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伐楚复仇,伍子胥鞭尸除了解恨,还掩盖了盗墓

伐楚复仇,伍子胥鞭尸除了解恨,还掩盖了盗墓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知识巨轮 访问量:3557 更新时间:2024/1/21 13:05:02

伍子胥流落到吴国已经八年,伍子胥流亡在外已整整十一年了。这一年,在位十三年的楚平王死亡,秦女所生之子熊珍继位,是为楚昭王

时间比较容易计算,伍子胥于楚平王二年开始流亡,楚平王在位十三年,由此推算伍子胥流亡在外十一年。

其次,参考《吴世家》,“五年,楚之亡臣伍子胥来奔”,伍子胥流亡到吴国在吴王僚继位后第五年。“十二年冬,楚平王卒”,吴王僚在位第十二年,即楚平王十三年。由此,推算出伍子胥流亡吴国时间为八年。

《伍子胥列传》中“五年而楚平王卒”,此处五年应是吴楚边境之战到吴王僚十二年。参考《吴世家》“八年,吴使公子光伐楚”,吴王僚八年到十二年,正好是五年。

“吴王僚因楚丧,使二公子将兵往袭楚”,楚国正直国丧,吴王僚认为楚国此时肯定疏于防范,于是派盖余、烛庸率兵前往攻打。这一年为“(吴王僚)十三年春,吴欲因楚丧而伐之”。

吴国精兵强将都去攻打楚国,于是公子光趁着国内空虚,派刺客专诸刺杀了吴王僚。公子光自己取而代之,是为吴王阖闾(又称为阖庐,吴王夫差的爹)。

“阖闾既立,得志,乃召伍员以为行人”,阖闾得偿所愿,即位之后将伍子胥召回,并任命为“行人”——负责外交事务的官员。

“乃进专诸于公子光,退而与太子建之子胜耕于野”,公子光虽未明说,但是伍子胥揣测到心意,于是向阖闾(即“公子光”)举荐了刺客专诸。对于阖闾上位居功甚伟,这便是伍子胥深受器重的原因。

在公子光成为吴王前五年里,伍子胥竟然带着熊胜在吴国耕田!不得不佩服他心中坚守的这份执念!也不得不惊叹复仇在人内心迸发的力量!

伍子胥在阖闾即位之后,便开了复仇模式。

阖闾上任第三年,“乃兴师与伍胥、伯嚭伐楚”,这次吴国出兵攻打楚国,攻克了舒城擒获了降楚的盖余、烛庸。舒城即降楚的吴国二公子所在城池。

第四年,“吴伐楚,取六与潜”,攻占了六与潜两座城池。

第六年,“楚使子常囊瓦伐吴”,楚国命子常为将军带兵攻打吴国。“吴使伍员迎击”,吴国派伍子胥带兵迎战,最终在豫章大败楚军,并且攻占了楚国居巢。

以上内容在《楚世家》、《吴世家》、《伍子胥列传》均有相应记载。几乎每隔两年,吴国就要对楚进行打击,而且每次出兵都能从楚国受益。

第九年,吴国“悉兴师,与唐、蔡西伐楚,至于汉水”,阖闾出动全部军队,联合唐、蔡等诸侯国一起向西进军攻打楚国,一直到了汉江边。“比至郢,五战,楚皆败”,吴军五战五胜,把楚军打得一败涂地,一直打到郢都。

楚昭王逃出郢都,吴将子常(亦名囊瓦)逃亡郑国,吴王阖闾带领吴兵进驻郢都。伍子胥恨透了楚平王,命令士兵掘了平王的坟墓,鞭尸三百以雪耻。

吴王阖闾九年,对应着楚昭王十年,此时距离伍子胥的父亲被杀已二十一年。杀父之埋藏心底多年,鞭尸泄恨似乎也在情理之中。然而,司马迁关于伍子胥鞭尸,《吴世家》、《楚世家》、《伍子胥列传》分别记录却有细微差别。

“吴兵遂入郢,辱平王墓,以伍子胥故也。”——《史记·楚世家》

“吴兵遂入郢,子胥、伯嚭鞭平王尸以报父仇。”——《史记·吴世家》

“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史记·伍子胥列传》

对比来看,《楚世家》比较含蓄,仅说“辱平王墓”,并未记录伍子胥鞭尸,而《吴世家》则提及鞭尸。《伍子胥列传》则更加详细了,因为伍子胥没有搜到楚昭王,不得已才掘平王墓鞭尸,而且还明确了数量。

在《伍子胥列传》还有一个细节,司马迁记叙了伍子胥曾经好朋申包胥对鞭尸的看法,“子之报仇,其以甚乎!”你这报仇方法,不是太过分了吗?“今至于僇死人,此岂其无天道之极乎!”如今到了羞辱死人的地步,这难道不是丧失天道到了极端了吗?

