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扁鹊为何淡出教材?先来看看扁鹊病人的年龄,或许你就懂了!

扁鹊为何淡出教材?先来看看扁鹊病人的年龄,或许你就懂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张杰谈历史 访问量:805 更新时间:2024/2/17 13:32:59

中医诞生于中国原始社会,在春秋战国得以完善,中医可以说影响了汉字文化交流圈里的所有国家,比如说日本医学、韩国医学,都是在中医的基础上建立属于他们自己的医学系统。

中医可以说是一股清流,在那个信仰神教的时代,以其特有的唯物论救助着千千万万的疾苦百姓。中医承载着无数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他们在与疾病斗争途中所留下的经验。

我国古代著名的中医,有诸如医圣张仲景,药孙思邈等,但是为什么有中医界的一位拥有响当当名号的人,被教材逐渐删除,他的事迹也慢慢淡出了人们的眼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杏林汉医

扁鹊的生卒年不详,原名叫秦越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名医。相传他游历诸国,为他人治病疗伤。赵国的人民把秦越人当作是报喜的喜鹊一般,便尊称他为扁鹊。

说到扁鹊的师傅更是如传说一般,一日扁鹊在别人的客栈里做主管。长桑君看出他器宇不凡,便多次与他攀谈,来来去去十年以后,长桑君把扁鹊叫到身边。

他说,“我有一本私藏的医籍,我年纪老了,没办法再继续钻研下去了,不如传给你,但是你要答应我不能给别人。”扁鹊说,那好吧。就这样扁鹊戏剧性地得到了一本医籍,也从此开了他从医的经历。

扁鹊用一生总结和积累前人的经验,结合自己行医多年的实践经验,在医疗方面为我国中医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扁鹊所掌握的医学经验可以说在我国是绝无仅有的,对我国医学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课本中的地位被不断削弱,甚至比不上张仲景或是孙思邈,扁鹊为什么会被课本删除其故事呢?这就让我们结合他传说里的故事来谈一谈吧。

实质与神话

我们都知道,医圣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这些都是有史料可以记载的,确实是真实发生的故事。相较于张仲景这一类人物的实际性记载,扁鹊的故事却显得有些神话性和戏剧性。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扁鹊换心这一事件,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有一些小病,便去找扁鹊,想让他医治一下。扁鹊通过望闻问切,语重心长地对二人说,他们的心脏不适合他们。

这句话听上去或许有些搞笑,但是这是由当时最负盛名的扁鹊所说,二人深信不疑。扁鹊认为其中一个人志气强,但是心脏却很弱,另一个人则相反,身体弱志气强,只要互相换一下就可以达到平衡。

扁鹊给他们两个喝了药酒以后,便动手剖开了他们,找到了他们各自的心脏将他们互换。又给他们吃了神药,等这二人清醒过来的时候,那些疾病已经消失了,两个人就像没事人一样回了家。

在古代那个科学技术落后的时代,能实现换心这样的技术多少是有一些无稽之谈的,且不论他是否成功,就换心这一说法十分具有神话意义,听上去就不真实。

除此之外扁鹊还有能让人起死回生的功效,听上去是不是就让人害怕极了?一天扁鹊到了虢国,听说了虢国太子突然死了,不足半日还没有装殓下葬,扁鹊却立马跑到宫中告诉人们不要先掩埋太子。

大家都以为他在说笑话,没想到扁鹊信誓旦旦地说,如果你听到太子有耳鸣,鼻子肿了,身体大腿内侧还有温度,那太子就是还有救的,只不过是得了一种怪病罢了。

工人们连忙前去查看,没想到跟扁鹊说得一模一样,他们恭请扁鹊进入太子棺材前。扁鹊使用针灸和药酒,慢慢的太子竟然真的醒了过来,扁鹊见状减少了剂量,过了20多天,太子便痊愈了。

扁鹊说太子这种病叫做尸厥,也就是阴阳调和失常,导致他气脉不稳进而昏迷,虽然面色尽失失去知觉,但他其实还没有死,只不过需要一些特殊的方法救治罢了。

虚构故事

从这一系列的故事中不能看出,扁鹊所谓的行医故事多具有神话性,虽然可能有民间夸大其词的部分,但是终归还是有一些让人不能相信。这也是课本会删除它的原因之一吧。

这第2个原因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扁鹊据说活了200年。在那个物质落后又早产生子的年代,人们能活过60岁便已经是高寿了,普通人在三四十岁就会不幸去世,怎么会有人活着这么久呢?

有专家专门去查了《史记》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扁鹊在前516年,曾经救治了一个名为赵简子的人,这一看其实平平无常,不过是扁鹊行医的善举。

可是史料明确记载扁鹊还在公元前310年的咸阳给人治病,这中间几乎相差了200年,任何一个人类也活不过200年那么久吧。更何况扁鹊是青年开始行医,要按照这么算下去,那他可真是高寿。

因为没有明显的指向性,说明扁鹊确实活了200岁,编写教材的人可能正是因为考虑到这一点,所以才渐渐将扁鹊淡出了我们的教材中,让他在教材里彻底隐身。

毕竟教材讲究的就是真实性还有明确性,专家将扁鹊删除课本,也正是担心会误人子弟,让那些尚在懵懂时期的学生便接受了错误的观念,至今无法更改。

当然在后面的专家研究中他们也发现,那个时代只要是医术好的人都会被叫做扁鹊,扁鹊只是一个代号,并不能代指秦越人这个人。可能只是因为他太过于出名,所以才让扁鹊和秦越人被强行捆绑在了一起。

