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晋文公为纪念一位臣子特设的节日,此节堪比清明,后人却早已忘记

晋文公为纪念一位臣子特设的节日,此节堪比清明,后人却早已忘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捌斗文轩 访问量:4808 更新时间:2024/3/11 22:54:20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要来临,身在四面八方的游子,都会在清明节这一天赶回自己的故乡,进行扫墓祭祀、缅怀先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在弘扬孝道的同时,还能够促进家族成员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因为清明节的重要性,故而跟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合称为中国四大节日,但是在古老的中国,曾经有一个节日,它比清明节的时间更悠久,是中国民间第一大忌日。

也是一位君王为了纪念一位臣子而特别设立的一个节日,发展到唐玄宗李隆基时期才下令将此节日与清明节合二为一,但是这个节日如今却早已被多数人所忘记,这个伟大而又被淡忘的节日便是寒食节。

寒食节的来历

说起寒食节的来历,就得追朔到春秋时期的晋文公时代了,晋文公当年还没有成为晋国的国君时,曾经为了避祸而长年流亡在外,在一次流亡的途中,晋文公饥肠辘辘,而身边又没有粮食用来充饥,在这种情况下,跟随在晋文公身边的一名叫介子推的人,就割下了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用来给晋文公充饥。

后来晋文公回到晋国成为晋国的君王后,介子推却带着自己的母亲过起了隐居的生活,晋文公为了报答介子推当年的救命之恩,就派人四处寻找介子推的下落,最后终于得知介子推带着自己的母亲在山西的绵山进行隐居。

在晋文公多次征召介子推前来辅佐他时,却都被介子推拒绝了,然后晋文公为了能够让介子推出山辅佐,就想到了烧山的办法,以此来让他下山,但是最后山烧完了,却始终不见介子推的人影。

搜山的时候才发现了介子推和他的母亲被烧死在山中,晋文公为自己的过失懊悔不已,为了纪念介子推的忠孝仁义,下令上至公卿,下至黎民,在这一天不能生火做饭,只能吃冷食,并把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根据介子推休矣的意思,把介子推去世的地方更名为介休,这个名字一直被延续至今。

在晋文公的号召下,这一天逐渐成为了民间百姓用来祭祀自己亲人的日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特殊的纪念日便被永远的传承了下来,至今已有两千六百多年的历史。

寒食节消失的时间

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曾下令取消寒食节,原因是认为百姓吃了寒冷的食物对身体有损伤,到了三国归晋之后,晋朝的统治者认为自己的国号和春秋时期的晋国相似,又重新恢复寒食节。

到了唐朝时期唐玄宗李隆基下令,寒食节和清明节合二为一,这两个假期全国百工商贸放假四天。后来渐渐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只记得清明节,而逐渐忘却了寒食节。

虽然寒食节在名义上消失了,但是寒食节祭祖的传承却已经植入了中国人的骨髓,虽然人们不再知道这个古老的节日,但是人们祭祀祖先却依然是在寒食节这一天。

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家祭祀亲人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这是因为清明节的前一天正好是寒食节。

标签: 晋文公

更多文章

  • 秦国这位国君竟然流亡他国29年,比晋文公的流亡还久!

    历史人物编辑:十年磨一见标签:晋文公

    流亡在外的公子,有些人惦记的是屁股下面那张金板凳诸如晋惠公和晋怀公之流,而有些人心心念念的却是自己破败衰落的祖国,为祖国母亲的凋零痛心疾首,秦国的烂摊子也只有这样的人去收拾才不至于更乱下去,或许还能如其实他的一生与被晋惠公和晋怀公迫害的重耳极为相似的,都是因为相似不代表都相同,不管晋文公回不回国,那

  • 「历史杂谈」晋文公建立的三军六卿中“六卿”的起源和发展

    历史人物编辑:做菜的肥哥标签:晋文公

    自晋国曲沃代翼之后,小宗取代大宗。等到晋国一代霸主晋献公继位,晋献公从小亲眼目睹了父辈曲沃代翼的过程,这也让晋献公清楚地认识到,他这一族是以旁支的身份经过数代的杀戮后才取得了晋室的统治权的,所以晋献公对晋室公族有一种天然的不信任。于是晋献公开始有意的扶持外族有能力的卿士,而打压公族。晋献公一生并国十

  • 为什么晋文公手下两将,违反君命后,一个死一个活?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圈瓜王标签:晋文公

