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管仲临死明知三奸将乱政,为何不直接杀掉他们呢

管仲临死明知三奸将乱政,为何不直接杀掉他们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忘的历史 访问量:2400 更新时间:2024/1/25 7:03:32

周武王在牧野之战中击败了商朝军队,商纣王因此被迫自杀,数百年的商朝就到这里结束了,一个宏伟的朝代在遗址上重新建立起来。周武王开创了华夏古代一个伟大的制度——分封制,他将自己的宗室血亲还有在创业时功臣分封到国土的各个部分,代替周天子来管理这广袤的领土。

同时他也没有对原来这片国土上的原住民赶尽杀绝,他分封了上古时期的各位首领的子孙,当然也包括商王朝的后代,给了他们生存和保持家族繁荣的机会。再加上周公执政时期扫平“三监之乱”,再次征伐蛮族,更是为周朝增加了不少领土,周朝的繁荣时期就这样一步步开始了。

西周在繁荣这么多年之后,终于在周幽王的烽火中毁灭,周平王在各国诸侯的帮助下打败犬戎,迁都至洛阳,开了周朝的后半段——东周,春秋时期也就此开始。春秋时期由于周朝的迁都,周天子的势力大大削弱,诸侯国与周天子的关系也渐渐疏远,而且开始了内部之间的争斗。

在春秋时期的这些各国混战,我们称其为诸侯争霸,和战国时期剧烈的兼并战争是不同的,这时的诸侯国还没有想着统一天下的伟业,都只是想让自己的王国国力强盛,威服各国。而在这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伟大的君主,其中有五个君主在春秋时期完成了制霸,让自己的王国成为天下第一,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

齐桓公的霸业主要是缘于一个人,这个人大家肯定都认识,就是千古名相管仲。管仲和齐桓公原本是仇敌,管仲支持的并不是公子小白,而是另一个公子,当年他还是刺杀公子小白的刺客,最后是效忠余齐桓公的鲍叔牙救下来,这就是历史著名典故“管鲍之交”。

管仲在担任齐国的宰相期间,开始了他的经济改革。首先是管仲敢于突破旧规,他允许齐国土地私有制的存在。春秋时期,由于各种新式农具的发明,农业生产力大大提升,旧有的井田制完全无法满足农民的生产需求。

所以很多农民就会偷偷地开垦无主荒地,这原本是不被允许的,但是管仲一反常态,允许农民耕种这些无主荒地,但是相对的要收税款,于是齐国的经济由此迅速发展。他也提出“尊王攘夷”的主张,使齐国北上支援燕国抗击胡人,帮助燕国摆脱了困境,而且大大提高了齐国在中原的威望。

同时齐国南下讨伐楚国,为周天子报仇,这再一次聚集了中原地区各国的民心,而且获得了周天子的好感。这就完成了“尊王攘夷”的目标,在葵丘之会上昭示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齐桓公称霸之后,管仲就巩固国内的发展成果,在管仲执政期间,齐国一直保持着中原霸主的地位,齐桓公非常尊敬的称管仲为“亚父”。

但是危险总藏在安静背后,齐桓公在称霸之后就放松了心态,开始了享乐,他底下有三个宠臣易牙、卫开方、竖刁,这些宠臣一直带着齐桓公享乐。管仲因此劝谏齐桓公,说这三个人将来会祸害齐国,请不要再亲近他们了,齐桓公虽然不舍,但是答应了。

管仲不久就去世了,在其去世之后又继任了两任宰相,甚至又创下了壮举,拯救了危难之中的齐国,更是齐国的辉煌。齐桓公因此就更加放松警惕,将竖刁三人召回,陪自己享乐,鲍叔牙因此气的大怒,忧愤而死。而结果果然如当年管仲所料,在齐桓公晚年,竖刁三人作乱,将齐桓公软禁而死,齐国的末日就此到来了。

有人会问,管仲当年就猜到竖刁三人最后会祸害整个齐国,那为什么当初不直接杀死这三人呢?这个问题很简单,第一,管仲只是宰相,他并不是君主,他已经劝谏了齐桓公,对竖刁三人的处理全在齐桓公,和他无关。

竖刁三人当时并没有作乱,管仲不能用一个你们以后会作乱的理由杀死他们。倘若没有杀死他们,管仲还是要为自己的后代着想的,以防在他们掌权之后,对自己的后代报复。

结语:最后,管仲肯定是看透了齐桓公的本质,齐桓公本身只是中人之子,他的成就取决于他的臣子们。任管仲而霸天下,任竖刁而乱齐国,管仲一早就预料到了,这就是这个一代名相的智慧。

标签: 管仲

更多文章

  • 怎么理解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这句话?

    历史人物编辑:温豪标签:管仲

    大家好,今天我想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子曰中的一句话:“管仲之器小哉!”这句话听上去十分神秘,但实际上有着非常幽默的内涵。我来给大家讲一下。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会议上有一个教授在讨论古代思想,其中就提到了这句话。大家听了之后都一脸懵逼,我们脑海里浮现出了各种小器具,管仲会用什么“小器具”呢?于是

  • 从平民到宰相,管仲如何实现阶级跨越?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管仲

    悠悠春秋大业,滚滚战国狼烟。管仲在后代的历史评价非常高,被誉为千古第一名相。但是这个管相的作风跟后来的商鞅、萧何、张居正、王安石这些人大不相同。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正人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而且都是提倡重农抑商,把农业作为国家发展的根本做事有原则可循。但是这个管仲却不一样,他是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 管仲到底有什么贡献?为啥会被后世尊称为‘华夏第一相’?

