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齐桓公后宫美女无数,他却为何最喜欢三个男人?

齐桓公后宫美女无数,他却为何最喜欢三个男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澜风说 访问量:3479 更新时间:2024/1/20 2:59:44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齐桓公篇(26)

主笔:闲乐生

齐桓公在中国好色帝王中可以说是排名前几的了。《韩非子》上说:“桓公被发而御妇人,日游於市。”意思是齐桓公他竟然经常披头散发,载着妇人光天化日的就在临淄大街上行其好事,真是惊世骇俗。那他到底有多少女人呢,史书记载,在他后宫中共有三位夫人,六位如夫人,其他姬妾无数。

除此之外,齐桓公在宫外也有很多情妇,更夸张的是,据《荀子》说:“齐桓,五伯之盛者也,前事则杀兄而争国,内行则姑姊妹之不嫁者七人。闺门之内,般乐奢汰。”说他竟然有七个情妇是他未出嫁的姑姊妹。

但谁能想到,齐桓公虽然博爱,但他最宠爱的却不是身边的女人,而是三个男人,而且是三个男小人。

领导身边,一般都有很多小人,越大的领导,就有越多的奇葩小人,想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钻营到他身边。齐桓公最宠爱的这三个男小人,或者是小男人,则更加奇葩。他们的奇葩程度,简直冠绝先秦,中华少有。

第一个小人,是个太监,名字叫竖貂。

竖貂本来不是太监,而是一个正常的男人,但为了能够贴身伺候齐桓公,身上零件太多不方便,他竟然欲练神功挥刀自宫,不当大臣当起了太监。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史籍可查的,第一个自宫之人,也是第一个留下姓名的宦官。所谓“竖”,本意是短小,引申为童仆,或宫中役使的小臣,比如古人骂人就常称对方为“竖子”;而所谓“貂”,就是东北人最爱的那种动物,它身体细长,皮毛珍贵,聪明伶俐,喜欢用自己的身体去温暖别人,从这个名字之中,我们大概可以猜到竖貂得宠的原因了。他的形象,或许不是影视剧中描写的那样心理变态不男不女的猥琐小丑,而是一个白白嫩嫩、腼腆害羞、看似人畜无害其实心机深沉的小鲜肉。

所以,我们大概也就能理解齐桓公为何要如此宠爱竖貂了。一个不知能迷倒多少妹子的小帅哥,却为了自己连命根子都不要,这样的大“忠臣”,哪里找去?

所以,对比“忠臣”界的祖师爷竖貂,后世的“忠臣”们“政治觉悟”实在太低了。仅仅停留在阿谀奉承、歌功颂德上,肤浅!何不学习前辈去做变性手术,从此常伴领导身边,高官厚禄哪里会少。

第二号小人,叫做雍巫,字易牙(有的古籍称狄牙),因精于厨艺而被竖貂推荐给齐桓公。齐桓公吃了易牙煮的菜后,立刻就像中了毒瘾般无可救药的恋上这种味道,从此再也离不开他了。

按道理,齐桓公身为一国之君,什么珍馐美味没尝过!可是易牙的厨艺实在太高了,简直就是天下第一食神,而且是超级变态的那种。

易牙的厨艺到底有多高?孔子曾说:“淄渑之合,易牙尝而知之。”就算把淄水与渑水混在一起,易牙也能品尝分辨出来。也就是说,易牙是拥有“绝对味感”的,他的舌头比世上任何人都强大。再如孟子所言:“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荀子所言:“言味者予易牙,言音者予师旷(春秋时晋国音乐大师)。”儒家三位大圣人竟然都如此盛赞易牙,可见他是有真材实料的,鲁菜后来成为中国八大菜系之首,易牙必然功不可没,齐桓公抵挡不住其诱惑,也就不足为怪了。还是那句话:“食、色,性也。”无论齐桓公成就了多么大的功业,他其实也就一凡人而已,甚至比一般凡人还要喜欢享受,你说他能不沉沦么?

