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是春秋时期的代表人物,周穆王的后人,管仲的能力非凡,功劳卓著,为齐桓公的称霸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但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管仲身上也有小毛病,也遭遇了人生中的一些挫折。
年轻时,鲍叔牙从真心里支持管仲。管仲家庭贫寒,有老母要奉养,二人一起做生意时,管仲总是多分,或者说占一些便宜,用管仲的话说,鲍叔牙从来没有说过他贪财好利。
有时候,生意难免会遭遇失败。而因为管仲没有钱财,做生意赔的钱也是鲍叔牙的。但是无论赔了多少钱,鲍叔牙没有怨恨过他。
当时,管、鲍二人却是各为其主的,他们辅佐的人分别是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后来,鲍叔牙辅佐的小白成就了大业,即齐桓公。而此间,管仲射了公子小白一箭,差点要了他的性命。
这一箭之仇是必须要报的。毕竟齐桓公在竞争中胜出了。在管仲马上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的时候,命运又发生了变化。
管仲说,如果只想治理好国家,取得这个小目标,那么有齐桓公身边的这些人辅佐就足够了,有鲍叔牙在就足够了。但是如果齐国想做大做强,那么必须广泛地吸取人才,而管仲这个人才是非得不可。
齐桓公也是胸襟博大,有雄才大略的领导人,自然为了国家的利益而放弃了个人的仇恨。齐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管仲任齐相。管仲改革,富国强兵,果然助齐桓公成就了一番事业。
管仲是非常明白和感激的鲍叔牙的,管仲说,自己占便宜,自己在战场上后退,鲍叔牙明白,管仲占便宜是因为太需要钱了,而在战场上后退时,他知道自己不是贪生怕死,而是家有老母要奉养。而且,在自己被囚禁时,别人远离他,只有鲍叔牙非常着急,想法设法的营救他,因为他惜才爱才,珍惜朋友的友情。
管鲍之交是朋友之间友好相处的典范,值得称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缺点或者小毛病,只有真正爱自己的人,才能包容,才能接受他的缺点,并且能设身处地地从对方的利益为出发点去考虑问题,去分析问题,去解决问题。爱他就要接纳他,就要包容他,就要想他所想,急他所急,成就他想成就的事情。
人生有一知己足矣,而对管仲来说,鲍叔牙是真朋友!
有时候,朋友就在身边,关键我们太计较,没有从大局出发,没有看长处,只看到了短处。因为我们没有包容的心,没有豁达的胸襟。朋友相处,就应该像是管鲍一般,像鲍叔牙一样,才能处到真正的朋友。
是的,鲍叔牙知道管仲更有才能,才大力推荐他做国相!
真朋友,才惺惺相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