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称典韦是古之恶来,恶来到底是什么人?真相让人大跌眼镜

曹操称典韦是古之恶来,恶来到底是什么人?真相让人大跌眼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常国俊 访问量:976 更新时间:2024/1/15 19:30:50

(历史释疑第61期/奉天玉)

读过小说《三国演义》的都知道,曹操非常欣赏他的贴身侍卫典韦,因为典韦不仅忠心耿耿,还有真本事——他力气非常大,武艺也非常高强,曾追着老虎过河,也曾在曹操被吕布大军包围的时候,率一支敢死队战退吕布。为了表达对典韦的欣赏,曹操曾称赞他道“此古之恶来也”,那么恶来到底是什么人呢?他又有什么本事呢?

一般人会联系上下文,认为恶来是古代的大力士。这一推断是正确的,《史记·秦本纪》记载:“蜚廉生恶来。恶来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意思是说,恶来以力大著称,他的父亲蜚廉则以速度见长,他们父子二人都曾为商纣王效力。《尸子》中则记载“飞廉、恶来力角犀兕,勇搏熊虎也。”意思是说,恶来父子力大无穷,堪比犀牛,而且非常骁勇,能够徒手与老虎、熊等猛兽搏斗。

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四肢发达的人,一般头脑比较简单,而且忠心耿耿,这样的人不仅看起来很容易给主公安全感,也最值得信任。武王伐纣的时候,恶来自始至终都没有背叛纣王,而是宁死不屈,为商朝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这一点好像证明了上述观点。可是,很少有人知道的是,恶来虽然与商朝共存亡,却并不值得敬重,因为他是导致商朝灭亡的罪魁祸首之一,这是怎么回事呢?

众所周知,商朝的灭亡与商纣王脱不了干系——他不仅沉迷酒色,荒唐不已,还非常暴戾,引起了诸侯的不满,最终为周武王所灭。很多人认为,商纣王最终众叛亲离,除了他的个人原因之外,只有妲己要与他一同背锅,毕竟《史记》记载他“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但是,古往今来,大部分君王都好酒色,且喜怒无常,也不见得全部成为了亡国之君,商纣王引起诸侯的不满也还有其他原因。

《史记·殷本纪》记载:“(纣王)而用费中为政。费中善谀,好利,殷人弗亲。纣又用恶来,恶来善毁谗,诸侯以此益疏。”意思是说,商纣王原来用费中辅佐自己处理政务,但是费中这个人喜欢阿谀奉承,且贪财,于是引起了诸侯的反感。后来他又重用恶来,恶来喜欢诋毁别人,总是告黑状挑唆商纣王与诸侯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把商纣王推向了众叛亲离的地步。

可见,恶来虽然四肢发达,看似头脑简单,忠厚可靠,实际上却非常小心眼,又有一定的头脑。说到这里,你是不是感觉自己的三观被刷新了呢?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曹操称赞典韦为“古之恶来”的说法才仅出现在小说中,而没有出现在正史中吧?毕竟曹操学识渊博,不可能不了解恶来的真实面目,更不可能把自己最欣赏的贴身侍卫比作一个经常毁谤他人的小人。

不过,恶来让人惊讶的地方不仅是他的人品和相貌不符,他还是一个大人物的祖先——他的一个后人,不仅结束了多年的混乱,建立了一个统一的王朝,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使我国正式进入了封建社会。没错,恶来这个强大的后人,就是功盖千古的秦始皇。《史记》记载:“其后世蜚廉有子二人,而命其一子曰恶来,事纣,为周所杀,其后为秦。”这样看来,恶来四肢发达却不头脑简单,好像又合情合理了。

参考资料|《史记》《三国演义》等

标签: 恶来

更多文章

  • 《商朝》-太戊中兴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故事迷标签:太戊

    伊尹放太甲于桐宫,后太甲改过自新,伊尹还政于他的故事。商朝自太甲继位到雍己继位之间,经历四代君王,在昭王沃丁统治期间,辅弼功臣伊尹去世,君王以天子之礼厚葬,亲自守丧三年,以报答伊尹对商朝的贡献。商朝从成汤开国到雍己继位,已经一百多年了,由于君王始终坚持节用宽民、以德治商的基本政策,社会经济得到了稳定

  • 陈柏阳/刘毅2比1胜海卡尔/伊祖丁,瑞昌大师赛国羽4冠4亚收官

    历史人物编辑:虫大话体坛标签:祖丁

    陈柏阳/刘毅2比1胜海卡尔/伊祖丁,瑞昌大师赛国羽4冠4亚收官。北京时间3月19日,2023中国瑞昌羽毛球大师赛结束了所有项目冠亚军的比赛。国羽方面,随着陈柏阳/刘毅2比1战胜大马组合海卡尔/伊祖丁,以4冠4亚收官。男单方面,孙飞翔再次成为低级别赛事的王者。他在比赛中2比0战胜孙超夺冠。孙超虽然夺得