    历史人物编辑:江辰雨标签:管仲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宰相型人才,管仲的能力,总结起来其实只有一条:他会强国!虽然只有这一种能力,但管仲的这个能力,却是后世所有君王皇帝,都希望看到的。任何一位君王,只要能得到一个管仲这样的宰相,然后合理使用这个人,基本上都能成为明君。甚至就算是到了王朝末期,只要有管仲这样一个人在,最少也能给国家续

  • 齐桓公明明爱吃爱玩又爱美女,为何还能成为春秋首霸?

    历史人物编辑:湖桥烟雨到标签:齐桓公

    因为齐桓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正视它。人很少能够正视自己的缺点,很多人都是比较自大,但是齐桓公不一样,他曾经在管仲面前说自己治国有困难,因为自己爱吃爱喝还好色,可见齐桓公能够面对自己的不足,他知道自己的的缺点在哪里,愿意说出来并且聆听贤臣的想法,这一点是很多君王都做不到的,在臣子眼里,君王即使再

  • 齐桓公的一家太奇葩,堪比现代伦理剧,个个丧失道德

    历史人物编辑:徐慧说历史标签:齐桓公

    因为高考的原因,这两天齐桓公火了,大家都知道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他的手下有管仲,鲍叔牙、高傒、国归父、隰((xí)朋这样的名臣,助他成就了霸业。与齐桓公一同火的还有管仲、鲍叔牙,但大家可能对齐桓公的兄弟姐妹们不是很清楚,要说到齐桓公的兄弟姐妹,不知道要秒杀多少现代版狗血伦理剧,今天小雨就为大家扒一

  • 齐桓公的一家子太奇葩,堪比现代伦理剧,个个都丧失道德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小康标签:齐桓公

    都说皇家贵族大多都是“金絮其外败絮其中”,因为,许多皇族虽然看上去端庄优雅、正义凛然,但其内部的荒唐事儿甚至都能震惊世人了,而帝王世家中的齐桓公一家就是其中之一。古代的帝王世家那么多,奇葩的也不在少数,但齐桓公一家真的属于奇葩到只能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地步,接下来这里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一家子的奇葩事儿

  • 当领导就要大度,齐桓公任用仇人管仲为相,从此事业蒸蒸日上

    历史人物编辑:军史园林标签:齐桓公

    齐国的齐襄公不顾伦理道德,和自己的妹妹、鲁国夫人文姜通奸,还因此派人杀死了鲁国国君鲁桓公。齐国的国际形象大跌,齐襄公沉迷女色又没有诚信,对手下大臣不好,所以很不得民心。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害怕齐襄公如此下去,会导致齐国出现祸患牵连到他们,就出国去避祸,一个得管仲、召忽辅佐跑到了鲁国,一个得鲍叔牙辅佐跑到

  • 齐桓公采纳了孙膑什么意见?魏、齐之战里庞孙二人又有什么纠葛?

    历史人物编辑:惜缘小历史标签:齐桓公

    齐桓公与孙膑谈论兵法,大为叹服,遂拜孙膑为军师。齐军在孙膑的调教下,改变了防御体系,完全放开了手脚,在四邻的不断袭扰中,打出了威风。南边的楚国不敢再骚扰齐国边境,西边的赵国不敢再到黄河来捕鱼,其余周边国家也不敢再对齐国用强了。孙膑从魏国秘密来到齐国这件事,庞涓连一点音信也不知道。孙膑失踪的时间愈久,

  • 《中国历史长河系列》—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为什么死的很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乡姐晓霞标签:齐桓公

    齐桓公称霸天下以后,变得十分骄横,尤其到了晚年成了非常残暴的大暴君,连为他平定天下立过汗马功劳的大功臣管仲的话也不听了。传说齐桓公身边有三个大阴谋家,一个叫易牙,一个叫竖刁,还有一个叫方开。一天,易牙知道齐桓公想吃人肉,就回家把亲生儿子杀了给他吃。而竖刁自愿阉割,做齐桓公夫人的仆人。方开则15年不回

  • 齐桓公把宠妃送回娘家反省,几天后,自己变成了前夫

    历史人物编辑:柳州阿妹侃历史标签:齐桓公

    春秋时期,齐桓公赌气把宠妃蔡姬送回娘家反省。没几天,蔡姬居然改嫁,自己成了前夫。齐桓公一气之下,灭了蔡姬母国。春秋战国时期,第一霸主齐桓公,可谓是风光无限。泱泱大国,也是惹得无数小国争相献媚,比如邻国‘蔡国’。鲁僖公三年,蔡国可谓是夹缝中求生,小国国力衰弱,周边又紧挨着大国,蔡穆侯生怕哪天自己就保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