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商鞅规定秦国士兵斩获一颗首级就能晋升一级爵位,真的如此么?

商鞅规定秦国士兵斩获一颗首级就能晋升一级爵位,真的如此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极简世界史 访问量:3785 更新时间:2024/1/16 14:22:17

秦国的爵位,在商鞅变法之后,就变成了20个等级,最低的是公士,最高的是通侯,想要从一个普通百姓晋升获得爵位,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拿人头,根据商鞅的规定来看,普通百姓拿下一个敌人的人头之后,就可以晋升成为公士。

很多人比较疑惑,要是真的按照这样的规定来操作的话,一个平民百姓想要成为最高的通侯,不是只需要拿下敌人的20个人头就可以了?很显然,这种想法值得我们仔细研究分析一番。

秦国爵位制度的变化

秦国最开始施行的是世卿世禄制的爵位制度,按照这样的制度来操作的话,基本上一个人的爵位,从一出生就已经决定了,没有任何改变的余地,比如那些将军的儿子,一出生就注定未来他们还是将军,士卿阶级的人也是一出生就有了爵位。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出生就是百姓,未来不管你怎么努力,还是百姓,基本上不可能存在什么阶级改变,这是一个十分不公平的制度,尤其是对于广大的人民群众而言,更是充满了歧视。

既然百姓存在不满,秦国也想要继续富强,想要继续改变,那么就需要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商鞅就在这种关键时刻出现了,商鞅对百姓的需求以及秦国当时的实际情况比较熟悉,因此因地制宜,对爵位制度也进行了一番改变,将原来的世袭制度彻底改掉,改成军功制度。

新爵位制度下的晋升情况

按照商鞅改革后的爵位制度来看,总共将秦国的爵位分为20个等级,从一级到二十级的具体情况分别如下:

一级公士、二级上造、三级簪袅、四级不更、五级大夫、六级官大夫、七级公大夫、八级公乘、九级五大夫、十级左庶长、十一级右庶长、十二级左更、十三级中更、十四级右更、十五级少良造、十六级大良造、十七级驷车庶长、十八级大庶长、十九级关内侯、二十级彻侯(通侯)。

从这个标准来看,最低的爵位就是公士了,要是每拿一个人头,就能晋升一级的话,只需要拿下20个人头,一个普通的百姓就能成为通侯了,按照这样的晋升方式来进行的话,估计秦国的通侯数量都有数以万计,可是我们结合真实的历史情况,却会发现一个比较残酷的现实,那就是诸如白起这种战神级别的人物,居然爵位等级仅仅是十六级的大良造,为何会这样呢?

很明显是有人把商鞅的爵位晋升制度给理解错了,在商鞅的爵位晋升制度中,实际上就算是百姓想要实现第一阶段的爵位晋升,从一个普通百姓晋升为公士,拿的人头也是有要求的,这里所谓的人头并非是普通士兵的人头,而是需要拿下对方军队中有爵位的战士人头,一般有爵位的都至少是一些小领导了,换言之秦国百姓想要从没有爵位晋升到一级爵位,是需要在战场上拿下对方一些领导的人头方可的,这还是存在一定难度。

不过现在这种制度,比起以前完全不能晋升来说,还是给了战士们很大的动力,至少只要自己不断努力,还是有希望晋升爵位的,并且只要斩杀一个敌人将领,自己就可以晋升一级。

当然了,这种靠着斩杀有爵位的敌人首级而晋升爵位的制度,也是存在限制的,这种晋升方式仅限于爵位在四级以下的人们,也就是说四级以下爵位的人,可以靠着斩杀对方将领实现爵位晋升,比如一个普通士兵,要是在战场上斩杀了一个敌人将领,自己就可以晋升一级成为公士,要是同时斩杀了四个,自己就可以晋升为四级不更爵位了。

同样的道理,对于那些二级、三级爵位的人而言,也是这样晋升的,但是一旦达到四级不更爵位之后,想要继续晋升,难度就很大了,原本四级爵位之前那种以个人功劳晋升的制度,改成了以团队功劳晋升的制度了。

这个时期的晋升,需要的是团队作战,并且还要达到消灭的敌人比自己方死伤多于33人方可晋升,比如说在一场战争中,自己方的战士牺牲了20人,要是想要获得团队晋升爵位的机会,则至少需要保证敌人的战士死亡数量达到53人以上方可,并且还有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这场战争是需要保证在胜利的前提之下的,要是战争失败了,不仅不能晋升爵位,还会被降低爵位。

在秦国的爵位制度中,按照晋升的难度以及待遇,通常将其分为四个大类别,前四个级别统称为“士爵”,也就是只要拿人头就可以晋升的,从五级到九级,被称之为“大夫爵”,这些爵位的晋升需要团队功劳方可,不过一旦成为大夫爵之后,一般在待遇上将会有明显区别,这个时候不仅可以在朝廷担任重要官职,而且就算是不当官,也是有食邑的。

十级到二十级又分为“卿爵”与“侯爵”,想要获得卿爵,实际上都已经相当困难,侯爵就更是想都不要想了,对于秦国的军人而言,根据史料记载来看,大良造爵位已经是天花板了,因为在秦国历史上,只有白起、王翦、司马错三人达到这个等级,其余的都在大良造之下。

那么大良造之上的那些爵位要怎么才能得到呢?答案就比较残酷了,这些爵位实际上也相当于是世袭制的,只有那些皇亲国戚才有机会得到这样的爵位,比如芈月的弟弟魏冉,就是最高级别的爵位通侯。

结语

秦国的爵位制度,在商鞅变法之后,确实有了很大的改进,可是依旧还是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比如对于那些大权在握的皇亲国戚而言,他们的爵位依旧还是类似于世袭制的,由于商鞅变法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利益,最终商鞅就在贵族们的请求和欢呼声中被秦惠文王车裂了,实在悲哀!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标签: 商鞅

更多文章

  • 秦惠文王为何要车裂商鞅?

