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多行不义必自毙,郑庄公的弟弟一步一步把自己作死了

多行不义必自毙,郑庄公的弟弟一步一步把自己作死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千里烟伯 访问量:1098 更新时间:2023/12/27 5:49:49

春秋时期,郑庄公的母亲因为生庄公难产,所以对郑庄公很有偏见。幸运的是,母子俩最终安然无恙,但母亲仍感到不快。武氏非恨他的长子。当武氏给他取名时,父母对郑庄公没有美好的期待,所以武氏给他起名叫“寐生”,意思是倒着生,起名都这么匆忙,平时对寐生来说更是马虎。

三年后,武氏生了一个小儿子。与大儿子不同,武氏很爱小儿子,两兄弟感情也不太好。但他们的父亲并不那么古怪。父亲对他的两个儿子一视同仁。父亲对两个儿子的衣食住行的待遇也是相同的。因此,庄公小时候只缺少母爱。然而,郑庄公没想到他将来会没有父亲。

武氏都把他当作敌人。他的弟弟甚至想反抗并夺取他们的位。说到共叔段,郑庄公想不到,自己的弟弟想谋反。兄弟俩战斗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共叔段失败了,很多人觉得这就是共叔段。事实上,郑庄公可以很早就选择杀共叔段,但只是他不杀。就赶紧郑庄公不想处死自己的弟弟。为什么会这样?让我们继续分析这个问题,揭开秘密,看看发生了什么!

郑庄公是个智者,他一步一步地引诱共叔段扩大野心,背叛他人。武氏作为母亲从小就很疼爱共叔段,哥哥也很谦虚。共叔段就像温室里的一朵花。共叔段忍不住风吹雨打,而且很傲慢。共叔段只是个花花公子。此外,郑国的大臣们更支持郑庄公。这些都是共叔段失败的原因。

郑庄公出生时,接生困难,双脚先露出来。这个问题现在可以通过剖腹产来解决,但在古代是解决不了的。他的母亲武氏差点死了,所以武氏非常恨他。他被命名为“寤生”,而“寤生”就是不好的意思,“寤”就是逆着的意思。就像给庄公贴上标签一样。当武氏生产共叔段时,一切都很顺利。

很自然,武氏喜欢她的小儿子,不喜欢第一个儿子。史书记载了“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武氏虽然极力劝说郑武公让共叔段接替他,但郑庄公是他的第一个儿子,这是不可改变的。郑武公死后,郑庄公继承了王位。

郑武公病重卧床的时候,武氏和小儿子已经担心皇位的继承问题了,武氏多次说明想要让小儿子继承皇位,可郑武公清楚两个儿子的资质,他嘱意让寐生继承皇位,所以屡次拒绝武氏的请求。果然,郑武公死后郑庄公继承了王位,成为郑庄公。

此时,武氏惊慌失措。武氏认为她多年来一直虐待她的长子。既然他已经继承了王位,她将来就没有好日子了,所以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小儿子身上。但事实上,郑庄公不会对亲生母亲做任事。为了保证以后的生活,武氏让郑庄公给弟弟一块地,但这块地很重要。

地理位置特别重要。很容易被攻击。这关系到国家安全,所以郑庄公不会轻易给。郑庄公知道他母亲的野心。再说,兄弟俩没有深厚的情谊,所以庄公拒绝了母亲的要求。武氏希望他能报答曾经的生育之恩。虽然这块地不是很重要,但它也是一块富饶的土地,对武氏以及共叔段有利无害。

武氏要求了很多次。考虑到母子之爱,庄公只能将土地赏赐给弟弟。原来,郑庄公以为弟弟可以在这里安顿下来,但母子俩走得太远了。山高皇帝远,共叔段开始征兵买马,甚至没有把郑庄公放在眼里。这种行为在国王看来无疑是一种挑衅。庄公对这两个亲戚非常失望。

以为他们是血缘关系,但似乎别人根本不注意亲情,所以庄公是不会容忍的。他没有马上动手,而是让共叔段去发展。不受控制的共叔段,以为郑庄公怕他,甚至鲁莽地对封地采取行动,让百姓不满。共叔段甚至自称为京城太叔。这种行为使大臣们看不见。

共叔段认为他鄙视国王,规定了封地制度,城市也有限制。如果超过了限度,就违反了规定。共叔段没有受到惩罚,但共叔段是肆无忌惮的。终于有一天,他叛变了,郑庄公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共叔段惨败逃走。事实上,早在很久以前,庄公就清理了共叔段在他身边布置的侦察兵,排除了潜在的威胁。

郑庄公做了这一切,等着共叔段自杀。他们的母亲武氏,也被他发配到了河南,终生不见,但庄公还顾及着自己的孝名,在发配母亲不久后,他就多次表示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经常派人送去东西,后来大臣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也想迎合皇帝的心思,让母子二人相见,也算是给了彼此一个阶梯,母子的关系得到了缓和。

标签: 郑庄公

更多文章

  • 不及黄泉无相见:从郑庄公语姜氏之言,看先秦时期的灵魂归宿

    历史人物编辑:樊亚茹标签:郑庄公

    导言:《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郑庄公曾对其母姜氏口放恶言:“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大悔之后却脑洞一开,于是掘地见泉母子遂于地道中相见。那么,黄泉为什么能够代表地下世界?(一)先秦葬制人类对于地下世界的认识,一定是伴随着灵魂观念的产生而出现的。因为在蒙昧时代,“灵魂不灭”的观念尚未产生,自

