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渔夫救下伍子胥一命,伍子胥赠渔夫一把宝剑,渔夫收下剑当即自刎

渔夫救下伍子胥一命,伍子胥赠渔夫一把宝剑,渔夫收下剑当即自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黎承龙 访问量:4049 更新时间:2023/12/19 4:09:44

“怨毒之於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於臣下,况同列乎!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於後世,悲夫!方子胥窘於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惨遭陷害的伍子胥得到渔丈人的帮助,作为答谢将自己的龙渊宝剑送给渔丈人,渔丈人却用剑自刎了,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伍子胥于公元前559年出生在楚国,他的父亲伍奢是楚国的太子太傅,太子建被费无忌诬陷,作为老师的伍奢也受到了牵连。费无忌担心伍奢的两个儿子日后报复自己,便让楚平王斩草除根,楚平王就用伍奢作为人质,命人把伍子胥和伍尚召来楚国都城。

伍子胥和伍尚看穿楚平王的阴谋,伍子胥劝伍尚一起投奔别国,积蓄力量以后为父亲报仇,如果应召到都城去只会白白送死,没有什么作用。伍尚说他知道应召也不能保全父亲的性命,还会把自己搭进去,但是如果不去救父亲,会遭到天下人的耻笑,他让伍子胥逃走,自己束手就擒。

果不其然,伍尚到楚国都城就和父亲一起被楚平王杀死。伍子胥逃出来后本来打算去吴国,但是路程太远,那时的交通又很不方便,他听说太子建在宋国,就跑到宋国去投奔太子。没想到宋国又发生内乱,伍子胥只好和太子一起逃往郑国。到郑国,太子建急于获得实力复仇,就和晋国的大夫中行寅合作,想要推翻郑定公的统治。

结果计划被郑定公知晓,太子被郑王杀死,伍子胥没办法,只好带着太子的儿子公子胜一起逃往吴国。伍子胥他们准备通过陈国,直接出昭关到吴国去,没想到楚国军队对他们一路追杀,昭关也被右司马远越率兵严密把守着。在扁鹊的弟子东皋公的帮助下,伍子胥成功逃出昭关,之后晚上行动,白天躲避,一路急行。

晓行夜宿的伍子胥没想到遇到一条大江横亘在面前,拦住了路。不过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后有追兵,前有大水,在江边万分焦急的伍子胥发现居然有一艘小船从江里急速驶来,船上的渔翁催促伍子胥赶紧上船,上船后渔翁把船驶入芦花荡中,搜寻无果的楚国追兵只能无功而返。

渔翁把伍子胥渡到对岸,还拿出酒肉让伍子胥好好吃了一顿饱饭。伍子胥对渔翁的救命之恩十分感激,不停道谢,并询问渔翁姓名。渔翁笑着说自己就是驾船在江河里流浪,名字什么的都不重要,叫一声“渔丈人”就可以了。伍子胥又谢渔丈人几句,就准备告辞离开,他还需要赶紧到吴国去,准备给家人报仇。

他走一会儿后,心里一动,他担忧渔丈人会“不小心”泄露自己的行踪给楚国,便转回去将挂在腰间祖传三世的七星龙渊宝剑取下来赠送给渔丈人作为谢礼,并嘱托渔丈人保密自己的行踪。说起这把七星龙渊宝剑,那是大有来头。诗仙李白曾写过一首《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其中有一句“宁知草间人,腰下有龙泉。”

这里的龙泉虽然也是龙泉剑,但只是产自龙泉这个地方的剑,可不是伍子胥这一把十大名剑之一的七星龙渊剑。伍子胥的这把七星龙渊剑相传是由中国古代的铸剑鼻祖欧冶子大师和干将共同铸造出来的,当时为给这把剑淬火,整整凿开一座山。而淬火的池子有七个,并且是按照北斗七星进行排列。

这把剑如果从上俯视,就像站在高山俯视深渊一般,因此这把剑被称为七星龙渊剑,而唐朝时期为了避讳唐高祖李渊的名字,才改名成了龙泉剑。如果按照现在的标准,这把所谓的宝剑使用的材质可能连菜刀都比不上,而那个时候之所以称为宝剑,主要是因为使用它的都是历史上的大英雄。

这样一把宝剑自然是十分珍贵的,按照古代价值,用这把宝剑换伍子胥的性命肯定也是绰绰有余的。没想到的是,渔丈人接过七星龙渊剑后,竟然仰天长叹,他对伍子胥说我救你是因为你是国家忠良,遭人陷害,并不是想要得到什么报酬,你既然对我不放心,我只好用这把剑证明我的高洁。

说罢,渔丈人竟拔剑自刎,伍子胥见此十分悲伤,内心充满悔恨。在古代社会,有时候人们对名誉的看重达到了极致,渔丈人救伍子胥自然不是为了所谓的报答,但是伍子胥用自己心思去度量他人,渔丈人忍受不了这样的侮辱,自刎而死,令人扼腕。

参考资料:

《史记》

标签: 伍子胥

更多文章

  • 伍子胥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正确评价伍子胥?

    历史人物编辑:陈情词科技标签:伍子胥

    伍子胥原名叫伍员,他本来是楚国人。但是他成为了春秋时期吴国的大夫,并且帮助吴王夺取王位,让吴国变得更加强大,后面还攻打楚国并且取得了胜利。伍子胥有着强韧的意志力和不屈的精神,他能够舍小义成大义,而且他身上强烈的意志力非一般人能够相比的。但是伍子胥本身的命运非常的悲剧,他的父兄被楚王所杀,他为了替自己

  • 伍子胥是谁?伍子胥如何在一夜之间愁白了头发?

