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盘点秦国的四位“大良造”:除了商鞅,你还知道哪一位?

盘点秦国的四位“大良造”:除了商鞅,你还知道哪一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情怀历史号 访问量:1680 更新时间:2023/12/18 20:30:33

大良造,为大上造之良者。是秦孝公时期至秦灭六国前的秦国国内最高爵位,掌握秦国大权,这一时期秦国实行的是十七级爵制,大良造是最高爵位。它在秦惠文王之前即成为爵名。以下,就让我们一起盘点下秦国历史上的四位“大良造”。

一、商鞅

商鞅(约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38年),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商鞅初期在魏国为官,不过,他在魏国没有获得重用。于是,商鞅离开魏国,前往秦国。在获得秦孝公的赏识后,商鞅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至于大良造等爵位,也是商鞅变法的重要内容,从而鼓励秦国将士立下战功。

商鞅秦军收复了河西之地,被秦孝公赐予商於十五邑,号为“商君”。并且,公元前352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大良造,这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不过,到了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公子虔诬为谋反,战败死于彤地(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西南)。尸身被运至咸阳车裂,全家被杀。由此,商鞅最终的下场是比较凄惨的。

二、樛斿

樛斿(?-?),名斿,一作樛游,战国中期人。樛斿一开始在秦国担任的官职是庶长,爵位是大良造,根据是出土文物《秦宗邑瓦书》的记载“大良造、庶长游出命曰:去杜才(在)酆邱到潏水,以为右庶长歜宗邑。乃为瓦书。”

公元前334年,樛斿改任为秦国第一位相邦。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张仪接替相邦职位,樛斿离任。《相邦樛斿戈》有铭文:“四年相邦樛斿之造栎阳工上造间吾”。此外,有说法嫪毐是樛斿的后裔。

三、公孙衍

公孙衍,名衍(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魏国阴晋(今陕西省华阴市东)人,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曾任魏国犀首之官,人因以“犀首”称之。公孙衍最初出仕魏国,后为秦惠文王所用为秦将。

公元前331年,秦国派公孙衍率军攻魏,两国军队在雕阴展开激烈交锋,全歼魏军8万余人,俘虏主帅龙贾。经此一役,秦国已实际占据了河西之地。魏惠王便顺水推舟,把河西地区割让给秦国,向秦国求和。而公孙衍凭借雕阴之战的军功,获得了爵位大良造。

在大良造的基础上,公孙衍原本最有希望成为下一任相邦。然而,秦惠文王在相邦樛游去世之后,对公孙衍和张仪不同的路线进行权衡后,任命张仪成为新一任相邦。公孙衍大失所望,加之张仪在朝堂上对他的排挤,他不得已离开秦国,投奔魏国。

回到魏国后,公孙衍首倡联合山东诸国共同抗秦。曾佩五国相印,名盛一时。后因合纵失败,加之不断卷入列国政争,而被魏国、韩国弃用。公孙衍晚年,一说死于魏国政争,一说被秦武王尊为相邦,死于秦。

四、白起

白起(?-前257年),一称公孙起,郿邑(今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白起熟知兵法,善于用兵,与穰侯魏冉交好。辅佐秦昭襄王,屡立战功。秦昭王十三年(公元前294年),受魏冉举荐,被任为左庶长这一官职。次年,白起为左更爵位,破韩、魏联军于伊阙(今河南洛阳东南龙门),斩首二十四万,故官职迁为国尉。次年,白起爵位升为最高级的大良造。

白起担任秦军主将三十余年,攻城七十余座,于作战中料敌如神,出奇制胜,威震六国,在秦统一六国的进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中国历史上继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统帅,他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

不过,白起没有获得善终的结局。公元前257年,秦昭襄王再次起兵攻邯郸,久攻不下,拟派白起为帅,屡遭他拒绝,由此触怒秦昭襄王,同时又得罪范雎,最后被免为士卒,赐死杜邮。

标签: 商鞅

更多文章

  • 秦国商鞅变法的意义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天地标签:商鞅

    前言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变法之一,它是在战国时期秦国进行的一系列政治、军事和经济制度改革。商鞅变法对于秦国的发展和中国封建社会的演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详细介绍商鞅变法的内容、背景和意义。一、商鞅变法的背景商鞅变法是在秦国的第一位君主——嬴政时期进行的。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虽然是六国之一,

  • 都知道商鞅变法,其实商鞅是在学他,他的思想至今还在用

    历史人物编辑:小鑫观史标签:商鞅

    引言商鞅变法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为秦统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很多人都以为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的变法运动。但其实不是地,早在他之前,就有一位法家的代表人物已经进行了一次全国性的变法。且让自己的国家走上了国富民强的道路,为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打下坚实的基础。他就是李悝。人物简介李悝,又叫李

  • 商鞅之死:自作孽、不可活!

