫聚贤,认为屈原是贾谊伪造的,贾谊在《新书》中有“其为原无屈,其应变无极”,所以贾谊虚构“屈原”一名;而太史公因为同情《离骚》作者刘安,索性将错就错,捏造了《屈原列传》。他们的观点源于东汉荀悦《汉纪》记载的“刘安作《屈原赋》”。

新中国成立后,主要质疑的有朱东润,观点与何天行大同小异,经过郭沫若等人批判后,“屈原否定论”在大陆销声匿迹,但却在日本产生了广泛认同,代表人物有冈村繁、铃木修次、白川静、稻畑耕一郎、三玲泽尔等。比如白川静认为,《楚辞》是楚国巫师的祀神乐典,而屈原可能只是巫师首领,“正则”“灵均”都是巫师名字,所以《离骚》等都不是屈原个人抒情作品,而是巫师的集体创作。所以《楚辞》不是进步的作品,反而是保守文学的悲歌。

为什么“屈原否定论”会此起彼伏?简单说,在《史记》之前,记录屈原其人的只有《楚辞》中的几篇和汉初贾谊的《吊屈原赋》,先秦诸子和《战国策》等史料均无记载其人。《史记》中虽然给屈原立传,《楚世家》也提到屈原,但又与《新序》《战国策》存在矛盾。《屈原贾生列传》其中的一些内容,又明显类似小说情节,比如屈原在死前遇渔父、作《怀沙》,抱石沉江,确实不可能是真实发生的事件。所以这些探讨并非没有一定价值。

但是,如果以此否认屈原存在,以及《离骚》等篇的独立创作性,则是大谬特谬。诚然,《史记》中确实有不少文学成分,以致出现一些矛盾与虚构的内容,但这不能消解屈原作为中心人物的存在。贾谊和屈原虽然间隔了一个秦朝,但两人活动时间相距仅百年。贾谊又是博学多才之士,他说屈原作《离骚》,完全没有理由推翻。至于说屈原是巫师,当然也不能轻易认定,顶多说其作品深受楚巫文化影响,这也是他生长的土壤所决定的。

至于刘安作《离骚》说,目前来看更无法成立。虽然《汉纪》说“刘安作《屈原赋》”,但同事在《汉书》为“刘安作《屈原传》”,为何舍弃早出的《汉书》而相信晚出的《汉纪》?更关键的证据是,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一号汉墓出土了《离骚》《涉江》残简,墓主夏侯灶是开国功臣夏侯婴之子,卒于汉文帝十五年。由此可见,《离骚》绝对不可能是汉武帝时期作品,而《吊屈原赋》与《史记》更不存在刘向伪造之说。

最后要说的是“屈原弄臣论”。这个说法来源于1944年华西大学教授孙次舟的演讲。他也认为《屈原列传》不可靠。但他不否认屈原不存在,也不否认屈原创作辞赋。只不过认为文艺家没有独立社会地位,类似于西汉的东方朔郭舍人、枚皋等人。《离骚》经常以香草美人自比,更加体现屈原的女性化。所以屈原只是楚王的男宠,与靳尚、上官大夫争宠失败而被放逐,绝望之极而自杀。他认为《离骚》“充满了富有脂粉气息的美男子的失恋泪痕”。

孙次舟的观点当然更充满臆断。诚然,不少文艺工作者社会地位低,但决定的是他们本人的出身,而不是他们的文艺天赋和成就。屈原本是楚国屈氏子弟,怎么可能要以美色取悦君王呢?而“香草美人”只是一种象征性比喻,周初商代箕子作《麦秀》,称“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来影射纣王,难道箕子也是同性恋?而且就算是东方朔、郭舍人、枚皋这些以文学才华亲近帝王的近臣,也不能说就是男宠吧!

作者林屋公子,文史作家,主攻先秦秦汉史。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悟空问答签约作者,澎湃历史专栏作者,网易历史专栏作者,百度ta说合作作者,全历史合作作者,出版有《先秦古国志》《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山海经全画集》实体书三种,作品散见于《国家人文历史》《同舟共进》《北京晚报》《疯狂阅读》《醒狮国学》《百家讲坛》《威海晚报》等报刊杂志及自媒体。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标签: 屈原

更多文章

  • 屈原是如何一步步被逼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屈原

    大家说五月五的端午节的意义是什么?我估计大部分人会说:“不就是纪念屈原投江”吗?可是,一个人投江有什么好纪念的呢,所以,端午节正真的意义是让我们去记住屈原之死的历史教训。那么屈原为什么要投汨罗江呢?战国末期,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国力大增,成功击败了昔日的霸主魏国,综合国力跃居“战国七雄”之首先,其他六

  • 端午节纪念屈原,如果屈原主政楚国,能否避免楚国被秦国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忆三线标签:屈原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续齐谐记》最早将屈原和端午节联系起来,这是南北朝时南梁吴均的神话志怪小说,此时屈原已去世750年以上。端午节纪念屈原是后人

