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管仲有一条毒计,兵不血刃就能灭国,如今却成了美国常用的杀手锏

管仲有一条毒计,兵不血刃就能灭国,如今却成了美国常用的杀手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无风却起念 访问量:3137 更新时间:2023/12/15 0:06:51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位由草根阶层崛起的伟大领导者。他的人生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从一个贫穷的牧牛童到至高无上的皇帝,他以深思熟虑和毅力,完成了人生的一次极致逆袭。

然而,朱元璋的世界并非只有光明,他的另一面,他的独裁、专制以及他对权力的病态追求,是他史诗般人生的另一种色彩。他的一生充满了权力的争夺,权力的挑战和对异己的残酷打压。而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位人物,他的命运同样充满了波折和挑战,那就是明朝的开国功臣,达。

徐达,这个名字在明朝的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是朱元璋手下的得力部将,为朱元璋打下了一片江山,成为朱元璋重用的大将。然而,徐达的功劳也成为了朱元璋心中的一根刺。对于朱元璋而言,任人的功劳越大,他的威胁也就越大。

朱元璋无法容忍任何可能对他的权力构成威胁的存在,哪怕这个存在是他的重要部下,也同样不能例外。所以,对于朱元璋来说,如何处理徐达,成为了他心中的一大难题。

朱元璋曾经多次试探徐达,试图找出他是否有异心。一次,他试图将自己曾经居住的吴府赐给徐达。

这是一个很有深意的试探,如果徐达接受了,就等于接受了朱元璋的权力象征,也就是等于表达了自己对权力的追求。但是,徐达明智地拒绝了,他告诉朱元璋他更喜欢他的小屋,不需要什么豪华的府邸。这个回答让朱元璋稍微放心了一些,但他心中的疑虑并没有完全消除。

后来,为了确认徐达是否有篡位的心思,朱元璋再次设计了一个试探。他以表彰徐达的功劳为由,为他准备了一场盛大的宴会。

朱元璋在宴会上,逼得徐达一杯接着一杯的喝酒。徐达原本自律非常严格,但在皇帝的百般盛情之下,他也只能婉拒无果,只得接过酒杯。杯杯皆烈,片刻后,徐达已经是酩酊大醉。

待徐达完全陷入酒梦,朱元璋便命人将他放置在自己的龙床上,企图观察他酒醒后的反应,看他是否有心机争夺皇位。等到时辰过后,徐达醒来,发现自己竟在龙床之上,这突如其来的发现让他吓出了一身汗,心中惊恐不已。

但是,徐达并没有急忙爬下床,反而趴在床上深思了一阵。他四下环顾,发现没有朱元璋的身影,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选择立刻下床,假装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情。但是徐达认识到这并不是朱元璋的风格,他一定有什么目的才会如此安排。因此,他决定必须谨慎行事,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最后,他做出了一个让人惊讶的决定:从龙床上爬下来后,他哭着去找朱元璋,然后跪在他的面前,承认自己酒醉后所犯的错误,并请求朱元璋予以处罚。

朱元璋面对徐达的坦诚和自责,一时之间也难以发怒。他认为如果徐达真的有篡位的念头,肯定会装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看到徐达的反应,朱元璋觉得他并无异心,因此没有对他进行严厉的惩罚。

徐达的这一做法,充分展现了他的机智和智慧。他看透了朱元璋的诡计,利用他的疑虑,反而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徐达的高情商和深思熟虑,使他在朱元璋心中的位置更加稳固。

尽管朱元璋对他的疑心依旧存在,但是徐达的举动,无疑证明了他对朱元璋的忠诚和敬畏,使得朱元璋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对他的疑虑。

然而,朱元璋并没有因此就完全信任徐达,他仍旧会不时地对徐达进行试探,看他是否有背叛的迹象。这对徐达来说,无疑增加了很大的压力,他需要不断地证明自己的忠诚,同时也要保持对朱元璋的敬畏和尊重。

在这种压力下,徐达的忍耐力和决心被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他不仅妥善处理了朱元璋的疑虑,还在历史的长河中,树立了一个高尚、正直的形象。尽管历史上对于徐达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他的智慧、胆识以及高尚的品格都是不容忽视的。

因此,无论是在朱元璋的眼中,还是在后世的评价中,徐达都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物。他虽然一生都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但是他始终保持着对皇帝的忠诚,这也使得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始终稳固。

标签: 管仲

更多文章

  • 管仲一条“毒计”,兵不血刃灭掉楚国,如今却成美国的“杀手锏”

    历史人物编辑:图说不语标签:管仲

    “纷争已不再是通俗意义上的纷争”,没错,就当今国际社会的大趋势而言,和平与发展依旧是时代的主旋律,但是世界各国立于国际之林,怎能会没有矛盾与冲突?矛盾冲突之下,战争依然不是通俗意义上的战争,不是枪林弹雨,上场杀敌,更多的是兵不血刃的无形的较量。放眼世界浪潮,这样无形的较量可谓是暗流汹涌,隐匿平静于时

