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齐桓公葵丘之会上霸气十足,导致后续事业逐渐滑坡

齐桓公葵丘之会上霸气十足,导致后续事业逐渐滑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明鉴品历史 访问量:489 更新时间:2024/1/22 17:27:47

春秋霸主齐桓公,外用尊王攘夷外交策略,内用管仲强兵争霸国政,通过联合诸侯打败北狄入侵,挽救卫郑等小国危亡,在诸侯国中获得点赞无数。在收获赞誉的同时,齐桓公也开始飘飘然起来,在葵丘之会上,他的表现虽可圈可点,但也为他从事业巅峰走下神坛埋下了伏笔。

葵丘之会从筹备工作来说,应该是春秋时期比较重要的一次大会,前后开了两三个月,从夏天开到了秋天,结果也搞出了个五点盟约。但从其内容看,就是为了给齐桓公树碑立传,其盟约的效果也仅仅体现在纸面上,会议结束后,诸侯国还是一如既往,我行我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先来看看这五条盟约是怎么说的。

凡不孝的子孙,就要把他杀掉,已经确立了太子之位的人,就不要再三更换,更不能把小妾充当正室;要尊重贤人,培养人才,对于有德行的人,一定要给予表彰;不要忽视外国的来宾,有住在境内的,尽量给予照顾,不要使他流落;士一级的官员,不得世袭职位,官员们上班,不许在外面另做兼职。大夫一级的官员犯了罪,国君没有权利擅自杀他;不许乱筑堤坝,损人利已;邻国有饥荒,不许限制粮食出口。有封赏的大事,一定要互相通报,不得私自进行,暗箱操作。最后还加了一句,这是我跟大家共同的约定,从今天开始,我们抛弃过去重归于好。

从这五条中可以看出,也是经过很长时间酝酿讨论的结果,也把当时各诸侯国存在的普遍现象涵盖了进来,像废太子娶小老婆一类的后宫之事也上了盟约。但我们从中看出这是齐桓公精心设置的内容,那就是要把齐桓公作为诸侯核心突出出来,当时就数他的年龄最大,数齐国贤人最多,不表彰他表彰谁?

为了使这次盟会顺利达到目的,早在前两次协商性的小型会议上,齐桓公就把当时还是太子的周襄王请来,却把在位的周惠王得罪了,以至惠王看出了齐桓公要取代周王室的野心,从而把两次会议给搅和黄了。

这次葵丘之会恰恰赶上周襄王继位,齐桓公就没什么可顾虑的,所以,当周襄王的特使赏赐礼品和奖状时,他居然还想不跪拜,要不是管仲提醒,差点失态。从这点上看,齐桓公已经把自己当作了天子,凌驾于周王室之上。

这还不算,会议接近尾声时,齐桓公还对周王室特使说,夏商周三代都有封禅一说,我也想趁此盛会去祭拜天地。此话一出,吓了特使一跳,他只好讥笑着说,你现在是霸主了,你想做的事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可是,私下里,特使又对管仲说,你劝劝你家那位吧,太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封禅祭拜天地那是天子们做的事,一个诸侯国霸主怎么可以呢?

但齐桓公听了管仲的建议,反而忿忿不平地说,我南征召陵,北伐山戎,西征大夏,诸侯没有一个敢违抗,我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就是夏商周三代的开国天子,也没有做到这些吧?

虽然齐桓公最后还是听了管仲的话没有去泰山,但却暴露出了他私欲膨胀的野心,以至会盟结束,就有九国撕毁了协议,大家知道,这个会盟只对其它诸侯国约定的,对齐国根本不起作用。

从齐桓公在葵丘之会上的表现可以看出,一个人私欲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听不进他人的意见,也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心中装的只有自己过去的成就,高高在上,结果就会众叛亲离脱离群众,到头来就会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

管仲死后,齐桓公不听他的劝告,重新用几个投其所好的大臣,结果导致王权被夺,他被软禁宫中,靠宫女从墙洞中投食,身旁没有一兵一卒陪同,一代霸主最终饿死宫中,六十七天无人知晓。

读者朋友,你对葵丘会盟怎么看,请到文章点评区分享你的体会吧。(图片来源于网络)

标签: 齐桓公

更多文章

  • 「春秋故事」齐桓公五子争位-吕氏齐国霸业的衰落

    历史人物编辑:精彩搞笑段子标签:齐桓公

    齐桓公作为春秋五霸之首,任用管仲、鲍叔牙为相,起用桓管五杰辅佐。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时间风头无两。然而随着桓管五杰、管仲、鲍叔牙的相继离世,加上齐桓公晚年信任易牙、竖刁、卫开方等奸逆之臣,导致齐桓公晚年凄凉。齐桓公病重之时,齐桓公的五个儿子争夺国君之位,易牙、竖刁、卫开方将病重的齐桓公囚禁于室,令

