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管仲的贤能,春秋首霸齐桓公的知人善任,却很少人知道鲍叔牙的伟大,更少的人知道齐桓公的悲惨结局。
管仲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协助齐桓公成就了春秋第一霸,就是几百年后的诸葛亮也以自比管仲、乐毅为荣。
世人大多都认为是齐桓公的知人善任、管仲的治国之能成就了这一段霸业。
其实,成就管仲的是他的好朋友鲍叔牙。我甚至认为鲍叔牙的伟大胸怀至今无人能及。
面对朋友管仲的落魄,我们看看鲍叔牙是怎么做的:
1、合伙做生意,管仲总要多拿一些收入,鲍叔牙不认为管仲贪财,他知道管仲家贫。
2、管仲三次作战,三次逃跑,鲍叔牙不认为是管仲胆怯,他知道管仲家里有老母亲需要赡养。
3、管仲几次帮鲍叔牙办事都没办好,三次做官都被撤职。别人说管仲没有才干,鲍叔牙又出来替管仲说话:“这绝不是管仲没有才干,只是他没有碰上施展才能的机会而已。”
4、管仲曾经想要杀齐桓公,齐桓公继位后最初想杀掉管仲,鲍叔牙对齐桓公说:“这不能怪他,他是为了帮他的主人才这么做的呀!管仲各方面都比我强,应该请他来当宰相才是!”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这是管仲对挚友的评价。
但管仲去世前,却没有向齐桓公推荐鲍叔牙。他对齐桓公说:
“鲍叔,君子也。千乘之国不以其道予之,不受也。虽然,不可以为政。其为人好善,而恶恶已甚,见一恶终身不忘。”
就是说,鲍叔牙这样一个君子,完全具备治国的能力,但为人光明磊落嫉恶如仇,不适合官场。
鲍叔牙闻言后,哈哈大笑:“管仲公而忘私,不讲私人交情,推荐公孙隰朋为齐相,那是为国为民考虑的啊。”
在管仲、鲍叔牙先后去世后,靠躺平称霸春秋的齐桓公暴露了本性昏庸的一面,他忘记了管仲的叮嘱,重用三个小人,结果被三个小人幽禁起来,最终竟活活被饿死。而他的儿子们为了争夺王位,大打出手,根本没有人去理会他,自己的父亲去世了,他的儿子们还不知道,齐桓公的尸体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尸虫都从窗子里爬了出来。
我们为管鲍之交而感动的同时,又怎能不为英明一世的春秋首霸齐桓公悲惨的结局而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