    历史人物编辑:平华泛教育标签:商鞅

    秦惠文王登基后,车裂了商鞅,却继续延用商鞅之反。以私人关系论,商鞅与秦惠文王确实早有旧怨。然而,观秦惠文王平生之事,秦惠文王也是一个气度恢弘的政治家,绝不会仅仅因为私人旧怨也诛杀有大功的商鞅。以政治主张论,秦惠文王承认商君之法的价值,并且愿意继续延用商君之法治国。既然如此,秦惠文王为何还非要以最激烈

  • 商鞅变法到底“变”了什么,使秦国由一个落后小国,变成七雄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丰碑标签:商鞅

    公元前221年随着齐国投降,秦王嬴政“奋六世之余烈”完成了对其他六国的统一,随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专制王朝秦朝,历史进去了崭新的纪元。秦国能完成霸业绝非一朝一夕,而是经过了数百年的时间才完成的,而秦国强大的源头还有从公元前359年的一场改革说起。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各国为富国强民为目的进行

  • 为什么秦朝大一统的功臣是商鞅?

    历史人物编辑:醉风文史标签:商鞅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始皇结束了我国战国时期群雄割据的乱局,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他的丰功伟绩足以让他千古留名。可有网友却认为秦始皇统一天下不过顺势而为,对秦大一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前人商鞅。为什么会有这种言论滋生呢,我们仔细推敲一下商鞅变法就能发现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商鞅变法缓和了

  • 商鞅变法从徏木立信开始,为秦始皇开创帝业,自己的下场却很惨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商鞅

    #头条群星8月榜#公元前359年初春,秦国在栎阳城(现西安)的南门外,坚起一根木棍,发布公告称,谁要是能从南门把木棍扛到北门赏十金。南门到北门不远,木棍重量也很小,这对小孩来说都是十分轻松的小事。人们围在一起议论纷纷,没有人相信这是真的。木棍依然立在那里,成为百姓和秦国朝廷之间一道难以逾越的“信任”

  • 商鞅变法建立的这个制度非常先进,监督作用很大,可惜后世没继承

    历史人物编辑:周扒皮侃历史标签:商鞅

    说起商鞅变法,学习历史的朋友知道非常重要,一定会学习关于商鞅变法的内容。大家都知道,如果没有商鞅变法,秦国也不会崛起,更不可能统一六国。秦朝建立之后很多制度都是直接沿用商鞅变法的。之后的封建社会很多制度也都是从商鞅变法里直接借鉴的。可以说商鞅变法的内容影响后世两千多年。里面大多数内容都被后世直接借鉴

  • 被五马分尸后,商鞅其实还活着

    历史人物编辑:张骏飞标签:商鞅

    图存就要求变。每当社会发展进入死角,就需要变革,或是革命、或是改革。革命,被外部力量推到重建;改革,自己砸毁再建。与革命相比,改革更具主动性,但自毁长城从来不易,以己之茅攻己之盾是亘古难题。改革是对利益分配的重新调整,要动摇自己的统治基础,需要断臂重生的勇气与雷霆万钧的铁血手腕。上下五千年,改革最此

  • 秦惠文王为何非杀商鞅不可?诬陷商鞅的公子虔和公孙贾结局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烟花谈历史标签:商鞅

    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次变法,但基本上都以失败告终。而发生在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则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被载入史册的唯一的一次成功的变法,被历史学家和社会改革家称之为历代变法之“魔术”、之“奇迹”。商鞅变法,其范围之广,内容之深,规模之大,方法之严,在历史上都是空前的。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

  • 为什么商鞅变法以后,必须死?

    历史人物编辑:从保瑞标签:商鞅

    商鞅是战国最牛的政治家,改革家,把一个贫穷的落后的跟游牧民族差不多的秦国,愣是发展成跃居诸侯国之首的强国,秦国之所以能并吞八方,灭六国,他的作用是任何人无法磨灭的,就像张仪,白起这类的人才其实是站在商鞅这个巨人的肩膀上。商鞅一个这么有功劳的人,为什么必须死呢?道理很简单,还是为了稳定,因为在秦孝公的

  • 秦能统一六国,商鞅变法功绩巨大,其中一根本因素才是成功的关键

    历史人物编辑:薇言浅谈标签:商鞅

    贾谊《过秦论》中写道:“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说的是:秦始皇积累了先前六代帝王遗留下来的功业,才能最终用武力来统一六国。此话说得很有道理,但也不全对,要知道当时春秋战国时期最强的国家是晋,历经十几代明君的治理,是中原霸主时期最长,国力最盛的国家,但最终还是被分裂为三个国家,互相攻伐,最终被

  • 如果商鞅在其他国家进行变法能成功吗,看完发现商鞅选秦国真对

    历史人物编辑:沐雨说史标签:商鞅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在秦国进行变法,之后的事情我们都知道。秦国因为这次变法国立极大地增强,之后不断的兼并其他国家,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秦国能够做到这一切的基础就是因为商鞅变法。假如没有商鞅变法的话,秦国的后果不敢想象。不过,如果商鞅当时进入其他国家进行变法的话,结局能成功吗?我们先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