不过,据《战国策》记载,齐桓公对自己沉迷于美味,也曾有过深入地反思:

“齐桓公夜半不,易牙乃煎敖燔炙,和调五味而进之,桓公食之而饱,至旦不觉,曰:‘后必有以味亡其国者。’”

看来,齐桓公也不是不知道贪爱美味会有亡国的危险,但他就是改不了自己的坏毛病,还是那句话,知难行易,此之谓也。

齐桓公身边的第三个小人,叫公子开方,本是那位好鹤的卫懿公的太子,后因一次出使齐国受齐桓公喜爱而留了下来,成为了齐国的臣子。

比起竖貂与易牙,公子开方就正常多了,《管子》一书中甚至说他聪慧而敏捷,且心思灵活善于应变,是个外交工作的好手。而且公子开方放着卫国国君不当却追随齐桓公,这也让齐国的霸业增色不少,蛮有一些四海宾服的意思,这也大大满足了齐桓公的虚荣心,每次盟会都要拿出来夸耀一番。

只可惜,公子开方并没有把他的聪明用在正途,放着大好的外交工作不去干,却成为了一介幸臣,把自己满腹的交际能力和语言才华全用在了拍齐桓公的马屁上。

为了更好地服务领导、让领导开心,公子开方甚至十五年没有回卫国看望家人,即便他父亲卫懿公被狄人所杀,国破家亡,他竟也不去奔丧,也不回国帮忙,齐桓公对此非常感动,认为公子开方去国忘家、十五年如一日的为自己效劳,实在是一个大大的忠臣。

齐桓公又错了,他也不想一想,一个千乘之国的太子,毫无利己的动机,放着本国的国君不当,却把服务别国君主的工作当成自己毕生追求的伟大事业,这可能吗?

当然不可能,所以他要谋求的东西,一定比千乘之国的国君还要大。

齐桓公明不明白这些道理呢?当然明白,就算不明白,大圣人管仲也会跟他讲明白,但结果呢?齐桓公反反复复,心中无数挣扎,到最后仍是离不开这三个小人,就算他后宫美女如云,三妻六妾情妇无数,但他就是离不开这三个男人,这到底又是为什么呢?

据汉代刘向《新序》一书记载,有次齐桓公出外巡游见到一处亡国故城废墟,便问是谁家的?回答说是郭氏之国(地域不详,或说今山东东昌东北)。齐桓公又问:郭氏之人何以衰败至此?那人便回了一句话,非常经典:“善善而恶恶焉。”(成语“善善恶恶”源出于此。)

意思是:因为他对好人很好,对坏人憎恶。

齐桓公不解,便问:“善善恶恶乃所以为存,而反为墟,何也?”

那人回答道:“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也。”

“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此真乃人生之大忌也。闲乐生在此也望读者诸君为之惕然自警,时刻注意!!!

另外,在闲乐生看来,齐桓公此人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自信,自信很好,但过于自信,就有自恋的嫌疑。所以我想,齐桓公之所以明知竖貂等是小人还要放回身边,恐怕是也基于对自己魅力和能力的过度自信,他这是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小人。

另外在春秋初期,人们还是比较淳朴的,就算是政治斗争,一般也是明目张胆堂堂正正的,像竖貂雍巫这样明着一套暗着又一套的奸佞小人毕竟少,所以也难怪齐桓公会放松警惕吧。

标签: 齐桓公

更多文章

  • 春秋战国:高分历史剧弄巧成拙;无巧不成书,扁鹊见的蔡桓公其实就是齐桓公

    历史人物编辑:闲言碎语说历史标签:齐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许多人都知道,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曾见蔡桓公有疾,数次进谏要替其医治,无奈蔡桓公讳疾忌医,一直不以为然,最终病入膏肓。这篇记载于《韩非子》的先秦散文因为常年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缘故,小朋友们对此也是熟知于胸的。但历史的玩笑在于我们读了这么多年的故事其实以讹传讹了太久,名医扁鹊见的

  • 将亲子都献给齐桓公品尝,为什么管仲还要齐桓公提防他

    历史人物编辑:姜亮亮标签:齐桓公

    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的第十二代孙,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齐襄公十二年(前686年),齐国发生内讧,一片混乱。小白(齐桓公)咬舌吐血假装倒地而死,骗过管仲及公子纠,抢先赶回齐国,继位为齐桓公。在位期间,不计前嫌,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公元前6

  • 齐桓公是如何走上称霸道路的?