    晋文公领导下的晋国,实力非常强大,与楚国的战争一触即发,只是缺乏合适的战斗理由,最后因为宋国被楚国攻打,他们无能为力保卫国家,于是来到晋国求救兵马,经过呼延先真等名将的谋划,率先出兵讨伐曹魏!宣战的原因并不复杂,只是因为他们君主的人品太差了,尤其是曹公子是个卑贱的蠢货。当年偷看重耳洗澡的事,他是在请

  • 侄子晋怀公的媳妇嫁给叔叔晋文公后,秦穆公带着现女婿打前女婿

    历史人物编辑:朱云山标签:晋文公

    晋惠公夷吾逃亡期间,曾向秦穆公求援:只要您能帮我当上晋国国君,我愿意把河西之地送给秦国。河西之地是秦国东进的必经之路,它也是晋国将秦国与山东六国隔绝起来的一道屏障,同时,河西走廊还能为秦国逐鹿天下,提供必要的粮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当夷吾把条件摆到秦穆公的面前时,穆公怦然心动了。《史记》:乃使

  • 晋文公逃难时被部下搭救,回国后想要封赏他,却意外导致他丧命

    历史人物编辑:子曰读历史标签:晋文公

    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渐渐被取代,诸侯们之间的争斗也愈发剧烈,公子们的封地也渐渐减少,所以各国之间的王位争夺也成了诸侯关注的焦点,因为任何一场王位争夺都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可以成为吞并的好时机。晋国的王位之争晋国就曾经爆发过一场浩大的王权争夺战,晋国经过春秋时期的吞并之后已经成为了诸侯中的大国,到了

  • 从晋文公的屡次结婚,看春秋战国的婚姻,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历史人物编辑:史令官标签:晋文公

    说到我国先秦历史,就不得不提晋文公重耳,他是春秋五霸之一,在外流亡19年,回国后励精图治,终于成就了一番霸业。此人的婚姻情况也同样精彩,而且可以说是反应了那个时代各种婚姻制度。本文就来介绍一下这位传奇君主的情感故事。重耳原本夫人是逼,后在逃亡过程中分别娶了、文嬴、齐姜等人。而这三位用二次元用语就是l

  • 没有这四个女人,晋文公就是一个扶不起来的刘阿斗

    历史人物编辑:一生永远爱你标签:晋文公

    秦穆公要杀晋惠公的消息传来,惊动了一个女人。这个时代所有的女人,都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称呼=丈夫谥号+娘家姓,所以这个女人叫做穆姬,她是秦穆公的夫人,晋惠公的姐姐,与先前自杀的晋国太子申生,是一母同胞。他穿着丧服,带着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去向穆公求情,求秦穆公放了弟弟晋惠公。秦穆公是个性情中人,见妻子

  • 晋国的长久之道:论晋文公去世后晋国如何维持霸主之位?

    历史人物编辑:月月烧川菜标签:晋文公

    晋文公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杰出君主,他在位期间使晋国成为了当时的霸主。然而,晋文公去世后,晋国并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陷入动荡和分裂,反而能够继续维持霸主之位。本文将探讨晋国为何能够保持强大,并提出一个新的标题:“晋国继位之谜:晋文公去世后晋国如何维持霸主之位?”一、 晋国的政治体制晋国是一个以封建制度

  • 资治通鉴解读2:韩赵魏瓜分晋国竟是因为晋文公的“有心之举”?

    历史人物编辑:任鑫伟标签:晋文公

    《资治通鉴》以韩赵魏三家分晋、被周威烈王封为诸侯开篇,这实际上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点。韩赵魏三家之所以能一跃成为诸侯,表面上看是战胜了智氏,实际上根子在晋文公的“矫枉过正”上。韩赵魏三家分晋图这一切还都从晋文公设置三军六卿的军政体制说起。公元前633年,城濮之战前,晋文公重耳有感于晋国公室互相倾轧、大乱

  • 晋文公颠沛流离19年,都去过哪些国家,国君对他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老威观史标签:晋文公

    晋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因晋国内乱先后逃往翟国、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等。在逃亡途中常常半饥半饱,受尽屈辱,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晋文公重耳为何流亡?《左传·僖公五年》:及难,公使寺人披伐蒲。重耳曰:“君父之命不校。”乃徇曰:“校者,吾仇也。”逾垣而走。披斩其祛,遂出奔翟。晋国的始祖是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