  • 救郑庄公于危难之中的义士陈不占,胆小到拿不住勺子,扶不住车把

    历史人物编辑:晚星文史斋标签:郑庄公

    今天的主人公是一位以“勇敢”而闻名天下的义士,既然勇敢,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此人必定胆大、勇猛和无畏。但事实恰恰相反,简直颠覆我们的三观,打死你也不相信。让大家想得脑壳疼的是,这位勇士其实是一位胆小如鼠,听到金属兵器碰撞的声音就全身如同筛糠般发抖,最后见到战争的场面时竟然被吓死了。春秋时期,历史上发生了

  • 郑庄公的霸主之路,战无不胜是其一,更重要的是会做选择题

    历史人物编辑:佳佳懂时尚标签:郑庄公

    春秋时期最早出过一个猛人,这个猛人姓姬,名寤生,俗称郑伯、郑庄公。为什么叫“寤生”这个名字呢?据说,因为他出生是倒着出来的。由于他出生时这么不讲道理,让他的母亲差点死在了床上,于是他的母亲很讨厌这个儿子。母亲喜欢的是他的弟弟叔段,不过古代实施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姬寤生继承郑国的君位是毋庸置疑的事,虽然

  • 流放母亲发毒誓又挖隧道相见的郑庄公,是真孝子还是伪君子?

    历史人物编辑:李梅说历史标签:郑庄公

    你听说过春秋五霸吗?想必是有所耳闻。既然如此,你听说过“春秋三小霸”吗?估计大部分人都是蒙圈的。今天要介绍的就是春秋三小霸之一的郑庄公。说实话这世界上的是非善恶是很难判断的,光明正义如孔子也做过因为少正卯讲课把他的学生抢走而诛少正卯的丑事,荒淫无道如商纣王早年也是英明神武的中兴之主。当然,事无绝对,

  • 礼崩乐坏第一人郑庄公,杀弟弟,关母亲,打周天子,他怎么这么牛

    历史人物编辑:孙聪标签:郑庄公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所杀,西周灭亡,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开始了。但是,东周统治下的诸侯国们不服从于周王室,周王室日益衰微,分封制土崩瓦解,礼崩乐坏之下,中国历史进入了五百年的乱世。先是春秋,再是战国,在这五百年间,春秋有五霸,战国有七雄。人们思想解放,冲破了礼制的束缚后,出现了下克上的乱政。周

  • 郑庄公作为周朝郑国的第三任君王,为什么敢挑战周天子权威呢?

    历史人物编辑:刘倩爱历史标签:郑庄公

    在《甄嬛传》当中经常提起一个典故,叫作“郑伯克段于鄢”,这里的郑伯说的就是先秦时期的郑庄公,他也是周朝郑国的第三任君王。在东周时期,郑国就不算是个弱小的诸侯,而到了郑庄公时期,郑国愈发强大。郑庄公后期,他直接不再朝觐周天子,公然挑战周天子的权威,随即发生繻葛之战。但是在繻葛之战中,郑国大败周天子的军

  • 有权谋鼻祖之称的郑庄公小霸是如何形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千禧年代的罗曼蒂克标签:郑庄公

    如果郑庄公晚生二百年必为齐桓公,楚庄王。后世都说春秋里的郑庄公是春秋真正的第一霸主,阴谋家,伪君子,是权谋鼻祖。郑庄公(前757年-前701年),姬姓,郑氏,名寤生,周代封国之郑国第三位国君,在位42年。郑庄公与周天子的“繻葛之战”奠定了郑庄公霸主地位。要知道郑国属于周天子是至亲的。此战使得郑国以“

  • 厚黑儿子遇到偏心母亲:郑庄公是如何把母亲宠爱的小儿子捧杀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小二说历史标签:郑庄公

    在古代帝王之家,为了争权夺利,有时候很难出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温馨画面,但母亲一般都是善良的角色,特别是对待自己的孩子都非常好。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母亲,绝对是一个另类,同样是她的亲生儿子,她却偏心得让人难以理解,甚至全然不顾长子的性命,帮小儿子造反做内应。这位母亲就是春秋初期的武姜,她是申国

  • 郑庄公去世后,郑国内乱不断,兄弟之间相互争夺国君之位

    历史人物编辑:高丙坤标签:郑庄公

    郑庄公让大臣祭仲为自己迎娶了邓国的美女,生下了太子忽,他后来又娶了雍氏女子,生下公子突,庄公去世之后,他一向很宠幸的上卿祭仲拥立太子忽继位,也就是郑昭公。郑庄公的宠妾雍氏是宋国人,她与宋国国君的关系很好,宋庄公很想帮助她的儿子公子突坐郑国国君,他听说祭仲拥立公子忽继位后,就派人把祭仲骗来,并且逮捕了

  • 东周列国志之十四郑庄公假王命以令诸侯

    历史人物编辑:小徐视角标签:郑庄公

    陈国与郑国结好之后,郑庄公问祭仲:“如今陈国已经摆平了,该讨伐宋国去了吧?”祭仲说:“宋国爵尊国大,周王朝都待之以礼,不能轻易的出兵讨伐。如今最好是先去趟王都,朝见周王。然后假称奉王命,号召诸侯,合并讨伐宋国,这样就师出有名,战无不胜。”当时宋殇公是公爵,陈桓公是侯爵,郑庄公是伯爵,爵位高低排序为公