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秦赋》:周赧王投降,东周正式覆灭,为何还有个西周?

《大秦赋》:周赧王投降,东周正式覆灭,为何还有个西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宋尚 访问量:1268 更新时间:2024/1/29 2:28:56

前段时间,一部名为《大秦赋》的电视剧引发诸多热议。该剧是以秦国为主视角,向观众展示嬴政如何一扫六合,问鼎天下的壮举。

不过电视剧毕竟不能和真实历史画等号,《大秦赋》中也有一些人为杜撰的情节和人物。

但总的来说,该部古装剧瑕不掩瑜。男主人公张鲁一(扮演嬴政)演技张弛有度,成功塑造了一个性格饱满,有血有肉,敢爱敢恨的秦始皇。

然而,有不少同学反映,《大秦赋》第四集至第五集中,周天子正式投降大秦。

可除了东周之外,当时还有一个名为西周的诸侯国。

有点历史常识的朋友都会清楚,周武王姬发率军攻破商都朝歌之后,建立西周政权。

而西周政权存续时间于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1年,按照时间跨度来计算,西周政权与战国末期的秦国,相差400多年。

那《大秦赋》的编剧设计该桥段时,是否违背了真实历史,犯了一个极其严重的常识错误呢?

先从剧情来看,《大秦赋》前1/4剧情,主要围绕秦孝文王、秦庄襄王为主视角,嬴政当时还没成为秦王,正不断历练中。

同时,同学们要清楚一点,《大秦赋》剧情发生时间,是在公元前257年之后。

对照历史不难发现,公元前259年至公元前257年,秦国与赵国、魏国、楚国展开了旷日持久的“邯郸之战”。

赵国自“长平之战”后,损失约40万有生力量,国力已大不如前。可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以及嬴稷听信范睢谗言杀害武安君白起,种种不利局势下,也让秦军在此战失利。

而《大秦赋》的主剧情,正是由此展开。

当秦国攻打赵都邯郸失败后,西周君(西周文公)于公元前256年,决定联合其他五国讨伐大秦。

没想到,秦将嬴摎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击退五国联军。

西周君无奈之下,只得给大秦赔罪割让城池。

《史记·周本纪》:秦昭王怒,使将军摎攻西周。西周君奔秦,顿首受罪,尽献其邑三十六,口三万。秦受其献,归其君于周。周君王赧卒,周民遂东亡"。

电视剧中,西周君与东周周赧王可谓同病相怜。堂堂周朝天子,却向马夫秦嬴后代“纳土投降”,真是一大耻辱。

随着秦昭襄王击溃五国联军之后,没过几年他便因病去世,其子安国君嬴柱成为秦王,是为秦惠文王。

以上就是《大秦赋》里,东周和西周出现的场景。

其实看到这段剧情,或许一些不明就里的同学会感到奇怪。

因为东周和西周,虽名义上都是周朝,可是这两个政权存续时间相差数百年之久。

然而大家不清楚的是,其实早在周武王姬发建立西周之后,当时已经有一个周公国了。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在牧野之战中打败商朝,建立西周政权。

周武王为避免重蹈商朝覆辙,因此实行了“分封制”的宗法制度。

所谓分封制,就是为了让西周政权长治久安延续下去,周武王将许多肥沃领土与富庶之地,分封给姬姓王族。

这样的话,西周宗室成员便能更好地拱卫王权。

据《荀子:儒效》:“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在此背景下,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周公旦,被分到了今天山东曲阜一带,建立周公国。

于是乎,从西周建立之初,当时华夏大地上就有一个周朝和一个周公国。

西周前几位君王励精图治,百姓安居乐业,内外无战事,四海之内皆太平。

可是周厉王即位后,西周国人接连发动数场暴动,姬姓王权便随之没落。据史书记载,周厉王遭国人驱逐,失去国君身份。

而当时周公国一脉,出了个英明的君王周定公。公元前841年左右,周公国一脉顺势而上,周厉王下台后,周定公与召穆公共同执政,这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共和行政”

到了周幽王执政时,西周王权日渐衰落,犬戎部族更是直接摧毁了西周,杀害周幽王。

公元前770年,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东迁洛邑(洛阳),定都王城(今洛阳西边王城公园)也宣告着西周政权的覆灭。