“吾故倒行而逆施之”,伍子胥也承认鞭尸有违背常理。固然,杀父之仇不共戴天,难道鞭尸仅仅可以达到复仇的快感?

“会吴王久留楚求昭王”,楚军难以抵挡吴兵进犯,楚昭王早已溜之大吉了。吴王阖闾竟然留在楚国郢都搜索楚昭王。伍子胥搜索楚昭王可以说是为了复仇,吴王阖闾找人的目的呢?或许,搜人在其次,寻宝才是真目的,毕竟吴国连年征战需要金钱支撑。

所以,尽管鞭尸人怒天怨,伍子胥还是这么干了,而且这肯定是经过吴王阖闾首肯的。更何况鞭尸掩盖了吴王阖闾掘墓盗金的真相。

吴国几次出兵攻打楚国,均以完胜告终。这又说明了伍子胥是一位战将,然而与同朝为将的孙武相比就稍显逊色了。“当是时,吴以伍子胥、孙武之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

司马迁若将伍子胥塑造成武将,那么势必会挪用孙武的战绩。没有战功的武将又难以塑造,战功卓著则又会影响孙武。而伍子胥替父复仇的执念,又是那么突出、那么强烈。所以,司马迁选择以“刚戾忍诟”的性格复仇为重点,来塑造伍子胥的人物形象。

“怨毒之于人,甚矣哉!”

仇怨对于人的毒害太残酷了!司马迁对伍子胥的一生如此感慨。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所以,司马迁将伍子胥的遭遇紧紧围绕“刚戾忍诟”的性格展开记叙。

司马迁对伍子胥“舍小义,雪大耻”感到由衷地倾佩。伍子胥并未像伍尚跟随父亲赴死成全仁孝之义,而是忍辱偷生,借力洗雪大耻。所以司马迁赞扬道,“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谁能致此哉?”能够暗中忍受来成就功名,不是伟烈的大丈夫谁能做得到呢?

司马迁的评价倾向于正面,这不仅仅出于对伍子胥的倾佩,应该还有自比的意思。毕竟,他遭受汉武帝宫刑处罚,内心忍受屈辱无处表达,于是以伍子胥事例“借古讽今”!

伍子胥的故事并未因已复仇而结束,吴王阖闾十九年,“后五年,伐越”,在吴越之战阖闾伤到了脚趾。“阖闾病创将死”,阖闾将太子夫差叫到跟前,“尔忘勾践杀尔父乎?”,将仇恨播种在吴国继承人心中。

大仇得报,伍子胥在吴王夫差时代命运又将如何?

标签: 伍子胥

更多文章

  • 伍子胥到底该不该为了个人私仇灭楚国?

    历史人物编辑:人文之光标签:伍子胥

    看完《东周列国志》,再结合史书中所记载的史实,就会发现整个春秋时期最悲烈的故事有二,一是赵氏孤儿,二是伍子胥复仇。赵氏孤儿的故事现在被太多的影视剧、戏曲演绎下来,甚至在国外大为盛传,被改编为英语、法语等几种语言的故事,深受西方人的喜爱。纵然赵氏孤儿的悲剧符合西方人的艺术感,就像西方流行的莎士比亚的四

  • 为什么说伍子胥虽然忠烈,但他与真正的忠臣相距太远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伍子胥

    作为战国名将,伍子胥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楚国流放的大臣到他彻夜悲痛流放的文昭关到达吴国后,他帮助太子广成功刺杀了吴辽王,随后广太子成为了吴王阖庐。后来,一开始他很信任托孤老将,但是随着越王勾践的败北,这一切都变了。越王勾践的故事家喻户晓。吴王夫差打败越王勾践后,勾践为了生存乃至日后报仇雪恨,甘愿

