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鲍叔牙为人怎样?管仲为何如此抵触齐桓公重用他

鲍叔牙为人怎样?管仲为何如此抵触齐桓公重用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康康侃历史 访问量:3079 更新时间:2024/1/21 1:37:48

管仲,管氏,名夷吾,字仲,春秋时期政治家,哲学家,军事家。管仲在受到齐恒公重用之前,生活光景并不好。管仲是个孝子,可是什么也不会干,就跟只会读书的秀才一样,还要伺候他的母亲,就想我该怎样才能让母亲过上好日子,顺便来改变一下我现在的状况呢?要不去当官吧,结果转悠了几年都没有一点眉目,感觉哪都不缺官。怎么办呢?怎样才能赚钱呢?又想到了去做些买卖,这样赚钱还快些。

这时恰好碰见了我们的另一个主人公,谁呢?没错就是鲍叔牙,他不是国公子敬淑之子吗?怎么会在买东西呢?

其实人家不缺钱,来卖东西只不过是来体验生活而已,管仲有本质上的差异。但这也似乎不能妨碍他两后来成为莫逆之交事实。

他两又开始一起做生意了。鲍叔牙出得是三分之二的本钱,拿的是三分之一的利润。他的仆人看不过去了就说管仲怎么这么猴精呢?没有出本钱,还拿那么多的利润。鲍叔牙听后解释道:他家有老母亲要侍奉多拿一些也无妨。

之后二人并肩作战,每当战事来临,这管仲又不往前冲,就躲在后面,先报自己的周全。有人看不过去了,就对鲍叔牙说:这也太不像话了吧,胆子那么小,打仗老往后退,应该按照军法处置。鲍叔牙又解释道:他家有老母亲要养活,他要是有什么意外,母亲谁来管,那岂不是不孝?

这鲍叔牙是什么神仙队友啊?对朋友这么好,不仅在他贫苦潦倒的时候帮助他,还那么善解人意,替他说话。

后来两人也没有做生意了,就都去发挥自己的政治才能了,鲍叔牙去侍奉齐国的公子小白,而管仲则就去侍奉公子纠去了。小白(即最后的齐恒公)当上国以后,就让鲍叔牙做宰相,但鲍叔牙却推辞并举荐管仲,小白怎会乐意,那可是他的仇人,要不是运气好,早已成为管仲的刀下亡魂了。但经过鲍叔牙冒死推荐解释后,这才将信将疑的同意了此事。

在现在的这种社会是很难寻求到像鲍叔牙这么好的朋友了,所以大家都在称赞朋友时就会说他们是管鲍之交,这表明只有真正的好朋友,才能称得上是管鲍之交。

鲍叔牙对于管仲说是有知遇之恩加救命之恩了,可为啥管仲临死前对齐恒公说不能重用鲍叔牙,是因为管仲忘恩负义,为人不厚道吗?其实并不是的,他是出于对鲍叔牙这个知己的充分了解,想要保护朋友才这么做的。

管仲是这么跟齐恒公说的:

“鲍叔,君子也。千乘之国,不以其道之,不受也。虽然,不可以为政,其为人也,好善而恶恶己甚,见一恶,终生不忘。”鲍叔牙为人正直,光明磊落,嫉恶如仇,很难再官场立足。

管仲知道,随着自己的死去,齐恒公以及齐国的发展也将及岌岌可危,面临相当多的问题,鲍叔牙作为正人君子,很可能为现实所不容,免不了死于非命,为了保护一生的真正的知己,也是为了鲍叔牙,他才做了这样的选择。

标签: 鲍叔牙

更多文章

  • 管鲍之交中鲍叔牙直接让位给管仲,成就了一代名相管仲

    历史人物编辑:骆春琴标签:鲍叔牙

    周朝到了春秋的时候,国家的权力已经日益衰微,再也没有能力能够掌控日益强大的诸侯国了。诸侯们国强大肯定就想要获得更多的土地,诸侯们为了能够争夺更多的土地,于是发起了大规模的战役进行争夺,最后形成了五个对立诸侯国的局面,而齐桓公正是其中的一位。齐桓公的成功则不得不提管仲的功劳,然而管仲成名的道路则是非常

  • 浅谈晋国大夫鲍叔牙与秦穆公的相遇

    历史人物编辑:从保瑞标签:鲍叔牙

    籍谈晋国大夫鲍叔牙与秦穆公的相遇在鲍叔牙的推动下,秦穆公率领晋国诸侯进攻晋国西北的诸侯国会稽。在这场讨伐战争中,秦穆公试图利用燕国和蜀国相争的机会,来牵制晋国。而晋国派使臣回归秦国求援,以求将会稽完全控制在己方手中。然而此时情况却不尽如人意,晋国在会稽连人口都快剩不下来了,根本无法得到燕国的援助。晋

  • 弃仇拜相的背后:鲍叔牙如何步步谋略,让齐桓公放下了一箭之仇?