  • 管仲这条计谋,堪称教科书般的案例,吃透了人性、看透了人心

    历史人物编辑:彤彤爱读书标签:管仲

    东周开始,周朝王室日益衰微,诸侯国之间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安排,都想自己称王称霸,导致各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这战争次数真多得跟天上的星星一样,数也数不清。春秋五霸里,最为耀眼的当属齐桓公,因为他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让很多诸侯国不得不臣服齐国的膝下。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离不开他手下的得力

  • 管仲病榻论相,对于现代的我们来说,有着怎样的借鉴意义呢?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管仲

    管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也是齐国上卿(即丞相)。小时候家里贫困,父亲早逝,母亲在堂,但年事已高,管仲过早挑起了生活的重担。起先,与鲍叔牙合伙做生意,后来在鲍叔牙的举荐和劝说下,齐桓公不计前嫌,择吉日,三浴三衅,亲迎于郊。连语三日三夜,遂拜为相,尊为仲父。于是,齐桓公在管仲、鲍叔牙、隰朋

  • 管仲从囚徒到国相,作为“经济战”的鼻祖,如何不费兵卒战胜鲁国

    历史人物编辑:壹周历史标签:管仲

    管仲是春秋时期的人物,他生活的年代距今有2600年之久。很多人都知道他辅佐齐桓公,由名不见传的诸侯王,一跃成为首个春秋霸主,管仲也因此留名青史,位列春秋名相。后人心目中,管仲的“政治”形象居多,认为他是纵横诸侯的政治老手,往往忽视他对先秦经济理论的贡献。综合来说,管仲是历史上少见的“政商”全才,孔子

  • 春秋第一宰相管仲

    历史人物编辑:张祥说历史标签:管仲

    我们知道,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齐国的齐桓公,在他实现霸主的路上,宰相管仲的辅佐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齐桓公执政期间,他辅佐齐桓公从政治、经济、军事、民风等各方面进行了改革,给后代流传下宝贵的财富,他的智慧被后人所称赞。下面我们就来对管仲进行较深入的了解,并学习他的智慧,以汲取所长,为我们所用。管仲,

  • 齐国的霸业,一上来就碰见宋国和鲁国,管仲说:鲁国可以拿下了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驿站哦标签:管仲

    齐国在“管仲改革”后国力大增,还娶了周天子的女儿,并答应周庄王平复宋国内乱,可谓声望日隆。公元前681年,齐桓公以天子的名义召集宋、陈、蔡、邾在北杏(今山东东阿)会盟,这是齐桓公主持的第一次会盟,也为“九合诸侯”的第一次。作为盟主的齐桓公,会上号召大家尊重周天子,捍卫周礼,并主持平定宋国内乱的大会,

  • 中国神人革命:考古发现改写认知,难怪管仲会说“以人为本”

    历史人物编辑:诸史标签:管仲

    礼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商朝崇尚鬼神,鬼神高于一切,甚至天天轮番祭祀,人事礼俗居于其次,因此商朝是典型的“以神为本”。管子记载,管仲向齐桓公称述霸业时,提到“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因此,“以人为本”春秋时已有,而不是现代词汇。问题在于,商朝时是“以神为本”,

  • 管仲临死明知三奸将乱政,为何不直接杀掉他们呢

    历史人物编辑:不忘的历史标签:管仲

    周武王在牧野之战中击败了商朝军队,商纣王因此被迫自杀,数百年的商朝就到这里结束了,一个宏伟的朝代在遗址上重新建立起来。周武王开创了华夏古代一个伟大的制度——分封制,他将自己的宗室血亲还有在创业时功臣分封到国土的各个部分,代替周天子来管理这广袤的领土。同时他也没有对原来这片国土上的原住民赶尽杀绝,他分

  • 怎么理解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这句话?

    历史人物编辑:温豪标签:管仲

    大家好,今天我想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子曰中的一句话:“管仲之器小哉!”这句话听上去十分神秘,但实际上有着非常幽默的内涵。我来给大家讲一下。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会议上有一个教授在讨论古代思想,其中就提到了这句话。大家听了之后都一脸懵逼,我们脑海里浮现出了各种小器具,管仲会用什么“小器具”呢?于是

  • 从平民到宰相,管仲如何实现阶级跨越?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管仲

    悠悠春秋大业,滚滚战国狼烟。管仲在后代的历史评价非常高,被誉为千古第一名相。但是这个管相的作风跟后来的商鞅、萧何、张居正、王安石这些人大不相同。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正人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而且都是提倡重农抑商,把农业作为国家发展的根本做事有原则可循。但是这个管仲却不一样,他是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