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商鞅为秦国人出了道选择题,送分题!商鞅的善恶观,人性本恶。

商鞅为秦国人出了道选择题,送分题!商鞅的善恶观,人性本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沈烈康 访问量:2267 更新时间:2023/12/13 4:31:38

商鞅是秦国一统六国的核心人物,没有商鞅的变法,就没有大一统的秦朝。对商鞅持批判态度的人,要是连这点都部认可,那也黑的太没水平了。变法前的秦国之所以弱,是因为秦国的资源本身就很匮乏,而且内耗还大,世族掌控了秦国的行政力量,而且各世族之间还连年争斗,内耗致使秦国越发贫弱。商鞅变法的重点之一就是加强中央集权,削弱世族的政治话语权。先把秦国上下都拧成一股绳,全国上下只有一个声音,这样才能放开手脚做事情。

商鞅认为,恶,人之本性。天下人生而好利,这才有了土地财货之争。生而贪欲,才有损害他人利益的事发生,才有了暴徒。人性之恶必须用律法来归正,以法治疏导人性,人性才能善有序。孔孟之道,性本善,将治世之功归于人性之善,将乱世归于兵法墨三家,无非就是重申仁政,此乃纵容恶行蒙蔽幼稚,真正的大伪之言。这是商鞅的善恶观。面对腐朽落后的秦国,商鞅决定用重典,这也是商鞅被批判的原因之所在。

商鞅为了让秦国百姓明白,自己制定的律法不是开玩笑,变法前来了一出徙木立信的戏码。先给了颗糖,然而大棒在后面,不出商鞅所料,没见过律法杀人的秦国人,还是本性难移。到了灌溉庄稼的时期,为了抢先给本家的田地灌水,河水上下游的两个世族便展开了抢水大战,都是秦国子民,为了抢夺灌水的优先权便放开厮杀,真刀实枪的拼杀。律法是物?能奈我何?商鞅眉头都不眨一下,便将参与械斗的人都抓了起来,不论老少、男女,参与械斗的人员,一律依法办事,全部斩立决。

商鞅的律法很严酷,一点小错就要重刑,弃灰于道者便要受刺面之刑,步行六尺就要被割去鼻子。很多人都质疑商鞅这样做太过无情,秦国都要了被灭国了!不用重典怎能快速成效,不然商鞅变法也是难逃申不害的境遇。与之相对应的,重刑便有厚赏。这也是商鞅变法的重点,首倡军功,其次重农抑商。极力鼓励百姓上场杀敌,杀敌一人便可赐爵,立了军功更有良田重金赏赐,没有立过军功的贵族也都被拉下马,废除爵位,地位高低全凭军功说了算。不能上阵杀敌的,开荒有功也有赏赐。

一边是严酷的刑罚,一边是丰厚的奖赏。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该怎么取舍,这正是商鞅要的效果。商鞅用严法为秦国百姓出了个选择题,什么选择对应什么样的结局都明明白白的用真金血水告诉你了,送分题。商鞅的法律思维可谓是超前太多,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只是为秦国做出如此贡献的商君,结局太过凄惨。

标签: 商鞅

更多文章

  • 秦惠文王车裂商鞅,真的是为了报私仇吗?原来这是他和商鞅的默契

    历史人物编辑:何柳静标签:商鞅

    关于当年商鞅的惨案,我们到现在读来都感觉非常的匪夷所思,似乎历史上任何一个做出关键变化的节点都会遭到整个系统的疯狂反扑。当年的商鞅也是这么一个人物,他不仅没有躲过晚年的悲惨时光,同时还遭到了秦惠文王最为严厉的政治反扑。很多人都认为秦惠文王是公报私仇,以一种政治上的无能来宣告了商鞅最终的历史结局,只是

  • 商鞅的早年经历,寂寂无名又死里逃生

    历史人物编辑:春秋录标签:商鞅

    魏国的相国公叔痤病重,魏惠王去看望他。期间,魏惠王问公叔痤:相国如今病重,万一好不了,魏国该怎么办?公叔痤回答说:我有一个家臣,叫公孙鞅。我死之后,大王可以把魏国的事托付在他身上。魏王不做声。公叔痤接着说:如果你不肯用他,也一定不能让他离开魏国,以免被其它国家任用。为防万一,可以把他杀了。魏惠王听完

