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胞弟与母亲谋反,郑庄公手足相残,最后因一碗肉汤后悔不已

胞弟与母亲谋反,郑庄公手足相残,最后因一碗肉汤后悔不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蒋雅各 访问量:1227 更新时间:2023/12/28 19:28:14

郑庄公22年,胞弟公叔段与母亲武姜谋反。庄公穷追200里杀公叔段并断绝母子关系,不久,因一碗肉汤悔不当初。

郑庄公与公叔段本都是郑武公与武姜所生,郑庄公为兄,公叔段为弟。可为母亲武姜要帮助弟弟篡夺哥哥的政权呢?

据说,武姜生庄公时难产,疼得死去活来。一番折腾后,孩子竟然脚先出来,当场给武姜吓个半死。

鬼门关走了一遭,武姜不由地对这个孩子心生厌恶,想也没想便给取名叫“寤生”,“寤生”即“逆生”。

三年后,弟弟公叔段顺利出生,武姜对其宠爱有加。难产、顺产本是自然,与孩子无关,但母亲对两个孩子区别对待,为日后兄弟相残埋下祸患。

郑武公27年,武公病重,武姜提议立次子公叔段为太子。但郑武公一贯秉持礼法,断不同意“废长立幼”,武姜只能作罢。

不久,武公病逝,“寤生”即位,是为郑庄公。

然而,武姜并不死心。她看中“制”这个战略要地,便庄公索要“制”封赏给公叔段。

“制”是著名的“虎牢关”,素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庄公明白武姜的心思,不动声色地回道:“制,是军事要地,先遗命不准把这作为封地。

要是其他地方,我一定遵照母亲的意思”。于是,应武姜要求,郑庄公把“京”封给了弟弟公叔段。

听说消息后,大夫祭仲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他说:“先王早有规定,封地的城墙不能超过三百方丈长,否则会对国家构成威胁!

即便是最大的城市也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可现在,京这个地方太大了,明显超过了封地标准,你把它给公叔段这不是给自己埋下后患吗?”

庄公叹了口气道:“我能怎么办?她可是我的母亲啊!”祭仲一脸担忧:“我劝您还是趁早给这对母子安排个妥当去处,免生事端!”

“多行不义必自毙。他们真要是动了邪念,自会自食恶果,不必过于忧虑”,庄公回道。果不其然,没多久,祭仲担忧的事情发生了。

公叔段这个野心勃勃的家伙一到京地,便开始大张旗鼓扩充势力。他居然命令原属于郑国西部、北部的两个边城同时听命于自己,这可是妥妥的强占!

叔父公子吕坐不住了,他气冲冲的面见庄公说:“一个国家怎么能有两个国君,你到底怎么想的?你要是打算把郑国拱手相让的话,那我就去服侍公叔段!你如果还想保住国君的位置,那就当机立断除掉他!”

俗话说“皇上不急,急死太监”。郑庄公也是够沉得住气的,一句“不急,咱们姑且静观其变”,把个公子吕气得差点没憋出内伤。

很快,公叔段就把这两个边城彻底据为己有,还强占了廪延地区,此时他已掌控郑国以北的半数领土。

公子吕又急匆匆地来见庄公:“赶紧动手吧,这样下去,你会被他取而代之的!”

庄公沉默片刻,定睛道:“公叔段野心昭然,但他没有公然叛变,这个时候我要是先下手,万一有人从中搅事,我反落得一个不孝不悌的名声。且再等等,他一旦动手,我立刻出兵,到时名正言顺将他拿下!”

就这样,在郑庄公的一再“沉默”中,公叔段“磨刀霍霍”,野心快速膨胀。他和母亲武姜里应外合,做好了偷袭郑都的准备。

另一边,郑庄公表面上不睬不理,掩人耳目,背地早已秘密安插探子,对公叔段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

郑庄公22年5月,公叔段一声号令,叛军开赴郑都。谁知没走多远,便迎面遭遇强劲部队突袭,没等公叔段反应过来,背后又一行人马包抄上来。

两面夹击,腹背受敌的公叔段仓皇南逃。原来,庄公佯装外出觐见周王,其实已悄悄派出一支精兵埋伏在公叔段行军的半路,只等武姜和公叔段上钩起兵一举将其消灭。

京邑在西北,郑都在它东南。庄公穷追不舍,一路围追堵截,把个公叔段拖得筋疲力尽,直至撵到郑都东南的鄢城将其打败。落荒而逃的公叔段别无去处,又折向西北往共地逃亡。

从西北到东南,再到西北,公叔段生生被哥哥绕着郑国追杀了一大圈。这一场兄弟厮杀大剧足足让周边各国看得是目瞪口呆。

助纣为虐的武姜终究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害了小儿子,自己也被放逐且庄公誓死不与相见。

然而,郑庄公的内心却是痛恨与亲情反复交织折磨。一个叫颍考叔的边关小吏得知后,便带着供品去进献庄公。

庄公赐他饭汤,他却单单把肉挑出来说要带给母亲吃。惹得庄公触景生情,道出有母亲却不能侍奉的遗憾。

在颍考叔的劝导下,庄公最后与母亲冰释前嫌,和好如初。这一场手足相残的悲剧,始作俑者是母亲武姜。

父母的偏袒、宠溺,有时不仅会助长孩子的错误行为,还会造成孩子之间的矛盾和仇恨。

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倚,公平、适当的爱才是父母与孩子们之间合适的距离。

标签: 郑庄公

更多文章

  • 郑庄公的这一骚操作,彻底让周王朝乱成了一锅粥!

