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与郑国结好之后,郑庄公问祭仲:“如今陈国已经摆平了,该讨伐宋国去了吧?”
祭仲说:“宋国爵尊国大,周王朝都待之以礼,不能轻易的出兵讨伐。如今最好是先去趟王都,朝见周王。然后假称奉王命,号召诸侯,合并讨伐宋国,这样就师出有名,战无不胜。”
当时宋殇公是公爵,陈桓公是侯爵,郑庄公是伯爵,爵位高低排序为公、侯、伯、子、男。宋殇公爵位是最高的,享受的待遇也是这几个国家中最高的。
郑庄公听了之后大喜:“还是爱卿你谋事想的周到啊。”
正值冬十一月朔(农历初一),也是朝谒的日子。郑庄公命世子姬忽监国,他与祭仲一起去朝见周王。
周桓王素来不喜欢郑庄公,因为周平王在位时曾有过周郑交质的事件,周平王把太子姬狐送到郑国为人质,郑庄公把世子姬忽送到王都为人质。等到周平王崩了之后,郑庄公与周公黑肩同摄朝政,安排世子姬忽回归郑国,迎太子姬狐回王都嗣位。太子姬狐也是个大孝子,悲痛过度,到王都就薨了。周平王立过两个太子,前太子姬泄早就死了,所以立前太子姬泄的弟弟姬狐为太子。现在姬狐也死了。郑庄公和周公黑肩便扶立前太子姬泄的儿子姬林嗣位,这就是周桓王。周桓王见郑庄公久专朝政,还发生过上述事件,早就看他不顺眼了,便把他撵出朝班,回郑国去了。
周桓王见郑庄公来朝,没有好好款待他,见面后也不设宴,也没有赏赐,言语上还刻薄了几句就不欢而散了,只是给了十车的黍米,还说是这是给你们备荒用的。
这可把曾任职王朝卿士的郑庄公气坏了,对祭仲说:“你劝我入朝,如今周王如此怠慢,口出怨言,还送黍米挖苦我,这些东西我不要了,想办法推辞掉吧?”
祭仲说:“各诸侯国之所以高看郑国一眼,是因为郑国世代在王朝任卿士,身在周王左右。周王所赠的,不在乎东西多少,是否贵重,这都是周王赏赐,是天宠。别人想要还没有呢。这次如果推辞不接受,分明是与王朝有嫌隙了。郑国失去周王朝的信任,又怎么能在诸侯国中立足呢?”
两人正议论呢,以前同朝摄政的周公黑肩来了,并带来了两车的彩缯,言语之间,很是亲热,聊了好久才离开。
郑庄公问祭仲:“周公此来何意?”
祭仲答道:“周王现有两个儿子,老大叫姬沱,老二叫姬克。周王喜欢老二,并让周公着重培养他,将来肯定会发生夺嫡之事,所以周公先结交我国,以后用作外援。如今这彩缯,正有用处。”
郑庄公问:“干啥用?”
祭仲说:“这次我们来朝觐,邻国没有不知道的。现在咱们把周公所赠的彩缯,分布在十车之上,外面用锦袱覆盖,出王都的时候,对外宣称是周王所赐,再加上彤弓弧矢,就说,宋公久缺朝贡,主公亲乘王命,率兵讨之。以此号召列国,让各国出兵,有不响应的,就是抗命不尊,诸侯国必然响应。宋国虽然是大国,但也抵挡不住这些奉王命之师啊。”
郑庄公拍着祭仲的肩膀,说道:“爱卿真是智士啊!”
郑庄公一行出了王都,一路上宣扬王命,大肆传播宋公的不臣之罪,看这排场,听闻的人无不信以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