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周昭王为何“南巡”不返?“旅游达人”周穆王为何不肯为父报仇?

周昭王为何“南巡”不返?“旅游达人”周穆王为何不肯为父报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周强 访问量:1238 更新时间:2024/1/25 5:29:12

周昭王姬瑕是著名西周“成康之治”中周康王的太子,康王驾崩,昭王姬瑕即位,这个周昭王与他爷爷成王,父亲康王不一样。

成王在位的大部分时间都倚靠他叔父周公姬旦,为他东征西讨,治国安邦,他本人亲政之后,也基本都是安抚诸侯,予民养生,和无为而治的汉文帝极其相似,继位的周康王也是一位守成的令主,与东汉章帝颇为形类。因此“成康之治”和西汉的“文景之治”、东汉的“明章之治”并称史上盛世。

而周昭王姬瑕是个有志做他曾祖父周武王那样英明神武的君王,当时西周国力在成王、康王的休养生息之下,已是相当之强大,周昭王便有了好大喜功,扬威拓土的雄心。周朝建立初年,最不服周的就是东方的莱夷,后来莱夷被齐太公姜子牙血腥镇压,莱夷残部向南迁移,在淮河徐国一带与徐人杂处,渐渐使徐国也成了反周大本营,周昭王为了安定四方,首先就拿淮徐之夷开刀,立马调兵征讨,东方诸侯们随驾进兵,没过多久东夷二十六国部族全部向周天子投诚,周昭王喜出望外,更加滋长了他对其他不臣之地用兵的信心。

周昭王东征胜利之后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南方的荆楚之地,在荆楚江汉一带荆蛮百越部族对中原周王朝一直都表现出抗拒的姿态。这可能跟殷商时中原商王朝对南方用兵有关,极重祭祀的商王朝活捉四方部族人丁,要么作奴隶之用,要么就作活祭殉葬之用,习俗规制极其残忍,导致像荆蛮这样偏远的部族对中原王朝产生了强烈的排斥。即便周王朝取代了殷商,以仁义周礼为国本的周朝怀柔四海,但文明落后的荆蛮始终对中原保持着巨大的戒心。加上邻近淮徐部族的歪曲和挑唆,荆蛮对周朝更是如视虎狼。

就在这种“国际”背景之下,周昭王为了扩大周朝的影响力,选择了和商纣王一样简直粗暴的方式,对南方荆蛮用兵。当时的荆蛮部族丛生,并没有统一的政权,而是大多数部族以氏族联盟的形式存在。庸、夔、邓、唐、随、曾、江、息、蔡、黄、舒、巢、邗、彭、鄂、楚、钟离这些有名号受封于周的江汉诸侯闻声而动,有的立马向周军调派粮草和助力,以迎王师,有的却选择背叛周天子,直接倒戈与没有受封的反周部族一道形成了反抗联军。

在周昭王的诏书中这些反抗势力统称之为“荆楚南蛮”,后世有将春秋时楚国直接视作昭王时的“荆楚南蛮”,那是不对的,因为楚国在昭王时地小国弱,甚至受封之初也并未以楚为国号,而是到了楚武王熊通才正式以周朝最忌惮的“楚”为国号,并自立为王,与周王朝分庭抗礼,划江而治。

另外后世又有将周昭王南征死于江汉之地的罪过,强加于春秋时的楚国,他们的依据是管仲辅佐齐桓公,联合中原九国同时出兵南征时,指责楚国其中一项大罪就是昭王南征荆楚不还。这实际上是狡猾的管仲欺负当时楚人文化低,故意将这样一个罪名强加在人家头上,当时的楚成王见中原联军势大,管仲提出交纳茅草就肯退兵的条件又这么宽厚,楚成王自然不愿意去为这个罪名辩驳,而是立马上缴茅草,赶紧送走九国联军为妙。

言归正传,周昭王发兵南征声势浩大,荆楚部族也是严阵以待,结果因为周兵锐气正盛,江汉诸侯又多为周军出力,周军大败荆蛮,周昭王俘获人丁无数,还有各色南方土特产堆积如山,为此周朝还特意铸鼎记功,以彰王师之威。但由于荆蛮部族分散各处,南方湿瘴之气又重,第一次南征,昭王见好就收,封赏了各路诸侯便班师回朝。没多久,昭王又进行了第二次南征,对荆蛮与叛国进行了规模更大的清剿,获取了大量的青铜器物,使得昭王本人更为得意。