如果说我们把这些事情归功到扁鹊只是一个称号上,那扁鹊这个人能在200年内行医也不是一件难事,甚至可以说合情合理。但是我们不排除他确实活了200岁之久,毕竟很多东西不能用科学来解释。

况且像孙思邈张仲景这一类的人,自身都有自己的养生秘方,能够延年益寿。那扁鹊作为一个医学界数一数二的人,有一些自己的保养秘方也不一定,他能够活到200岁也就合情合理了。

标签: 扁鹊

更多文章

  • 弃商从医的扁鹊

    历史人物编辑:娱美人娱记凌云标签:扁鹊

    大多数人心中想的是学有所用,可大多数人最后学又无所用。几千年来,寒窗苦读的人们,极少数人中了科举进了官场,还有少数人则是在乡里成了秀才,还有更多的人则是归于田野,也便是学无所用了。如果是这样的角度来看,也就是说大多数人改换门庭,都是为了生存,并非是为了什么心中的志向。所以,古时候的人们多是为了生存改

  • 扁鹊被移出教科书?四川出土920个竹简,证实神医扁鹊真实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朱朋标签:扁鹊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众所周知,我们有着灿烂而又辉煌的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诞生出了许许多多的传奇与神迹,至今都对人类文明历史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无论是令人叹为观止的秦始皇兵马俑,还是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辉结晶。不仅如此,我们的古人在医学上

  • 扁鹊为何被专家踢出历史课本?看到出土的扁鹊医书,明白了一切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前一线标签:扁鹊

    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说到中医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扁鹊。他是古代神医之一,和张仲景,李时珍,华佗等齐名,据说也是从扁鹊开始运用了中医的“望闻问切”,可以说扁鹊就是中医始祖。但是有关于四大名医的相关记载,奇怪的是扁鹊是记载最少的,就连相关的著作也没有流传下来,《汉书-艺文志》倒是有相关的

  • 扁鹊医术曾失传千年,刚从四川出土,扁鹊就被历史教材抹去痕迹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小前沿标签:扁鹊

    中国现代医术十分精进,但是古代的医书在现代中并没有完全失传,当今医术为何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其实古代医术也在慢慢推动现代医术的发展。就在前几年四川成都刚出土一堆文物,其中有一些医书经确定应该是失传千年的扁鹊医术,可是刚出土没多久,扁鹊就从历史教材中消失了。根据中学课本中记载扁鹊只是他的艺名,他是秦氏,

  • 四川挖出一汉简,解开扁鹊神医真相:教科书真不该删除扁鹊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张海林标签:扁鹊

    扁鹊是战国时期的中医学家,善于望闻问切,尤其是脉诊和望诊,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被尊为医祖。千百年来,扁鹊深为广大人民所爱戴和崇敬,以前的教科书中,有他的故事,教育人们怀有悬壶济世的情怀。然而,2017年多种版本教科书中删除了有关扁鹊的内容。为何要删除呢?所谓的历史专家以及中小学教材专家是这样解释的:

  • 扁鹊一共活了多少岁 扁鹊的生卒年不详

    历史人物编辑:苏小米观影标签:扁鹊

    关于扁鹊一共活了多少岁,在历史资料中并没有详细的记载,通过阅读历史资料可以得知:扁鹊本名为姬越人,渤海郡鄚人,曾居住在中丘蓬鹊山九仙洞,从师于长桑君,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神医,奠定了中医学切脉诊断方法,等等,如果想了解更多与扁鹊有关的内容,可以继续往下阅读。扁鹊的生卒年是1、扁鹊所处的年代是春秋战国时期

  • 扁鹊在教科书中删除,为什么?根据考古,可能有两个扁鹊

    历史人物编辑:韦继涛标签:扁鹊

    春秋时期,中国有一位神医。他被称为神医,此人就是扁鹊。司马迁在《史记·扁鹊传》中描写扁鹊,韩非子也有一篇著名的文章《扁鹊见蔡桓公》。因此,如果有人问扁鹊是否真的存在,毫无疑问他是存在的。但在2017年,扁鹊的名字被从历史教科书中删除。事实上,在成都地铁建设中,已经发掘出9本医学书籍,长期以来被证明与

  • 成都出土西汉竹简,系扁鹊学派经典,为何专家还把扁鹊移出教材?

    历史人物编辑:何露瑶标签:扁鹊

    成都出土西汉竹简,系扁鹊学派经典,为何专家还把扁鹊移出教材?文/六六2012年,在成都金牛区的天回镇发现了一处古墓,这处古墓就是老官山汉墓群。经过考古队长达近一年的挖掘,一共清理出了4座西汉时期土坑木椁墓,以及铜、铁类等制品文物620余件。除此之外,该汉墓群中共发现竹简920支,这些竹简上记录的都是

  • 古代医祖“扁鹊”为何称之为“扁鹊”

    历史人物编辑:宪刚说车标签:扁鹊

    扁鹊,战国时期医学家,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407),卒于赧王五年(前310),扁鹊善于运用四诊:问闻望切。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史记》中记载他是渤海郡的一名大夫,而卢医则是指他的出生地在卢国。按照古

  • 《扁鹊见蔡桓公》读后感

    历史人物编辑:游戏大王尼诺标签:扁鹊

    小学时,一篇韩非子的《扁鹊见蔡桓公》让我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时真是相当佩服扁鹊的高超医术,只是见了一面就诊断出“君有疾在腠理”,可惜那蔡桓公因傲慢偏见,最后病情恶化一命呜呼了。总结一下,蔡桓公之死原因有四。首先,个性傲慢,不虚心接受健康问题。蔡桓公初期本无大病,用今人的话说,他可能是处于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