到了春秋时期,各诸侯早已抛弃什么祖制礼数,根本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

何况周平王之所以能顺利东迁洛阳,还得靠着郑国、晋国等诸侯国的扶持。“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因此,西周自周厉王时,王权已经旁落,反倒是诸侯列国趁势做强做大。

公元前579年,周公旦的后裔周公楚出逃晋国,东周天子趁机收回周公国封土。

直至公元前440年前后,周考王将弟弟姬揭分封至王城一带,建立新的周公国,姬揭就是西周的首任国君

《史记·周本纪》:考王立,“考王封其弟于河南,是为桓公,以续周公之官职。桓公卒,子威公代立。威公卒,子惠公代立。”

后来周桓公又传位于周威公,周威公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君王,他提拔贤良,让周公国实力蒸蒸日上。

反倒东周天子多次被迫割让封地,只得倚仗周威公的庇护,才勉强苟延残喘。

公元前367年,周威公去世,赵国与韩国共同发兵,扶持周威公的小儿子姬根,与正统太子姬朝争夺王位。

到最后,姬根于巩地(今河南巩义)一带即位,建立周国,太子朝留在洛阳,这二人并称“周惠公”。

公子根为东周国惠公,太子朝则是西周惠公,这就是东周国与西周国的由来。

所以在公元前367年以后,原本领土已经很小的东周,又分裂为西周和东周国,这两个小国只得仰仗各位诸侯国苟活。

周赧王即位后,于公元前307年,被秦军逐出成周王宫,被迫来到西周国,寻找西周武公庇佑。(为避子朝之乱,周敬王东迁成周)

《史记·周本纪·正义》注引《帝王世纪》云:“自敬王迁都成周,号东周也。桓公都王城,号西周桓公。

由此可见,《大秦赋》中同时存在东周与西周,是完全符合真实历史。

归根结底,早在周武王姬发建立西周后,当时就已存在周公国。周厉王和周幽王时期,西周王权旁落,周公国大有后来居上。

春秋末年至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各大诸侯国战事不断。周天子所辖疆土日益萎缩,人口稀少,实力不强,周朝早已名存实亡。

后来随着秦国、楚国等国慢慢壮大,甚至有不少诸侯王还放出话来,灭掉二周,取代周天子建立政权。

公元前249年,东周国与诸侯商议联合伐秦,秦庄襄王于是派吕不韦攻打东周国,杀掉东周嗣君。至此,东周国,西周国正式灭亡。

《史记·秦本纪》: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东周君与诸侯谋秦,秦使相国吕不韦诛之,尽入其国。”

由于东周,西周国存续时间,距今较为久远,况且后人主要关心诸如秦国、齐国、楚国、赵国这些大国的发展状况,所以相对而言,忽略了当时没什么影响力的东西周。

但同学们只要记住一点,公元前367年,周威公去世之后,东周分为东周惠公、西周惠公,周赧王灭于公元前256年。公元前249年,吕不韦灭东周嗣君。

只要记住这个存续时间,大家就能很清楚地了解这几个周朝、周国之间的关系。

参考资料:《史记》《荀子:儒效》

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标签: 周赧王

更多文章

  • 作为周朝的末代天子,周赧王最后的结局,究竟有多窝囊?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好旺角V标签:周赧王

    周赧王是周朝的最后一个天子,要知道它的结局有多窝囊,看看他的这个谥号“赧”就知道了。周赧王本名姬延,赧在历史上是不能作为一个天子的谥号的。赧(读nan),意思是因羞愧而脸红,取这个名字实际上就是愧对祖先的意思。周赧王出生年月不详,足以证明他的窝囊,历史都不愿意记录他。公元前三一五年,他的父亲姬定去世

  • 周赧王:历史中出名的长寿皇帝,还是皇帝中贫寒的佼佼者

    历史人物编辑:爱雨一生标签:周赧王

    《鹧鸪天·种得门阑五福全》中写道:“从今把定春风笑,且作人间长寿仙。”周赧王姬延作为东周最后一位君主,他在位共59年,活了120岁左右,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一位皇帝,并且他还是众皇帝中贫寒的佼佼者。自西周在犬戎和申侯内外夹击下灭亡后,周平王东迁,使得周王朝统治范围的王室收入大大的减少,作为天下霸主

  • 西周疑案:周昭王南巡不返,周人遮遮掩掩,丧事都是偷偷举办

    历史人物编辑:KC科技标签:周昭王

    #历史开启#这发生在西周一个历史谜团:据文献资料南巡时,西周第四任君主周昭王与姬夏相继病逝.大概”周昭王南巡“如此伟大的历史事件,不仅古籍缺失,战事经过不明,就连太史公司的马迁也只是淡淡的在《周本纪》中说:“昭王南猎未归。保证在河上”奇怪的是,在赵周人王死后低维护对于他的葬礼,他根本没有向太子们宣布

  • 周昭王为何“南巡”不返?“旅游达人”周穆王为何不肯为父报仇?