    历史人物编辑:怪兽看电影标签:伍子胥

    伍子胥是谁?伍子胥是春秋时期楚国大夫伍涉的次子。楚平王即位,任太师。因听信了少师费无忌的谗言,平王欲杀无涉,命他召回两个儿子。为救父亲回国,伍子胥的哥哥逃走,楚平王下令华英图处处抓捕伍子胥。伍子胥想适应吴国,但路途遥远。因宋建太子,伍子胥赴宋,又因宋内乱,随太子赴郑。然而,太子被郑国君知道他要联合晋

  • 秦穆公如何破局伍子胥称霸十八国的?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故事迷标签:伍子胥

    临潼斗宝前后,伍子胥身边没有一个年龄大或谋略的人,犯很多忌讳,造成一生悲剧。周天子和十七国受秦穆公邀请临潼斗宝,在潼关遇到柳展雄。周天子和十七国诸侯王、元帅、大将失去颜面,备受羞辱。伍子胥出面降服柳展雄,不仅没有把功劳留给周天子和诸侯,而且也没有给自己的老板楚平王留下残羹。天下人称颂伍子胥如何少年英

  • 伍子胥一心向楚王复仇,楚王却提前病死,伍子胥:只能鞭尸了

    历史人物编辑:春秋录标签:伍子胥

    春秋后期,谗臣为了误导楚平王说了很多编造的假话,楚国的大忠臣伍奢全家惨遭陷害被冤死,只有伍子胥识破了楚平王奸恶的计划,才侥幸逃过一劫。后来,伍子胥阴差阳错来到吴国,获得了公子光信任并助公子光夺得了王位,成为了吴国重臣。后来,公子光兑现了为伍子胥报仇的承诺,为伍子胥制定计划攻打楚国。计划顺利进行,吴国

  • 伍子胥和秦穆公,谁才是临潼斗宝的真正赢家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火花标签:伍子胥

    不论在“六部春秋”和其他戏曲故事里,都有“临潼斗宝”的桥段。故事里,伍子胥带领周景王和十七国诸侯,打破了秦国阴谋,打击秦穆公妄图一统的“野心”,成为了十七国的胜利,也是把伍子胥推向神坛的胜利。东周景王时代,王权衰弱,礼崩乐坏,十八国诸侯林立。西陲的秦国,在秦穆公英明领导下,据八百立秦川,文有宰相百里

  • 悲剧重演,伍子胥被谗言构陷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天地标签:伍子胥

    “尔忘勾践杀尔父乎?”姑苏之战,吴王阖闾因被勾践射中病危,死前将仇恨遗留给了太子夫差——不要忘记勾践的杀父之仇。由此,吴越之间“国仇”替代了吴楚之间“家恨”,即伍子胥的父仇已被淡化了。对于吴国主要矛盾的转移,司马迁在《楚世家》明确记叙为:“越王勾践射伤吴王,遂死。吴由此怨越而不西伐楚。”“王夫差元年

  • 伍子胥的抉择

    历史人物编辑:小铁子说历史标签:伍子胥

    伍子胥进入吴国后,被引荐给吴王僚。吴王僚和伍子胥谈论天下大事,伍子胥都给出了深刻的见解和独到的看法,吴王僚收获颇丰,特别高兴,当场就封伍子胥为大夫。此后,吴王僚多次召伍子胥入宫,商讨国家大事。伍子胥也趁机向吴王僚献策,起兵攻打楚国,一方面为吴国开疆扩土,另一方面也为自己报得家仇。吴王僚虽然很欣赏伍子

  • 伍子胥简介及生平 伍子胥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经典沸标签:伍子胥

    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是楚王的太傅,负责教导太子简。太子被费无极陷害,无涉也受到牵连。费无忌对楚平王说:“吴舍有两个儿子,都是有才华的人,不杀他们,就是楚国的祸患。祸楚。””楚平王派使者去见吴奢说:“如果你邀请你的两个儿子,你就可以免于死亡,否则你的性命就没了。”吴奢说:“吴尚是一个仁慈的人,召唤他一定会

  • 伍奢伍子胥父子宿命轮回

    历史人物编辑:民间故事会标签:伍子胥

    伍奢和伍子胥父子,同为国家重臣,与国君家族牵涉太多,同样的经历,同样的命运轮回。伍奢是楚国上大夫,太子太傅,是楚国太子芈建的老师,因为楚王家族牵涉太深,遭遇家破人亡的命运。楚平王为太子芈建迎娶秦国公主,大夫费无忌因为太子信任伍奢、厌恶自己,就利用楚平王好色的本性,李代桃僵,把秦女送给楚平王。因为心虚

  • 出关奔吴,伍子胥几次险些丧命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拐点标签:伍子胥

    逃亡路上,像过街老鼠一样惶惶不可终日,胆战心惊,食不果腹。渡江上岸,意味着已经脱离危险,伍子胥眼昏脑胀,一头摔倒在地上。是的,伍子胥病了。毕竟,他曾经是一个锦衣玉食的公子哥儿。生死逃亡,一路上神经几乎要崩断了。如果不是复仇执念支撑,他恐怕会一病不起。伍子胥躺在吴国大地上享受着微风吹拂,滚烫的额头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