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释疑第61期/奉天玉)
读过小说《三国演义》的都知道,曹操非常欣赏他的贴身侍卫典韦,因为典韦不仅忠心耿耿,还有真本事——他力气非常大,武艺也非常高强,曾追着老虎过河,也曾在曹操被吕布大军包围的时候,率一支敢死队战退吕布。为了表达对典韦的欣赏,曹操曾称赞他道“此古之恶来也”,那么恶来到底是什么人呢?他又有什么本事呢?
一般人会联系上下文,认为恶来是古代的大力士。这一推断是正确的,《史记·秦本纪》记载:“蜚廉生恶来。恶来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意思是说,恶来以力大著称,他的父亲蜚廉则以速度见长,他们父子二人都曾为商纣王效力。《尸子》中则记载“飞廉、恶来力角犀兕,勇搏熊虎也。”意思是说,恶来父子力大无穷,堪比犀牛,而且非常骁勇,能够徒手与老虎、熊等猛兽搏斗。
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四肢发达的人,一般头脑比较简单,而且忠心耿耿,这样的人不仅看起来很容易给主公安全感,也最值得信任。武王伐纣的时候,恶来自始至终都没有背叛纣王,而是宁死不屈,为商朝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这一点好像证明了上述观点。可是,很少有人知道的是,恶来虽然与商朝共存亡,却并不值得敬重,因为他是导致商朝灭亡的罪魁祸首之一,这是怎么回事呢?
众所周知,商朝的灭亡与商纣王脱不了干系——他不仅沉迷酒色,荒唐不已,还非常暴戾,引起了诸侯的不满,最终为周武王所灭。很多人认为,商纣王最终众叛亲离,除了他的个人原因之外,只有妲己要与他一同背锅,毕竟《史记》记载他“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但是,古往今来,大部分君王都好酒色,且喜怒无常,也不见得全部成为了亡国之君,商纣王引起诸侯的不满也还有其他原因。
《史记·殷本纪》记载:“(纣王)而用费中为政。费中善谀,好利,殷人弗亲。纣又用恶来,恶来善毁谗,诸侯以此益疏。”意思是说,商纣王原来用费中辅佐自己处理政务,但是费中这个人喜欢阿谀奉承,且贪财,于是引起了诸侯的反感。后来他又重用恶来,恶来喜欢诋毁别人,总是告黑状挑唆商纣王与诸侯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把商纣王推向了众叛亲离的地步。
可见,恶来虽然四肢发达,看似头脑简单,忠厚可靠,实际上却非常小心眼,又有一定的头脑。说到这里,你是不是感觉自己的三观被刷新了呢?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曹操称赞典韦为“古之恶来”的说法才仅出现在小说中,而没有出现在正史中吧?毕竟曹操学识渊博,不可能不了解恶来的真实面目,更不可能把自己最欣赏的贴身侍卫比作一个经常毁谤他人的小人。
不过,恶来让人惊讶的地方不仅是他的人品和相貌不符,他还是一个大人物的祖先——他的一个后人,不仅结束了多年的混乱,建立了一个统一的王朝,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使我国正式进入了封建社会。没错,恶来这个强大的后人,就是功盖千古的秦始皇。《史记》记载:“其后世蜚廉有子二人,而命其一子曰恶来,事纣,为周所杀,其后为秦。”这样看来,恶来四肢发达却不头脑简单,好像又合情合理了。
参考资料|《史记》《三国演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