    历史人物编辑:王跃明V标签:商鞅

    中国历史上曾有过许多次变法维新,最成功的莫过于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秦国地处雍州,所在位置十分偏僻、闭塞,被中原各国视为戎狄。商鞅变法之后,秦国一跃成为西部强国,诸侯畏惧,称之为“虎狼之国”,而后秦始皇扫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严格来讲,商鞅变法才是秦国实现统一的最大功臣,因为他为秦国以后的富强奠定了坚

  • 浅析秦朝商鞅被处死的原因,他对后世有影响吗? 商鞅是中国春秋

    历史人物编辑:灰尘埃及记标签:商鞅

    浅析秦朝商鞅被处死的原因,他对后世有影响吗?商鞅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在秦国实行了一系列变法措施,如建立郡县制、推行轻徭薄赋、废除封建等,使得秦国的经济和政治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然而,商鞅的改革也遭到了很大的反对和阻挠,最终他被处死并车裂,这一事件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

  • 如果魏国在商鞅入秦前杀了商鞅,秦国还有机会崛起统一六国吗

    历史人物编辑:乔文亮标签:商鞅

    说起商鞅变法,我们学习历史的时候必然会学习这件事。因为这件事不仅对当时的秦国影响非常大,对整个封建王朝都有很大的影响。商鞅变法在秦国确定了封建制度,之后秦国就是凭借这个制度强大起来的,然后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可以说,没有商鞅变法的话,秦国不可能这么顺利的崛起。假如,商鞅在进入秦国之前被魏国杀掉的话结局

  • 商鞅明明是被诬陷冤枉而死,为何后世的历任秦王不给商鞅平反?

    历史人物编辑:俊生近代史标签:商鞅

    首先需要纠正的是,商鞅并不是被诬陷冤枉致死,他被处死是有法理依据的:起兵谋反,企图叛逃他国。既然是谋反失败被杀,之后的历代秦君是没有理由为他平反的;倘若真为他平反,那不成明目张胆地鼓励造反吗?往深层次追究,商鞅谋反,确实很冤枉:新任秦君觉得他是威胁,老世族需要报复,公子虔和他有私怨,几种因素结合起来

  • 被夸大作用了的商鞅变法,秦国能统一天下,不仅仅在于商鞅变法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守望者标签:商鞅

    很多人受到历史书简化情节的影响,觉得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就从一个弱国一跃成为强国,此后就是六国合纵也打不过秦国,然后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天下了。这其实是对历史印象的一个误解。商鞅变法的作用被过分夸大了,实际上商鞅变法是秦国加强君主集权的一系列活动中的一环,其作用效果确实明显,而且影响深远,确实是秦国崛起

  • 商鞅爵大良造,又被称为商君,那么商鞅到底是什么爵位呢?

    历史人物编辑:迟传龙标签:商鞅

    商鞅是秦国时期的政治家,改革家。秦孝公发布求贤令后,卫国公族之人公孙鞅,本在魏国求官,但因不被重用,所以毅然来到秦国。商鞅变法使秦国变得强大,商鞅由此被任命为大良造。那么大良造是什么爵位呢,商鞅将秦国的爵位分为二十等爵,从一级公士到最高等级的彻候。而大良造,是第十七等爵,为大上造之良者。是商鞅变法时

  • 商鞅变法,太子犯罪,商鞅如果不处罚公子嬴虔会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曹娜说历史标签:商鞅

    秦孝公起用商鞅,君臣二人开始变法图强,万事开头难,怎么 取信于民,商鞅担心老百姓不相信新法,于是在市场南门街头立一木杆,张榜说谁能把木杆搬到北门就赏十金,老百姓觉得此事蹊跷没人相信,商鞅又宣布赏五十金,有人将信将疑把木杆搬到了北门,商鞅果然赏五十金,以示表明令出必行,绝不欺骗,这就是:“徙木立信”,

  • 商鞅被五马分尸很冤?不妨先来看看,商鞅除了变法还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小韩韩说娱乐标签:商鞅

    要是说秦国没有商鞅也能一统六国,我恐怕是不赞同的。秦国能脱胎换骨、国力大大增强,都是源自商鞅变法。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可谓是彻头彻尾的改变了秦国的面貌,商鞅变法的结果就是:将秦国彻底改造成了一个以军功等级制为基础的战争机器。所以说没有商鞅就没有大一统的秦国,商鞅为秦国做出的贡献不可衡量。然而就是这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