  • 毕竟倾国是美人,齐桓公攻打蔡国南侵楚国的理由

    历史人物编辑:旅游新计划哦标签:齐桓公

    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西施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越王勾践对吴国战争失利,采纳文种建议“遗美女以惑其心,而乱其谋”,将西施、郑旦献给了吴王夫差。夫差由此沉溺酒色,荒于国政,最终为勾践所灭。西施功成身退,最终去向说法不一:有人说不堪忍受,沉江而死

  • 甩手掌故齐桓公,掌故管仲表示我太累了

    历史人物编辑:纵横史馆标签:齐桓公

    前言:自古有春秋五霸之说。一说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史记》,另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荀子》。不管是哪一说,有三个人都是雷打不动的。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这三个人当中,最先称霸的人是齐桓公!齐桓公真的有这个实力称霸吗?还是他手下的某个能人帮

  • 「春秋故事」桓管五杰-助齐桓公成就春秋霸业的基石

    历史人物编辑:斋看书画标签: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后,任用管仲为相。励精图治,推行改革,齐国国力日渐强盛。齐桓公又采纳管仲的建议,尊王攘夷,九合诸侯。受到周天子赏赐和周边诸侯国的认同,成为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齐桓公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在这段时期,除了有管仲的精心辅佐。齐桓公任命的桓管五杰也是齐桓公能够称霸于诸侯的关键因素。他们分别在齐

  • 冲动是魔鬼:说齐桓公姜小白休妻酿成覆水难收

    历史人物编辑:沈烈康标签:齐桓公

    人的性格是多面的,小人物有其博大的一面,大人物也有其狭隘的一面。今天和大家探讨春秋霸主齐桓公姜小白之小心眼的一面。恒公二十九年,春,阳光明媚,恒公兴起,邀夫人蔡姬去湖边乘船戏水。蔡姬是蔡穆侯妹妹,桓公最宠爱的正牌夫人之一,对,桓公有三个正牌夫人:王姬、徐姬、蔡姬,还有六个如夫人:长卫姬、少卫姬、郑姬

  • 为什么说齐桓公的功业可以比肩周公、姜太公和召公?

    历史人物编辑:韩铮铮标签:齐桓公

    齐桓公的作为如果说是霸主之行,倒不如说是个大家长,齐国终其任期内皆为中原诸侯列国的保护者,卫国都城为狄人所破,齐桓公帮助卫国在楚丘复国;刑国为中山国所破,齐桓公帮助刑国在夷仪复国;燕国被山戎部族围攻,齐桓公又亲率大军远征山戎,帮助燕国收复失地。更为重要的是,燕国为感激齐桓公,燕国国君燕庄公亲送齐桓公

  • 齐桓公去世后,诸子争夺君位,时长竟达四十年

    历史人物编辑:端木烽火标签:齐桓公

    齐桓公在位期间,开创了齐国的霸业,因此名扬千古。说到齐国,总是绕不开齐桓公。但是,相比于开创齐国霸业,齐桓公对自己身后事的处理,却完全可以说得上是一团糟,只能给他打一个不及格的分数。齐桓公去世后,齐桓公的儿子们纷纷跳出来,争夺齐侯的宝座,时长竟高达近四十年。齐桓公先后有五个儿子相继成为了齐国的国君。

  • 齐桓公早年雄霸中原,晚年为什么被说成是昏君?

    历史人物编辑:老瓜摄友标签:齐桓公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一位出色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得齐国变得富强。但是,在他晚年的时候,却被人们说成是一位昏君。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首先,齐桓公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齐国得到了繁荣和发展。他推行“霸政”,与周、楚、宋等国进行联合抵制晋国的进攻,同时,他还实行了“分田制度

  • 历史上的齐桓公,真的是被饿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文字表达旅游乐趣标签:齐桓公

    在很多人的心里,齐桓公一直都是一个霸主的形象,他的一生可以说是风光无限,齐桓公在年轻的时候,是春秋五霸的君主,但是他在晚年的时候,把一手好牌打烂了,频频做出错误的选择,让人们唾弃。齐桓公率领的多次诸侯国联合活动都取得了不凡的成绩,齐国的表现让各国心服口服,因此齐国成为春秋首霸也是名至实归的,齐国在管

  • 纵欲无度,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的真正死因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历史标签:齐桓公

    孟子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就是说,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却足以使人败亡。齐桓公,姜姓,名小白,最初心怀雄才伟略,选贤任能,号召“尊王攘夷”,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成就霸业后的齐桓公,“近小人,远贤臣”,并且恣意放纵七情六欲,结果在声色犬马中一命呜呼,只可叹一代霸主,最后竟落的死时无人为之收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