    历史人物编辑:张红燕标签:齐桓公

    齐桓公经过重重险阻,坐上齐国君位后,重用贤才,开启改革,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九合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中原霸主。开始确立霸主之位公元前681年,为了平息宋国内乱,齐桓公在齐国东阿(当时叫北杏)召集齐、宋、陈、蔡、邾国国君召开“北杏会盟”。之前诸侯也都开过会盟,但都是周天子主持,由诸侯国君主持的

  • 齐桓公帮燕国杀退山戎,本应燕国致谢,为何齐桓公割地给燕国呢?

    历史人物编辑:钱宇豪标签:齐桓公

    提到春秋战国,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强大的秦国,楚国,齐国等国家,很多时候我们不把燕国放在眼里,甚至不觉得这样的国家能以秦、楚、齐这样强大的国家进行媲美。然而在春秋时期,却出现了非常离奇的一幕,作为当时唯一的霸主的齐国,在燕国遭受袭扰时,派兵援助并取得胜利后竟做出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割让自己的土地给毫不起

  • 齐桓公的一家有多奇葩?

    历史人物编辑:张甲良标签:齐桓公

    姜小白的父亲齐僖公位列春秋三小霸,姜小白自己更是再上层楼,率先称霸;似乎好基因都集中在这爷俩身上,他的哥哥齐襄公、妹妹宣姜和文姜都成了春秋史上的笑话,他的几个儿子更不是东西!一、奇葩的齐襄公客观地说,齐襄公的军事才能还是不错的,尤其是灭了纪国,报了九世的大仇。可是个人性格存在明显的问题:说话出尔反尔

  • 齐桓公收容落魄公子,不想公子家族窃取齐国,后代还出了两位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齐桓公

    时势造英雄,纷争战乱的时代也是英雄辈出的时代,而诸国林立的春秋战国更是一个跌宕起伏的年代。纵横捭阖,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施展外交手段;为了权力兄弟成仇,不少争夺失败的公子流亡他国。今天我们讲的就是陈国公子完的传奇故事。历史上上郑国也是有过辉煌,郑国位于大国之间,整日在夹缝中求生存,直到出了一个郑庄公。

  • 世人皆知管仲的贤能,春秋首霸齐桓公的知人善任,却很少人知道鲍叔牙的伟大,

    历史人物编辑:小航说美食标签:鲍叔牙

    世人皆知管仲的贤能,春秋首霸齐桓公的知人善任,却很少人知道鲍叔牙的伟大,更少的人知道齐桓公的悲惨结局。管仲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协助齐桓公成就了春秋第一霸,就是几百年后的诸葛亮也以自比管仲、乐毅为荣。世人大多都认为是齐桓公的知人善任、管仲的治国之能成就了这一段霸业。其实,成就管仲的是他的好朋友鲍叔牙。我

  • 黑白历史大话管仲2,各事其主,管仲鲍叔牙,两面下注左右春秋

    历史人物编辑:余泳宏标签:鲍叔牙

    《黑白历史大话管仲2,各事其主,管仲鲍叔牙,两面下注左右春秋》前一期我们讲到了关于管仲的黑历史,这管仲人品在愣头青时代也算不堪,虽然有家庭因素造成的,但是依然有道德缺陷,不过人无完人,有道德缺陷者才是正常的,所有的伟光正,一般而言都是假大空!剔除伟光正假大空之后,才是历史上真实的人。上期最后说到因为

  • 管鲍之交——管仲身上的缺点,为何在鲍叔牙那里都不是事

    历史人物编辑:陈艳爱历史标签:鲍叔牙

    管仲是春秋时期的代表人物,周穆王的后人,管仲的能力非凡,功劳卓著,为齐桓公的称霸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但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管仲身上也有小毛病,也遭遇了人生中的一些挫折。年轻时,鲍叔牙从真心里支持管仲。管仲家庭贫寒,有老母要奉养,二人一起做生意时,管仲总是多分,或者说占一些便宜,用管仲的话说,鲍叔牙

  • 鲍叔牙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成就了齐国的霸业

    历史人物编辑:小萌宠之家标签:鲍叔牙

    1,管鲍之交起初,管仲和鲍叔牙合伙做买卖。管仲家里穷,出的本钱没有鲍叔牙多,可是到分红的时候,他却要多拿。鲍叔牙手下的人都很不高兴,骂管仲贪婪。鲍叔牙却解释说:“他哪里是贪这几个钱呢?他家生活困难,是我自愿让给他。”有好几次,管仲帮鲍叔牙出主意办事,反而把事情办砸了,鲍叔牙也不生气,还安慰管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