  • 秦宣太后和羌戎民族的义渠王生有二子,这两个孩子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王公子讲史标签:宣太后

    贵为太后之尊的秦宣太后和羌戎民族的义渠王私通,并为其生了两个儿子,两人私通时间长达34年,最后义渠王死在宣太后手里,义渠还因此被灭国灭族,可以说宣太后为了秦国是下了一盘很大的棋。 秦宣太后是楚国人,芈姓,别人称之为芈八子,最让人熟悉的还有一个名字是芈月,孙俪主演的《芈月传》说的就是她,宣太后是中国历

  • 大秦秘史:秦昭襄王为何执意要杀自己的弟弟?宣太后芈月难辞其咎

    历史人物编辑:亮亮老唐标签:宣太后

    说到大秦帝国的宣太后芈月,那可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女性,要是论辈分,就连后世的吕后、武则天、孝庄、慈禧等人,也得管咱们芈太后叫一声前辈。公元前267年,秦昭襄王杀掉了自己的弟弟,公子市。然而在公子市的葬礼上,秦昭襄王是哭得最为凄惨的一个,还下令要在七国之内严查凶手,一旦抓到,立诛九族!只可惜昭襄王

  • 秦武王死后秦昭襄王即位,宣太后掌权秦昭襄王为何几十年没有夺权

    历史人物编辑:张勇说历史标签:宣太后

    公元前307年,年仅23岁的秦武王嬴荡,在周王宫与大力士孟说比赛举代表秦地的龙文赤鼎,不慎砸断双腿,失血过多而亡。在许多人眼中,秦武王有勇无谋,刚愎自用,是一个只知道蛮干的莽夫。纪轻轻的他没有留下子嗣,最终他的异母弟弟嬴稷登上了秦王之位,是为秦昭襄王。秦昭襄王虽然不及秦武王勇武,却比他更适合做一国之

  • 义渠王与秦宣太后有两儿子,为何又会被其所害?大秦利益高于一切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好旺角V标签:宣太后

    引言及昭王立,义渠王朝秦,遂与昭王母宣太后通,生二子;至王赧四十三年,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宫。——《后汉书》秦宣太后,又称“芈八子”,是《芈月传》中芈月的原型,她具有很高的智慧和才华,虽然是女儿身,但她仍然演绎出一段丝毫不亚于男儿的枭雄生涯。在她传奇的一生中,与义渠王的私情最为令人津津乐道,两人私

  • 秦宣太后和义渠王育有两个孩子,这俩孩子哪去了?他们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三秋文史阁标签:宣太后

    宣太后芈八子是秦始皇的高祖母,秦昭襄王的生母,惠文王的嫔妃。芈八子是个传奇女人,她以位份不高的“八子”,一跃成为秦帝国的太后(历史上第一位使用太后尊号的女人),并执掌王权长达36年之久。芈八子与秦惠文王生有三子,分别是秦昭襄王嬴稷、泾阳君嬴芾、高陵君嬴悝。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芈八子居然还与义渠王

  • 18岁继位的秦昭襄王是傀儡吗?为什么前41年都是宣太后在主政?

    历史人物编辑:时代乐标签:宣太后

    秦昭襄王是一位极其聪明的人,以下几件事可以证明秦昭襄王绝不是傀儡:秦昭襄王不是傀儡在宣太后的眼里,秦昭襄王并不是自己最中意的儿子,在赵武灵王的干涉下,不得不做出的妥协之策,但由此以为秦昭襄王是傀儡就大错特错了。一、黄段子外交事件秦昭襄王继位不久,楚国攻打韩国,韩国向秦国求救。宣太后说了一段语不惊人死

  • 秦国秘事,秦昭襄王是如何从宣太后和魏冉手里夺权的?傀儡的逆袭

    历史人物编辑:刘欢说历史标签:宣太后

    ①政变自秦武王举鼎而死以后,秦王宫就陷入了风云诡谲的权力斗争之中。宣太后并不是立刻就获得了秦王宫里的权力,彼时的她还有另外一个政治对手,惠文后,即秦惠文王的正室。此外秦王宫外还有另外一股势力,即赵武灵王扶持的在燕国当人质的公子稷(秦昭襄王)。此时三股势力都在对空缺的秦王宝座虎视眈眈。惠文后扶持公子壮

  • 秦武王薨逝后昭襄王得以继位除为避免主少国疑外也有宣太后之因

    历史人物编辑:马帅标签:宣太后

    秦武王临薨逝前为何指定秦昭襄王为继承人?因为秦武王薨逝的时候才二十二岁,虽然娶了魏国女子为后,但还没来得及生下儿子。《史记·秦本纪》记载:“武王取魏女为后,无子。立异母弟,是为昭襄王。”实际上就算秦武王有儿子,但考虑到儿子的年纪肯定非常幼小,也很有可能让弟弟继位。首先,秦国相对于中原各国来说,地处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