  • 明夷卦六五“箕子之明夷”什么意思?要懂得守拙藏智、大智若愚

    历史人物编辑:袁军标签:箕子

    明夷卦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象》曰: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意思就是:明夷卦六五。像箕子那样处于昏暗之中,适宜正固。《象》说:像箕子那样正固,是光明不可熄灭的原因。六五以阴爻居尊位,同时又居上卦中位,说明其能坚守中道和守时待中,则体现了明夷卦的智慧。也就是告诉我们在昏暗时该如何去做。那箕子是怎么做

  • 商朝箕子建朝鲜国之死与后代改姓鲜于氏

    历史人物编辑:牛姐姐爱生活标签:箕子

    商朝箕子建朝鲜国之死与后代改姓鲜于氏箕子(? - 前1082年),子姓,名胥余,殷(今河南省安阳市)人,商王文丁的儿子,商王帝乙的弟弟,商王帝辛的叔父。官太师,封于箕,在商周政权交替与历史大动荡的时代中,因其道之不得行,其志之不得遂,“违衰殷之运,走之朝鲜”,建立朝鲜,其流风遗韵,犹存。元代,释氏集

  • 明夷卦“用晦而明”,隐晦光明、坚守正固,箕子装疯被囚实为明夷

    历史人物编辑:张骏飞标签:箕子

    明夷。利艰贞。意思就是:明夷卦。适宜在艰难中正固。《杂卦》说“明夷,诛也”,意思就是诛灭光明,使之熄灭,结果则是黑暗。这所要体现的就是:真理、光明要被黑暗掩盖。所处的局势是小人得道之时。就算其是有才华、才能之人,也暂时得不到重用,就是常说的怀才不遇。明夷卦是上坤下离,坤为地,离为火、为明。就是明在地

  • 商朝从仲丁到阳甲,总共乱了九世,还不灭国,真是一个奇迹

    历史人物编辑:邀月历史阁标签:阳甲

    商朝的余辉---九世之乱和盘庚迁殷上一节我们讲到了商朝第9代天子太戊中兴的故事,今天我们继续讲商朝的故事。太戊励精图治,开创出国家中兴局面,可惜在他去世后,这种中兴局面就被自己的儿子仲丁打破了。从仲丁开始,到阳甲结束,总共历经九代天子,商朝一直处于混乱状态,历史上称做“九世之乱”。在这段时间里,天子

  • 商朝第十八任王-商悼王阳甲

    历史人物编辑:黄毅标签:阳甲

    阳甲在商代‬历史‬上,也就是‬我们现在人‬统称‬甲骨文中称象甲,姓子名和,是‬商代‬第十六任商王‬‬商庄王‬祖丁子,是中国商朝第十八‬任‬国王,前任国王第十七‬任‬商顷‬王‬南庚‬的‬堂侄‬子,后任第十九任‬商‬世祖‬盘庚之兄,为何‬这样‬,我们‬在商朝‬众多‬商王‬继承‬问题上‬,都‬说过了‬无数

  • 论一个战斗民族的养成:盘庚的果敢和武丁夫妇的“无敌二人组”

    历史人物编辑:笑读古今书标签:盘庚

    三千年前的商代离我们的确有些久远。不过,若你站在殷墟,看到那些气势恢宏的宫殿、宗庙和王陵的遗迹,而在你的脚下,正是盘庚、武丁以及纣王、妲已生活过的地方。想到他们也曾在这里呼吸,也曾脚踏这片土地,总会激动不已。他们曾高调地活跃在晚商舞台,难已被历史遗忘。殷墟这片土地是晚商历代国王的栖息之所殷商曾因内乱

  • 盘庚迁殷时的“王权政治”已完全成熟,迁都后实行不少新政

    历史人物编辑:青瑶书上标签:盘庚

    盘庚迁殷,大名鼎鼎。《史记·殷本纪·正义》引《竹书纪年》说:“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五十三年,更不徙都。”盘庚迁新都,施新政。自他开始的“商晚期”,再次出现“中兴”转机,特别是到了武丁一代,更呈现出商王朝的新繁荣。按说,盘庚在商朝是立了大功的。然而,后世商王似乎并不太喜欢这位先王。甲骨卜辞中,目

  • 商汤灭夏,盘庚迁殷,武丁征伐——商朝大事记

    历史人物编辑:123GO搞笑外国人标签:盘庚

    在商人早期的发展历史上,曾经发生了以下几个重大的事件。一是自契至汤,共迁徙八次。据《尚书序》记载:“自契至成汤八迁,汤始居毫,从先王居。”这八次迁徙是:契从毫迁蕃;昭明先迁砥石,后又迁商;相土迁至泰山下,后又迁商丘;上甲微迁于殷,又迁商丘;最后是汤迁毫。总之,不出今河南、河北和山东一带。二是相土乘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