    历史人物编辑:周强标签:周昭王

    周昭王姬瑕是著名西周“成康之治”中周康王的太子,康王驾崩,昭王姬瑕即位,这个周昭王与他爷爷成王,父亲康王不一样。成王在位的大部分时间都倚靠他叔父周公姬旦,为他东征西讨,治国安邦,他本人亲政之后,也基本都是安抚诸侯,予民养生,和无为而治的汉文帝极其相似,继位的周康王也是一位守成的令主,与东汉章帝颇为形

  • 周昭王梦想长寿,一个浑身长满羽毛的神仙,满足了他的心愿

    历史人物编辑:平和怡标签:周昭王

    周昭王即位三十年了。一天,他坐在神殿里和衣小睡。忽见白云盛然而起,一个浑身长满羽毛的人飘然而至。昭王在梦中同那人对话,并询问成仙之道。那位羽人说:"大王尚未脱俗,想求长生不老,这是不可能的。"昭王跪下来,向羽人苦求脱俗绝欲之法。羽人就用指头划划昭王的心,那心便裂开了。昭王从梦中惊醒,汗水把袍子和坐垫

  • 周昭王和汉武帝:继承了相似的王朝,为何却走向不同的拐点?

    历史人物编辑:崔阿敏标签:周昭王

    有道是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周王朝八百年,汉王朝四百年,两个王朝在开国之时都有一个传奇性的领头人带领他们的属下一步步开疆拓土、收服民心,才有了一份一家天下的基业。这期间往往伴随着无数次血腥的战役和诡谲的智斗,无论是周武王还是汉高祖二人各施其能,才开创出一个得以延续几百年的基业。在如此能征善战的开国君主

  • 周昭王和汉武帝:继承了相同的王朝,却为何走向了不同的拐点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文章鉴赏标签:周昭王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当中,有如明太祖、刘邦等一众开国帝王,也有类似于隋炀帝这类的亡国之君,同时还有许多像汉武帝、周昭王这类的中兴之主。从历史的纬度来看,汉武帝和周昭王继承王朝之时面临的情况十分的相似,盛世继承者,内忧外患交织。同时经过他们的一番治理,国家的实力可以说是更上一层楼,但结局确实截然不同

  • 周昭王和汉武帝:继承了相同的王朝,为何却走向不同的拐点?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斋标签:周昭王

    公元前980年,周昭王继“成康之治”率军征东夷,一战东夷拜服,开疆扩土,是为雄主。八百年余年后,汉武帝继“文景之治”命卫青、霍去病出塞击匈奴,收河套,建朔方,开河西走廊,伐异拓疆,亦为雄主。可两位雄主境地相似,功业相仿,王朝结局却走向了不同。一、处境相似1、承继成康之治的周昭王公元前996年,“康王

  • 周昭王亲征楚国全军覆没,船漏水了还是命丧鳄鱼之口

    历史人物编辑:孟玲标签:周昭王

    文|流沙历史课周昭王是西周的第四任天子,他的死因却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史书上只是说他“南巡不返”,至于死于何故,官方的史书中没有明确的记载。周昭王究竟经历了什么,堂堂天子为何会死的不明不白?周昭王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君主,他执政时期,继承先辈遗志,一直以武力征服来扩张周王朝的版图,在肃清周围小国以后,

  • 王室东迁,周携王和周平王并立,三大诸侯国成最大受益者

    历史人物编辑:南极狼人标签:周携王

    周天子迁都洛邑,也是西周灭亡的标志,但幽王并不是西周最后一位天子,《史记》上根本没有提及姓名的周携王才是西周末代君王,这位周宣王的庶子被虢国扶立,当了十一年天子,才被晋文侯所弑,周携王和周平王两王并立之时,也是周王室失去对诸侯控制的时期,而随着周平王的东迁,也让三大诸侯国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西周之乱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