终于又有了第三次御驾亲征,昭王大军渡过汉江深入江南之地,不想却因为南方大风大雨的天气干扰,周昭王急忙传令撤兵,由于江汉水涨,当时预备的船只已不足以王师北渡,于是昭王又紧急下令周边诸侯征调当地民夫伐木造船,同时又命大军在渡口搭建浮桥,将贵重铜器输送过江。

不想当地民夫多是荆楚之人,不少心中对周军也是含恨隐忍,在造船之时不免偷工减料,特别是被驱使建造庞大王船的民夫,因王船工程非同小可,监造官对民夫更是严苛百倍,这些民夫一面忍辱受屈,一面却将在王船之上弄了手脚。

等到大军渡江那天,周昭王与随驾诸王公大臣登上本以为稳若泰山的王船,摆渡至江心,正靠近浮桥顺便观看大军运送青铜辎重过江,这时风雨大作,江岸两侧居然发生了可怕的泥石流,浮桥立马受到泥石流冲击,桥面发生了坍塌,一具巨大铜鼎直接就砸向了一旁的王船,不想这王船只是民夫们临时涂上树胶粘合而成,瞬间就被大鼎砸得四分五裂,昭王和诸王公大臣纷纷溺水,岸上的兵马一时来不及救援,王船后面的六师船队也受到王船碎片和泥石流的冲击,尽数摧毁于江中,无数的周兵被活活淹死,周昭王和蔡侯等大臣将军都做了汉江水鬼,连尸首都没有捞上来。

也有史书上说周昭王遗体被打捞上来,但因在水中浸泡太久,无法运回镐京,就在汉江一带草草安葬,所以后来的周人对此事讳莫如深,只说“昭王南征而不复也”。

后来太子姬满在镐京即位,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穆天子。这个周穆王并没有继承父王的遗志,为雪先王前耻立马向荆蛮地区用兵,而是为了巩固镐京附近的王畿之地,多次对西北的犬戎进行了驱逐战争,这样看来周穆王刚即位时还是相当务实的,昭王死得蹊跷,西北蛮族蠢蠢欲动,对其进行征伐,既能起到保家卫国的作用,又能提振周朝的声威。

穆王的西征大军一直打到了昆仑西王母国,这是一个怎样的国度,真实情况现在已无从得知。西征班师之后,穆王这才将目光放到了东南,但他没有循先王旧路,而仅仅是对淮徐一带较近的反国部族进行了敲打,徐国名王徐偃王自料不是周军对手,最终向周朝妥协,周穆王抵达大禹王到过的涂山,效仿上古贤君大会东南各路诸侯,分封盟誓,最终巩固了周朝东南方的安定,多少也挽回了当年周昭王“御驾南征不返,六师尽丧汉江”的耻辱。

后世因穆王东征西讨,长年不在朝中,竟将他传奇般地描绘成了一个超级“旅游达人”,而穆王的的确确无愧为一代明君。

千里楚国问鼎天下“不服周”,作茧自缚却为强秦织嫁裳!

标签: 周昭王

更多文章

  • 周昭王梦想长寿,一个浑身长满羽毛的神仙,满足了他的心愿

    历史人物编辑:平和怡标签:周昭王

    周昭王即位三十年了。一天,他坐在神殿里和衣小睡。忽见白云盛然而起,一个浑身长满羽毛的人飘然而至。昭王在梦中同那人对话,并询问成仙之道。那位羽人说:"大王尚未脱俗,想求长生不老,这是不可能的。"昭王跪下来,向羽人苦求脱俗绝欲之法。羽人就用指头划划昭王的心,那心便裂开了。昭王从梦中惊醒,汗水把袍子和坐垫

  • 周昭王和汉武帝:继承了相似的王朝,为何却走向不同的拐点?