    历史人物编辑:热爱体育的我标签:郑庄公

    文/假如01郑庄公继位时,才十三岁。外有强敌环绕,虎视眈眈;内有悍母愚弟,寻衅滋事。隐忍了22年,终于在鄢城剿灭了叛乱的弟弟共叔段,国内形势拨乱反正。从此举国上下团结一致,郑国实力大增。这不,庄公正寻思着怎么才能合理展示一下郑国的拳头,卫、宋、陈、蔡、鲁五国,组团打上门了…庄公是很开心,但总得知道因

  • 郑庄公是如何开启春秋乱世的?一箭射出一个时代,王权自此衰落

    历史人物编辑:月影讲历史标签:郑庄公

    自周平王迁都洛邑之后,周王朝的实力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周天子的权威同样是日渐衰落。此时的天下,已经隐隐形成了一种政治“真空”的局面。当时的主要诸侯国,几乎都忙于国内繁杂的事务,礼崩乐坏,父子反目、兄弟相残的情形正在不断上演。具体来说,最为强大的晋国正忙于内部权力的斗争,斗得是热火朝天;秦

  • 郑庄公想和母亲见面,颍考叔:这事好办,挖条地道就行

    历史人物编辑:安然谈史标签:郑庄公

    郑武公的夫人武姜生了两个儿子,生大儿子姬寤生时难产,武姜认为这是不好的征兆,于是对姬寤生非常不喜欢,而小儿子共叔段是顺产,武姜就专宠小儿子。按照长幼之序,姬寤生继承了郑武公的君位,成为郑庄公。这不合武姜的意愿,于是武姜作为内应,准备协助共叔段阴谋夺位。郑庄公对弟弟的图谋不轨早有察觉,派兵征缴共叔段,

  • 箭射周天子的郑庄公,被母亲和弟弟算计了二十多年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流年标签:郑庄公

    一个子女会得到母亲全部的爱。那两个子女会分别得到母亲一半的爱吗?当有两个儿子时(或者女儿),母亲往往偏爱小儿子(女儿),这在我们现在生活中也是常有的事。春秋时期,也有一位母亲过分偏爱小儿子,最终导致母子反目成仇,兄弟相残。这个母亲叫作武姜,是春秋时期申国申候的女儿,也是郑武公的正夫人。武姜是中国几千

  • 名侦探杀人事件 VS 郑庄公射王中肩(探索篇)

    历史人物编辑:芝芝教EXCEL标签:郑庄公

    夏季,周桓王夺去了郑庄公的政权,郑庄公不再朝觐。冬季,郑庄公去成周,第一次朝见周桓王。周桓王不加礼遇。虢公林父劝谏说:“那个人可是连自己的亲弟弟都下得了手啊!”周公黑肩接着说:“差点儿连……我们周室东迁,依靠的就是晋国和郑国。友好地对待郑国,用以鼓励后来的人,还恐怕人家不来,何况不以礼接待呢?郑国不

  • 为什么兴起春秋霸业的郑庄公,没资格入围春秋五霸?

    历史人物编辑:嘟嘟说电影标签:郑庄公

    国人对“春秋五霸”这个词并不陌生,但对于春秋五霸究竟是哪五位,争议颇多。虽然有两个普遍接受的版本,即“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和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楚庄王吴阖庐、越王勾践”,但是从来没有一个可以被大家认可的人选名单,因为不管怎么算,春秋五霸都是有争议的。有的君主如此-称霸是没有说

  • 郑庄公的故事之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历史人物编辑:劲松历史标签:郑庄公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个典故就出自于郑庄公与他妈妈武姜和弟弟共叔段的故事。话说郑庄公的妈妈生了郑庄公和他弟弟两个儿子,郑庄公出生的时候,武姜难产,差点儿把老命给丢了,吓得够呛,所以给郑庄公取名为:“寤生”,也就是难产的意思,可见对郑庄公那不是一般的厌恶啊。最偏心的妈妈⭐️在生第二个孩子共叔段的时候,

  • 「春秋故事」郑庄公-有个偏心弟弟的母亲有多头疼

    历史人物编辑:旅游菜鸟标签:郑庄公

    郑庄公一生远交近攻,小霸于诸侯,可谓风光无限。但是令郑庄公头疼的是,他却有一个偏心小儿子的母亲,并且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郑武公十年的时候,娶了申国的国君的女儿武姜为妻,这个人便是郑庄公与他弟弟共叔段的母亲。四年后,武姜生下了郑庄公,但是从郑庄公出生时起,他的母亲武姜就不喜欢他。为什么呢?从武姜给郑庄

  • 郑庄公小霸的另一面-伪善而残忍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流年标签:郑庄公

    提及春秋时期,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是春秋五霸,但在五霸之前。还有一个不逊于他们的霸主,那就是郑庄公。他是实际意义上的春秋第一霸主。也被称为“春秋三小霸之首”,是郑国第三位国君,郑氏,名寤生,郑武公之子。后世都言讲郑庄公是伪君子,是最伪善的人。名义上爱护弟弟,实际上却故意纵容弟弟,最终逼得自己弟弟造反,从

  • 郑庄公挖土看母亲代国君的铁血和柔情

    历史人物编辑:张天祥标签:郑庄公

    在《风云战国之列国》、《春秋五霸》、《东周列国之春秋篇》等影视剧中,都有关于郑伯克段于鄢的议论,为什么郑庄公是一个君主,被后人称为“春秋小霸”的人,需要挖土才能见到他的母亲?这不得不提到他的母亲武姜。她是周幽王申后的侄女,也是申国的小女儿,后来郑国嫁给了王后。她一直想武公把舒端换成太子,然而废除长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