  • 商鞅规定秦国士兵斩获一颗首级就能晋升一级爵位,真的如此么?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商鞅

    秦国的爵位,在商鞅变法之后,就变成了20个等级,最低的是公士,最高的是通侯,想要从一个普通百姓晋升获得爵位,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拿人头,根据商鞅的规定来看,普通百姓拿下一个敌人的人头之后,就可以晋升成为公士。很多人比较疑惑,要是真的按照这样的规定来操作的话,一个平民百姓想要成为最高的通侯,不是只需要拿下

  • 秦惠文王为何要车裂商鞅?

    历史人物编辑:平华泛教育标签:商鞅

    秦惠文王登基后,车裂了商鞅,却继续延用商鞅之反。以私人关系论,商鞅与秦惠文王确实早有旧怨。然而,观秦惠文王平生之事,秦惠文王也是一个气度恢弘的政治家,绝不会仅仅因为私人旧怨也诛杀有大功的商鞅。以政治主张论,秦惠文王承认商君之法的价值,并且愿意继续延用商君之法治国。既然如此,秦惠文王为何还非要以最激烈

  • 商鞅变法到底“变”了什么,使秦国由一个落后小国,变成七雄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丰碑标签:商鞅

    公元前221年随着齐国投降,秦王嬴政“奋六世之余烈”完成了对其他六国的统一,随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专制王朝秦朝,历史进去了崭新的纪元。秦国能完成霸业绝非一朝一夕,而是经过了数百年的时间才完成的,而秦国强大的源头还有从公元前359年的一场改革说起。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各国为富国强民为目的进行

  • 为什么秦朝大一统的功臣是商鞅?

    历史人物编辑:醉风文史标签:商鞅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始皇结束了我国战国时期群雄割据的乱局,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他的丰功伟绩足以让他千古留名。可有网友却认为秦始皇统一天下不过顺势而为,对秦大一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前人商鞅。为什么会有这种言论滋生呢,我们仔细推敲一下商鞅变法就能发现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商鞅变法缓和了

  • 商鞅变法从徏木立信开始,为秦始皇开创帝业,自己的下场却很惨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商鞅

    #头条群星8月榜#公元前359年初春,秦国在栎阳城(现西安)的南门外,坚起一根木棍,发布公告称,谁要是能从南门把木棍扛到北门赏十金。南门到北门不远,木棍重量也很小,这对小孩来说都是十分轻松的小事。人们围在一起议论纷纷,没有人相信这是真的。木棍依然立在那里,成为百姓和秦国朝廷之间一道难以逾越的“信任”

  • 商鞅变法建立的这个制度非常先进,监督作用很大,可惜后世没继承

    历史人物编辑:周扒皮侃历史标签:商鞅

    说起商鞅变法,学习历史的朋友知道非常重要,一定会学习关于商鞅变法的内容。大家都知道,如果没有商鞅变法,秦国也不会崛起,更不可能统一六国。秦朝建立之后很多制度都是直接沿用商鞅变法的。之后的封建社会很多制度也都是从商鞅变法里直接借鉴的。可以说商鞅变法的内容影响后世两千多年。里面大多数内容都被后世直接借鉴

  • 被五马分尸后,商鞅其实还活着

    历史人物编辑:张骏飞标签:商鞅

    图存就要求变。每当社会发展进入死角,就需要变革,或是革命、或是改革。革命,被外部力量推到重建;改革,自己砸毁再建。与革命相比,改革更具主动性,但自毁长城从来不易,以己之茅攻己之盾是亘古难题。改革是对利益分配的重新调整,要动摇自己的统治基础,需要断臂重生的勇气与雷霆万钧的铁血手腕。上下五千年,改革最此

  • 秦惠文王为何非杀商鞅不可?诬陷商鞅的公子虔和公孙贾结局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烟花谈历史标签:商鞅

    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次变法,但基本上都以失败告终。而发生在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则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被载入史册的唯一的一次成功的变法,被历史学家和社会改革家称之为历代变法之“魔术”、之“奇迹”。商鞅变法,其范围之广,内容之深,规模之大,方法之严,在历史上都是空前的。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