    历史人物编辑:崔阿敏标签:周昭王

    有道是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周王朝八百年,汉王朝四百年,两个王朝在开国之时都有一个传奇性的领头人带领他们的属下一步步开疆拓土、收服民心,才有了一份一家天下的基业。这期间往往伴随着无数次血腥的战役和诡谲的智斗,无论是周武王还是汉高祖二人各施其能,才开创出一个得以延续几百年的基业。在如此能征善战的开国君主

  • 周昭王和汉武帝:继承了相同的王朝,却为何走向了不同的拐点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文章鉴赏标签:周昭王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当中,有如明太祖、刘邦等一众开国帝王,也有类似于隋炀帝这类的亡国之君,同时还有许多像汉武帝、周昭王这类的中兴之主。从历史的纬度来看,汉武帝和周昭王继承王朝之时面临的情况十分的相似,盛世继承者,内忧外患交织。同时经过他们的一番治理,国家的实力可以说是更上一层楼,但结局确实截然不同

  • 周昭王和汉武帝:继承了相同的王朝,为何却走向不同的拐点?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斋标签:周昭王

    公元前980年,周昭王继“成康之治”率军征东夷,一战东夷拜服,开疆扩土,是为雄主。八百年余年后,汉武帝继“文景之治”命卫青、霍去病出塞击匈奴,收河套,建朔方,开河西走廊,伐异拓疆,亦为雄主。可两位雄主境地相似,功业相仿,王朝结局却走向了不同。一、处境相似1、承继成康之治的周昭王公元前996年,“康王

  • 周昭王亲征楚国全军覆没,船漏水了还是命丧鳄鱼之口

    历史人物编辑:孟玲标签:周昭王

    文|流沙历史课周昭王是西周的第四任天子,他的死因却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史书上只是说他“南巡不返”,至于死于何故,官方的史书中没有明确的记载。周昭王究竟经历了什么,堂堂天子为何会死的不明不白?周昭王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君主,他执政时期,继承先辈遗志,一直以武力征服来扩张周王朝的版图,在肃清周围小国以后,

  • 王室东迁,周携王和周平王并立,三大诸侯国成最大受益者

    历史人物编辑:南极狼人标签:周携王

    周天子迁都洛邑,也是西周灭亡的标志,但幽王并不是西周最后一位天子,《史记》上根本没有提及姓名的周携王才是西周末代君王,这位周宣王的庶子被虢国扶立,当了十一年天子,才被晋文侯所弑,周携王和周平王两王并立之时,也是周王室失去对诸侯控制的时期,而随着周平王的东迁,也让三大诸侯国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西周之乱始

  • 隐秘的天子:除了周平王,西周竟然还有一个末代天子周携王

    历史人物编辑:金冠华标签:周携王

    文/双尾猫《史记》记载周幽王死后周平王继位然后东迁,中国进入春秋时期。但是根据《竹书》和其他古籍记录周幽王去世后还有一个个周平王并存的天子—周携王。那么周携王就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网上有不少周携王的介绍,但是有不少是属于网文性质。所以今天笔者就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来复推一下。(一)只言片语的记载首先关于

  • 郑庄公与周桓王之间的恩怨纠葛

    历史人物编辑:张杰谈历史标签:周桓王

    周平王在位51年,于公元前720年去世,在得知周平王去世后,王子狐也是悲愤交加,马不停蹄地向雒邑赶去,可不幸的是还没等他赶到雒邑,他也去世了,至于王子狐如何去世无从知晓,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郑国质押的这些年王子狐过的并不怎么好,又加上父亲去世,一时伤了心肺才一命呜呼的。王子狐去世后,周朝的

  • 长葛之战,周桓王为何会输?为什么没有赢家?

    历史人物编辑:安然谈史标签:周桓王

    平王东行存宗庙,长葛箭落天子芒。大周皇朝自从王室东迁之后,日子是过得一年不如一年,等到了东周的第一位君王周平王死后,大周是彻底地压不住中原的局势了。东边刚刚崛起的郑国,挟天子以令诸侯,郑庄公、齐僖公、鲁隐公这三位君主,组成了春秋初年的第一个霸业集团,代表周王在中原地区发号施令。虽然说郑庄公也是姓姬,

  • 螳臂当车的“周桓王”

    历史人物编辑:刘欢说历史标签:周桓王

    以下是作者读书笔记,若是喜欢可关注“弘毅斋味”或收藏此文,本号专做文化类节目,望共同学习和探讨。从前面几节的讲述中可知,郑庄公这几年将郑国打造的有多麽强大。它东边的齐国、鲁国是铁杆同盟国,宋国已经化敌为友,南边的陈国是姻亲关系,许国已经是附庸国,西边的周王室已经风雨飘摇自身难保了。更重要的是他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