  • 伍子胥奔吴:如小说般离奇的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伊尔三四标签:伍子胥

    这才是真正的春秋之吴楚争雄篇(2)主笔:闲乐生春秋末年,在楚国发生了一件大冤案,奸臣费无忌陷害太子建及其太傅伍奢一家谋反,太子建被迫逃亡宋国,伍奢也全家被杀,只有其次子伍子胥一人逃了出去,他将所穿白袍挂在路旁的树上,引开追兵,孤身逃入了茫茫的大山之中。楚平王没抓着伍子胥,于是发动了全国通缉令,画影图

  • 渔夫救了伍子胥一命,伍子胥送渔夫一把宝剑,渔夫拿过剑立即自刎

    历史人物编辑:道史说雅标签:伍子胥

    导语: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在这5000年历史中,中国人民发明了很多东西,其中中国人民最早发明的东西就是兵器了。因为在古代的时候,人们的生活非常的难,因此需要和老天作斗争,当时有野兽,因此人们需要发明兵器去傍身。但是后来随着一个又一个国家的建立,中国逐渐进入了奴隶制社会。奴隶制社会中兵器对一个国家

  • 伍子胥一生造成多少人因他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巨轮标签:伍子胥

    伍子胥在临潼山斗宝,技压群雄,十八国君主拜他的脚下,他也成为十八国明辅大元帅(其它说法十八国监察官)。说书人说伍子胥是丧门大帅(丧门星),和扫把星一样,谁和他走尽谁倒霉。我们说说有多少个因为伍子胥,造成直接丧命。1,楚国太子芈建伍子胥在临潼山斗败秦穆公,非常僭越拉郎配,促成芈建和秦女的婚姻。费无忌和

  • 传统文化知识:吃“年糕”,是为了纪念谁?答案:伍子胥。伍子胥(公元前559

    历史人物编辑:小徐视角标签:伍子胥

    传统文化知识:吃“年糕”,是为了纪念谁?答案:伍子胥。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一作芸),字子胥,楚国人(今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以封于申,也称申胥。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苏州是吴国的国都。那时诸侯称霸,战火连年。吴国为防敌国进袭,修筑了一道坚固的城墙。

  • 渔夫救下伍子胥一命,伍子胥赠渔夫一把宝剑,渔夫收下剑当即自刎

    历史人物编辑:黎承龙标签:伍子胥

    “怨毒之於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於臣下,况同列乎!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於後世,悲夫!方子胥窘於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惨遭陷害的伍子胥得到渔丈人的帮助,作为答谢将自己的龙渊宝剑送给渔丈人,渔丈人却用剑自刎了,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伍子胥于公元前559年出生在楚国

  • 伍子胥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正确评价伍子胥?

    历史人物编辑:陈情词科技标签:伍子胥

    伍子胥原名叫伍员,他本来是楚国人。但是他成为了春秋时期吴国的大夫,并且帮助吴王夺取王位,让吴国变得更加强大,后面还攻打楚国并且取得了胜利。伍子胥有着强韧的意志力和不屈的精神,他能够舍小义成大义,而且他身上强烈的意志力非一般人能够相比的。但是伍子胥本身的命运非常的悲剧,他的父兄被楚王所杀,他为了替自己

  • 伍子胥是谁?伍子胥如何在一夜之间愁白了头发?

    历史人物编辑:怪兽看电影标签:伍子胥

    伍子胥是谁?伍子胥是春秋时期楚国大夫伍涉的次子。楚平王即位,任太师。因听信了少师费无忌的谗言,平王欲杀无涉,命他召回两个儿子。为救父亲回国,伍子胥的哥哥逃走,楚平王下令华英图处处抓捕伍子胥。伍子胥想适应吴国,但路途遥远。因宋建太子,伍子胥赴宋,又因宋内乱,随太子赴郑。然而,太子被郑国君知道他要联合晋

  • 秦穆公如何破局伍子胥称霸十八国的?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故事迷标签:伍子胥

    临潼斗宝前后,伍子胥身边没有一个年龄大或谋略的人,犯很多忌讳,造成一生悲剧。周天子和十七国受秦穆公邀请临潼斗宝,在潼关遇到柳展雄。周天子和十七国诸侯王、元帅、大将失去颜面,备受羞辱。伍子胥出面降服柳展雄,不仅没有把功劳留给周天子和诸侯,而且也没有给自己的老板楚平王留下残羹。天下人称颂伍子胥如何少年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