    历史人物编辑:浪迹文史标签:鲍叔牙

    历史上的一代名相管仲,曾经差点用箭射死了齐桓公,那么最后,齐桓公又是如何放弃一箭之仇的呢?齐桓公真的是从一开始就不计前嫌吗?当然不是。纵使齐桓公大度,也难以忘了自己还未当上国君就差点被具有百步穿杨技术的管仲给一箭射杀。最后,齐桓公能够忘记一箭之仇,主要是有一位至交好友鲍叔牙的步步谋略。那么,故事究竟

  • 鲍叔牙的赌局:齐国的霸业原来很早就已注定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小前沿标签:鲍叔牙

    鲍叔牙跟管仲的关系很好,好到可以说是生死之交,两个人的父亲都是齐国大夫,鲍叔牙的父亲是鲍敬叔,管仲的父亲是官庄。不同的是鲍家当时是齐国的显赫家族,而管氏家族则已经衰败,管仲甚至跑到社会上做生意,就是那个年代地位不太高的商人。那么,鲍叔牙为何选择与管仲成为至交好友,除了两家世代交好,就是鲍叔牙与管仲相

  • 春秋战国时,别人都觉得管仲很差劲,为何鲍叔牙却说他有治国之才?

    历史人物编辑:原始人侃历史标签:鲍叔牙

    想当年,管仲辅佐公子纠时射了公子小白一箭,这可是打埋伏,却愣是没射死公子小白。没射死就没射死吧,自己还以为把公子小白给射死了,结果就让公子小白变成了齐桓公。齐桓公想要报一箭之仇,就是把管仲给咔嚓了。多亏鲍叔牙好一通嘚啵,齐桓公这才任命管仲为相。等到管仲快死了,齐桓公想让鲍叔牙为为相,管仲却说让鲍叔牙

  • 齐桓公任人唯贤,鲍叔牙力荐管仲

    历史人物编辑:肖瑶标签:鲍叔牙

    春秋齐国之所以能脱颖而出,率先成为几个大国之一,与齐桓公知人善任和不计前嫌有很大关系。如果没有鲍叔牙和管仲的精心辅佐,齐桓公也不会那么快成为五霸。但是,大家都知道,当初齐桓公可是中了管仲一箭的,他是如何化敌为友,使管仲成为春秋名相的呢?这里面还有一段非常动人的故事。朋友们知道,齐桓公名叫小白,他与齐

  • 管仲、鲍叔牙、齐桓公此三人为何关系?怎么会变成高考作文?

    历史人物编辑:乔鸿浡标签:鲍叔牙

    “齐桓公益骄,不务德而务远略,诸侯弗平。”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他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因为有管仲的辅助,而管仲之所以能得到齐桓公的重用,在齐桓公手下发挥自己的才能,得益于其至交好友鲍叔牙的推荐。管仲从小家庭贫困,生活得很艰苦,每每到家里揭不开锅的时候,都是鲍叔牙向他施以援手,渡过难关,

  • 鲍叔牙处处帮助管仲,齐桓公让鲍叔牙当国相,管仲:他不是这块料

    历史人物编辑:冉明耕读标签:鲍叔牙

    相信大家都听过“管鲍之交”这个成语,说的是春秋时期的管仲和鲍叔牙。这两个人是一对好友,不仅感情深厚,而且互为知己。所以后世用“管鲍之交”形容醇厚的友谊。管仲和鲍叔牙都是杰出的政治家,一起治理齐国。事实上,齐桓公之所以能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外事靠管仲,内事靠鲍叔牙,自己则安逸享乐,风流快活。所以西

  • 晋文公:你以为我没想过躺平吗?可他们不让啊,无奈的我只好当个霸主了

    历史人物编辑:肖瑶标签:晋文公

    晋文公(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28年),姬姓,名重耳。晋献公之子,继齐桓公之后的春秋第二位霸主。晋国因骊姬之乱,在晋献公二十二年的时候,重耳的父亲派兵来责罚他,逃跑的时候,要不是重耳闪避技能点满,就被追赶上来的士兵砍死了。重耳逃到了娘家狄国,从此过上了逃亡流浪的生活。这个时候重耳四十三岁,这时也有

  • 春秋时晋文公使出的一计策,不仅化敌为友,还让晋国成为春秋霸主

    历史人物编辑:张丽萌标签:晋文公

    中国历史的战乱纷争较多,而这样群雄割据称王称霸的年代,当数战国时期。那一时期诞生了不少名人义士,动乱时期,打仗不仅需要武器装备更加需要足智多谋,一个计策也许可破千军万马。其中一个典型的诸侯国,晋国,它的什么诡计让当时的各个诸侯国全部出动呢?晋国争霸战,发生于晋文公时期,早已年暮的老人,为何还有雄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