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是古代最有权势的人,但是全国有很多事情不是一个皇帝能办到的,而皇帝是世袭制。遇到一个资质一般的皇帝,整个朝廷都需要别人帮忙管理,这个人就是丞相。在朱元璋之前,任何朝代都有丞相,有时同时有好几位,当然管仲是历史上最早的丞相。
据记载:“齐桓公以霸道,九诸侯,一统天下,管仲谋略。”他很有才华,但人品不如鲍叔牙高尚。后来他过着败坏的生活,其作风甚至超过了齐桓公。而且管仲还多次受贿,这让他对齐桓公非常不满。
事实上,历史上真正为海瑞和包擎天着想的人,少之又少。真正身居高位的时候,贪污的机会就太多了。就连刘邦的丞相萧何也贪污腐败。刘邦甚至还有一个谋士陈平,他摆明自己贪污收受了别人的金子,但刘邦还是重用了他,而萧何贪污腐败,却被关进了大牢,险些丢了性命。
萧何对刘邦的贡献不亚于管仲和齐桓公。刘邦打江山的时候,部下都是流氓,个个都懵懂无知。只有萧何当过官,懂得治国理政。
按照基本国策,曹参直接沿用萧何的制度,就能把大汉治理得井井有条。可见,萧何的天赋根本不需要管中差。
萧何和管仲一样,后期名气越来越大,也变得贪污腐败,还利用权力强行低价向百姓买房买地。这让刘邦非常不满,一怒之下杀了他。他被关进了大牢,虽然后来被释放了,但刘邦对萧何的印象还是不免打了折扣。
同样是国相,同样贪污受贿,同样生活方式腐败,管仲为何事事无成,萧何却下狱?
主要原因是两者腐败的性质不同。管仲虽然才华横溢,但他却是个享乐主义者,整个齐国都被他歌舞统治,甚至还发明了青楼这样的娱乐场所。贪财是他的本能。
管仲贪污腐败被齐桓公知道后,管仲说国家富足,生活太腐败,陛下,你会被百姓骂的。如果我的生活比你的更腐败,老百姓只会骂我,我不会骂你。我因为你的名声而腐败。齐桓公听了有道理,就不再追究。萧何的腐败与管仲的腐败完全不同。根据《史记》的说法,萧何的名声越来越好。
刘邦担心自己的声望会超过自己。不好,让刘邦不会怀疑他,因为之前还有韩信、英博等人,他们都为刘邦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都被刘邦给杀了。
但刘邦听说萧何贪污的原因后,虽然放了他,但对他还是有些反感。萧何这样说,就好像刘邦心存疑虑,看出手下比自己更有本事,而萧何贪污纯粹是为了自保,而管仲贪污是为了齐桓公,两者的本质是完全不同,所以萧何的命运和管仲一样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