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最早出过一个猛人,这个猛人姓姬,名寤生,俗称郑伯、郑庄公。
为什么叫“寤生”这个名字呢?据说,因为他出生是倒着出来的。由于他出生时这么不讲道理,让他的母亲差点死在了床上,于是他的母亲很讨厌这个儿子。
母亲喜欢的是他的弟弟叔段,不过古代实施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姬寤生继承郑国的君位是毋庸置疑的事,虽然母亲吹了很多枕边风,但好在父亲不为所动。
(一)
大概在姬寤生14岁时,父亲过世,姬寤生即位,她的母亲要求大儿子封他的弟弟叔段到郑国前都城——京城。京城这块地比郑国现都城还大,按规定这是非常不符合礼法的——哪有封地能大于国家首都的说法。大臣们纷纷建议,让姬寤生不要这样做。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听母亲的,还是不听母亲的?
姬寤生决定听妈妈的话,他很委屈地说,这是母亲要求的,他不好反对,又说了“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个流传千古的词。不过,姬寤生的如意算盘可不止陷母弟于不义。
郑庄公的事迹中还有一个成语叫“暗箭难防”,是后来郑国灭陈国时,郑国的军士为了争功,用暗箭打死自己人的故事。所以,如果不听妈妈的话,很难说,母亲和弟弟会搞出个什么幺蛾子,不如让他们走到明处,暴露在自己的眼中。
母亲毕竟是一个妇道人家,小儿子又还小,占了比郑国都城还大的城市,其意图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想想,谁还敢去帮他们搞事啊。
姬寤生等呀等,终于等到母亲弟弟准备兵变的时刻。姬寤生在此时出手了,先一步讨伐姬叔段,京城的人民非但不帮姬叔段还背叛了他。姬叔段只好逃跑到鄢邑,结果鄢邑的百姓也不乐意帮他,他最后只好逃亡至共国。
(二)
至此,共叔段之乱就告一段落了,那该怎么处理与弟弟一起叛乱的母亲呢?
有两个选择,一个当作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这也很合理,毕竟是母亲嘛。还有一个选择是,把母亲打入冷宫,这也很合理,毕竟母亲做出了那种事。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择?姬寤生说,只有小孩子才会做选择题,成年人当然是两个都选!
于是姬寤生就先把母亲打入冷宫,还搁了一句狠话“不到黄泉再也不想见到你”。结果没多久,姬寤生就问臣子自己很想念母亲,但又碍于自己说过的狠话,这该如何是好。
臣子就给他想了一个妙招,说挖地道挖到有泉水的地方,不就可以跟老母亲相见了嘛。姬寤生一听有道理,于是就与母亲在地底下相见了,据说,之后母子两人关系极速好转,其乐融融。
不止如此,姬寤生的孝名也因此名传千古。所以说,同样的一件事,过程不同,产生的影响和价值也不同,姬寤生就很善于做这种精打细算的事。
(三)
终于,我们要来说说郑庄公姬寤生痛打周天子的事了。
事情是这样子的,郑庄公除了在郑国做大王以外,还在周王室做大官。他在周王室做官时对周朝的贡献好像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反而郑庄公经常借周天子的名义东征西讨,比如说打他的老对手宋国。
周天子周平王对郑庄公这种吃里扒外的行为表示很生气,于是想偷偷地收回郑庄公的权力分给别的大臣。郑庄公知道后很生气,说什么自己忠心耿耿,说周天子这样做只会寒了臣子的心。
周天子只好连声讨好说,没有这样的事,还把自己的儿子送到郑国当人质。没多久,周平王就挂了,周王室把大权托付给了另一个大臣。面对这种情况,郑庄公要怎么做才好呢?
要么忍气吞声接受这个结果,要么去打周天子一顿。
郑庄公假周伐宋
郑庄公决定痛打周天子一顿,不过,周天子毕竟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如果就这样光明正大地去打周天子很容易被安上谋反的罪名。
于是,郑庄公与手下商量,最后决定先恶心一下周天子,比如说不去朝贡,比如说抢收周皇室的麦禾。郑庄公的这种做法,终于惹怒了周天子。周天子带着向来与郑国有仇的陈、蔡、虢、卫四国一起征讨郑国。
不过,郑庄公这个春秋一哥可不是泥捏的,要知道,郑庄公可是征战一生,未尝一败。总之,最后的结果是周天子周桓王被一箭射中肩膀,从此周天子真正地威信扫地了。反而,此后郑国名声大震,成为了春秋霸主,连齐国都给他做小弟。
可惜的是,随着郑庄公姬寤生的死去,郑国从此一落千丈,再也硬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